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儿童餐具的美学设计出发,试图从儿童餐具对儿童就餐心理的影响、材质选择、餐具式样搭配的重要性等方面,简要论证了儿童餐具形式美对构建儿童个性化营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儿童餐具;就餐心理;个性化营养
儿童的就餐方式是否会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这样的问题往往被许多年轻的父母所忽略,因为他们更多是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吃饱、吃好,是否卫生条件良好。总的来说,孩子就餐时外界环境和心理、食欲、消化等诸方面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儿童在就餐的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与情感的需求,即使是再美味的佳肴也难以达到营养的目的。
1 餐具形式与儿童就餐心理
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过程来看,孩子在一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动,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独立愿望,他们开始想学着吃饭,而且要自己拿着汤匙吃,不愿得到大人的帮助。一般说来,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两岁左右学会吃饭,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但一两岁的孩子由于动作协调性较差,刚开始学着吃饭时,常搞得汤汁四溅,饭粒满身,如何选择合理的餐具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解决吃不好饭的困惑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儿童用餐的兴趣。实验表明,用餐兴趣的直接诱导因素和儿童用餐时的用具密切相关,具有精致卡通造型,色彩温馨柔和的餐具和普通餐具相比,更能刺激儿童的视觉器官,引起他们更多地关注。在外型图案色彩的“诱惑”下,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自己动手吃饭,更有利于儿童养成良性就餐心理。在儿童就餐的过程中,父母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孩子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比如,大点孩子能完全理解你让其就餐的意图,你只需要避免谈论让孩子争论争辩等不愉快的话题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他会吃得比较适意。而对于年龄稍小的孩子,则需要家长耐心沟通,明确告诉孩子用餐的目的,告诉他吃饭和身体发育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说话的语气要柔和而不是命令式的。这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动机会在你愿意注意地看他、面带微笑、专心倾听以及同情心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被引发,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在就餐过程中的好奇心。调查表明,餐具的合理化设计对儿童就餐心理的有着很大的影响。
那么,如何培养并形成儿童良好的就餐心理呢?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食物的准备,即将食物布置化:为孩子预先准备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当然是促使孩子喜欢吃饭的第一法宝;专家表示,除了香气、口感及营养的考虑外,“色”的应用是相当重要的;因而她建议在准备孩子的食物时,不妨将食物“布置化”。例如:做各种色泽的颜色饭(分别可用胡萝卜、绿 色蔬菜、番茄等搅成泥后拌饭,就可成为橙色饭、绿色饭及红色饭);或是作成山丘上的树(以小碗盛饭后,将碗中的饭倒置于餐盘上,并插上一株小绿花菜,作成小山丘状),都是不错的方法。有了形式感很强的装饰“餐”,弱化了常规饮食带给孩子的数量感,对儿童的就餐“乐章”谱好了序曲。接下来第二步即是餐具的准备:准备一份孩子喜欢的餐具,可以大大增加孩子对吃饭的好感。假如能带孩子亲自去选购他喜欢的餐具,将会有更好的效果。而这两个步骤的合理结合更能促进儿童的良性就餐心理,让吃饭变成轻松愉快的“游戏”。
2 儿童餐具中的设计美学
