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科的特色就是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它包括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媒体资源、隐性资源等,如果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大家一起探讨农村中学生物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一、挖掘学生的生活环境资源
农村潜藏着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我们学校位于长江边上,原本是一个国营农场,所以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还有丰富的地面植物农作物资源和地面动物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村生物教师只是埋头教“书”,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却忽略了学校外面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缺乏对生物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生物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例如,在学习地面上的动物——哺乳动物时,笔者考虑到学生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种哺乳动物,所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DIY活动:建立动物小档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引导他们思考分类的依据,从而认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这种形式比教材安排的让学生通过比较狗、马、兔的图片来进行总结效果要好得多。
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笔者常常在讲述有关内容时,把学生有针对性地带到教室外面,将课堂移到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去,让学生自采标本,直接观察,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在认识上得以升华,例如,观察花的结构,观察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本领。
二、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资源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农村中学的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就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而课程资源的开发或利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的过程,所以,在农村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学生丰富的生物学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来自农村的孩子每家都有自己的田地,所以学生基本上经常会接触到农作物,观察到种子如何发芽、如何生长;观察到周围的小动物的出生及成长过程,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他们甚至可以每天在大自然的怀抱自由的嬉戏,下河洗澡、抓鱼,上树捉蝉、逮鸟……所有这些都给他们提供了城市学生无法体验的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所以教师可以以学生已有的这些经验为基础,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生物学的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三、挖掘学生的能力资源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能留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教师可以把一些材料比较简单的实验或者需要长时间观察的实验让学生带回家,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实验学习的方法,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笔者提前一周让学生利用家里现有的青菜幼苗进行实验,并指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进行跟踪记录,在正式上课时,学生带来自己的实验青菜,对照直观的实验现象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再加上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很容易地就能从直观上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对生物的不同影响。
四、挖掘学生的兴趣资源
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探知欲望形成强烈的期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细胞时,由于认识的对象从宏观的生物体陡然转变为微观的细胞结构,内容太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这一难关,继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法,让学生把自己的口腔上皮制作成装片进行观察,绘制出细胞的形态结构图,这样直观的认识细胞使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他们感受到细胞的真实存在和其在生物体组成中的基础地位,通过真实直观的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所拥有的各种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生物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罗艳)
一、挖掘学生的生活环境资源
农村潜藏着丰富的生物课程资源,我们学校位于长江边上,原本是一个国营农场,所以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还有丰富的地面植物农作物资源和地面动物资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村生物教师只是埋头教“书”,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却忽略了学校外面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缺乏对生物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生物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例如,在学习地面上的动物——哺乳动物时,笔者考虑到学生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种哺乳动物,所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DIY活动:建立动物小档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引导他们思考分类的依据,从而认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这种形式比教材安排的让学生通过比较狗、马、兔的图片来进行总结效果要好得多。
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笔者常常在讲述有关内容时,把学生有针对性地带到教室外面,将课堂移到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去,让学生自采标本,直接观察,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在认识上得以升华,例如,观察花的结构,观察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本领。
二、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资源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农村中学的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就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理念,而课程资源的开发或利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的过程,所以,在农村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学生丰富的生物学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来自农村的孩子每家都有自己的田地,所以学生基本上经常会接触到农作物,观察到种子如何发芽、如何生长;观察到周围的小动物的出生及成长过程,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他们甚至可以每天在大自然的怀抱自由的嬉戏,下河洗澡、抓鱼,上树捉蝉、逮鸟……所有这些都给他们提供了城市学生无法体验的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所以教师可以以学生已有的这些经验为基础,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生物学的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三、挖掘学生的能力资源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能留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教师可以把一些材料比较简单的实验或者需要长时间观察的实验让学生带回家,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实验学习的方法,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笔者提前一周让学生利用家里现有的青菜幼苗进行实验,并指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进行跟踪记录,在正式上课时,学生带来自己的实验青菜,对照直观的实验现象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再加上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很容易地就能从直观上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对生物的不同影响。
四、挖掘学生的兴趣资源
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探知欲望形成强烈的期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细胞时,由于认识的对象从宏观的生物体陡然转变为微观的细胞结构,内容太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这一难关,继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法,让学生把自己的口腔上皮制作成装片进行观察,绘制出细胞的形态结构图,这样直观的认识细胞使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他们感受到细胞的真实存在和其在生物体组成中的基础地位,通过真实直观的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所拥有的各种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生物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