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象似性理论反映语言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认知理据,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差异,鉴于这种认知差异,翻译中允许译文较原文有所偏离,适当偏离原文的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象似性原则,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认知思维方式。
关键词:象似性 翻译偏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016-02
象似性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也是人们认识理解语言的主要视角之一。象似性理论被应用于考察翻译中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大多数聚焦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研究。象似性存在于各种文体的文本中,体现在不同种语言的各个层面且体现方式各异。因此,对于译者来说,敏锐地洞察原语和目标语的象似性特征对于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恰当偏离关系十分重要。
一、象似性与翻译研究关联性
王寅将象似性定义为,“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相似的现象”。也就是说,语言的外在形式和其表达的意义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他进一步阐释说:“语言形式是体验、认知、语义、语用等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促动的结果,象似性强调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方式,即就是,语言符号相对于人们的体验方式、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语义系统来说是有理可据的,是有其动因的,不是任意的。”[1]认知语法也认为一切语言形式都是有动因和理据的。根据象似性理论, “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 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客观世界。”象似性原则主要涉及距离象似、顺序象似、数量象似和语法象似等方面。Catford (1965) 给翻译下了如下的定义:“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接着,Catford 指出了形式对应的重要性,他说,文本等值关系和形式对应关系之间的差异程度或许可以作为衡量语言之间类型差异(typological difference)的一个尺度。语言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关系组成了它的形式意义(formal meaning)”[2]。Catford提到的翻译过程中的等值替换是一种理想的宏观翻译操作模式,正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差异的存在,等值替换的实现则需同时兼顾原文和译文的不同认知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在文学文本的翻译中,要兼顾译入语的象似性特性,这样获得的译文才能从读者的接受度实现与原文等值的效果。因此,要实现等值替换,就不能要求原文和译文机械的對等。这就需要译文在形式和象似性原则上较原文有适当的偏离。因为即使同一语言之间在形式上存在的差异,也会直接造成所传递意义的不同。不同语言之间的形式差异性对其意义差异性的制约就更为突出了。就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来讲,刘华文(2017)提出了对等、变体和偏离的认识视角:“如果寻求两者之间的完全对等(equivalence),即在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的同时对等,这样就会忽视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获得的对等也是机械的,生硬的,很难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如果允许译文对原文有所偏离,译文是对原文所表达的框架或事件这些相同的认知对象的不同识解,那么就会将译文看成是原文的一种变体(alternative)或变式(alternation)。”[3]因此,翻译翻译的过程就是译文偏离原文的过程,译者则要在对原文的阐释和译文的生成过程中洞察出不同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象似意义。
(一)顺序象似原则与翻译偏离
根据顺序象似原则,句子各个成分的排列顺序象似于认知思维顺序。[4]在汉英翻译中,译文对原文所描述场景或对象的顺序或与原文一致或与原文存在差异。如原文所描述的是客观静态的事物,不同语言表达的差异则不大影响原文所传递信息的量和质,表达顺序的不同是允许的,译文的表达顺序较原文有一定程度的偏离符合译者的选择,也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习惯。下面的译例1中的两个译文的表达顺序存在一些差异:
例1: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Yang:She had a white mourning band round her hair and was wearing a black skirt, blue jacket, and pale green bodice. Her age was about twenty-six, and though her face was sallow her cheeks were red.
Lovell: Around twenty-five or twenty-six at the time, she wore a black skirt, a blue jacket and a lighter blue waistcoat, her hair tied up into a bun with a white cord. Though her face had a sallow, greenish tinge to it, her cheeks were pink.
可以看出,原文中对人物外表描述的顺序依次是:头→衣服→年龄表征→脸部特征。杨宪益夫妇在翻译该句时采用的表达顺序和原文一致。而在Lovell的译文中则将顺序调整为:年龄表征→衣服→头→脸。两位译者采用不同方式源于其认知思维的差异。通过对比两个译文,我们发现,虽然Lovell的译文与原文些许差异,但它们所指涉的内容基本一致,在从原文到译文的翻译过程中,译文描述对象的顺序偏离了原文的表达顺序。原文反映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识解方式,Lovell的译文则反映了表达中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识解方式。
(二)排比对称象似与翻译偏离
根据象似性理论,形式对称象似于意义对称。在汉英翻译中,原文的对称象似结构在译文中往往也要再生成相应的对称结构以传递原文形式的象似意义。原文的对称结翻译中,原文的对称象似结构在译文中往往也要再生成相应的对称结构以传递原文形式的象似意义。原文的对称结构在向译文转化的过程中也不是完全对等的再现。有时为了译入语表达的需要会和原文有所偏离。请看下面的译例2: 例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Yang: The fierceness of a lion, the timidity of a rabbit, the craftiness of a fox ....
