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诗句。他还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这都告诉我们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课堂提问,早已成为一种最常规的教学手段出现在各个学科领域。作为落实德育和创新实践的主阵地之一的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更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提问。
在小学劳动技术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现象已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的现象。大量的问题固然能使学生进行思考,可是数量一旦过多,学生就只能忙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深思,这样的提问能有多少收获呢?
同时,很多教师的提问停留在记忆性和事实性知识的问题上,这样不但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无多大益处。
那么,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认为教师必须使课堂提问巧妙而有效。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初浅的体会。
一、课前巧提问,引发思考。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一堂劳动技术课在切入主题之前的导入部分,教师就要认真设计,巧妙提问。这时的提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劳动技术课是需要围绕动手做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所以,课前导入时的提问首先要激发的就是学生的动手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玩一玩”、“赛一赛”等活动创设新颖的情境,设计新奇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生动、形象、直观,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要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举《橡筋动力模型》这一课。教师先安排了两个学生玩弓箭射击和橡筋小飞机的游戏。当一个学生拉开弓箭上的橡筋,一箭射中黑板上画的大苹果时,同学们兴奋极了,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此刻不急于安抚他们的骚动,反而一手举起那个学生的手说:“太棒了”。紧接着,老师举起那个弓箭随即提出问题:“你们看,是什么东西产生了力量,使箭射向了大苹果呢?”大家非常自信地回答:“是橡筋!”随后玩的小飞机,学生同样看出了是橡筋产生动力使小飞机飞了起来。如果教师的提问,仅仅停留在此,学生的思维也只能停留在 “是橡筋产生了动力”这一个表面问题上,提问的收效甚微。于是,老师继续发问:“大家看,我们玩的时候,橡筋在玩具弓箭和玩具小飞机上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就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调动起来,忍不住纷纷议论开来,最后通过讨论,总结出:玩具弓箭上的橡筋是从拉长到返回原形,释放了张力;玩具飞机上的橡筋是从扭曲到返回原形,释放了扭曲力。有了这个结论,学生对之后的橡筋动力小车的制作兴趣更加浓厚。
这里的提问之巧妙在于:教师通过让学生“玩一玩”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玩具弹弓和玩具小飞机上,此时此刻,教师提出的关于橡筋产生动力的问题立刻摆在学生面前,他们自然而然地对随后的橡筋动力模型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有的学生都兴致盎然地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富有情趣的课前提问疑而不难,引人入胜,使学生对课堂新知充满吸引力,为后续的学习引发无限思考。
二、课中巧提问,引导思维。
学生的思考状态一旦“引爆”,我们的劳动技术课堂就进入了一个知识、技能与思维不断碰撞的亢奋状态。这时,教师就要精心设计下一环节的提问,为学生的思维“导航”。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
1、紧抓“提问点”,用提问“设疑启智”。
劳技教师的“提问点”,可以是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疑难点、思维的发散点,它们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例如教学《铁丝游戏环》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玩铁丝游戏环的时候,学生对铁丝游戏环的构造十分感兴趣,教师抓住这个兴趣点提问“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一定会积极思考,并通过观察马上找到答案。
抓住知识的疑难点进行提问,特别是在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提出疑问,会使学生暴露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地给以分析引导,便能使他们恍然大悟,记忆犹深。例如制作橡筋動力小车时,学生容易错把螺旋桨装在离地面近的一头,那样就会使螺旋桨碰到地面而无法旋转,这时老师提问“应该把螺旋桨装在哪一头?”,学生一定能够正确作答,同时对这次错误的组装印象深刻,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不易出错了。
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技术课非常重视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我们要善于挖掘劳动技术上学生思维的发散点。如教学《衣架模型》一课,“怎样的结构可以防止衣服被风吹落”这个问题一旦提出,学生总能设计出各种不同装置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制作出的“防风衣架”也是风采各异的。
2、紧扣“经验点”,用提问“以旧促新”。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和思维水平都是他们的“经验点”。教师在课堂上紧扣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点”进行提问,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思维积极性。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旧促新。
比如,我们教学《茶杯垫》时,在装有开水的茶杯烫裂玻璃台面的情境中设计提问:“怎样防治这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往往能够联系已有的有关隔热知识,得出答案:可以制作一个杯垫来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3、紧跟“生成点”,用提问“因地制宜”。
劳技课堂的教学活动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一堂课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实践探究状态。此时的课堂是学生自由自在发挥动手操作能力的天地。课堂上,学生往往一边做着主题作品,一边议论着各自的成功与失败。如果能把这些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放在全班同学面前一起分享,那样,一堂课的收获将是不可估量的。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自己敏锐地眼光去捕捉动态生成点,即课堂里随时随地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方法,进而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共同讨论和共同发现这些问题,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关注和分享个别同学找到的与众不同的操作技巧,以改进自己不足,取长补短,合作进步。例如教学《简易连杆玩具》这一课,我们让学生剪切一个小鸟图样,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个别学生正在把图样沿中心线对折后进行剪切,便立刻请这位学生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介绍给大家,原来他是利用了对称图形的原理,大家听后就觉得这种方法更方便,就一起尝试使用新方法进行剪切,提高了制作效率。
