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那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将学生的个性给充分发挥出来,才是我们学生所需要的呢?这可能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教师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实际事例入手,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来自生活。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把生活中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这也是很多教师上课选择一具体的情境来开展自己教学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情境,一个老话题,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课标上明确指出的。曾几何时,情境真的让很多的教师几多欢喜几多愁。一节课下来,总觉得情境的设计热闹有余,而内涵不足,总让人觉得情境缺少点什么。本来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让人感觉情境是一个花架子,只是我们学习中的一剂调味料,对学生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而我最近听的一节公开课《条形统计图》的课堂教学设计却让人耳目一新,下面结合教学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计情境,激发情绪
教师先是出示一组世博会各主题馆的图片,学生欣赏之后,教师提问:“中国举办了如此成功的世博会,又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中国的伟大,你们知道中国获得这次世博会的主办权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吗?”
世博会刚刚结束,不少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更容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的设问也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短暂思考后,教师顺势出示了一幅世博第一轮投票结果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自己去读图(图中并没有给出任何数据),询问学生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人感觉十分自然。教师也降低了数学难度,只是让学生初步的感知,让学生建立条形统计图的一个表象。
继而让学生猜测上海可能获得了多少票。这时学生的猜测完全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前面没有正式地接触过,因此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学生猜测的数据一定会是不同的。教师因势利导:“我们的猜测结果不同,但实际的投票结果却只有一个,怎样才能使这样的数据更明确?”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要在纵轴上标出数据。教师接着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明确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的名称。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产生了了解新知识的一种需求,而非简单的被动接收,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新授已经完成,显得水到渠成。
二、深入情境,引人入胜
此时学生已经对条形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情境的作用也基本得到了发挥,但教学的情境并没有就此而停止。教师这时介绍了投票的相关知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城市由89个国家的代表投票决定。在每轮投票中,如果某个城市的得票数超过了半数,就能获得主办权;如果都不超过半数,得票最少的城市被淘汰,然后进行下一轮投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89个国家投票,如果要当选,至少要得多少票?如果你是主席,第一轮后,你会怎样宣布。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置身于投票的情境之中,并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获取相关知识。学生兴趣高涨,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看,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教师出示的那一段话,并加以应用研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与教师共同或单独地发现知识的由来,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脑潜能”,同时促进其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里,教师为全体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扮演主席角色的方式来内化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继而教师又出示了第三轮的投票情况,让学生接着分析为什么会投第三轮票。有了前面的讨论铺垫,学生很容易就领会到了第二轮依然没有城市能够胜出。
通过前面的统计图,教师介绍了统计图的组成,第三轮的投票教师只是给出了一个统计图的框架,并先示范画俄罗斯的,让学生尝试完成其他的国家,最后进行讲评。
紧接着,教师出示了第四轮的投票结果,是一个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只有中国上海和韩国的丽水:上海54票,丽水34票。学生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很容易分析出结果,但学生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总人数只有88票,有的学生提出来了,可能统计错了,但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在实际投票中是允许弃权的,那缺少的一票应该是弃权票。至此,课堂因有新内容的生成而精彩。
三、利用情境,渐入佳境
读图、看图和画图,都已教学完毕,学生也基本掌握,但是教师对情境的利用却并没有戛然而止,紧接着又进行了深一层次的延伸。这时教师出示了两幅世博会期间不同场馆的人流量的条形统计图,分别标在两张不同的统计图中(事先没有标上数据,右图的条形比左图的条形长度要高,学生能感觉到的是条形的长短),提问:“你认为左边统计图的场馆人流量大还是右边场馆的人流大?”学生很容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右边统计图的场馆人流量大。这时教师出示了图表中的相关数据,左边的每一格表示的数量多,虽然它的高度比较低,但是它表示的数量却是比较多的。这个结果让不少学生出乎意料,因为这和他们已经构建好的知识模型产生了矛盾及冲突。根据他们的经验,竖条越长,代表的数量越多。这样的设计,恰恰很好地给学生补充了这一知识点。一点都不让人觉得突兀,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冲击,对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有一定的帮助。
可以说,教师在这里充分利用了情境的剩余价值,让情境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教师在这里将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对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有了一定的帮助。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延伸情境,巩固创新
在一系列的情境中教师完成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却不觉得枯燥。世博会的情境让人还记忆犹新,本课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完成,但教师并没有就此停止。在课堂的结束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根据课堂的学习状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并现场进行调查,填写统计表,并进行统计图的设计。
这样的设计不禁让人拍手叫绝。将统计的三个部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活学活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在活动中建构并完善自己的经验,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在情境中激趣、诱思、悟理,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情境,一个老话题,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课标上明确指出的。曾几何时,情境真的让很多的教师几多欢喜几多愁。一节课下来,总觉得情境的设计热闹有余,而内涵不足,总让人觉得情境缺少点什么。本来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让人感觉情境是一个花架子,只是我们学习中的一剂调味料,对学生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而我最近听的一节公开课《条形统计图》的课堂教学设计却让人耳目一新,下面结合教学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计情境,激发情绪
教师先是出示一组世博会各主题馆的图片,学生欣赏之后,教师提问:“中国举办了如此成功的世博会,又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中国的伟大,你们知道中国获得这次世博会的主办权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吗?”