从产品设计美学的角度来说,儿童餐具与成人餐具无论从造型及色彩的角度来说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对于儿童餐具的设计,更应该满足儿童持握的需求,比如,碗勺应配合手通常尺寸而容易把握。同时对于外出或旅游时,应注重配套的要求,便于贮存儿童的食物,满足方便卫生的要求。对于餐具功能的多样化通常还表现在耐高温,防腐蚀,最重要的是可用于微波加热。这就对现在的儿童餐具提出了更严格的设计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款式与功能。现在的儿童餐具的样式有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款式可谓五花八门、形状各异。为方便宝宝把饭送进嘴里特殊形状的勺子,有底座带吸盘的碗,吸附在桌面上不会移动,不容易被孩子打翻;有感温的碗和勺子,便于妈妈掌握温度,不至于让孩子烫伤。餐具的款式虽然多,但还是以体现方便实用的功能为先。二而餐具的外形多以浑圆为好。圆弧形的设计可以减少摩擦力,避免伤害儿童的手指与口腔。餐具的款式日趋新颖与实用,为父母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图1不愧是儿童餐具的一个优秀案例,她有个非常阳光餐具名称——笑脸儿童餐具,笑脸儿童餐具的设计理念在于可以让每个孩子开开心心地,干干净净地吃饭。
在整个就餐的过程中,不同食品在就餐盘里可以分开摆放。刀叉可以固定某处。底座能够吸在桌上,盘子和底座也可以分开,方便大人给小孩添加食物,需要到微波炉加热或清洁也都很方便(图1)。图1的餐具设计是传统餐具的突破,借鉴了快餐餐具,将款式与功能有效结合起来一
图2是根据儿童玩具设计的一组儿童叉勺用具,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儿童在就餐的同时享受了游戏玩耍的乐趣,不会把就餐认为是让人头痛和麻烦的事,对于儿童轻松的就餐心理的培养将会起更大促进作用。快乐在完成建设性的,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的,“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激励儿童的力量、魄力与自信,使儿童的精神开朗和乐观”①。快乐的情绪是儿童就餐前最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孩子学习吃饭的过程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吃饱了,他会由此产生成就感,会帮助他长大后更自信。即使孩子暂时没有把饭吃下去,他有了失败的体验,也是好事,这样可以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2.2 材质与色彩
儿童餐具中主要有以下几类:质地光滑、花色多样,而且轻薄不易碎的有如陶瓷般手感的仿瓷餐具;颜色鲜、花形美,价格相对便宜的塑料餐具;易清洗,遇热既不变形也不变质的不锈钢餐具;取料天然、不经防腐处理、不刷漆的传统木餐具等等。据超市销售人员介绍,颜色鲜艳的餐具符合儿童的心理,大部分家长更愿意使用带有图案的儿童餐具,用来吸引孩子进食。在这几类餐具中,货架上最鲜艳、最漂亮且销量也最好的餐具当数塑料餐具。
纵观以上商场上常见的儿童餐具材质,针对大部分儿童吃饭的时候状况,玻璃碗或传统的陶瓷碗则显得太重,不易孩子持握且容易打碎。在超市及儿童专用品店的调查发现,目前常见常用的儿童餐具一般都是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制作(图3)。
2.3 设计与安全。现在幼儿餐具的材质、款式可谓五花八门、形状各异。在选择购买儿童餐具时,父母应遵循这样的原则:质料坚固、光滑、无毒、易于清洗与消毒、耐高温、不起化学反应、防烫嘴和手、不易破碎,其大小、重量以及结构等适合儿童手部发育的特点(幼儿腕骨软骨成分多,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力量性和灵活性差),便于儿童用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为孩子选用餐具的时候,我们往往偏爱选择那些色彩过于鲜艳且颜色杂乱的餐具,殊不知由于颜色中铅 的含量比较高,容易引起孩子铅中毒。一些品牌儿童餐具的设计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自己的产品加入了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颜色大多位于食具的边缘且色泽很浅。一般来说。知名品牌都是经过国家检测部门检测,所用的颜色对孩子基本没有影响,畅销的品牌有如NUK、好孩子、特百惠、黄色小鸭等。
2.4 餐具套具系列设计。就儿童餐具而言,如何将款式与功能有效结合起来呢?就款式而言,传统的儿童餐具常见的设计是一盘式分格样式,这样的餐具的优点在于可以将饭菜放在一起,而缺点在于由于分隔的高度设计缺陷对于食品的多样选择有一定的局限。表现在功能方面的优势在于便于携带和整体性强。如(图1),适用餐具的儿童年龄一般偏小。综合上述儿童餐具的设计优点我们可以考虑将儿童餐具设计不同的风格系列,更强调餐具的功能性,比如用于喝水的水杯的深度与饭碗是不相同的,餐具的外观可以适当增加异形的装饰物(图7),增加餐具的趣味性和游戏心理。另外针对不同的儿童群体设计不同风格的餐具将是未来儿童餐具设计的新趋势,比如儿童餐具可以考虑年龄、性别及地域的不同,女孩有着粉嫩细致的小淑女柔情(图6),男孩则带着那份坚毅果敢的男子汉气(图5),生病的小孩爱发脾气,情感更易脆弱,我们则可以在他们的餐具设计上增加更多关心与爱护的设计图案与文字,使孩子更容易安抚。(图8)此外,我们甚至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域的儿童设计开发具有当地及民族风俗特色的儿童餐饮用具,对于从小在其心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 餐具设计与个性化营养
