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文通过研究学案式教学,探讨了高中语文课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学案式教学 探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实践表明,学案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对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案式”教学原理
“学案式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课前给学生设计好的学案组织课堂教学进程,学生则以学案为载体,依据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探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
“学案式课堂教学”以“学案”为先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探究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具体地说,老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作为导航,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然后带着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学案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互动
“学案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有其相辅相成的共同之处。其中以学案引导学生自读课本,探求新知识,做尝试性题目,并及时反馈信息,便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预设的内容和问题以及巩固练习题重点突出,教师精讲点拨,提高了课堂容量,增加了课堂密度。给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巩固训练加强了教学目标任务的落实。学案给学生留下了可供思考、复习的材料,便于教学积累。学案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给学生留有拓展创新的空间。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取加工知识、独立的学习活动为特征,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实践探究性学习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学术性自由的民主性、因材施教的的差异性、质疑解疑的尝试性、鼓励创新的拓展性原则。所以,“学案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探究性知识的学习中运用学案教学可以称为上乘之选。
三、语文课堂探究性学案式教学模式初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具体过程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读全文,探究目标——探寻研讨,寻找根据——提升认识,更新知识——拓展研究,课外延伸——成果展示。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一种新奇、有吸引力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途径可如下:其一利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设备、信息技术及视听声像等上课软件,刺激学生的感觉和知觉器官。
2.通读全文,探究目标
通读全文只要求略读,在此基础上探究学习目标。传统的语文课堂,常常在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立刻出示学习目标,这样会在无形中将学生放在既定的框架中,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因为同样的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感悟甚至最终的评价,会有所不同,他们的探究方式和所求得的研究结果也必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探究并确立学习目标成为探究模式的重要步骤。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对课文的读、看、想的过程中自己确立的学习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必然会主动的多角度,多侧重的去探讨原因,或者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探讨,或侧重于分析其语言、行动、神态,或者着重于时代背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在这个目标的确立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展现。
3.探寻研讨,寻找根据
这一步是加深理解课文的过程。学习目标由学生讨论提出之后,不是由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析,而是让学生自己领悟、理解,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我探索研讨,这个过程就是探究学习过程。在探寻研讨,寻找根据的过程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课本、图书馆、互联网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
4.拓展提高,更新知识
课堂上,学生自我探究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形成相对正确的结论有所收获;二是可能产生一定的新的疑问。前者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一同去归类、研究,讨论、交流。交流中,学生的理由的充分阐述必然会对另一部分学生产生影响,改变其看法,必然会使所有的学生再一次深入解读课文,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正确的理解。这个理解过程就是拓展提高,更新知识的过程。
5.专题研究,向课外延伸
为了加深学生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或形成书面作文,向课外延伸。教师可根据课文抛出内涵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开辟渠道,最终产生自己的学习成果——课题作文。
比如,学習《挣第一笔钱》后,让学生们探究作者的人生观;再如学习《最后一次讲演》、《对部队的演说》、《中国公民18年级毕业赠言》,总结出《演说类文章的特点》,还有些课文,对人物的理解或细节描写存在争议,让学生自己去搜寻那些有争论的观点,做出为什么赞成那种观点的专题研究。这种研究不要急于求成,可以给学生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查阅、写作,然后再将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6.成果展示
学生的专题研究或者作文,需要教师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展示。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在作文课上品评,也可以发表在校园报上;既可以放在校园的展览窗上展览,也可以放在教室的一角挂着。不论哪种形式,一个目的:给予学生一个肯定的评价,一个鼓励和期待。
四、结语
运用探究性学案式教学模式进行语文教学,他打破了以传统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改变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力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新的教育改革理念。
参考文献:
[1]吴书正.“学案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林区教学,2010,(10).
[2]张俊显.探究性学案式教学之我见[J].考试:教研版,2009,(10).
[3]范海霞.中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探析[J].都市家教(下),2009,(6).
关键词:学案式教学 探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实践表明,学案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对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学案式”教学原理
“学案式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课前给学生设计好的学案组织课堂教学进程,学生则以学案为载体,依据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探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
“学案式课堂教学”以“学案”为先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探究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具体地说,老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作为导航,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然后带着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学案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互动
“学案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有其相辅相成的共同之处。其中以学案引导学生自读课本,探求新知识,做尝试性题目,并及时反馈信息,便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预设的内容和问题以及巩固练习题重点突出,教师精讲点拨,提高了课堂容量,增加了课堂密度。给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巩固训练加强了教学目标任务的落实。学案给学生留下了可供思考、复习的材料,便于教学积累。学案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给学生留有拓展创新的空间。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取加工知识、独立的学习活动为特征,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实践探究性学习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学术性自由的民主性、因材施教的的差异性、质疑解疑的尝试性、鼓励创新的拓展性原则。所以,“学案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探究性知识的学习中运用学案教学可以称为上乘之选。
三、语文课堂探究性学案式教学模式初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具体过程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读全文,探究目标——探寻研讨,寻找根据——提升认识,更新知识——拓展研究,课外延伸——成果展示。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一种新奇、有吸引力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途径可如下:其一利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设备、信息技术及视听声像等上课软件,刺激学生的感觉和知觉器官。
2.通读全文,探究目标
通读全文只要求略读,在此基础上探究学习目标。传统的语文课堂,常常在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立刻出示学习目标,这样会在无形中将学生放在既定的框架中,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因为同样的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感悟甚至最终的评价,会有所不同,他们的探究方式和所求得的研究结果也必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探究并确立学习目标成为探究模式的重要步骤。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对课文的读、看、想的过程中自己确立的学习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必然会主动的多角度,多侧重的去探讨原因,或者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探讨,或侧重于分析其语言、行动、神态,或者着重于时代背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在这个目标的确立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展现。
3.探寻研讨,寻找根据
这一步是加深理解课文的过程。学习目标由学生讨论提出之后,不是由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析,而是让学生自己领悟、理解,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我探索研讨,这个过程就是探究学习过程。在探寻研讨,寻找根据的过程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课本、图书馆、互联网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
4.拓展提高,更新知识
课堂上,学生自我探究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形成相对正确的结论有所收获;二是可能产生一定的新的疑问。前者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一同去归类、研究,讨论、交流。交流中,学生的理由的充分阐述必然会对另一部分学生产生影响,改变其看法,必然会使所有的学生再一次深入解读课文,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正确的理解。这个理解过程就是拓展提高,更新知识的过程。
5.专题研究,向课外延伸
为了加深学生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或形成书面作文,向课外延伸。教师可根据课文抛出内涵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开辟渠道,最终产生自己的学习成果——课题作文。
比如,学習《挣第一笔钱》后,让学生们探究作者的人生观;再如学习《最后一次讲演》、《对部队的演说》、《中国公民18年级毕业赠言》,总结出《演说类文章的特点》,还有些课文,对人物的理解或细节描写存在争议,让学生自己去搜寻那些有争论的观点,做出为什么赞成那种观点的专题研究。这种研究不要急于求成,可以给学生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查阅、写作,然后再将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6.成果展示
学生的专题研究或者作文,需要教师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展示。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在作文课上品评,也可以发表在校园报上;既可以放在校园的展览窗上展览,也可以放在教室的一角挂着。不论哪种形式,一个目的:给予学生一个肯定的评价,一个鼓励和期待。
四、结语
运用探究性学案式教学模式进行语文教学,他打破了以传统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改变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力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新的教育改革理念。
参考文献:
[1]吴书正.“学案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林区教学,2010,(10).
[2]张俊显.探究性学案式教学之我见[J].考试:教研版,2009,(10).
[3]范海霞.中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探析[J].都市家教(下),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