Lovell: Fierce as a lion, cowardly as a rabbit, cunning as a fox...
原文中是三个结构相同的排比表达方式,使用这种排比结构,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三个比喻结构并列安排,使之相互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杨宪益夫妇和Lovell均注意到了原文中的排比象似性,从而在目标语中采用了和原文一致的排比结构,这样一来,一方面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实现了对应,另一方面也通过同样的结构再现了原语中的象似特性,使译文获得了通过形式体现出的与原文同样的表达效果。同时对比两个译文可以发现,杨译文中把原文排比句中的三个名词描述语翻译成了相应的名词成分(fierceness, timidity, craftiness)。而Lovell的译文中则把原文中的三个名词分别翻译成了形容词,从语义角色上来讲,和原文相比有所偏离。这种偏离则是出于译文“as结构”表达的需要,比较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三)语法象似性与翻译偏离
根据Haiman(1985),“S1 ing S2 结构通常表示一个单一的事件,那么也就是说,构成这一复合句的两个分句所表示的事物是同时发生的,这样一来,这种结构就通常被认为表示一个事件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事件。因此,当一个复合句中出现好几个动词时,有的以谓语形式出现,其他的则以非谓语的形式出现。”[5]在这种情况下,谓语动词象似于该事件中的主要动作,非谓语表达形式象似于非主要动作、辅助性动作。从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来看,汉语在这一方面的象似性远没有英语语言形式体现的突出和明显。因此在汉英翻译中,译文有时是对原文所描述事件动态性的一种偏离。请看下面的译例4:
例3:孩子们跑出庙外也就立定,牵着手,慢慢向自己家里走去,都笑吟吟地,合唱着随口编派的歌。
Yang:After scampering out of the temple the children came to a halt. Holding hands, they sauntered slowly home, spluttering with laughter as they sang in chorus a song they had just made.
Lovell:Once clear of the temple, the children paused, linked hands, and slowly made their way home, giggling a few extemporized snatches of song.
在譯例3中,原文出现了多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跑、立定、牵手、走、笑和唱等。这些动词的主次地位在汉语中表现得较为模糊。而在译文中,基于英文句式表达的理据性,为了在译入语表达中合理安排句子结构,原文中表示主要动作的动词在英语译文中采用了谓语动词表达形式,而非主要动作、伴随动作则采用的是非谓语形式或者状语形式表示。在原文的表达中,一个句子里面的多个动词地位是平等的,至少在外在形式上是平衡的。而在译文中这些描述事件的动词被译成了非谓语动词(scampering out of the temple)或名词所有格形式(clear of the temple)。这样原文中较强表达事件动态性的动词“跑”在译文中被弱化了。虽然,不同的译者对原文中主要动作和非主要动作的识解有差异,但两位译者都注意到了目标语中语言表述的象似性原则,并用不同方式体现出来。语法象似性作为译文生成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使得原文的事件的动态在译文中出现了偏离。
二、结语
象似性理论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相似关系, 为翻译研究, 特别是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以重新审视语言形式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意义。[6]通过对比不同的译本,我们发现,不同语言象似性特征是原文与译文以及不同译文之间差异的主要表征。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实现原文信息和译文信息的等值替换对原文和译文象似性特征的关照。为了获得符合译入语认知思维习惯的译文表达,译文在形式、语义角色等方面和原文有所偏离。象似性为翻译中的偏离实现形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是译者不可忽视的语言属性。
参考文献:
[1]王寅.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06(1).
[2]金春笙.汉英翻译形式对等重要性之我见[J].中国翻译,2007(2).
[3]刘华文.差异认知界面——汉英翻译三维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外语与外语教学[J].1999(5).
[5]Haiman, J. Natural Syntax[M].Cambridge: CUP,1985.
