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首要任务。本人力图以公关类课程为例,通过构建适于学科特点与当前学情的实训模式,即以学生团队为学习主体的进阶实训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实训模式;公关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48-02
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最高使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教改、课改已刻不容缓。本人试图以公关类课程为例,通过构建适于学科特点与当前学情的实训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期抛砖引玉,供诸位同仁借鉴。
一、构建公关实训模式的塔基
(一)公关的学科特性
公关实训的重要性是由公关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新兴学科。这就要求学习者直接参与公关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并通过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来丰富和更新公关理论,推进学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学习者必须时刻关注最新的公关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于适应公关实践的发展。
而公共关系学的交叉性决定了它较之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来说,独立性与学理性不强;但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它与传播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真正掌握公共关系学,就要广泛涉猎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信息,并以塑造组织形象和优化公众关系为核心将众多学科进行系统化整合,这无疑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指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训来整合与吸收。
(二)公关授课对象分析
1.授课对象的非专业化。目前,我国公关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非公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只有中山大学等极个别的院校在本科阶段设有公关专业,在专科阶段设置公关专业的院校也不多,更多的是面向新闻传播、广告、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公关课程。此时,公关课程的授课性质自然也不是专业性的,而是辅助性的。授课对象的非专业化决定了授课目的与性质的辅助性,同时也决定了公关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公关常识教育与公关应用能力训练上。
2.授课对象的具体学情。笔者七年来面向文秘、新闻传播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讲授公共关系系列课程(包括公共关系学、公关实务、公关策划、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等),通过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与课下交流,发现目前的学生普遍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来,喜实践,怵理论,直观思维发达,逻辑思维欠缺。每当讲解案例或行业动态时,大家都凝神聚力,眼睛闪着光亮;一旦讲解抽象的知识,就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低下头去,依旧感兴趣的学生也是要么皱眉,要么一脸迷茫,需要掰开揉碎大家才能接受,這种情况,专科生尤为突出。此外,学生对课下布置的实训任务兴趣浓厚、态度认真,完成情况喜人;而提交的理论作业、学科论文往往堆砌资料、逻辑混乱、缺乏深入思考与创见。
二来,喜互动,厌灌输,乐于接受立体化新型教学手段。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得教与学相脱节: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心不在焉。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喜欢在学习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感,厌烦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他们想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非对象。此外,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更乐于接受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情景)展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这些新型教学手段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立体、生动地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理解吸收。
第三是课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对课堂教学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课堂上的案例研读、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当堂练习……有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有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与激励,大家往往是积极投入、乐于参与的,但布置的课下阅读任务却常常大打折扣。笔者接触的大部分学生如果没有硬性要求做驱动的话,基本处于“课下不翻书、课上乱翻书”的状况。也就是说,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即便课堂上讲到课本上的原文,学生也浑然不知,依旧盲目地做笔记,经教师提醒之后,才开始翻找。而课下,很少有学生保持着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至于教师每次课推荐的一些与课上内容相关的拓展性学习资料,很少有学生会找来读,甚至发到学生公共邮箱或群共享里的资料也鲜有问津。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公关实训模式
基于对公共关系学科特点的把握和对授课对象的具体分析,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以学生团队为主体的进阶实训模式。具体如下:
(一)以团队为单位的协作实训模式
团队协作能力是职场中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公关以及与公关相关的行业(如新闻传播、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秘等)对从业人员沟通协作能力的要求更高。而这正是目前以90后独生子女为主的在校大学生所欠缺的,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较强,能够换位思考,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的渗透和协同能力的训练。学生的课下实训和作业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实务类课程以团队竞赛的方式结课,总之,就是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造团队协作的机会,使团队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位成员的观念里,并在切实的相互磨合中训练学生的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会到职业情境与工作氛围。运用这一实训模式时需要注意的是,每名同学的平时及结课成绩,均根据他在团队中的角色分工和具体贡献来计分,以便防止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只有个别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其他成员则滥竽充数、坐享其成。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实训模式