所谓“个性化”营养,即营养膳食必须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充分了解食物营养成分的特点,正确掌握食物用量的“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儿童从食物中获得适当的营养,保持其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平衡,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目前所知,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2种,虽然每一种食物含有几十种不同的元素,但往往某种食物含有一种或一组元素较丰富。
营养膳食的“个性化”不仅在于要了解食品营养元素的成分,而且要掌握“度”,即进食营养食物数量的“限度”和进食营养食物的“速度”。掌握这个“度”,也是营养膳食“个性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个性化”营养的“量”和“度”在餐具的合理设计中完全可以得到实现,我们将面食、米饭、蔬菜、水果在餐具设计时进行一定的划分,固体、糊状及汤状食品应该设计成不同的造 型,充分体现其功能的差异性,具有新颖造型且图案趣味强的餐具会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准备食品的时候心里有“数”。其实,儿童营养的“个性化”源于食物营养成分的多样化。作为父母,必须要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成份的“个性”,将这种“个性”有效地和餐具结合起来,善于调整,科学配餐,教会孩子在趣味和谐的就餐环境下膳食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3 结语
我们的孩子生长在一个设计风格多元话的时代,餐具往往是伴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一个“朋友”,我们需要使用新颖、安全、舒适、美观且性价比高的各类餐具来丰富儿童的生活,餐具设计的本身与儿童营养之间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而如果我们将这种“个性化”的饮食结构和儿童的餐具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思考,将会是研究儿童营养学方面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注释
①《情绪心理学》孟绍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参考书目
[1]《人体元素平衡保健》钟炳南等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
[2]《斯波克育几经》[美]本杰明·斯波克著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
[3]《0~3岁聪明宝宝如何教》戴淑凤北京出版社2006年
[关键词]儿童餐具;就餐心理;个性化营养
儿童的就餐方式是否会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这样的问题往往被许多年轻的父母所忽略,因为他们更多是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吃饱、吃好,是否卫生条件良好。总的来说,孩子就餐时外界环境和心理、食欲、消化等诸方面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儿童在就餐的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与情感的需求,即使是再美味的佳肴也难以达到营养的目的。
1 餐具形式与儿童就餐心理
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过程来看,孩子在一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动,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独立愿望,他们开始想学着吃饭,而且要自己拿着汤匙吃,不愿得到大人的帮助。一般说来,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两岁左右学会吃饭,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但一两岁的孩子由于动作协调性较差,刚开始学着吃饭时,常搞得汤汁四溅,饭粒满身,如何选择合理的餐具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解决吃不好饭的困惑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儿童用餐的兴趣。实验表明,用餐兴趣的直接诱导因素和儿童用餐时的用具密切相关,具有精致卡通造型,色彩温馨柔和的餐具和普通餐具相比,更能刺激儿童的视觉器官,引起他们更多地关注。在外型图案色彩的“诱惑”下,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自己动手吃饭,更有利于儿童养成良性就餐心理。在儿童就餐的过程中,父母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孩子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比如,大点孩子能完全理解你让其就餐的意图,你只需要避免谈论让孩子争论争辩等不愉快的话题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他会吃得比较适意。而对于年龄稍小的孩子,则需要家长耐心沟通,明确告诉孩子用餐的目的,告诉他吃饭和身体发育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说话的语气要柔和而不是命令式的。这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动机会在你愿意注意地看他、面带微笑、专心倾听以及同情心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被引发,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在就餐过程中的好奇心。调查表明,餐具的合理化设计对儿童就餐心理的有着很大的影响。
