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行业发展之源,会计工作之本。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和审计串通事件接连不断,导致投资者对会计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使投资者无所适从、盲目跟风,严重动摇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谓业绩和财务报告的信心。据一项全国规模最大会计职业调查报告中显示,仅有7.2%的人认为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完全可信,21.8%和53.5%的人认为当前会计业的诚信问题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了来自业内人士及社会各界的质疑。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失真,有账无物、账物不符,会计信息不实,有多套账等。它的出现,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出现诚信问题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为什么不少公司敢于铤而走险,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就连象美国这样的拥有成熟市场经济体系、法制健全的国家,仍然有公司进行会计造假。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对于企业而言,它追求的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它才会讲诚信。企业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部门管理机构的信任,并因此获得各种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权利者,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会计信息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避免因违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接受企业的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而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目前处于无序竞争的困境下,为了占有一席之地,往往去迎合公司的要求,出具虚假报告。可见,虚假的会计信息能实现多方的“利益”,正是这些复杂的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2、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会计信誉度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司制度的缺陷。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改制的不彻底,上市公司没有完善的约束机制,内部机制的缺陷导致众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一股独尊”现象十分严重,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从而导致控股股东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同时,在国有产权制度下,企业经营者与其经营的企业信用没有长期的相关性,作为经济人自然选择牺牲信用而追求眼前利益。民营企业虽有明晰的产权和天然的制度优越性,但在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中,他们深感产权没有安全的保障,面临随时被剥夺的可能,因而产权实际上也是不清晰的,于是导致其也失去了长远而稳定的预期,只好追求短平快,不愿意为维护和建立信用而投资。
当受托人没有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和动力时,他们就会选择不守信。所有这些不讲信用的行为,都将通过会计造假而以会计失信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见,失去了建立信用的产权制度基础,讲信用就成了空谈,什么失信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会计失信也就在所难免。
3、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由于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也是导致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对公司的造假行为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公开处理。因为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利益来承担,也就是用本应属于股东的利益来偿还股东的损失,由投资者为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任,从而转嫁公司及其主要责任人本应负的责任,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使造假成本过于低廉,而使不造假的成本过于昂贵,才会导致公司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泛滥成灾。
4、忽视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会计诚信问题失去了基础。再加上由于政府管制过度和政府行为的多变,执法效果不理想,媒体的舆论监督不力等原因,客观上也为会计失信提供了温床。在这样失信的社会环境中,会计往往也就难以独善其身。
二、重塑会计诚信的措施
1、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修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发生空间。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这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几方面入手。尽早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2、明晰产权,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重建信任基石。真实世界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就是行动者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行为结果。人如何行为,关键在于他所处的约束环境。产权就是一个让人说实话的约束条件,因为明晰的产权促使人们自觉追求长远利益,能保证说实话的收益不小于说假话的收益。这样一来,为了获得长期利益,社会行为人便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声誉。因此,产权是信任的基础。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建立不起来,整个社会就会没有信任可言;而没有信任,就不可能创造长久的社会和经济繁荣。
3、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完善法律体系,加大造假成本。①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坐牢,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②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虽然我国出现了许多公司会计造假事件,但到目前为此,还没有一起针对公司造假真正实施的民事赔偿案例,股民还没得到违规公司的一分钱赔偿。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投资者或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③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在“安然”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纽约证交所正式取消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并拟取消其上市资格。同时导致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信誉和审计市场迅速下滑,不得不面临着被兼并的命运。这种退出机制的惩罚力度对相关行业内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警示。因此,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上市公司要立刻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只有这样,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才是真正可置信的。
4、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张迎维教授在谈到诚信时认为,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条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信誉才起作用。因此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①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②净化社会环境,建立信用档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目前,我们的信用档案还是空白。因此,我国要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时查询,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的诚信意识。③加强诚信教育。要在全行业着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培育“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誠信文化。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自觉遵循的职业品质、职业风范和行为规范。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行为规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规范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在全行业强化朱镕基同志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通过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不断提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遵守法纪、提高技能、参与管理、优化服务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有法依法,有章循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人格尊严,从我做起,来推动单位会计工作的新发展,重塑会计行业“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张家口探矿机械总厂)