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和组织实训的主体。从任务分解、项目调研,到提出问题、寻求创意,从流程设计、人员分工,到组织实施、效果评估,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负责制定实训计划、设计项目情境和任务模块、从旁观察并分析、随时解疑答惑、督促进度以及总结式点评,仅作为次主体参与其中。也就是说,不仅课下实训由学生自觉完成,课上训练也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不仅负责课堂上的指导和答疑,还要随时解答学生在课外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事实上,与传统的实训模式相比,这一模式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对整个公关课程有完整而系统的思考,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良好的项目设计和管理经验,以及丰富的创造和应变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经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和统筹协调能力等;要求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再被动等待教师“灌输”知识,而是主动了解学习目标,根据教师的引导,主动梳理知识、建立体系,做好项目的设计者、执行者、管理者等角色。[1]
(三)分层级的进阶实训模式
所谓分层级的进阶实训模式,即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对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分层级设计实训目标及任务,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提高公关实践能力,并形成公关职业感知。
第一层级——课堂模拟阶段。这一阶段以掌握公关调研、策划、实施和评估的基本原则、步骤及方法为主要目标,通过模拟体验巩固实务知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教师创设项目情境、提出任务要求、申明評价标准,学生则需分解任务、进行角色分工、完成“剧本”和演练、进行团队成果展示并回答老师与同学们的提问、在团队间展开交叉打分评价(即不互相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再由教师查漏补缺做总结性点评,最后依据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情况计算出该团队的平时成绩。
第二层级——校内实战阶段。这一阶段以策划校内活动为牵引,主要目标是切实运用前一阶段学到的公关实务知识,并在初步实战练习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中途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和现实障碍。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申明评价标准(并不限定活动的具体类型、内容与形式等),学生自行设计活动主题与目标,并根据主题展开调研、策划、实施与自我评估,形成完整的项目方案并制作成ppt,然后在课堂上演示汇报并回答学生和教师的提问,最后依据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情况计算出该团队的平时成绩。
第三层级——校外实战阶段。这一阶段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直接面对客户展开公关实践,主要目标是在职场体验中完成“学生——从业者”的角色转换,提高公关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职场适应能力。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申明评价标准,学生自行选择策划对象,通过前期摸底调查掌握目标对象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策略,再与策划对象进行谈判、提出初步建议,经过多番沟通与磨合敲定方案,然后实施方案并作自我评估,最后以公关策划大赛的形式,通过方案审核、项目汇报等环节,由专业教师和毕业班学长组成的师生评委团按照大赛评分规则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本门课程的结课成绩。
这一实训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行弹性机制,即:不同的学生团队,三个层级的递进速度不要求统一,而是个性化的,前一层级实施顺利,就可以提早进入下一层级,反之亦然。二是实行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既考查结果,也考查过程,不仅考查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考查活学活用的能力,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方式更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实践,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以学生团队为主体的进阶实训模式下,公关实训内容的推进通过项目设立与任务分解将学生带入实践情境进行体验式学习,同时又通过教师在实训中的实时指导深化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既相互渗透又各自独立,方法有别却又目标一致、内容相连、殊途同归,最终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实训模式;公关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248-02
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最高使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教改、课改已刻不容缓。本人试图以公关类课程为例,通过构建适于学科特点与当前学情的实训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期抛砖引玉,供诸位同仁借鉴。
一、构建公关实训模式的塔基
(一)公关的学科特性
公关实训的重要性是由公关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新兴学科。这就要求学习者直接参与公关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并通过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来丰富和更新公关理论,推进学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学习者必须时刻关注最新的公关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于适应公关实践的发展。
而公共关系学的交叉性决定了它较之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来说,独立性与学理性不强;但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它与传播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真正掌握公共关系学,就要广泛涉猎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信息,并以塑造组织形象和优化公众关系为核心将众多学科进行系统化整合,这无疑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指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训来整合与吸收。
(二)公关授课对象分析
1.授课对象的非专业化。目前,我国公关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非公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只有中山大学等极个别的院校在本科阶段设有公关专业,在专科阶段设置公关专业的院校也不多,更多的是面向新闻传播、广告、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公关课程。此时,公关课程的授课性质自然也不是专业性的,而是辅助性的。授课对象的非专业化决定了授课目的与性质的辅助性,同时也决定了公关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公关常识教育与公关应用能力训练上。
2.授课对象的具体学情。笔者七年来面向文秘、新闻传播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讲授公共关系系列课程(包括公共关系学、公关实务、公关策划、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等),通过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与课下交流,发现目前的学生普遍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来,喜实践,怵理论,直观思维发达,逻辑思维欠缺。每当讲解案例或行业动态时,大家都凝神聚力,眼睛闪着光亮;一旦讲解抽象的知识,就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低下头去,依旧感兴趣的学生也是要么皱眉,要么一脸迷茫,需要掰开揉碎大家才能接受,這种情况,专科生尤为突出。此外,学生对课下布置的实训任务兴趣浓厚、态度认真,完成情况喜人;而提交的理论作业、学科论文往往堆砌资料、逻辑混乱、缺乏深入思考与创见。