[6]辛献云.篇章象似性与英诗汉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67—72.
[7]Yang Xianyi
关键词:象似性 翻译偏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016-02
象似性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也是人们认识理解语言的主要视角之一。象似性理论被应用于考察翻译中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大多数聚焦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研究。象似性存在于各种文体的文本中,体现在不同种语言的各个层面且体现方式各异。因此,对于译者来说,敏锐地洞察原语和目标语的象似性特征对于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恰当偏离关系十分重要。
一、象似性与翻译研究关联性
王寅将象似性定义为,“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相似的现象”。也就是说,语言的外在形式和其表达的意义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他进一步阐释说:“语言形式是体验、认知、语义、语用等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促动的结果,象似性强调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方式,即就是,语言符号相对于人们的体验方式、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语义系统来说是有理可据的,是有其动因的,不是任意的。”[1]认知语法也认为一切语言形式都是有动因和理据的。根据象似性理论, “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 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客观世界。”象似性原则主要涉及距离象似、顺序象似、数量象似和语法象似等方面。Catford (1965) 给翻译下了如下的定义:“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接着,Catford 指出了形式对应的重要性,他说,文本等值关系和形式对应关系之间的差异程度或许可以作为衡量语言之间类型差异(typological difference)的一个尺度。语言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关系组成了它的形式意义(formal meaning)”[2]。Catford提到的翻译过程中的等值替换是一种理想的宏观翻译操作模式,正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差异的存在,等值替换的实现则需同时兼顾原文和译文的不同认知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在文学文本的翻译中,要兼顾译入语的象似性特性,这样获得的译文才能从读者的接受度实现与原文等值的效果。因此,要实现等值替换,就不能要求原文和译文机械的對等。这就需要译文在形式和象似性原则上较原文有适当的偏离。因为即使同一语言之间在形式上存在的差异,也会直接造成所传递意义的不同。不同语言之间的形式差异性对其意义差异性的制约就更为突出了。就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来讲,刘华文(2017)提出了对等、变体和偏离的认识视角:“如果寻求两者之间的完全对等(equivalence),即在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的同时对等,这样就会忽视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获得的对等也是机械的,生硬的,很难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如果允许译文对原文有所偏离,译文是对原文所表达的框架或事件这些相同的认知对象的不同识解,那么就会将译文看成是原文的一种变体(alternative)或变式(alternation)。”[3]因此,翻译翻译的过程就是译文偏离原文的过程,译者则要在对原文的阐释和译文的生成过程中洞察出不同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象似意义。
(一)顺序象似原则与翻译偏离
根据顺序象似原则,句子各个成分的排列顺序象似于认知思维顺序。[4]在汉英翻译中,译文对原文所描述场景或对象的顺序或与原文一致或与原文存在差异。如原文所描述的是客观静态的事物,不同语言表达的差异则不大影响原文所传递信息的量和质,表达顺序的不同是允许的,译文的表达顺序较原文有一定程度的偏离符合译者的选择,也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习惯。下面的译例1中的两个译文的表达顺序存在一些差异:
例1: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Yang:She had a white mourning band round her hair and was wearing a black skirt, blue jacket, and pale green bodice. Her age was about twenty-six, and though her face was sallow her cheeks were red.
Lovell: Around twenty-five or twenty-six at the time, she wore a black skirt, a blue jacket and a lighter blue waistcoat, her hair tied up into a bun with a white cord. Though her face had a sallow, greenish tinge to it, her cheeks were pink.
可以看出,原文中对人物外表描述的顺序依次是:头→衣服→年龄表征→脸部特征。杨宪益夫妇在翻译该句时采用的表达顺序和原文一致。而在Lovell的译文中则将顺序调整为:年龄表征→衣服→头→脸。两位译者采用不同方式源于其认知思维的差异。通过对比两个译文,我们发现,虽然Lovell的译文与原文些许差异,但它们所指涉的内容基本一致,在从原文到译文的翻译过程中,译文描述对象的顺序偏离了原文的表达顺序。原文反映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识解方式,Lovell的译文则反映了表达中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识解方式。
(二)排比对称象似与翻译偏离
根据象似性理论,形式对称象似于意义对称。在汉英翻译中,原文的对称象似结构在译文中往往也要再生成相应的对称结构以传递原文形式的象似意义。原文的对称结翻译中,原文的对称象似结构在译文中往往也要再生成相应的对称结构以传递原文形式的象似意义。原文的对称结构在向译文转化的过程中也不是完全对等的再现。有时为了译入语表达的需要会和原文有所偏离。请看下面的译例2: 例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Yang: The fierceness of a lion, the timidity of a rabbit, the craftiness of a fox ....
