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性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a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地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做法。本文在分析地理类课程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探明了“三步走”的双语教学步骤,形成了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和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这对地理类学生专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语教学;地理类课程;教学步骤;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201-02
  中国大部分高校将英语作为课堂的第二语言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本文拟以临沂大学地理类课程多年教学活动为基础,选择山东省特色专业——地理科学,同时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地理类课程的特性出发,对双语教学的方法步骤、课程考核、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期可以促进地理类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一、高校地理类课程的特性
  1.综合性。综合性研究,即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的第一特性。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庞大,包括自然地理(Physical Geography)、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地质学等几十门课程;涉及海洋、大气、陆地、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地理学把地球表层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其空间组合,同时也侧重研究其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其地表综合体的特征。由于地理学科多涉及诸多全球性问题,因而学生必须学会从宏观层面分析问题,并了解地理学科各领域的前沿动态,所以采用双语学习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无障碍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
  2.区域性。探明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一个地区的某种要素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可能完全异于另一个地区。同时,不同的地区也会存在着迥然不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剖析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区域内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整体中的作用,都是研究某个地理区域的必要内容。
  3.开放性。地球表层系统及其子系统呈开放的态势,在地球表层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地球表层系统与地外系统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这种传递与交流使得地理现象多姿多态,这就要求世界各地的人们要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双语教学步骤的探索研究
  1.第一阶段——地理专业英语渗透。这是实施地理双语教学的关键一步。地理学科在一开始应以汉语为主,用汉语揭示地理学科的相关概念、讲解地理学科的有关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适时、适量地渗透一些英语,如可以运用英语讲授地理学科的专业词汇、短语或复现率高的常用核心词汇等。对于大一的学生,由于其刚接触专业课,教师就可以从常见的专业术语,如宇宙、地球、公转、自转等入手,学生可以首先用汉语来理解术语本身的含义,再慢慢熟悉其英语名称。从课堂用语到教具再到专业词汇,教师要将英语的使用比例控制在5%—10%,使学生逐渐适应语言媒介的变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总之,在双语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可以将英语逐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接触到专业英语词汇,学会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吸收专业内容,为教师开展后续的双语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第二阶段——英汉结合地理。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以将英语与汉语不分主次地整合在一起,交替使用。结合日常教学,教师可以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一些英语知识,起初教师可以将一些专业性不强、通俗易懂、非难点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师也可以用英语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地理学科动态等。在分析地理原理和规律时,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英文图片、影像和动画等。在这个过程中,以教师使用英语为主,学生回答问题也可以使用汉语,但教师要鼓勵学生多多用英语来问答和讨论。对于地理学科中的教学难点,如大气运动、构造运动等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英汉夹杂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中英文对照的音像资料,这样便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随着学生适应性的增强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机会交替使用双语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力、层次等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灵活地将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转换为上课时的主体语言。这个阶段,地理课堂英语使用比例达到20%—40%,更加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专业知识的探索者。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撰写英文摘要,帮助学生掌握英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分专题进行资料的查阅工作,并能获取所需信息。这一过程本身既是融入英文信息的过程,也是强化学生专业词汇学习、拓展专业视野的过程。
  3.第三阶段——英语地理为主。师生使用英语进行课上交流,教师使用英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学生使用英语回答问题、阐述观点,只有当用英语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观点时才能使用汉语进行补充、说明。在学生熟练掌握专业英语的基础上,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以英语地理教学为主,课堂使用英语比例达到80%以上。对学生而言,只有具备扎实的英语和地理基础,才能在全英地理课堂中游刃有余。对教师而言,教师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够在地理课堂上娴熟地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这一阶段的学生受益最大,学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和适应英语地理教学。全英地理双语课是在地理科学专业大三上学期的《生态学》和《全球变化》课程开始的。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通过大量设置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课程考核方法探索
  根据地理类双语教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基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目标,在地理双语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课程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包括课上参与表现、平时作业和期终考试成绩等。其中,课堂参与和平时成绩在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例为50%,减少了学生为应付考试而临时突击的消极影响。平时作业则主要以英文论文和拓展习题为主(锻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准备课堂参与则作为辅助(拓展学生思维);课堂参与主要有课堂答题、个人展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资料文稿的组织能力)和小组汇报三种形式,辅以奖励措施;期末考试试题采用适当英汉比例的题型主要为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旨在有效考查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证明,笔者采用的这种考核方式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四、高水平教學团队组建探索
