源于学生 为了学生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科的特色就是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它包括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媒体资源、隐性资源等,如果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大家一起探讨农村中学生物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一、挖掘学生的生活环境资源
  
  农村潜藏着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我们学校位于长江边上,原本是一个国营农场,所以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还有丰富的地面植物农作物资源和地面动物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村生物教师只是埋头教“书”,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却忽略了学校外面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缺乏对生物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生物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例如,在学习地面上的动物——哺乳动物时,笔者考虑到学生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种哺乳动物,所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DIY活动:建立动物小档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引导他们思考分类的依据,从而认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这种形式比教材安排的让学生通过比较狗、马、兔的图片来进行总结效果要好得多。
  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笔者常常在讲述有关内容时,把学生有针对性地带到教室外面,将课堂移到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去,让学生自采标本,直接观察,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在认识上得以升华,例如,观察花的结构,观察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本领。
  
  二、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资源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农村中学的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就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而课程资源的开发或利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的过程,所以,在农村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学生丰富的生物学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来自农村的孩子每家都有自己的田地,所以学生基本上经常会接触到农作物,观察到种子如何发芽、如何生长;观察到周围的小动物的出生及成长过程,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他们甚至可以每天在大自然的怀抱自由的嬉戏,下河洗澡、抓鱼,上树捉蝉、逮鸟……所有这些都给他们提供了城市学生无法体验的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所以教师可以以学生已有的这些经验为基础,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生物学的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三、挖掘学生的能力资源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能留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教师可以把一些材料比较简单的实验或者需要长时间观察的实验让学生带回家,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实验学习的方法,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笔者提前一周让学生利用家里现有的青菜幼苗进行实验,并指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进行跟踪记录,在正式上课时,学生带来自己的实验青菜,对照直观的实验现象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再加上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很容易地就能从直观上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对生物的不同影响。
  
  四、挖掘学生的兴趣资源
  
  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探知欲望形成强烈的期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细胞时,由于认识的对象从宏观的生物体陡然转变为微观的细胞结构,内容太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这一难关,继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法,让学生把自己的口腔上皮制作成装片进行观察,绘制出细胞的形态结构图,这样直观的认识细胞使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他们感受到细胞的真实存在和其在生物体组成中的基础地位,通过真实直观的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所拥有的各种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生物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各省市的物理考题出现了一类新的题型——“辨析题”,“辨析题”是问题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下,给出学生错误的解题过程,让同学们分析正确与否或完善与否,从中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从中判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这符合新课程改革中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注重培养人的优秀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正因为如此,所以这类题型近年来成了各地
2007年各省(市)课改区中考化学命题仍会遵循课改方向,体现“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精神,以《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和素质立意,考查学生持续学习和发展应具有的学科素质。在关注学生经验,联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突出学科特点,体现探究、开放和情境创新,体现以考生为本的人文关怀及教育功能等方面会进行大胆探索。现将新课程理念下2007年中考化学命题预测如下,供参考。一
学习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必需。文言文的阅读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都是很有必要的。从近一两年全国各地的文言文阅读试题的分值来看,均呈上升趋势,分值最高的达到了22分,高出现代文阅读中的任何一种文体阅读的分值,所以说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是中考语文中的一道“大餐”。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2007年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成了备战中考的广大考生迫切了解
2007年全国课改实验区中考英语命题有哪些变化?命题有哪些特点?请参看以下各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2007年中考英语命题趋势及评价目标。命题原则:以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试内容不与任何教材的具体内容直接挂钩。鼓励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去做事、完成任务的能力;充分考虑英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
我市今年期末初二考试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如图1,AB=AC,DB=DC,求证:AD垂直平分BC.阅卷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的证明过程是这样书写的:∵AB=AC,DB=DC,∴AD垂直平分BC.对这种证明,阅卷老师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种证明只是把已知条件和求证的结论重写一遍,根本看不出证题思路,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说出了AB=AC,DB=DC,根据线段中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就
为适应课程标准要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都加大了科学探究题的考查力度,科学探究题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与生活相联系,融实验设计、探究和分析、归纳及计算、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实验探究题已经成为近年来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下面以我市今年的中考第31题为例作些分析探讨.(2008年柳州、北海市中考题)31题:如图所示为小明自制的风力板,a板为迎风板,其迎风面承受风力,b板为压重板,它水平放置,m为压重板上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是物理解题的重要手段。许多探究、设计、推理的应用题,都是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或实验方法,自行设计一个满足要求的方案,设计时要注意题目条件的限制,尤其是方案的实际可行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公式、规律进行解题的能力.本文对这样一道例题作些探讨.【题目】育才中学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动手设计一个“浮力秤”,用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为此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 如:找两个
综合分析了以上这些事实,泽林斯基想出了一个对付毒气的有效方法:这就是给每一个士兵戴上长鼻式的过滤器,在过滤器中放入吸附剂;当然要求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要比泥土或棉花的吸附能力强,并且还要能吸附多种毒气.泽林斯基首先想到了制糖厂用来吸附色素的活性炭,活性炭能否吸附多种毒气呢?在当时还不得而知,为此他决定冒着生命的危险试一试.于是他用装有活性炭的布袋子捂住自己的面孔,然后钻进充满氯气(Cl2)、光气(CO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它不仅具有文化韵味,而且与生活、自然界中的某些化学现象密切相关.以成语知识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正逐步融进中考试题中,成为中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现举例如下:1.铁杵成针:相传唐代诗人李白少年求学时,曾遇一老媪,磨杵不辍,问何为,媪答:欲磨作针.自受感动,由此奋发而终有大成就.比喻做事能持之以恒,则必有成果.【化学含义】铁杵磨成针,只是杵的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生成
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和特殊的形式,互动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变学生为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主体活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共存的个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相互联系和彼此之间的能动反应时,才谈得上师生互动的存在和发生,下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我对师生互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