那么,如何培养并形成儿童良好的就餐心理呢?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食物的准备,即将食物布置化:为孩子预先准备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当然是促使孩子喜欢吃饭的第一法宝;专家表示,除了香气、口感及营养的考虑外,“色”的应用是相当重要的;因而她建议在准备孩子的食物时,不妨将食物“布置化”。例如:做各种色泽的颜色饭(分别可用胡萝卜、绿 色蔬菜、番茄等搅成泥后拌饭,就可成为橙色饭、绿色饭及红色饭);或是作成山丘上的树(以小碗盛饭后,将碗中的饭倒置于餐盘上,并插上一株小绿花菜,作成小山丘状),都是不错的方法。有了形式感很强的装饰“餐”,弱化了常规饮食带给孩子的数量感,对儿童的就餐“乐章”谱好了序曲。接下来第二步即是餐具的准备:准备一份孩子喜欢的餐具,可以大大增加孩子对吃饭的好感。假如能带孩子亲自去选购他喜欢的餐具,将会有更好的效果。而这两个步骤的合理结合更能促进儿童的良性就餐心理,让吃饭变成轻松愉快的“游戏”。
2 儿童餐具中的设计美学
从产品设计美学的角度来说,儿童餐具与成人餐具无论从造型及色彩的角度来说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对于儿童餐具的设计,更应该满足儿童持握的需求,比如,碗勺应配合手通常尺寸而容易把握。同时对于外出或旅游时,应注重配套的要求,便于贮存儿童的食物,满足方便卫生的要求。对于餐具功能的多样化通常还表现在耐高温,防腐蚀,最重要的是可用于微波加热。这就对现在的儿童餐具提出了更严格的设计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款式与功能。现在的儿童餐具的样式有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款式可谓五花八门、形状各异。为方便宝宝把饭送进嘴里特殊形状的勺子,有底座带吸盘的碗,吸附在桌面上不会移动,不容易被孩子打翻;有感温的碗和勺子,便于妈妈掌握温度,不至于让孩子烫伤。餐具的款式虽然多,但还是以体现方便实用的功能为先。二而餐具的外形多以浑圆为好。圆弧形的设计可以减少摩擦力,避免伤害儿童的手指与口腔。餐具的款式日趋新颖与实用,为父母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图1不愧是儿童餐具的一个优秀案例,她有个非常阳光餐具名称——笑脸儿童餐具,笑脸儿童餐具的设计理念在于可以让每个孩子开开心心地,干干净净地吃饭。
在整个就餐的过程中,不同食品在就餐盘里可以分开摆放。刀叉可以固定某处。底座能够吸在桌上,盘子和底座也可以分开,方便大人给小孩添加食物,需要到微波炉加热或清洁也都很方便(图1)。图1的餐具设计是传统餐具的突破,借鉴了快餐餐具,将款式与功能有效结合起来一
图2是根据儿童玩具设计的一组儿童叉勺用具,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儿童在就餐的同时享受了游戏玩耍的乐趣,不会把就餐认为是让人头痛和麻烦的事,对于儿童轻松的就餐心理的培养将会起更大促进作用。快乐在完成建设性的,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的,“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激励儿童的力量、魄力与自信,使儿童的精神开朗和乐观”①。快乐的情绪是儿童就餐前最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孩子学习吃饭的过程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吃饱了,他会由此产生成就感,会帮助他长大后更自信。即使孩子暂时没有把饭吃下去,他有了失败的体验,也是好事,这样可以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2.2 材质与色彩
儿童餐具中主要有以下几类:质地光滑、花色多样,而且轻薄不易碎的有如陶瓷般手感的仿瓷餐具;颜色鲜、花形美,价格相对便宜的塑料餐具;易清洗,遇热既不变形也不变质的不锈钢餐具;取料天然、不经防腐处理、不刷漆的传统木餐具等等。据超市销售人员介绍,颜色鲜艳的餐具符合儿童的心理,大部分家长更愿意使用带有图案的儿童餐具,用来吸引孩子进食。在这几类餐具中,货架上最鲜艳、最漂亮且销量也最好的餐具当数塑料餐具。
纵观以上商场上常见的儿童餐具材质,针对大部分儿童吃饭的时候状况,玻璃碗或传统的陶瓷碗则显得太重,不易孩子持握且容易打碎。在超市及儿童专用品店的调查发现,目前常见常用的儿童餐具一般都是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制作(图3)。