Lovell: Fierce as a lion, cowardly as a rabbit, cunning as a fox...
原文中是三个结构相同的排比表达方式,使用这种排比结构,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三个比喻结构并列安排,使之相互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杨宪益夫妇和Lovell均注意到了原文中的排比象似性,从而在目标语中采用了和原文一致的排比结构,这样一来,一方面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实现了对应,另一方面也通过同样的结构再现了原语中的象似特性,使译文获得了通过形式体现出的与原文同样的表达效果。同时对比两个译文可以发现,杨译文中把原文排比句中的三个名词描述语翻译成了相应的名词成分(fierceness, timidity, craftiness)。而Lovell的译文中则把原文中的三个名词分别翻译成了形容词,从语义角色上来讲,和原文相比有所偏离。这种偏离则是出于译文“as结构”表达的需要,比较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三)语法象似性与翻译偏离
根据Haiman(1985),“S1 ing S2 结构通常表示一个单一的事件,那么也就是说,构成这一复合句的两个分句所表示的事物是同时发生的,这样一来,这种结构就通常被认为表示一个事件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事件。因此,当一个复合句中出现好几个动词时,有的以谓语形式出现,其他的则以非谓语的形式出现。”[5]在这种情况下,谓语动词象似于该事件中的主要动作,非谓语表达形式象似于非主要动作、辅助性动作。从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来看,汉语在这一方面的象似性远没有英语语言形式体现的突出和明显。因此在汉英翻译中,译文有时是对原文所描述事件动态性的一种偏离。请看下面的译例4:
例3:孩子们跑出庙外也就立定,牵着手,慢慢向自己家里走去,都笑吟吟地,合唱着随口编派的歌。
Yang:After scampering out of the temple the children came to a halt. Holding hands, they sauntered slowly home, spluttering with laughter as they sang in chorus a song they had just made.
Lovell:Once clear of the temple, the children paused, linked hands, and slowly made their way home, giggling a few extemporized snatches of song.
在譯例3中,原文出现了多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跑、立定、牵手、走、笑和唱等。这些动词的主次地位在汉语中表现得较为模糊。而在译文中,基于英文句式表达的理据性,为了在译入语表达中合理安排句子结构,原文中表示主要动作的动词在英语译文中采用了谓语动词表达形式,而非主要动作、伴随动作则采用的是非谓语形式或者状语形式表示。在原文的表达中,一个句子里面的多个动词地位是平等的,至少在外在形式上是平衡的。而在译文中这些描述事件的动词被译成了非谓语动词(scampering out of the temple)或名词所有格形式(clear of the temple)。这样原文中较强表达事件动态性的动词“跑”在译文中被弱化了。虽然,不同的译者对原文中主要动作和非主要动作的识解有差异,但两位译者都注意到了目标语中语言表述的象似性原则,并用不同方式体现出来。语法象似性作为译文生成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使得原文的事件的动态在译文中出现了偏离。
二、结语
象似性理论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相似关系, 为翻译研究, 特别是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以重新审视语言形式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意义。[6]通过对比不同的译本,我们发现,不同语言象似性特征是原文与译文以及不同译文之间差异的主要表征。从原文到译文的转换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实现原文信息和译文信息的等值替换对原文和译文象似性特征的关照。为了获得符合译入语认知思维习惯的译文表达,译文在形式、语义角色等方面和原文有所偏离。象似性为翻译中的偏离实现形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是译者不可忽视的语言属性。
参考文献:
[1]王寅.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06(1).
[2]金春笙.汉英翻译形式对等重要性之我见[J].中国翻译,2007(2).
[3]刘华文.差异认知界面——汉英翻译三维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外语与外语教学[J].1999(5).
[5]Haiman, J. Natural Syntax[M].Cambridge: CUP,1985.
[6]辛献云.篇章象似性与英诗汉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67—72.
[7]Yang Xi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