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后勤改革的根本方向是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征,描述了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对策
1 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征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把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用行政手段办后勤的方式转变为用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的经营方式办后勤,把后勤服务同高校办学分开。1985年中央初次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但我国高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以1999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为标志的。屈指数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历程只有短短的九年时间,大体分为两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9年底到2002年底的后勤管理模式重大转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给予了声势浩大的鼓动并参与了大规模的格局调整。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由此迈开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12月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从全国宏观环境来看,中央政府没有再举办过一次全国规模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也没有再出台过类似于国办发[2000]1号文件那样推动和指导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就连减免后勤服务企业3年税收政策到期后的可延续操作办法也没有再出台。
2 现阶段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模式与存在问题
经过两个阶段的实践探索,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呈现出多种类型的后勤改革模式,其主要模式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是高校将后勤服务通过市场化形式完全委托社会服务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只有代表学校甲方的后勤管理部门,通过市场化有偿付费的方式获得后勤服务。 第二种是高校后勤服务由本地区跨高校组建的后勤服务企业提供。
第三种是高校后勤服务全部由原学校后勤部门转制而来的后勤服务企业提供。
第四种是高校后勤服务由学校后勤服务企业和社会服务企业共同提供,但以学校后勤服务企业为主,向社会开放的只是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的一小部分。
第五种是少数高校仍依靠行政力量自己办后勤。
尽管当前高校后勤改革模式多种多样,但属于前三种模式的高校数量很少,在全国高校总数中占相当小的比例。由于受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的影响,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属于第四种类型的改革模式。这些高校现阶段后勤改革同时普遍存在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值得各级领导和后勤改革的参与者引起高度关注。
2.1 学校领导和后勤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
由于受这些消极思想和保守观念的影响,有些高校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趋缓甚至固步不前。
2.2 后勤部门难以从学校母体中真正剥离,后勤服务企业性质“两不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是学校通过内部改革,将后勤部门从学校母体中整体剥离出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的后勤服务企业。
2.3 甲乙方职责不清,甲方对乙方缺少监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把行政管理与经营服务职能剥离,把资源分配、监督考核与资源使用、经营服务分离,形成甲、乙方的格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甲乙方机构设置不合理。二是学校对甲乙方关系和工作布置分工有时模糊不清。三是甲方对乙方的目标要求不明确,对乙方后勤服务缺乏监管手段。
2.4 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使得后勤社会化改革缺乏推进的动力。由于种种原因,多年以来,高校后勤改革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效甚微。改革之初,为了使原有后勤人员理解、支持并投入改革洪流,各校在人事安排上出台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政策。正是这条政策在操作上的偏离,使得后勤人事改革迈不开步伐。凡此种种,不仅不利于后勤服务企业的健康成长,也使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继乏力,难以继续推进。
3 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对策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长远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要我们正确地对待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才能沿着既定的方向逐步推进改革,从而支持和保障高校的快速发展。
3.1 高校领导和后勤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认识,认清改革的形势、坚定改革的方向和决心。改革之初,党和政府就已经给我们明确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要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因此,必须坚定改革的方向和信心。其次,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高校要在校一级层面专门组织力量进行阶段性的总结,透彻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提出改革的思路,从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3.2 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后勤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当前,在深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明晰产权。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求在资产明晰的情况下,实现后勤公司资产与学校剥离,而产权界定必须从实际出发。二是要理顺甲乙方关系。要明确甲乙方职责范围,建立一整套岗位职责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三是要建立适应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全新的人事和分配制度。对后勤服务企业的所有人员实行同工同酬、按劳取酬的制度,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3 要遵循竞争和效益的原则,通过逐步开放后勤服务市场,推进后勤改革的社会化进程。现阶段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围绕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逐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形成社会企业与后勤服务企业竞争的局面。在站稳校内市场的同时,向校外延伸扩展,真正融入社会,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
3.4 建立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加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监管:一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二是行业自律。三是校内全面监督。同时,高校作为发包方和被服务方,也要对服务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另外,还可通过教代会、学生会权益部以及学生膳管会、宿管会等多种途径实现校内监督。
参考文献
[1]黄士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偏差及其修正[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2]王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J],高校后勤研究,2005,(5)
[3]安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后勤实体【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12)
[4]张其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趋势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07,(6)
