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现当代散文阅读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谈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语文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审美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逐步进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审美角度上着手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不仅是语文教学发展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素质教育的切实要求。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散文学习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完全没有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此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思想禁锢起来,使其思维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审美教学则认为鉴赏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其本身受到作品的实际制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并且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个体所拥有审美体验,不可将教师自身的理解硬加到学生身上。所以只有真正的从审美角度出发,打破传统散文阅读教学的束缚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一、把握文章结构主旨,提升审美能力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都会使用一段或者是几段文字来对主题进行阐述,但是就全篇文章的整体来看,散文还是要有大体轮廓,然后让学生对轮廓进行有效的把握。还需要注意的是散文划分层次不等同于以往的段落划分,而是在对其理解之后,对文章的把握,只有这种学习方式才能够让学生的散文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在學习《春》这篇文章时,其主体思想十分明确,朱自清身处旧中国,但是其自身心灵却是非常透明的,充分体现了他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文章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即盼春、绘春以及颂春。盼春是作者热切的盼望春天的来临;绘春是对自然景物的变化进行描写;颂春则体现了对春天的希望。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春天景色的画面,进而让学生可以在明确文章结构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学习散文期间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文章结构,才能抓住文章核心,从而对文章进行有效理解,提升自身审美能力。
  二、在脑海中构建图文,情景再现意象是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此想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就一定要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通过表象去挖掘更深层次上的道理以及感受。而学生意象的形成则能够提升对散文的理解水平,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因为文章篇幅不长,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也没有很多的阻碍。文章以蓬勃的春天为主线,从对春天的盼望到对春天的描绘再到对春天的歌颂,作者借助于对春天的赞美来抒发自身的情怀和感受,不仅有作者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还有其自身无限的感慨。通过阅读文章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作者那华丽的文字,还能对人生感悟以及道理进行深入体会。
  三、通过对文章通读,感受文章语言风格
  阅读散文时,文章自身的语言特征和风格是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而对绝大多数的散文作家来说,经过长时间的写作会逐渐形成自身的语言风格。例如,张晓风的文字细腻、柔美、华丽又带有一点积极性、并充满对人生的敬畏之情;沈从文的文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趋向浪漫主义;朱自清的文字则绵密、醇厚,这些作家都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语言风格。所以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细细地品味文章中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还能加深作者在学生心中的印象,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春》这一文章时不难发现,文章语言清新朴实。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语言简单易懂,清新明丽,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简单来说,朱自清的文字将所有的情感存放在了文字后面,进而体现出一种超越人生境界的状态。
  四、深入了解文章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为散文鉴赏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需要加强重视的阶段,其原因是因为小学阶段未接触到过多的散文,因此,学生不能清楚地了解文本的确切含义。小学生学习的文章较为片面,不具备解读文章整体的意识,特别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更需要建立解决文章整体以及前后段关系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与引领,进而探究文章中所蕴含的美,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所以,初中生在通过散文阅读理解以后,一定要充分了解作者所写文章的年代背景,体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语言,理解作者情感。初中学生即将面临中考,而散文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散文内涵,从而抓住散文的“神”。
  总而言之,通过对散文的通读,把握文章的结构,构建图文以及深入了解主旨等几个方面,可以逐渐培养初中生的散文审美能力。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一个与初中课堂教学相符合的审美机制,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进而使散文审美教学效果得到真正的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养正学校。
其他文献
其实课堂的“静”也不可忽视,更不可缺少,殊不知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的“静”不仅指无声的环境,也指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写作、聆听、思考、体悟的静的氛围。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很多时间需要倾听和思考,很多时候需要判断、推理、比较、分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静,学生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同时,静能养性,静能生智。鉴于此,我尝试了如下做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实际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许多学生害怕学习语文的“恐惧源”。虽说对孩子来说,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身在一线的老师难免会感叹:花了那么多时间指导作文、批改、讲评,怎么成效还是不明显,写出来的文章怎么还是那么没有新意,千篇一律的选材太多,亮眼的文章太少,平铺直叙索然无味,细节描写有些做作……总之出彩的文章确实不多!这样的作文教学体验我同样经历过,同样茫然过,也试图寻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形散”即散文选材的纵横万里、上下千年和行文方式的舒卷自如;“神聚”即渗透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在散文教学中如何既引导学生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又体悟散文形与神的关系以及散文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研读教材的独具慧眼、教学设计的另辟蹊径。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囚绿记》为例,探讨一
一、导入  诗词就是这样一种美好的文学,既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惊讶,也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感慨;既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也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怅惘。这就是诗词,它用最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了最有味的画面,却又隐含了最丰厚的意蕴。如果在作文中,能够引用它,将使你的文章妙笔生花,意蕴丰富。  二、名作赏读  读林清玄的《清欢》,标注文中引用古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让文字具有了感人的力量。感情充沛,笔端流出的文字才会充溢性灵,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呢?  一、深入生活,让“真”回归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抒写真情实感的基础。写作是生活的文字显现,唯有深入生活,有感而发,方能写出真挚感人的作文。  1.多观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高中生,虽然生活阅历不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以及“人本位”阶段。我们需要教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学会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学会与他人更好地相处,体验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光辉,需要把教育提高到新的层面上。“人本位”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把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提高到新的高度,在这种教育中,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不
2014年4月,本人有幸参加福建省名师网络课堂教研活动,观摩了一节高一《祝福》课堂教学实况,并听取教师代表的评课意见。教学期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师生简单的对话之中,教师引导剖析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并探究祥林嫂悲剧的多重性,学生也积极投入到文本中去,搜寻相关的信息予以佐证。最后,教师代表评课时对此大加褒奖,称之为新课改的示范课,并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建议由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进一步探讨中国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给每一位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努力做一个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的教师,才会少走弯路,多些收获。在实践与探究中,我采用“五个以”的教学策略,即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适时激励”为催化剂,以“加强思维训练”为中心,以“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进”为重点,以“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关键。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课改前,许多
一、命题意图  高考前,“一点四面”这一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试题中如何落实“一点四面”的问题,成了我们今年备考的突破性思考方向。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两套试题的作文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即在作文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任务指令”。因此,许多学校都以“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备考训练重点。  但是,当今年作文命题材料出现漫画时,有人认为给“任务驱动型作文”复习倡导者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作文教学中,要做到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还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起。  一、听——两耳关心窗外事,不再只读圣贤书  我们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语文老师在指导写作时,总喜欢强调“关心生活,观察生活”。实际上,这种指导太宽泛,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可以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