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ng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提出了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在实施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所把握的原则及教学步骤,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在新教育形势的当下,我们教师都在努力尝试各种教法,以求提高课堂效率。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引导学生自觉求知的一种方法,受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广泛推广。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一、 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去探究或探索,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方面,教师设置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提问个别性,不覆盖全班同学;不能为学生留出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常常在上课不敢问、不想问,对于教材上以及老师讲解的知识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不质疑,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 问题导学法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问题导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首先是要让学生敢问。很多同学从心理上惧怕或碍于面子,不敢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平时需要教师常与学生沟通,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亲近你,让学生有安全感,从而想展示自己。
  其次是要让学生想问。我们设计的问题能使学生们产生疑惑、好奇的心理,疑惑使他们有问题可问,好奇使他们有问题想问。例讲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从靠墙梯子下滑引入,问:梯子在墙上移动的距离与地面滑动的距离相等吗?既贴近生活,有动感,又具有迷惑性,进而引入课程知识。再比如讲概率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同学们熟悉的游戏入手,通过规则分析,让同学体会在游戏中获胜的概率。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学好数学能解决好多问题。这样,便于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使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从而愿意认真听课、认真学习。
  最后是要让学生能问。教师要了解学生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宜。
  三、 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步骤
  (一) 问题导引,明确目标
  顾名思义,此步骤就是用问题作为课程的导引,明确课程的目标。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课程前提出问题,并以解决此问题为课程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大多直接用数学公式的解题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倘若老师将问题提前明确,或者将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这样会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学习的目的、达成目标。另一种形式是给需要解决的问题设置一个简单情景,采用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打篮球比赛入手,从篮球在空中飞行高度随水平距离的变化引入教学。
  (二) 自学思疑,初探问题
  这一步骤主要以课本教材为主,学习新的课程知识。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媒体、教具、导学案等学习资源,在第一步中问题的引导下,带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由浅入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自学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我们把任务和时间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们充分的自学思疑、初探问题的时间,这就要求这一阶段的问题设置要以基础性的问题为主,不要过于复杂,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解决,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例:数学八年级教材《函数》一节(P139),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图中的折线表示小明的行程s(km)与途中所花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我们可以提问:(1)小明从甲地到地用了多少时间?(2)小明出发5 h时,距离甲地多少距离?这两小问,让同学们自学。
  (三)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当学生完成了上一过程的自学思疑之后,老师需要将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采用分组合作等方式,和其他同学一起寻找方法,解决难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会比较难,或者一些问题超出了教学的目标,这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让一部分优等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然后发挥学生间的帮扶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互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上述例题中再问:(3)折线中有一条平行于t轴的线段,试说明它的意义;(4)图中三条折线表示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当同学们通过自学对教师提出(3)(4)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后,讓同学们分组讨论,完善自己的见解。学生们灵活的思维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能让课堂的氛围更加友好和谐。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四) 精讲点拨,反馈问题
  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有限,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然就失去了教师存在的意义。在学生自学和合作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中肯的点评和总结,进行知识归纳梳理,精讲点拨,对重点和难点着重讲解。比如上述例题还可问:(5)小明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不断巩固强化知识。这个过程将由教师主导,这也是课堂效率的保障。
  (五) 生疑再探,提出新问题
  在完成了规定的教学目标之后,老师可以提拓展知识广度和宽度的问题。比如上述例题还可提升:(6)如果纵坐标路程s改成速度v,根据图象,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问题导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如此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才是问题导学法的最高境界。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时可能还会存在其他问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认真探索、思考改进,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作者简介:
  陈菊林,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石浦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是教学任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写作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水平。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展开了讨论,分析了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科学的教学手段,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价值而高效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新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
摘 要:根据国家新课改的内容要求,初中语文教育要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识文断字,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是基于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探究,分别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现状开始分析,进而综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师随笔教《纲要》指出: 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而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对此, 本人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摘 要: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语文学科的独有特点之一。这种学科特点中规定教学内容选择、确定可不是“我愿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的问题。文章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教学经验,选取部分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借助“单元导读”以确定单元教学内容,也可以借助每课的“研讨与练习”或者“课前导学”来确定某一课文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  一、 引言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
观察作文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多次数地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作文实践活动.本文就小学生一次观察水果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
摘 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可能性”内容与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所要接触的概率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进行判断,进而对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强化。本文主要从“可能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以“摸球游戏”为核心的“可能性”教案设计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可能性;摸球游戏;数学课堂教学  一、 前言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可
摘 要:本文研究一元五次方程求实根的方法。若五次方程有一個有理根,则通过最高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因子之商可找出全部有理根,进而可求出所有解;若无有理根,则采用二分法可求出其中一个实根的近似值。  关键词:一元五次方程;实根;有理根;二分法
目的喉是具有呼吸、发声、保护、吞咽等生理功能的重要器官,其内部结构复杂。对人体喉部进行薄层断面解剖学和三维可视化研究,阐明喉部各解剖结构的分布规律和空间位置关系,
摘 要:高中数学定理或其它知识具有深奥的特征,并且表现形式多样,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解答同一题目。数学学科本身存在复杂性与整体性,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问题,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对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进行分析研究,以供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科;一题多解  一、 引言  高中数学与小学和初中相比,难度有所提升,涉及相关的数学定理和公式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