2.3 设计与安全。现在幼儿餐具的材质、款式可谓五花八门、形状各异。在选择购买儿童餐具时,父母应遵循这样的原则:质料坚固、光滑、无毒、易于清洗与消毒、耐高温、不起化学反应、防烫嘴和手、不易破碎,其大小、重量以及结构等适合儿童手部发育的特点(幼儿腕骨软骨成分多,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力量性和灵活性差),便于儿童用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为孩子选用餐具的时候,我们往往偏爱选择那些色彩过于鲜艳且颜色杂乱的餐具,殊不知由于颜色中铅 的含量比较高,容易引起孩子铅中毒。一些品牌儿童餐具的设计师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自己的产品加入了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颜色大多位于食具的边缘且色泽很浅。一般来说。知名品牌都是经过国家检测部门检测,所用的颜色对孩子基本没有影响,畅销的品牌有如NUK、好孩子、特百惠、黄色小鸭等。
2.4 餐具套具系列设计。就儿童餐具而言,如何将款式与功能有效结合起来呢?就款式而言,传统的儿童餐具常见的设计是一盘式分格样式,这样的餐具的优点在于可以将饭菜放在一起,而缺点在于由于分隔的高度设计缺陷对于食品的多样选择有一定的局限。表现在功能方面的优势在于便于携带和整体性强。如(图1),适用餐具的儿童年龄一般偏小。综合上述儿童餐具的设计优点我们可以考虑将儿童餐具设计不同的风格系列,更强调餐具的功能性,比如用于喝水的水杯的深度与饭碗是不相同的,餐具的外观可以适当增加异形的装饰物(图7),增加餐具的趣味性和游戏心理。另外针对不同的儿童群体设计不同风格的餐具将是未来儿童餐具设计的新趋势,比如儿童餐具可以考虑年龄、性别及地域的不同,女孩有着粉嫩细致的小淑女柔情(图6),男孩则带着那份坚毅果敢的男子汉气(图5),生病的小孩爱发脾气,情感更易脆弱,我们则可以在他们的餐具设计上增加更多关心与爱护的设计图案与文字,使孩子更容易安抚。(图8)此外,我们甚至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域的儿童设计开发具有当地及民族风俗特色的儿童餐饮用具,对于从小在其心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 餐具设计与个性化营养
所谓“个性化”营养,即营养膳食必须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充分了解食物营养成分的特点,正确掌握食物用量的“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儿童从食物中获得适当的营养,保持其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平衡,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目前所知,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2种,虽然每一种食物含有几十种不同的元素,但往往某种食物含有一种或一组元素较丰富。
营养膳食的“个性化”不仅在于要了解食品营养元素的成分,而且要掌握“度”,即进食营养食物数量的“限度”和进食营养食物的“速度”。掌握这个“度”,也是营养膳食“个性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个性化”营养的“量”和“度”在餐具的合理设计中完全可以得到实现,我们将面食、米饭、蔬菜、水果在餐具设计时进行一定的划分,固体、糊状及汤状食品应该设计成不同的造 型,充分体现其功能的差异性,具有新颖造型且图案趣味强的餐具会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准备食品的时候心里有“数”。其实,儿童营养的“个性化”源于食物营养成分的多样化。作为父母,必须要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成份的“个性”,将这种“个性”有效地和餐具结合起来,善于调整,科学配餐,教会孩子在趣味和谐的就餐环境下膳食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3 结语
我们的孩子生长在一个设计风格多元话的时代,餐具往往是伴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一个“朋友”,我们需要使用新颖、安全、舒适、美观且性价比高的各类餐具来丰富儿童的生活,餐具设计的本身与儿童营养之间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而如果我们将这种“个性化”的饮食结构和儿童的餐具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思考,将会是研究儿童营养学方面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注释
①《情绪心理学》孟绍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参考书目
[1]《人体元素平衡保健》钟炳南等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
[2]《斯波克育几经》[美]本杰明·斯波克著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
[3]《0~3岁聪明宝宝如何教》戴淑凤北京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