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其主流是积极、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致使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价值取向趋近功利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中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学生理想信念越来越淡漠,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甚至厌学,追求享受、追求“名牌”,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更多的是追求近期的、有形的价值日标,而忽略远期的、无形的价值目标,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2.道德意识不高。一是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升华的教化作用。二是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相信自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命不凡;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三是一些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补课。
3.知行不一现象较为严重。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为言行分离。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道德观念日趋模糊,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上课时发短信、打游戏、通电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粗话等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缺乏整体意识,团结协作观念差;清楚诚信的重要
性,但诚信意识却逐渐淡漠;懂得艰苦创业的精神,但艰苦奋斗精神逐渐淡化。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
1.西方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新的价值思想体系是在对旧的价值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
2.对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免疫力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3.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大学生的心灵。
4.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现实中存在种种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三、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有效途径——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要求高校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针对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有针对地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教育大学生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努力培育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现实特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功夫,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四有”新人。在成才教育上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铁杵成针的精神,信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志当存高远”格言,表现了前人为实现理想甘愿吃苦的决心与恒心,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必须与之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入进行中国优良传统教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爱国志士感人事迹,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美德教育来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和文明修养意识。“责己严,待人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这对教育、引导学生严格律己,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必须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尊老爱幼、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严格校纪校规,使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逐渐由“他律”向“自律”过渡;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校园内外的不良风气,尽量杜绝厌学、抄袭、作弊等现象,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艰苦朴素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于世,“艰难困苦,玉汝乃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勤俭自强,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仍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采取切实可行手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两课”教学教书育人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可塑性强,要充分利用课堂,加强教育。改进“两课”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确保世界观从量变到质变。
积极推进“二进”工作。使思想品德工作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把社团建设成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重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学生公寓,通过寝室这块阵地,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学生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和团队观念。
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将思想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起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校报、学报和校园网络,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充分利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创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重视社会实践的道德功能。开辟和利用第二课堂,通过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影视导读、英语角、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寓教于乐,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意识,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和志气,推动学生的全而发展。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远大的理想,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创造热情,在社会实践中广见识、强素质、增才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其主流是积极、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致使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价值取向趋近功利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中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学生理想信念越来越淡漠,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甚至厌学,追求享受、追求“名牌”,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更多的是追求近期的、有形的价值日标,而忽略远期的、无形的价值目标,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2.道德意识不高。一是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升华的教化作用。二是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相信自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命不凡;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三是一些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补课。
3.知行不一现象较为严重。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为言行分离。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道德观念日趋模糊,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上课时发短信、打游戏、通电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粗话等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缺乏整体意识,团结协作观念差;清楚诚信的重要
性,但诚信意识却逐渐淡漠;懂得艰苦创业的精神,但艰苦奋斗精神逐渐淡化。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
1.西方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新的价值思想体系是在对旧的价值思想体系的批判和改造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
2.对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免疫力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3.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大学生的心灵。
4.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现实中存在种种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三、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有效途径——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要求高校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针对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有针对地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教育大学生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努力培育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现实特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功夫,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四有”新人。在成才教育上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铁杵成针的精神,信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志当存高远”格言,表现了前人为实现理想甘愿吃苦的决心与恒心,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必须与之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入进行中国优良传统教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爱国志士感人事迹,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天下为公”“克己奉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美德教育来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和文明修养意识。“责己严,待人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这对教育、引导学生严格律己,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必须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尊老爱幼、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严格校纪校规,使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逐渐由“他律”向“自律”过渡;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校园内外的不良风气,尽量杜绝厌学、抄袭、作弊等现象,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
将传统美德教育与艰苦朴素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于世,“艰难困苦,玉汝乃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勤俭自强,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仍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2.采取切实可行手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两课”教学教书育人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可塑性强,要充分利用课堂,加强教育。改进“两课”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确保世界观从量变到质变。
积极推进“二进”工作。使思想品德工作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把社团建设成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重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学生公寓,通过寝室这块阵地,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学生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和团队观念。
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将思想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起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校报、学报和校园网络,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充分利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创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重视社会实践的道德功能。开辟和利用第二课堂,通过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影视导读、英语角、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活动等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寓教于乐,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意识,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和志气,推动学生的全而发展。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远大的理想,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创造热情,在社会实践中广见识、强素质、增才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