一、出现诚信问题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是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为什么不少公司敢于铤而走险,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就连象美国这样的拥有成熟市场经济体系、法制健全的国家,仍然有公司进行会计造假。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对于企业而言,它追求的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它才会讲诚信。企业通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部门管理机构的信任,并因此获得各种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权利者,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会计信息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避免因违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接受企业的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而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目前处于无序竞争的困境下,为了占有一席之地,往往去迎合公司的要求,出具虚假报告。可见,虚假的会计信息能实现多方的“利益”,正是这些复杂的因素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2、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会计信誉度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司制度的缺陷。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改制的不彻底,上市公司没有完善的约束机制,内部机制的缺陷导致众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一股独尊”现象十分严重,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从而导致控股股东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同时,在国有产权制度下,企业经营者与其经营的企业信用没有长期的相关性,作为经济人自然选择牺牲信用而追求眼前利益。民营企业虽有明晰的产权和天然的制度优越性,但在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中,他们深感产权没有安全的保障,面临随时被剥夺的可能,因而产权实际上也是不清晰的,于是导致其也失去了长远而稳定的预期,只好追求短平快,不愿意为维护和建立信用而投资。
当受托人没有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和动力时,他们就会选择不守信。所有这些不讲信用的行为,都将通过会计造假而以会计失信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见,失去了建立信用的产权制度基础,讲信用就成了空谈,什么失信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会计失信也就在所难免。
3、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由于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也是导致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对公司的造假行为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公开处理。因为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利益来承担,也就是用本应属于股东的利益来偿还股东的损失,由投资者为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任,从而转嫁公司及其主要责任人本应负的责任,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使造假成本过于低廉,而使不造假的成本过于昂贵,才会导致公司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泛滥成灾。
4、忽视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会计诚信问题失去了基础。再加上由于政府管制过度和政府行为的多变,执法效果不理想,媒体的舆论监督不力等原因,客观上也为会计失信提供了温床。在这样失信的社会环境中,会计往往也就难以独善其身。
二、重塑会计诚信的措施
1、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修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发生空间。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这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几方面入手。尽早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2、明晰产权,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重建信任基石。真实世界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就是行动者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行为结果。人如何行为,关键在于他所处的约束环境。产权就是一个让人说实话的约束条件,因为明晰的产权促使人们自觉追求长远利益,能保证说实话的收益不小于说假话的收益。这样一来,为了获得长期利益,社会行为人便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声誉。因此,产权是信任的基础。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市场秩序、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建立不起来,整个社会就会没有信任可言;而没有信任,就不可能创造长久的社会和经济繁荣。
3、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完善法律体系,加大造假成本。①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坐牢,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②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虽然我国出现了许多公司会计造假事件,但到目前为此,还没有一起针对公司造假真正实施的民事赔偿案例,股民还没得到违规公司的一分钱赔偿。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投资者或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③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在“安然”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纽约证交所正式取消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并拟取消其上市资格。同时导致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信誉和审计市场迅速下滑,不得不面临着被兼并的命运。这种退出机制的惩罚力度对相关行业内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警示。因此,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上市公司要立刻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只有这样,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才是真正可置信的。
4、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张迎维教授在谈到诚信时认为,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条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信誉才起作用。因此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①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②净化社会环境,建立信用档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目前,我们的信用档案还是空白。因此,我国要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时查询,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的诚信意识。③加强诚信教育。要在全行业着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培育“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誠信文化。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自觉遵循的职业品质、职业风范和行为规范。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行为规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规范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在全行业强化朱镕基同志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通过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不断提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遵守法纪、提高技能、参与管理、优化服务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有法依法,有章循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人格尊严,从我做起,来推动单位会计工作的新发展,重塑会计行业“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张家口探矿机械总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