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聊斋志异》堪称中国古典文言文小说巅峰之作,因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高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文坛骚客的点评,以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点评对后世影响最大。其中冯镇峦将《聊斋志异》中的人物、语言、情节的描述与中国古代文学巨作中人物、语言、情节描述相对照,第一次指出了浪漫主义小说所具有的真实性是情理的事实,还第一次阐明了文言小说集兼收笔记与传奇的合理性及其审美价值。冯镇峦在点评中将“追忆”现象运用在点评中,故而与其他点评家相比,其点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 冯镇峦 追忆 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1-02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靠口碑相传,更靠的是文字的记录。唐诗宋词、戏曲小说,都是中华名族灿烂的瑰宝,都是记录了几千年文明的化石。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与今日我们的小说概念而言相差甚远。自宋代开始,小说分成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类。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小说评点开始于宋代,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清末民初渐入尾声。[1]与此同时,小说评点也相应而生。《聊斋志异》作为古代文言文小说的巅峰之作,吸引了大批文人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在诸多点评家中,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影响最大,而这四家中贡献最大的则当属冯镇峦。
冯镇峦(1760-1830),字远村,从学于舅苟桓诸乡贤,勤谨深思,究心经史,好客喜游,耽于吟咏。以诗古文词见称于时,与同邑张乃孚、杨士鑅、彭世仪齐名,号“合州四子”[2]。但是冯镇峦和蒲松龄一样,怀才不遇,一生穷困潦倒,“一官沈黎,寒毡终老”是其真实写照。一样的困境使得其更能够理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借用神鬼魍魉之说来表达现实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一、古典文学中的“追忆”
追忆,是对往事的不舍,往事是一去不复返的,回忆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在文学作品中旁征博引地、直接地、间接地有相关联的人、事件或者以前文学作品的现象都可以看成是追忆的具体表现。怀古诗、咏史诗便是典型追忆性作品的代表。这类诗通常是借用历史时间或者追忆某些人在抒发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寥寥数十字就形象地描绘出英雄志士面对锦绣山河,缅怀历史英雄,感叹政治险恶,江山岌岌可危的无奈与痛楚。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李商隐回忆自己过往的种种,心中顿时产生生离死别之恨和对思念之人的深深眷恋,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这篇文章是李清照配偶赵明诚去世后,因眼前景色而触发了作者的无限情思,不禁回想起了当年与丈夫在一起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美好生活。诗句婉转绵长,表达了诗人对亡夫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中,也经常把往昔的事件、人物运用其中。例如“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可以看到干宝和苏轼的身影,体现出作者对于过往的追忆和再创作。文中很多处都可以看出作者把追忆的过程和自己创作的作品《聊斋志异》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并把《聊斋志异》当成是对前代文学作品的延续。
“文”是小说的元素核心,冯镇峦在充分理解文章和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再对文章加以批评。和其他点评家相比,冯镇峦的点评言简意赅,妙笔生花,三言两语,看似漫不经心,蝴蝶穿花,但却是一语中的,恰到好处地揭示或阐露了文章想表达的深刻含义,带读者更身临其境地进入《聊斋志异》中的环境,对《聊斋志异》做出了更为深刻和清醒的认识。冯镇峦在立足于分析单篇文章優劣的同时,更是着眼于整体,关注各篇之间的过渡与联系,用感性的语言代替篇章的理性分析,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特质。冯镇峦对于《聊斋志异》的立场明朗,在《读聊斋杂说》开篇就指出《聊斋志异》乃是“有意作文,非徒纪事”,有力地回击了纪晓岚等人对《聊斋志异》的批判,提升了《聊斋志异》的文学地位,大大地促进了批评理论与古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和成熟。
二、冯镇峦“追忆”批评的文化价值