二来,喜互动,厌灌输,乐于接受立体化新型教学手段。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得教与学相脱节: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心不在焉。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喜欢在学习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感,厌烦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他们想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非对象。此外,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更乐于接受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情景)展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这些新型教学手段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立体、生动地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理解吸收。
第三是课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对课堂教学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课堂上的案例研读、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当堂练习……有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有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与激励,大家往往是积极投入、乐于参与的,但布置的课下阅读任务却常常大打折扣。笔者接触的大部分学生如果没有硬性要求做驱动的话,基本处于“课下不翻书、课上乱翻书”的状况。也就是说,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即便课堂上讲到课本上的原文,学生也浑然不知,依旧盲目地做笔记,经教师提醒之后,才开始翻找。而课下,很少有学生保持着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至于教师每次课推荐的一些与课上内容相关的拓展性学习资料,很少有学生会找来读,甚至发到学生公共邮箱或群共享里的资料也鲜有问津。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公关实训模式
基于对公共关系学科特点的把握和对授课对象的具体分析,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以学生团队为主体的进阶实训模式。具体如下:
(一)以团队为单位的协作实训模式
团队协作能力是职场中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公关以及与公关相关的行业(如新闻传播、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秘等)对从业人员沟通协作能力的要求更高。而这正是目前以90后独生子女为主的在校大学生所欠缺的,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较强,能够换位思考,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的渗透和协同能力的训练。学生的课下实训和作业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实务类课程以团队竞赛的方式结课,总之,就是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造团队协作的机会,使团队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每位成员的观念里,并在切实的相互磨合中训练学生的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会到职业情境与工作氛围。运用这一实训模式时需要注意的是,每名同学的平时及结课成绩,均根据他在团队中的角色分工和具体贡献来计分,以便防止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只有个别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其他成员则滥竽充数、坐享其成。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实训模式
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和组织实训的主体。从任务分解、项目调研,到提出问题、寻求创意,从流程设计、人员分工,到组织实施、效果评估,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负责制定实训计划、设计项目情境和任务模块、从旁观察并分析、随时解疑答惑、督促进度以及总结式点评,仅作为次主体参与其中。也就是说,不仅课下实训由学生自觉完成,课上训练也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不仅负责课堂上的指导和答疑,还要随时解答学生在课外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事实上,与传统的实训模式相比,这一模式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对整个公关课程有完整而系统的思考,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良好的项目设计和管理经验,以及丰富的创造和应变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经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和统筹协调能力等;要求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再被动等待教师“灌输”知识,而是主动了解学习目标,根据教师的引导,主动梳理知识、建立体系,做好项目的设计者、执行者、管理者等角色。[1]
(三)分层级的进阶实训模式
所谓分层级的进阶实训模式,即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以及对学科内容的掌握程度,分层级设计实训目标及任务,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提高公关实践能力,并形成公关职业感知。
第一层级——课堂模拟阶段。这一阶段以掌握公关调研、策划、实施和评估的基本原则、步骤及方法为主要目标,通过模拟体验巩固实务知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教师创设项目情境、提出任务要求、申明評价标准,学生则需分解任务、进行角色分工、完成“剧本”和演练、进行团队成果展示并回答老师与同学们的提问、在团队间展开交叉打分评价(即不互相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再由教师查漏补缺做总结性点评,最后依据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情况计算出该团队的平时成绩。
第二层级——校内实战阶段。这一阶段以策划校内活动为牵引,主要目标是切实运用前一阶段学到的公关实务知识,并在初步实战练习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解决中途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和现实障碍。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申明评价标准(并不限定活动的具体类型、内容与形式等),学生自行设计活动主题与目标,并根据主题展开调研、策划、实施与自我评估,形成完整的项目方案并制作成ppt,然后在课堂上演示汇报并回答学生和教师的提问,最后依据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情况计算出该团队的平时成绩。
第三层级——校外实战阶段。这一阶段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直接面对客户展开公关实践,主要目标是在职场体验中完成“学生——从业者”的角色转换,提高公关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职场适应能力。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申明评价标准,学生自行选择策划对象,通过前期摸底调查掌握目标对象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策略,再与策划对象进行谈判、提出初步建议,经过多番沟通与磨合敲定方案,然后实施方案并作自我评估,最后以公关策划大赛的形式,通过方案审核、项目汇报等环节,由专业教师和毕业班学长组成的师生评委团按照大赛评分规则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本门课程的结课成绩。
这一实训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行弹性机制,即:不同的学生团队,三个层级的递进速度不要求统一,而是个性化的,前一层级实施顺利,就可以提早进入下一层级,反之亦然。二是实行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既考查结果,也考查过程,不仅考查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考查活学活用的能力,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方式更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实践,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以学生团队为主体的进阶实训模式下,公关实训内容的推进通过项目设立与任务分解将学生带入实践情境进行体验式学习,同时又通过教师在实训中的实时指导深化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既相互渗透又各自独立,方法有别却又目标一致、内容相连、殊途同归,最终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