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秦围郑,却围而不攻,其目的是以武力威慑的手段逼迫郑国调整外交政策:与楚国断交,只保持与晋的外交关系,即迫使郑国加入晋秦军事集团;晋秦并非真的要灭郑国,郑国有惊无险,这是《左传》中的“史”;而对烛之武的言行及其结果的记载,做了符合人物角色和性格特点的文学性夸饰和虚拟,这是《左传》中的“文”。《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以史为背景的文学类散文,其文学性大于记史性。
晋是东方之国中的强国,至晋文公时已近三十位侯与君的统治,晋武公时晋国列为诸侯国,地位举足轻重。早期的秦国地域处偏僻之雍州,历时四百六十余年,历经三十一君统治,至秦穆公(秦十五代国君)时,已经成为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郑国历时四百三十余年,是西周末至战国初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在春秋初年,郑国非常活跃,强大的齐国也曾对郑国礼让三分,庄公时郑国是最强盛的国家,史称“郑庄公小霸”。后来郑受晋楚两国外交、军事威逼,几乎年年不得安宁。
“晋侯、秦伯围郑”——晋为什么要联合秦围郑呢?
第一,晋秦围郑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30年,这一历史时期已经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另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晋秦组成联军是有政治和军事基础的。当晋国采取对郑国的军事行动时,自然要把秦国作为得力伙伴,而晋秦围郑最根本的原因是晋秦都欲向外扩张。
第二,鄭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其实是一个牵强附会的借口;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郑 “贰于楚也”(依附于晋同时又依附于楚),与楚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晋秦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晋楚城濮之战结束两年后,晋联合秦,对郑做武力威慑,“晋侯、秦伯围郑”的结果就产生了。
第三,郑国在对晋与楚的外交关系上做双重选择,说明郑国既左右为难,又溜奸耍滑,师不围城,郑国是不会向晋秦低头的,即所谓非军威不足以慑郑国。
第四,兵临城下,使郑国在六国面前、尤其在楚国面前就有了最好的理由倒向晋秦两国。
第五,就郑国的对外关系方面,晋秦大军同时威慑东方诸国和南方楚国。
然而,“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却围而不攻,为什么呢?是等烛之武来游说吗?非也!烛之武来不来无关紧要,围而不攻,有历史之因,也有当下之缘。
第一,晋秦逼迫郑国与楚国断交,使其站在晋秦军事集团中,进而为扩张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铺路,武力威慑为这次围郑的主要手段。
第二,晋知道“以乱易整,不武”,此次如果攻城杀戮,会两败俱伤,长时间的战乱局面更加难以收拾,这不符合晋秦此次行动的真正目的。
第三,郑亡,晋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秦“越国以鄙远”,鞭长莫及,事情就不好办了。
第四,秦晋并非铁板一块,之间仍然有矛盾,秦的顾虑更多,这次可以共同威慑,但是共同攻城尚不成熟。
第五,秦晋围郑发生在春秋早期,西周建立的血缘领户分封制依然延续,周礼对诸侯国的约束尚存,这次不直接杀戮攻城,而以警告、威慑的手段调整外交关系是更合适的选择。
因此,晋秦围郑,但是战争最终没有打起来,郑国有惊无险。
试想,晋秦两国大军围郑,若真攻城灭国,只凭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的游说,能使这场战争停下来吗?况烛之武幼稚的游说理由,作为国君的晋文公、秦穆公,不懂这点吗?“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对于这些,秦穆公早就深熟于心,用不着烛之武说,诸侯国的国君不会这么幼稚!可是烛之武的确说了,秦穆公也听了,文章里明明白白就是这么写的,这怎么回事呢?因为《烛之武退秦师》是一则“文”过于“史”的文学故事。
为什么会记载一则“文”过于“史”的文学故事呢?
首先、记载这么一则故事,与作者崇尚志士英雄主义价值观有关。《左传》以文学的手段塑造了很多在重要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活动中个性鲜明的志士形象,诸如曹刿、蹇叔、子产、解扬……尤其如烛之武,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勇精神,正是作者要崇尚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民族精神中很可贵的成分,体现了作者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而烛之武生动活泼的、对话般的语言,是我们文学长河中璀璨的明珠,这些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学价值。
其次,这与先秦一部分典籍记史往往夸饰所谓纵横家、策士、说客作用的习惯有关。诸如苏秦、张仪、公孙衍之徒,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力并非像《战国策》中记载的那么大,记载具有明显的夸饰性。
再者,中国先秦时期的史书往往文史哲不分家,史书中记载许多生动的生活细节和人物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是用文学的笔墨虚构创作出来的,往往文学性大于记史性。《左传》是中国先秦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它的文学性很强,《烛之武退秦师》是文学性很强的故事,烛之武的形象、语言,带上了明显的文学性夸饰和虚拟,不完全是历史史实。倘若把烛之武看成一个单枪匹马出城、以高超的游说艺术说服秦伯劝退晋秦联军的人物,显然有失真实,自然也不符合史家之眼光,烛之武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烛之武退秦师》记述的晋秦以武力威慑的手段迫使郑国与楚国断交,让郑靠向晋秦,强化晋秦而弱化郑楚,这是“史”,但这仅仅是历史背景而已;烛之武英勇而充满智慧的形象、优美的“说辞”以及产生的结果都是“文”。《烛之武退秦师》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文学性,而不在于记史性。
★作者通联:西宁市海湖中学。
晋是东方之国中的强国,至晋文公时已近三十位侯与君的统治,晋武公时晋国列为诸侯国,地位举足轻重。早期的秦国地域处偏僻之雍州,历时四百六十余年,历经三十一君统治,至秦穆公(秦十五代国君)时,已经成为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郑国历时四百三十余年,是西周末至战国初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在春秋初年,郑国非常活跃,强大的齐国也曾对郑国礼让三分,庄公时郑国是最强盛的国家,史称“郑庄公小霸”。后来郑受晋楚两国外交、军事威逼,几乎年年不得安宁。
“晋侯、秦伯围郑”——晋为什么要联合秦围郑呢?