《聊斋志异》继承了文言小说的鬼魅志怪传统,创造出了一大批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冯镇峦点评《聊斋志异》时,提出了一个非常艺术性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即蒲松龄是如何创造出这些山灵鬼怪出来的,并给出了解答。“试观《聊斋》说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之。说得极圆,不出情理之外;说来极巧,恰在人人意愿之中。”冯镇峦觉得蒲松龄赋予了这些山灵鬼怪人的思想感情,并把真善美成功地展现出来,这些往往是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冯镇峦对这种文学处理方法给予了充分理解和肯定,并把“追忆”这种现象发扬光大。在冯镇峦的《读聊斋杂说》中,他寄托文字表明了自己怀才不遇,渴望立言不朽的价值焦虑感。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评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是评点者个体身份建构、古代整体文化建构和《聊斋》文本意蕴建构的共同指向。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点评促进了作品意义空间的拓展,将前代经典文章作为批评的参照标准,借以判断研究对象的优劣,并对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冯镇峦的“追忆”批评在漫长的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有着自身的独特意义,对今后的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聊斋志异》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非常灿烂的一笔,冯镇峦对《聊斋志异》追忆批评对后来历史文化长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冯镇峦对《聊斋》的点评既满足了理论家们价值的自我实现,也促进了古代优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现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所有文献中,“追忆”现象无处不在,且一直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生机勃勃的力量在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弗莱说过:“以往的文化并非仅是人类的记忆,而且也是我们已埋葬了的自己的生活,对它进行研究就会掀起一种识别和发现的景象,这时我们所见到的不是我们从前的生活,而是我们当今生活的整个文化形态。不仅是诗人,而且连读者也都理应执行‘使历史更新’的义务”[4]。“追忆”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对“追忆”现象的运用,不仅仅可以用来拓展冯镇峦的点评研究、《聊斋志异》的研究,更可以用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成做深入探究和讨论,进一步发扬民族特色,使得中华民族语言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尚继武.《聊斋志异》复合叙事序列论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3):13-14.
[2]曹成竹.文言小说评点的里程碑——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贡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4.
[3]杨广敏,张学艳.近三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综述[J].蒲松龄研究,2009(4):22-23.
[4]吕逸新.论《聊斋志异》假象寄兴的审美世界[J].明清小说研究,2005(3):36-37.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聊斋志异》 冯镇峦 追忆 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1-02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靠口碑相传,更靠的是文字的记录。唐诗宋词、戏曲小说,都是中华名族灿烂的瑰宝,都是记录了几千年文明的化石。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与今日我们的小说概念而言相差甚远。自宋代开始,小说分成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类。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小说评点开始于宋代,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清末民初渐入尾声。[1]与此同时,小说评点也相应而生。《聊斋志异》作为古代文言文小说的巅峰之作,吸引了大批文人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在诸多点评家中,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影响最大,而这四家中贡献最大的则当属冯镇峦。
冯镇峦(1760-1830),字远村,从学于舅苟桓诸乡贤,勤谨深思,究心经史,好客喜游,耽于吟咏。以诗古文词见称于时,与同邑张乃孚、杨士鑅、彭世仪齐名,号“合州四子”[2]。但是冯镇峦和蒲松龄一样,怀才不遇,一生穷困潦倒,“一官沈黎,寒毡终老”是其真实写照。一样的困境使得其更能够理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借用神鬼魍魉之说来表达现实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一、古典文学中的“追忆”
