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中你最美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huiai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美?美是世间永恒的话题. 美丽的东西,总让人过目不忘. 教学也一样,假如你所编织的教学旅程是五彩缤纷的,就会紧紧地抓住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美丽”可以陶冶心灵,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
  一、外在的美——让孩子喜欢上数学
  今天我有幸执教最新修订的一年级数学,我发现了数学的“外表”更加美丽了:彩色的插图、童话般的学习情境、动感十足的数学课件,“美丽的外表”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成为他们快乐学习的源泉,他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数学.
  二、内在的美——让孩子真正爱上数学
  1. 思维碰撞的“美”
  数学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把数学问题简单化,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我们以往的许多教学常常追求所谓的“效率”,即使孩子不理解,也要拼命“逼”着孩子去理解,数学的思考原来是美丽的,却变成了一种思维负担. 举个例子:以前教学一年级进位加和退位减时,教材总是强调“凑十法”和“破十法”,强行套用模式,忽略学生的探讨过程和自主的个性. 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哪有“美”可言?而今年,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找到了不一样的“美丽的思维”,甚至称得上“美妙”:我在教学“买铅笔”15 - 9时,我现场当起了售货员,卖起了铅笔,学生争先恐后地购买,“我买1支,还剩几支?”“我买5支!”“我买9支,还剩几支?” ……学生活动的同时自己提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得到了许多算式,有学过的不退位减法,还有许多没学过的如15 - 6, 15 - 9等,当我指着“15 - 9”说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时,有一名学生说:“老师,只要数你手上还拿着的铅笔的支数就是15 - 9的得数. ”多可爱的孩子!这就是“一支一支地拿走”的方法. “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我来!我来!”接着,我让孩子们拿出小棒在小组里摆一摆,许多的方法应运而生:生1:我一支一支地拿走15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6;生2 : 15分成10和5,从10支中拿走9支剩1支,1加5等于6;生3:从15支中先拿走5支,剩10支,9分成5和4,10减4得6;生4:因为9加6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 ……
  这些方法都是孩子思维的结晶,可能你会认为有的方法不好,但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是他们动脑筋思考的劳动成果,孩子们那争先恐后发表自己方法的过程,充满了思维碰撞的“美”,让人陶醉其中,感到美不胜收.
  2. 生活感悟的“美”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把我们所要教的数学溶入生活,让孩子有真正的生活体验,数学的美才能显现其动人的色彩. 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成就了美丽的数学课堂;是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童真童趣,孩子的纯真的笑容成就了美丽的数学课堂. 如教学:“5”时,我让孩子说出生活中的“5”,孩子不仅有“手有五指,五边形”这样的正确答案,还有“奥运五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等美妙的事物、成语. 当我们学习完认识物体这部分知识后,在小结举例环节时,孩子们纷纷举生活中的例子,“我家的电视机是长方体.”“我的玩具魔方是正方体、”“我最爱的篮球是球.”甚至有的学生说“要帮小猪建围墙,得用正方体或长方体,圆柱要用的话得立起来,球不适合建房子.”“四种物体赛跑,球会跑得最远,圆柱必须倒下用弯的那一面滚,长方体、正方体跑得最慢. ”……孩子们虽然现在还不能严密完整地说出四种物体的数学特征,但他们能从生活中发现它们,甚至运用它们来“建房子”,运用拟人的手法,让它们“赛跑”,多生动有趣,多美啊!孩子已经感悟到立体图形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人文关怀的“美”
  数学是一门科学,从外部的和旧的眼光看,好像人文的东西很少,有的只是涉及一些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其实不然,看看我们一年级的孩子们那“数学作文”和“数学日记”,就能让你强烈地感受到人文精神和看到孩子们眼中五彩的世界,特有的数学人文景观. 这里摘录几则孩子的数学日记:
  《做好事》: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妈妈下班很辛苦,我帮妈妈到店里买洗衣粉,妈妈给我10元钱,洗衣粉一包3元,售货员阿姨找我多少钱?《吃橘子》:中午我掰了一个橘子,橘子一共有9瓣,我先给爸爸4瓣,再给妈妈4瓣,我只有几瓣? 《奶奶生病了》:今天奶奶生病了,我拿香蕉给奶奶吃,一共有12根香蕉,奶奶吃了1根,我吃了1根,还剩几根?
  这不就是人文的美吗? 有孝心,学会关心人,正是当代独生子女所欠缺的,而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尽管不少字还只能用拼音来表示,但他们用数学表现出对长辈、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人文关怀,我觉得其意义超过创作本身.
  美丽是无处不在的,数学的数字、符号、公式、算式、图形、表格、方程、解题方法、思路……都是美丽的.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应该作为一种美的承载物来感染和启迪学生的心灵. 让孩子们的人格更美好,懂得关怀,懂得关注多彩的生活. 让每个老师踏上寻找美丽的发现之旅!我们共同期待!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数学教学过程是设疑、解疑、质疑、释疑的过程.质疑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获取的知识信息经过思考、分析后提出的疑问.质疑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善于质疑,进行释疑体现了高水平的思维批判性.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是江苏“五严”背景下提高
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方式能唤醒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能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这就体现了
【摘要】数学模型是数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将现实问题归纳为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重点研究的是数学模型在应用问题中构建函数模型、方程模型等,笔者尝试应用书本中的定理教学构建模型并加以归纳形成方法模型,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数学建模;定理模型;方法模型  《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
【摘要】 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预设,更要随时捕捉生成的资源,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高效课堂;精心预设;以学定教 ;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
【摘要】 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萌生兴趣、生成问题、积极探索、有效习得新的数学知识. 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缺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恰当的情境;农村数学;课堂效率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方面存在
【摘要】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标明确指出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本文以此为基本理念,提出了使数学课堂生活化的观点,具体阐述了如何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 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学好数学,而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进行再创造.  【关键词】 数学;生活现象;生活化;数学现实  2011
摘要 高等数学作为大学课程中一门基础课程,在各个领域及学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由于对定理、定义理解得不够透彻,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错误。文章对一道典型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导数的概念。  关键词 高等数学;典型问题;定理;定义
【摘要】凡事预则立,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前预设,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生成?本文从四大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的杰作,它以出彩的创意,凸显社会的独特之美:没有最好,只有适合.教学设计是为学生的,再精彩的“预设”不能替代“生成”, 教学设计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学生的才更好.“教学设计”“非诚勿扰
【摘要】高考数学复习是一门学问.通过复习教学要对每一章的知识进行梳理,构建框架,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求学生对每个问题要想明白、写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才能真正实现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特色;亮点;启示;数学文化  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全国卷是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一
2011版新课标实施以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学教学开始走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们开始摒弃原先举例加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而从各种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出发研究数学问题,解释数学问题. 这一切,无不使数学教学更多地充满了实践性、趣味性. 但是,数学在生活中,生活却不是数学,在倡导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