世博会刚刚结束,不少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更容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的设问也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短暂思考后,教师顺势出示了一幅世博第一轮投票结果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自己去读图(图中并没有给出任何数据),询问学生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人感觉十分自然。教师也降低了数学难度,只是让学生初步的感知,让学生建立条形统计图的一个表象。
继而让学生猜测上海可能获得了多少票。这时学生的猜测完全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前面没有正式地接触过,因此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学生猜测的数据一定会是不同的。教师因势利导:“我们的猜测结果不同,但实际的投票结果却只有一个,怎样才能使这样的数据更明确?”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要在纵轴上标出数据。教师接着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明确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的名称。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产生了了解新知识的一种需求,而非简单的被动接收,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新授已经完成,显得水到渠成。
二、深入情境,引人入胜
此时学生已经对条形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情境的作用也基本得到了发挥,但教学的情境并没有就此而停止。教师这时介绍了投票的相关知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城市由89个国家的代表投票决定。在每轮投票中,如果某个城市的得票数超过了半数,就能获得主办权;如果都不超过半数,得票最少的城市被淘汰,然后进行下一轮投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89个国家投票,如果要当选,至少要得多少票?如果你是主席,第一轮后,你会怎样宣布。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置身于投票的情境之中,并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获取相关知识。学生兴趣高涨,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看,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教师出示的那一段话,并加以应用研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与教师共同或单独地发现知识的由来,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脑潜能”,同时促进其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里,教师为全体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扮演主席角色的方式来内化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继而教师又出示了第三轮的投票情况,让学生接着分析为什么会投第三轮票。有了前面的讨论铺垫,学生很容易就领会到了第二轮依然没有城市能够胜出。
通过前面的统计图,教师介绍了统计图的组成,第三轮的投票教师只是给出了一个统计图的框架,并先示范画俄罗斯的,让学生尝试完成其他的国家,最后进行讲评。
紧接着,教师出示了第四轮的投票结果,是一个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只有中国上海和韩国的丽水:上海54票,丽水34票。学生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很容易分析出结果,但学生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总人数只有88票,有的学生提出来了,可能统计错了,但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在实际投票中是允许弃权的,那缺少的一票应该是弃权票。至此,课堂因有新内容的生成而精彩。
三、利用情境,渐入佳境
读图、看图和画图,都已教学完毕,学生也基本掌握,但是教师对情境的利用却并没有戛然而止,紧接着又进行了深一层次的延伸。这时教师出示了两幅世博会期间不同场馆的人流量的条形统计图,分别标在两张不同的统计图中(事先没有标上数据,右图的条形比左图的条形长度要高,学生能感觉到的是条形的长短),提问:“你认为左边统计图的场馆人流量大还是右边场馆的人流大?”学生很容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右边统计图的场馆人流量大。这时教师出示了图表中的相关数据,左边的每一格表示的数量多,虽然它的高度比较低,但是它表示的数量却是比较多的。这个结果让不少学生出乎意料,因为这和他们已经构建好的知识模型产生了矛盾及冲突。根据他们的经验,竖条越长,代表的数量越多。这样的设计,恰恰很好地给学生补充了这一知识点。一点都不让人觉得突兀,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冲击,对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有一定的帮助。
可以说,教师在这里充分利用了情境的剩余价值,让情境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教师在这里将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对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有了一定的帮助。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延伸情境,巩固创新
在一系列的情境中教师完成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却不觉得枯燥。世博会的情境让人还记忆犹新,本课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完成,但教师并没有就此停止。在课堂的结束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根据课堂的学习状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并现场进行调查,填写统计表,并进行统计图的设计。
这样的设计不禁让人拍手叫绝。将统计的三个部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活学活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在活动中建构并完善自己的经验,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在情境中激趣、诱思、悟理,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