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置教学情境中培养创新品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910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要从小培养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自然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人认为,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互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一、创设质疑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被动接受多;自我意识少,依附性多,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
  1.批判。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2.探究。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进行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配合他们已有的情感、价值观,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倍加爱护和引导。
  
  二、创设交流情境
  
  实践证明,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的愿望以及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灌输型”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2.合作互动。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三、创设想象情境
  
  一位留学生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1.再造想象拓宽思维
  教学中,学生借助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象,并对图象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连贯性,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互动情境还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新个性才能得以张扬。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呢?“精心引导”,让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课堂改革教学模式。下面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新课引导    对于一堂新课
近年来,北京市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日益突出,空气质量与国家新标准和公众期盼存在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对空气质量的监测主要依赖地面站点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我国已建高等级公路中,最为典型的路面结构形式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所占比例高达95%左右.半刚性基层的特点为强度高、承载力强、整体稳定性及耐久性良好等.但在具体实践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小学语文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一年级学生会不会写作呢?他们对写作有没有兴趣呢?能不能激发出他们的写作兴趣呢?于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让学生练习写,结果证明效果是明显的。    一、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探索研究,其中主要在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品质训练呢?    一、教师教学思想的突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    首先要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不同于别人的思路,别
11月8日,北京联通公司工会联合集客部举办了“沃在金秋脱单行动”单身交友联谊活动.北京联通40余名员工与来自工信部、工商银行、住总集团、中铁建设集团等25个单位的共104名
为了能让广大职工尽快享受网络科技手段为大家带来的便捷服务,“北控数字工会”上线后,集团工会迅速投入到推广使用的筹备工作中,撰写了100多页的用户操作手册,编制数字工会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少儿美术培训市场市场需求巨大,发展趋势良好,但由于正规艺术培训学校少,培训学校教师滥竽充数的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凤毛麟角,培训中采用急功近利、欺诈手法的多,培训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少。因此,本专业组建夏令营等少儿美术培训活动,针对学校附近社区居民开展少儿美术培训,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创造能力。同时活动也更好地体现了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让学生、老师
[摘要]教育者必须要严格遵循一条开发智力的流水线。良好的注意力是获得知识信息的第一窗口。依据科学的记忆规律,培养活跃思维,架起通天桥梁,只要处理好了这些关系,就能开发好小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学生智力 注意力 记忆规律 分析思维    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许多家长感到困惑的一个难题。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开发呢?笔者认为,教育者必须要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