  教师在课堂上规范灵活地使用专业英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团队,是确保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培养师资,提升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关键。除掌握生动的授课形式和丰富的授课内容外,双语教师还应具备标准的发音、良好的口语水平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灵活地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1)可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一些有国外长期学习经历的教师担任地理学科的双语教师。(2)根据双语课程的开设计划,对双语任课教师进行英语的集中培训,提升其英语的应用水平。(3)选拔具有较强英语学习能力的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深造和学习。优化教学团队组合是良策。根据地理学科的课程内容并结合教学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让每位教师分章节地负责各自熟悉或其本身就是研究这个领域的部分,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组合,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这样一来,既发挥出了授课教师的特长,保证了授课内容的准确性与实效性,又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一种双语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扩充其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应用知识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高校地理类双语课程的开设门数至少应占所开设总课程门数的一半以上,英语的使用比例也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时适量的渗透和融入,这样才能在高校形成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才能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也使得双语教学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立君,彭凌飞,林胜,等.《生态学》双语教学实践及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21-223.
  [2]贺振.《地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改革与探索[J].学理论,2009,(10):183-184.
  Research on Bilingual Teaching of Geography Courses in University
  —Taking Linyi University Geography Science as an Example
  DONG Bin,WEI Hai-dong,WANG Liang,WANG Xin-li,JIANG Yong-jia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Linyi University,Linyi,Shandong 276000,China)
  Abstract:There is not practice of convincing about geography curriculum ye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goal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curriculum,this paper set up three step of bilingual teaching procedure,and the effective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high level teaching team building model were formed too.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geography undergraduates and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bilingual teaching;geography curriculum;teaching procedure;high quality talents
其他文献
(寧波市人才培训中心,浙江 宁波 315040)  摘要: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宁波市为例,基于促进就业视角,分析了职业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的内在有机联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24-02  一、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内在联系  
摘要:比较了“无手机课堂”和“手机入课堂”的两种主要的应对方式,结合在《海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智能手机辅助教学的实践,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手机,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参与性。  关键词:智能手机;教学改革;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7-0235-02  一、引言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学生方便交流,也成为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又一重
摘要:本文研究以不动产估价课程为例,采用基于项目推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实施项目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提出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互动参与项目完成的过程与讨论,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此方法对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项目推动;不动产估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对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本科生就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和原因,从自律性、课程设置、管理及惩戒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项目;本科教育;学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0-0076-02  研究生的科研不端行为已日益引起关注,而本科生学术失范行为常被忽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部
摘要:“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创造了新的途径。本文提出用好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优师网络资源、开拓网络交互模式、组织网络教研活动,以达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互联络 ;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1-0031-02  2015
摘要:中学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能力等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的2001版与2012版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版本教材的实验材料、类型、数量等方面,发现2012版初中生物教材的实验设计更具合理性和优越性,强调和突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及探究性学习的新课改理念,这些变化为后期教师教学与学生脑手联动提供更多便利。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帮助我国初中生物教师及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者,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党和国家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辅导员工作应该注重内涵式发展,工作分工要有重点,尤其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自身工作职能定位好,回归辅导员原点、回归历史,提高工作品质。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能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
摘要:以湖北省教育厅“产业计划”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线,以具有汽车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构建针对性很强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关键词:汽车行业;实践课程体系;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238-02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最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国家方针政策,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与报国热情。但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自身特点以及高校不健全的教学体制问题,造成了该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也是迫切需要的。这需要针对课程特点,适应互联网 的发展,积极探索与研究该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摘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是最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新生代力量,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孵化的阵地,积极依托挑战杯和创青春赛事为平台,挖掘创业创新人才,启动孵化机制,探索符合本校发展的科研创新双促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实践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孵化;实践;挑战杯;创青春赛事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