第一,晋秦围郑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30年,这一历史时期已经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另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晋秦组成联军是有政治和军事基础的。当晋国采取对郑国的军事行动时,自然要把秦国作为得力伙伴,而晋秦围郑最根本的原因是晋秦都欲向外扩张。
第二,鄭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其实是一个牵强附会的借口;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郑 “贰于楚也”(依附于晋同时又依附于楚),与楚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晋秦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晋楚城濮之战结束两年后,晋联合秦,对郑做武力威慑,“晋侯、秦伯围郑”的结果就产生了。
第三,郑国在对晋与楚的外交关系上做双重选择,说明郑国既左右为难,又溜奸耍滑,师不围城,郑国是不会向晋秦低头的,即所谓非军威不足以慑郑国。
第四,兵临城下,使郑国在六国面前、尤其在楚国面前就有了最好的理由倒向晋秦两国。
第五,就郑国的对外关系方面,晋秦大军同时威慑东方诸国和南方楚国。
然而,“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却围而不攻,为什么呢?是等烛之武来游说吗?非也!烛之武来不来无关紧要,围而不攻,有历史之因,也有当下之缘。
第一,晋秦逼迫郑国与楚国断交,使其站在晋秦军事集团中,进而为扩张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铺路,武力威慑为这次围郑的主要手段。
第二,晋知道“以乱易整,不武”,此次如果攻城杀戮,会两败俱伤,长时间的战乱局面更加难以收拾,这不符合晋秦此次行动的真正目的。
第三,郑亡,晋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秦“越国以鄙远”,鞭长莫及,事情就不好办了。
第四,秦晋并非铁板一块,之间仍然有矛盾,秦的顾虑更多,这次可以共同威慑,但是共同攻城尚不成熟。
第五,秦晋围郑发生在春秋早期,西周建立的血缘领户分封制依然延续,周礼对诸侯国的约束尚存,这次不直接杀戮攻城,而以警告、威慑的手段调整外交关系是更合适的选择。
因此,晋秦围郑,但是战争最终没有打起来,郑国有惊无险。
试想,晋秦两国大军围郑,若真攻城灭国,只凭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的游说,能使这场战争停下来吗?况烛之武幼稚的游说理由,作为国君的晋文公、秦穆公,不懂这点吗?“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对于这些,秦穆公早就深熟于心,用不着烛之武说,诸侯国的国君不会这么幼稚!可是烛之武的确说了,秦穆公也听了,文章里明明白白就是这么写的,这怎么回事呢?因为《烛之武退秦师》是一则“文”过于“史”的文学故事。
为什么会记载一则“文”过于“史”的文学故事呢?
首先、记载这么一则故事,与作者崇尚志士英雄主义价值观有关。《左传》以文学的手段塑造了很多在重要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活动中个性鲜明的志士形象,诸如曹刿、蹇叔、子产、解扬……尤其如烛之武,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勇精神,正是作者要崇尚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民族精神中很可贵的成分,体现了作者积极正面的价值观,而烛之武生动活泼的、对话般的语言,是我们文学长河中璀璨的明珠,这些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学价值。
其次,这与先秦一部分典籍记史往往夸饰所谓纵横家、策士、说客作用的习惯有关。诸如苏秦、张仪、公孙衍之徒,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力并非像《战国策》中记载的那么大,记载具有明显的夸饰性。
再者,中国先秦时期的史书往往文史哲不分家,史书中记载许多生动的生活细节和人物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是用文学的笔墨虚构创作出来的,往往文学性大于记史性。《左传》是中国先秦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它的文学性很强,《烛之武退秦师》是文学性很强的故事,烛之武的形象、语言,带上了明显的文学性夸饰和虚拟,不完全是历史史实。倘若把烛之武看成一个单枪匹马出城、以高超的游说艺术说服秦伯劝退晋秦联军的人物,显然有失真实,自然也不符合史家之眼光,烛之武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烛之武退秦师》记述的晋秦以武力威慑的手段迫使郑国与楚国断交,让郑靠向晋秦,强化晋秦而弱化郑楚,这是“史”,但这仅仅是历史背景而已;烛之武英勇而充满智慧的形象、优美的“说辞”以及产生的结果都是“文”。《烛之武退秦师》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文学性,而不在于记史性。
★作者通联:西宁市海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