追忆,是对往事的不舍,往事是一去不复返的,回忆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在文学作品中旁征博引地、直接地、间接地有相关联的人、事件或者以前文学作品的现象都可以看成是追忆的具体表现。怀古诗、咏史诗便是典型追忆性作品的代表。这类诗通常是借用历史时间或者追忆某些人在抒发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寥寥数十字就形象地描绘出英雄志士面对锦绣山河,缅怀历史英雄,感叹政治险恶,江山岌岌可危的无奈与痛楚。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李商隐回忆自己过往的种种,心中顿时产生生离死别之恨和对思念之人的深深眷恋,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这篇文章是李清照配偶赵明诚去世后,因眼前景色而触发了作者的无限情思,不禁回想起了当年与丈夫在一起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美好生活。诗句婉转绵长,表达了诗人对亡夫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中,也经常把往昔的事件、人物运用其中。例如“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可以看到干宝和苏轼的身影,体现出作者对于过往的追忆和再创作。文中很多处都可以看出作者把追忆的过程和自己创作的作品《聊斋志异》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并把《聊斋志异》当成是对前代文学作品的延续。
“文”是小说的元素核心,冯镇峦在充分理解文章和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再对文章加以批评。和其他点评家相比,冯镇峦的点评言简意赅,妙笔生花,三言两语,看似漫不经心,蝴蝶穿花,但却是一语中的,恰到好处地揭示或阐露了文章想表达的深刻含义,带读者更身临其境地进入《聊斋志异》中的环境,对《聊斋志异》做出了更为深刻和清醒的认识。冯镇峦在立足于分析单篇文章優劣的同时,更是着眼于整体,关注各篇之间的过渡与联系,用感性的语言代替篇章的理性分析,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特质。冯镇峦对于《聊斋志异》的立场明朗,在《读聊斋杂说》开篇就指出《聊斋志异》乃是“有意作文,非徒纪事”,有力地回击了纪晓岚等人对《聊斋志异》的批判,提升了《聊斋志异》的文学地位,大大地促进了批评理论与古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和成熟。
二、冯镇峦“追忆”批评的文化价值
《聊斋志异》继承了文言小说的鬼魅志怪传统,创造出了一大批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冯镇峦点评《聊斋志异》时,提出了一个非常艺术性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即蒲松龄是如何创造出这些山灵鬼怪出来的,并给出了解答。“试观《聊斋》说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之。说得极圆,不出情理之外;说来极巧,恰在人人意愿之中。”冯镇峦觉得蒲松龄赋予了这些山灵鬼怪人的思想感情,并把真善美成功地展现出来,这些往往是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冯镇峦对这种文学处理方法给予了充分理解和肯定,并把“追忆”这种现象发扬光大。在冯镇峦的《读聊斋杂说》中,他寄托文字表明了自己怀才不遇,渴望立言不朽的价值焦虑感。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评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是评点者个体身份建构、古代整体文化建构和《聊斋》文本意蕴建构的共同指向。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点评促进了作品意义空间的拓展,将前代经典文章作为批评的参照标准,借以判断研究对象的优劣,并对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冯镇峦的“追忆”批评在漫长的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有着自身的独特意义,对今后的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聊斋志异》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非常灿烂的一笔,冯镇峦对《聊斋志异》追忆批评对后来历史文化长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冯镇峦对《聊斋》的点评既满足了理论家们价值的自我实现,也促进了古代优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现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所有文献中,“追忆”现象无处不在,且一直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生机勃勃的力量在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弗莱说过:“以往的文化并非仅是人类的记忆,而且也是我们已埋葬了的自己的生活,对它进行研究就会掀起一种识别和发现的景象,这时我们所见到的不是我们从前的生活,而是我们当今生活的整个文化形态。不仅是诗人,而且连读者也都理应执行‘使历史更新’的义务”[4]。“追忆”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对“追忆”现象的运用,不仅仅可以用来拓展冯镇峦的点评研究、《聊斋志异》的研究,更可以用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成做深入探究和讨论,进一步发扬民族特色,使得中华民族语言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尚继武.《聊斋志异》复合叙事序列论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3):13-14.
[2]曹成竹.文言小说评点的里程碑——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贡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4.
[3]杨广敏,张学艳.近三十年《聊斋志异》评点研究综述[J].蒲松龄研究,2009(4):22-23.
[4]吕逸新.论《聊斋志异》假象寄兴的审美世界[J].明清小说研究,2005(3):36-37.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