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曾受到各中职学校的高度重视。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远远跟不上形势,怎样调动中职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兴趣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师们的共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其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语法知识和编程方法, 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实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计算机人才目标, 已经成为广大中职教师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1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课时少
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制2+1的模式,学校开设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课时(包括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 较少,这就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不够的情况,学生只能掌握最基础的程序设计知识,理解书本上现有的一些设计实例,而不能用该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
1.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兴趣不足
因为学习程序设计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扎实的数学功底,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薄弱,导致在学习程序设计时显得力不从心。由于缺乏对计算机本身解题的认识和了解,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对计算机程序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人为的给自己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设置了一道门槛。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中反常行为较多,如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不配合老师、不交作业等。学生普遍反映难学,提不起学习兴趣,感觉学不到知识或学的知识没用。
1.3学校对程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与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不同,不能立竿见影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从而使部分教师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参与兴趣不浓厚,甚至有些学校以取消了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设置。
1.4教学方法落后
中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上讲授加学生实验的形式,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仅仅是对书本上现有的一些实例进行编辑调试,一旦调试成功就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只是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和调试技巧,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利用该程序设计语言从一个实际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考核方式较简单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的考试方式以试卷为主,无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无法体现学生的真正学习效果。
2问题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以上这些问题那?随着高中教育不断普及,中职生源及综合素质急剧下降。普遍特点是他们基础薄弱,尤其数学和英语,这是学好程序设计的最大障碍。教材不能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求。现今中职程序设计语言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实践性教学和实训内容不足, 没有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不能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缺少中职教育特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望而却步,一味地去埋怨是起不到效果的,要真正想解决问题,最好就要去不断地摸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方法的创新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兴趣的产生来源于兴趣源,兴趣源必须由教师来创造,并贯穿于教师授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针对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对本课程的兴趣。
(1)基于问题的教学。提出问题,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只提供必要的辅导,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项目驱动”教学。在理论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整个课程教学围绕一个“工程项目”进行,通过逐步拓展的实训项目和设计,将每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小结性的贯穿与能力提高,将知识点都溶化到一个个实训项目的程序编写中。
(3)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程序设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题多解。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提问、答辩、论证、反驳、判断等激烈的讨论,互相启发、相互协作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外的知识,同时也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4)归纳教学法编程语言有很多的定义、概念、语法规则,它们使用灵活、难以记忆,也特别容易出错。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程语言的定义、概念、语法规则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FOR…TO…与DO…WHILE等命令,有很多语法规则是一样的,对它们进行归纳之后,学生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另一个自然就会使用了。
(5)分组教学法。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以“竞”求进上机编程实践是学好程序设计语言的关键。但上机实践过程中如果“各自为战”,或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以完成不同题型的任务为实践内容,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很容易失去上机兴趣,也很难达到上机实践之目的。因此,不妨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适当转变上机实践的形式。以组建团队的形式上机实践,事前分配给每个学习小组不同的实践任务。组长负责本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收集资料,上机时各组先分别完成相应任务,然后相互演示成果,评判优劣,最后再进行任务交换,讨论编程心得。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对确有疑难的地方可适当加以指导,主要过程可由学生自行解决,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然会成为教师的助手。
(6)案例分析教学。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程序设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程序设计语言知识去编程,去应用于实际需求中。采用案例教学, 可以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生自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在分析过程中穿插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一方面增长知识视野,丰富分析应用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如何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当然在案例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 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4结语
对于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法不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真正目的,应该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真正的让学生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教师应在开学初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并不难,然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尝试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程序设计语言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课堂教学创新性有助于促使教师的教育观点的转变,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健全人格、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得以顺利入门,在整个学习阶段保持对学习的高度兴趣,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李炜.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3] 解晨光.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8):90-91.
[4] 徐安凤,黄河涛.浅析案例教学在高校计算机语言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4(14): 38-39.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其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语法知识和编程方法, 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实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计算机人才目标, 已经成为广大中职教师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1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课时少
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制2+1的模式,学校开设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课时(包括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 较少,这就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不够的情况,学生只能掌握最基础的程序设计知识,理解书本上现有的一些设计实例,而不能用该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
1.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兴趣不足
因为学习程序设计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扎实的数学功底,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薄弱,导致在学习程序设计时显得力不从心。由于缺乏对计算机本身解题的认识和了解,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对计算机程序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人为的给自己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设置了一道门槛。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中反常行为较多,如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不配合老师、不交作业等。学生普遍反映难学,提不起学习兴趣,感觉学不到知识或学的知识没用。
1.3学校对程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与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不同,不能立竿见影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从而使部分教师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参与兴趣不浓厚,甚至有些学校以取消了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设置。
1.4教学方法落后
中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上讲授加学生实验的形式,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仅仅是对书本上现有的一些实例进行编辑调试,一旦调试成功就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只是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和调试技巧,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利用该程序设计语言从一个实际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考核方式较简单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的考试方式以试卷为主,无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无法体现学生的真正学习效果。
2问题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以上这些问题那?随着高中教育不断普及,中职生源及综合素质急剧下降。普遍特点是他们基础薄弱,尤其数学和英语,这是学好程序设计的最大障碍。教材不能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求。现今中职程序设计语言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实践性教学和实训内容不足, 没有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不能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缺少中职教育特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望而却步,一味地去埋怨是起不到效果的,要真正想解决问题,最好就要去不断地摸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方法的创新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兴趣的产生来源于兴趣源,兴趣源必须由教师来创造,并贯穿于教师授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针对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对本课程的兴趣。
(1)基于问题的教学。提出问题,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只提供必要的辅导,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项目驱动”教学。在理论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整个课程教学围绕一个“工程项目”进行,通过逐步拓展的实训项目和设计,将每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小结性的贯穿与能力提高,将知识点都溶化到一个个实训项目的程序编写中。
(3)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程序设计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题多解。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提问、答辩、论证、反驳、判断等激烈的讨论,互相启发、相互协作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外的知识,同时也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4)归纳教学法编程语言有很多的定义、概念、语法规则,它们使用灵活、难以记忆,也特别容易出错。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程语言的定义、概念、语法规则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FOR…TO…与DO…WHILE等命令,有很多语法规则是一样的,对它们进行归纳之后,学生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另一个自然就会使用了。
(5)分组教学法。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以“竞”求进上机编程实践是学好程序设计语言的关键。但上机实践过程中如果“各自为战”,或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以完成不同题型的任务为实践内容,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很容易失去上机兴趣,也很难达到上机实践之目的。因此,不妨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适当转变上机实践的形式。以组建团队的形式上机实践,事前分配给每个学习小组不同的实践任务。组长负责本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收集资料,上机时各组先分别完成相应任务,然后相互演示成果,评判优劣,最后再进行任务交换,讨论编程心得。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对确有疑难的地方可适当加以指导,主要过程可由学生自行解决,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然会成为教师的助手。
(6)案例分析教学。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程序设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程序设计语言知识去编程,去应用于实际需求中。采用案例教学, 可以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生自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在分析过程中穿插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一方面增长知识视野,丰富分析应用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如何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当然在案例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 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4结语
对于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法不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真正目的,应该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真正的让学生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教师应在开学初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并不难,然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尝试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程序设计语言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课堂教学创新性有助于促使教师的教育观点的转变,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健全人格、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得以顺利入门,在整个学习阶段保持对学习的高度兴趣,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李炜.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3] 解晨光.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8):90-91.
[4] 徐安凤,黄河涛.浅析案例教学在高校计算机语言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4(14):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