[5]蒋玉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对策
1 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征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把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用行政手段办后勤的方式转变为用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的经营方式办后勤,把后勤服务同高校办学分开。1985年中央初次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但我国高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以1999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为标志的。屈指数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历程只有短短的九年时间,大体分为两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9年底到2002年底的后勤管理模式重大转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给予了声势浩大的鼓动并参与了大规模的格局调整。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由此迈开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12月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从全国宏观环境来看,中央政府没有再举办过一次全国规模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也没有再出台过类似于国办发[2000]1号文件那样推动和指导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就连减免后勤服务企业3年税收政策到期后的可延续操作办法也没有再出台。
2 现阶段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模式与存在问题
经过两个阶段的实践探索,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呈现出多种类型的后勤改革模式,其主要模式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是高校将后勤服务通过市场化形式完全委托社会服务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只有代表学校甲方的后勤管理部门,通过市场化有偿付费的方式获得后勤服务。 第二种是高校后勤服务由本地区跨高校组建的后勤服务企业提供。
第三种是高校后勤服务全部由原学校后勤部门转制而来的后勤服务企业提供。
第四种是高校后勤服务由学校后勤服务企业和社会服务企业共同提供,但以学校后勤服务企业为主,向社会开放的只是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的一小部分。
第五种是少数高校仍依靠行政力量自己办后勤。
尽管当前高校后勤改革模式多种多样,但属于前三种模式的高校数量很少,在全国高校总数中占相当小的比例。由于受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的影响,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属于第四种类型的改革模式。这些高校现阶段后勤改革同时普遍存在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值得各级领导和后勤改革的参与者引起高度关注。
2.1 学校领导和后勤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
由于受这些消极思想和保守观念的影响,有些高校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趋缓甚至固步不前。
2.2 后勤部门难以从学校母体中真正剥离,后勤服务企业性质“两不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是学校通过内部改革,将后勤部门从学校母体中整体剥离出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的后勤服务企业。
2.3 甲乙方职责不清,甲方对乙方缺少监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把行政管理与经营服务职能剥离,把资源分配、监督考核与资源使用、经营服务分离,形成甲、乙方的格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甲乙方机构设置不合理。二是学校对甲乙方关系和工作布置分工有时模糊不清。三是甲方对乙方的目标要求不明确,对乙方后勤服务缺乏监管手段。
2.4 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使得后勤社会化改革缺乏推进的动力。由于种种原因,多年以来,高校后勤改革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效甚微。改革之初,为了使原有后勤人员理解、支持并投入改革洪流,各校在人事安排上出台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政策。正是这条政策在操作上的偏离,使得后勤人事改革迈不开步伐。凡此种种,不仅不利于后勤服务企业的健康成长,也使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继乏力,难以继续推进。
3 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对策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长远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要我们正确地对待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才能沿着既定的方向逐步推进改革,从而支持和保障高校的快速发展。
3.1 高校领导和后勤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认识,认清改革的形势、坚定改革的方向和决心。改革之初,党和政府就已经给我们明确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要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因此,必须坚定改革的方向和信心。其次,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高校要在校一级层面专门组织力量进行阶段性的总结,透彻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提出改革的思路,从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3.2 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后勤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当前,在深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明晰产权。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求在资产明晰的情况下,实现后勤公司资产与学校剥离,而产权界定必须从实际出发。二是要理顺甲乙方关系。要明确甲乙方职责范围,建立一整套岗位职责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三是要建立适应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全新的人事和分配制度。对后勤服务企业的所有人员实行同工同酬、按劳取酬的制度,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3 要遵循竞争和效益的原则,通过逐步开放后勤服务市场,推进后勤改革的社会化进程。现阶段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围绕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逐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形成社会企业与后勤服务企业竞争的局面。在站稳校内市场的同时,向校外延伸扩展,真正融入社会,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
3.4 建立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加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监管:一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二是行业自律。三是校内全面监督。同时,高校作为发包方和被服务方,也要对服务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另外,还可通过教代会、学生会权益部以及学生膳管会、宿管会等多种途径实现校内监督。
参考文献
[1]黄士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偏差及其修正[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2]王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J],高校后勤研究,2005,(5)
[3]安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后勤实体【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12)
[4]张其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趋势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07,(6)
[5]蒋玉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