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课堂上师生双方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来进行。因此,教师语言表达方式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情感直接牵引着学生的情感。讲究语言艺术,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规范而清晰
教师要做到发音规范,尽可能地用简单而明确的语言,表达清晰,阐述分寸适度,通俗简洁。面对语言理解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我们在教学时语言首先要通俗易懂,符合学生实际理解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从听得懂教师的课开始的。脱离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晦涩难懂的教学语言是扼杀学生听课兴趣的第一把利刃。笔者曾听过一位新教师上的课,教的是看图应用题。这位教师在图上画了牙膏、肥皂、杯子等物品,并标出了价格,问学生:“买肥皂和杯子一共要多少元钱?”“求肥皂和杯子一共要多少元钱,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一位学生提出:“老师,图上面没有球呀!”原来,学生不懂什么是“求”,理解成了皮球的“球”。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仅心中要有教材,眼里还要有学生。语言要通俗明了,并且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的编排心中有数,对教学目标清楚清晰,使教学语言简洁而具有科学性、逻辑性,使学生听得明白,牢固掌握。
二、严谨而简洁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密的科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叙述、说明、应用都必须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小学阶段由于一些概念还仅仅是描述性的,一些教师妄下定论,就容易导致数学语言不严谨。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位教师在上“认识角”一课时说:“角有一个顶点,角的边是两条直直的线。”然后问学生:“角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角有一个顶点,角的边是两条直线。”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讲解强化角的特点,但“直直的线”一词,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使学生产生了误解,认为角的边是直线。其实,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只要对角有个初步的感知,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可以了。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练,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往往也会影响到学生,促使学生实事求是,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活泼而形象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教学要为儿童提供感知事物的条件,使教学符合直观性的原则。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尚小,处于皮亚杰所谓的“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活泼、形象。教师要保持年轻的心态,语言应当活泼、形象、传神,富有启发性。如,当我们看到学生坐姿不正确时,不妨提醒他:“你可不要做虾公公哦!”学生听了,马上就心领神会,坐直了身体。教师这样的语言活泼、形象,既含蓄委婉,又能充分表情达意。教学语言增强了趣味性,既有利于调节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又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更能发挥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巧用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课堂上的无声语言往往能够帮助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经验的教师用眼扫视一下,课堂就会安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严肃深思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进行钻研、探讨;微笑带给学生鼓励;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而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在刚开始教学“加法“一课中讲解加法的含义时,我伸出左手代表一个数,右手代表另一个数,加法就是表示两个数合在一起,即把两手合拢握在一起。这样,就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明白了加法的意义。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所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语言是一门科学。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艺术,加强语言修养,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统一。借语言艺术之力,焕发数学课堂的光彩。
一、规范而清晰
教师要做到发音规范,尽可能地用简单而明确的语言,表达清晰,阐述分寸适度,通俗简洁。面对语言理解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我们在教学时语言首先要通俗易懂,符合学生实际理解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从听得懂教师的课开始的。脱离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晦涩难懂的教学语言是扼杀学生听课兴趣的第一把利刃。笔者曾听过一位新教师上的课,教的是看图应用题。这位教师在图上画了牙膏、肥皂、杯子等物品,并标出了价格,问学生:“买肥皂和杯子一共要多少元钱?”“求肥皂和杯子一共要多少元钱,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一位学生提出:“老师,图上面没有球呀!”原来,学生不懂什么是“求”,理解成了皮球的“球”。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仅心中要有教材,眼里还要有学生。语言要通俗明了,并且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的编排心中有数,对教学目标清楚清晰,使教学语言简洁而具有科学性、逻辑性,使学生听得明白,牢固掌握。
二、严谨而简洁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密的科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叙述、说明、应用都必须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小学阶段由于一些概念还仅仅是描述性的,一些教师妄下定论,就容易导致数学语言不严谨。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位教师在上“认识角”一课时说:“角有一个顶点,角的边是两条直直的线。”然后问学生:“角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角有一个顶点,角的边是两条直线。”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讲解强化角的特点,但“直直的线”一词,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使学生产生了误解,认为角的边是直线。其实,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只要对角有个初步的感知,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可以了。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练,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往往也会影响到学生,促使学生实事求是,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活泼而形象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教学要为儿童提供感知事物的条件,使教学符合直观性的原则。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尚小,处于皮亚杰所谓的“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活泼、形象。教师要保持年轻的心态,语言应当活泼、形象、传神,富有启发性。如,当我们看到学生坐姿不正确时,不妨提醒他:“你可不要做虾公公哦!”学生听了,马上就心领神会,坐直了身体。教师这样的语言活泼、形象,既含蓄委婉,又能充分表情达意。教学语言增强了趣味性,既有利于调节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又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更能发挥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巧用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课堂上的无声语言往往能够帮助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经验的教师用眼扫视一下,课堂就会安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严肃深思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进行钻研、探讨;微笑带给学生鼓励;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而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在刚开始教学“加法“一课中讲解加法的含义时,我伸出左手代表一个数,右手代表另一个数,加法就是表示两个数合在一起,即把两手合拢握在一起。这样,就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明白了加法的意义。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所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语言是一门科学。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艺术,加强语言修养,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统一。借语言艺术之力,焕发数学课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