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能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在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概念的构建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变式问题情景,对例题(习题)挖掘与引申;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对老问题进行延伸来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问题情境;创新思维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 ”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能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而,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渠道.
一、通过设计概念的构建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包括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等阶段.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活动,探究规律,得出新的数学概念.
1. 创设类比发现问题情境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概念的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通过小组合作,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了解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和图形面积的关系,继而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请学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 长 × 宽. 学习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说说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再根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主探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知识迁移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
2. 提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问题情境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情境,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等活动,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并观察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长方形. 通过操作活动,由具体的图形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
二、对例题(习题)挖掘与引申,创设问题情境
波利亚说过:“专心备课的老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但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窗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 ”变式教学可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是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景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探索过程,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如新课程中的“想一想”是优秀情景载体,能利用它们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活,认知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使用的知识. 如果教学中能和学生的这些知识做类比,那么将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学生一旦接受就会被牢牢地掌握.
如教学“平均数”这一课时,就是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如告知学生的得分,计算学生得分的平均分;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8厘米,队员李强身高155厘米,可能吗?可能有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水池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45厘米,下水游泳会不会有危险?诸如此类的生活中的问题,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解决问题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等有关. 作为教师,如果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并适当地发展、深化这种结构,使学生学习如何学习,并能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就需要我们老师精选习题,要题尽其用,通过习题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把握能力,要从学习的结论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这一课时,设计如下的练习题:和你的同桌做10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把你的胜负情况填在下面的表里.
再启发学生思考: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负的次数呢?这样的题目设计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在游戏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进一步发展了对数学的兴趣,在游戏中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牢固掌握了数学知识.
【关键词】 问题情境;创新思维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 ”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能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而,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渠道.
一、通过设计概念的构建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包括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等阶段.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活动,探究规律,得出新的数学概念.
1. 创设类比发现问题情境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概念的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通过小组合作,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了解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和图形面积的关系,继而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请学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 长 × 宽. 学习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说说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再根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主探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知识迁移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
2. 提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问题情境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归纳、抽象的情境,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等活动,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并观察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正方形、长方形. 通过操作活动,由具体的图形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
二、对例题(习题)挖掘与引申,创设问题情境
波利亚说过:“专心备课的老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但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窗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 ”变式教学可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是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景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探索过程,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如新课程中的“想一想”是优秀情景载体,能利用它们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活,认知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使用的知识. 如果教学中能和学生的这些知识做类比,那么将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学生一旦接受就会被牢牢地掌握.
如教学“平均数”这一课时,就是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如告知学生的得分,计算学生得分的平均分;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8厘米,队员李强身高155厘米,可能吗?可能有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水池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45厘米,下水游泳会不会有危险?诸如此类的生活中的问题,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解决问题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等有关. 作为教师,如果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并适当地发展、深化这种结构,使学生学习如何学习,并能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就需要我们老师精选习题,要题尽其用,通过习题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把握能力,要从学习的结论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这一课时,设计如下的练习题:和你的同桌做10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把你的胜负情况填在下面的表里.
再启发学生思考:胜的次数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负的次数呢?这样的题目设计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在游戏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进一步发展了对数学的兴趣,在游戏中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牢固掌握了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