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的观点和新课程的理念审视语文教学中的两对关系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3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知识与能力孰主孰次?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当前语文新课改中不能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我认为,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和新课程的理念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的这两对关系。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两对关系对于我们澄清语文的基本性质,明确语文的教学目的,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指导语文新课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
  
  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统一简称为“新课标”)都将语文的性质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中具有纲领性的核心理念,也是对语文性质和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它深刻阐述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一理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确定为语文的两个最基本属性。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的含义作了权威的界定,他认为,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言,“文”就是指书面语言,两者合称为“语文”。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理所当然成为其基本的属性。
  语文固然具有工具性,但它不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具,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它一经人们掌握和任用,也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同时,语文负载着传承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语文的另一基本属性是人文性。
  但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是辩证统一的,不能机械割裂,即语文工具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不是一般的人文性,人文性负载在语文工具上。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从这一意义上讲,语文教学无疑应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主,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条原则。但近些年来,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例如,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等,将语文能力训练演变为一种纯粹的机械的语言训练,将语文课上成纯粹的语言课。造成这一现象原因的实质就是教学中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所以,在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训练中应渗透人文教育,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能力训练,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最终提高自己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这样,语文的能力训练才会避免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当然,语文课也不能上成纯粹的文学课和政治思想课,更不能上成伦理课和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无法获得。新课标大力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新的中学语文教材也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对语文工具性的淡化。我们只有在理论上真正认识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才能在实践中将两者真正有机结合,使它们水乳交融而相得益彰。
  
  二、知识与能力
  
  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设计,三个维度七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知识和能力”作为三维度之首这一事实表明,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整个语文素养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语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字语法知识、修辞逻辑知识、读写知识、文体文学知识等,语文的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
  但是,现阶段人们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认识还存在偏颇之处,即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典型的就是要么偏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的高分低能。要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能力训练与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叶圣陶先生曾就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不难看出,叶圣陶此处所说的“习惯”指的就是语文能力。这一论述是他对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关系的辩证阐释。他认为,知识与能力有密切关系,但却不能等同,学习知识是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获得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学习知识对获得能力能起促进作用,而不能起替代作用,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转化为能力。在这段话中,叶圣陶还指出了反复实践和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是获得语文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实践还证明,语文能力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反过来又起着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语文能力越强,学习语文知识就越快越易,反之,语文能力越弱,获取语文知识就越慢越难。
  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语文能力的训练,新课标作了精当而明确的表述,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又从不同的角度明确提出应该牢固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此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新课标的这些表述是针对以往对语文知识教学过于抽象、系统、繁难、琐碎提出来的。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时,应该做到精要、好懂、有用。精要,就是教学内容要简明扼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不要讲得太多,太琐碎;好懂,就是教学方法要通俗易懂,要结合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听说读写实际。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多比较,多举例,以简驭繁,不要抽象地讲概念。有用,就是教学的目的要达到能学以致用,有的放矢,要能服务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与叶圣陶先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论述不谋而合,即通过反复运用和实践所学的语文知识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并使这种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这也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得和掌握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
其他文献
课堂的精彩应该是在学生眼中的精彩,我们看见的只是手段,而学生眼中却是精心设计的知识。学生愿意学,快乐地学习,学得明白才能成就一堂好课。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通过这几个学期的尝试,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课堂为主阵地,
摘 要:一部校史,蕴含着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学校精神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最宝贵的教育财富之一。校史教育资源是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程的重要资源。以校史教育资源为载体,在教学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展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情境创设中,注重学生的道德践行,这是促进初中思品课有效性提升的三条实现路径。  关键词:校史教育资源;思品课;有效性  1.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的简要校史
摘要: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健康人格。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责无旁贷,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边缘化的同时,也淡漠了对学生独立健康人格的培育。面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应担当起相应的责任,让学科重新焕发光彩。立足培育大学生独立健康人格的基点,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健康人格培养的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独立健康人格;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学生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那么今天我想谈谈怎样从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初一的学生拥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以下是对初一年级学生年龄调查情况:  据上图可看出学生年龄大部分处于12、13岁这个
美国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曾在主持一档节目时问现场的一位小男孩:“假如你驾驶的飞机在空中没油了,你该怎么办?”小男孩说:“我会让所有乘客系好安全带,我带上降落伞跳机。”现场所有的观众哄堂大笑。但主持人发现小男孩眼含泪花而且还在嗫嚅,就忙问怎么了。小男孩接着说:“我还会回来,我要给飞机拿油去。”现场一片寂静……这位主持人深情地说:“我们都错了!我们不应该以我们的观念去理解别人,尤其是孩子……我们要学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我们实行的原则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应当达到他力所能及的成就”。学生到了高年级,知识面广了,认知水平也提高了,此时的语文课堂不能只满足于文本内容,要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字、词、句等深悟文本中所隐藏的部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生态课堂模式中进一步张扬自己的个性,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离开老师也能学习的能力。如何在生态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摘 要:绘本是学生很喜欢的读物,教师利用这一点可将美术绘本引用到美术课堂之中,把学生对绘本阅读的热情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去,让学生愉悦地欣赏绘本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结合小学美术课本,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绘本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绘本;意义;运用  绘本是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运用的教学工具,但是绘本是图画和文字的结合,它更多是让孩子通过图画去阅读,那为什么不可以将绘本用到目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语文老师教学的标尺,如何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其中的要求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四季》为例,就落实汉字认识和书写、朗读和诵读、课文复述等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新课标做了细致的说明。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8 文章编号:1674-120X(
摘要:志愿服务工作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情况,就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了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建议    高校一直都是志愿服务的主阵地,蕴藏着大量能够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的有生力量。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就如何开展和加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谈以下几点:    一、抓学习宣传,努力营造高校师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良
摘要: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则是主体。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而开展。作为技校英语教师,要真正做到寓教于趣,引导学生能动参与英语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①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②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③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④及时反馈,激励评价;⑤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本文的目的在于根据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