总之,课中的巧妙提问,将引导学生思维的不断创新。
三、课后巧提问,引领探索。
这里的“课后”,是指一堂课接近尾声时的课堂小结部分。课堂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般用时不多,但作用不小。通过巧妙地设计提问来对一堂课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的知识架构进行梳理,让学生的思维延伸至课后,引领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再以《橡筋动力模型》一课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完成橡筋动力小车后,让学生归纳制作步骤:“你们的制作都完成的很好,那么谁能说说自己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学生A说:“我是先做支架,再做车身,最后组装的。”学生B回答:“我先做车身,再做支架,最后组装。”两人的分歧在于先做支架,还是先做车身。老师顺势问全班同学制作时采用的是哪个步骤,结果是两种步骤都大有人在。这时老师又问:“为什么使用两种不同的制作步骤都能完成作品呢?”同学们马上议论开来,并迅速得出结论:因为支架和车身是作品的两个部分,它们是分别制作的,所以无论先做哪一部分都可以最后组装成功。这样的结论由学生在课后得出,教师拍手叫好,学生也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骄傲。
这次课后提问的巧妙在于:不但归纳了制作步骤,还为学生原来的思维定势装上一颗推进器,让他们知道制作的步骤有时并不是唯一的。这样的巧妙提问,使学生会明白:许多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将引领他们在未来的设计与制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与新思路。
上述劳技课堂上的巧妙提问只是针对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环节来论述的,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总结,相信会有更多的方法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为此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秋平:《劳动技术教育学》
[2]《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解读》
在小学劳动技术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现象已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的现象。大量的问题固然能使学生进行思考,可是数量一旦过多,学生就只能忙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深思,这样的提问能有多少收获呢?
同时,很多教师的提问停留在记忆性和事实性知识的问题上,这样不但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无多大益处。
那么,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认为教师必须使课堂提问巧妙而有效。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初浅的体会。
一、课前巧提问,引发思考。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一堂劳动技术课在切入主题之前的导入部分,教师就要认真设计,巧妙提问。这时的提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劳动技术课是需要围绕动手做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所以,课前导入时的提问首先要激发的就是学生的动手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玩一玩”、“赛一赛”等活动创设新颖的情境,设计新奇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生动、形象、直观,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要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举《橡筋动力模型》这一课。教师先安排了两个学生玩弓箭射击和橡筋小飞机的游戏。当一个学生拉开弓箭上的橡筋,一箭射中黑板上画的大苹果时,同学们兴奋极了,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此刻不急于安抚他们的骚动,反而一手举起那个学生的手说:“太棒了”。紧接着,老师举起那个弓箭随即提出问题:“你们看,是什么东西产生了力量,使箭射向了大苹果呢?”大家非常自信地回答:“是橡筋!”随后玩的小飞机,学生同样看出了是橡筋产生动力使小飞机飞了起来。如果教师的提问,仅仅停留在此,学生的思维也只能停留在 “是橡筋产生了动力”这一个表面问题上,提问的收效甚微。于是,老师继续发问:“大家看,我们玩的时候,橡筋在玩具弓箭和玩具小飞机上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就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调动起来,忍不住纷纷议论开来,最后通过讨论,总结出:玩具弓箭上的橡筋是从拉长到返回原形,释放了张力;玩具飞机上的橡筋是从扭曲到返回原形,释放了扭曲力。有了这个结论,学生对之后的橡筋动力小车的制作兴趣更加浓厚。
这里的提问之巧妙在于:教师通过让学生“玩一玩”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玩具弹弓和玩具小飞机上,此时此刻,教师提出的关于橡筋产生动力的问题立刻摆在学生面前,他们自然而然地对随后的橡筋动力模型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有的学生都兴致盎然地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富有情趣的课前提问疑而不难,引人入胜,使学生对课堂新知充满吸引力,为后续的学习引发无限思考。
二、课中巧提问,引导思维。
学生的思考状态一旦“引爆”,我们的劳动技术课堂就进入了一个知识、技能与思维不断碰撞的亢奋状态。这时,教师就要精心设计下一环节的提问,为学生的思维“导航”。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
1、紧抓“提问点”,用提问“设疑启智”。
劳技教师的“提问点”,可以是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疑难点、思维的发散点,它们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例如教学《铁丝游戏环》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玩铁丝游戏环的时候,学生对铁丝游戏环的构造十分感兴趣,教师抓住这个兴趣点提问“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一定会积极思考,并通过观察马上找到答案。
抓住知识的疑难点进行提问,特别是在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提出疑问,会使学生暴露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地给以分析引导,便能使他们恍然大悟,记忆犹深。例如制作橡筋動力小车时,学生容易错把螺旋桨装在离地面近的一头,那样就会使螺旋桨碰到地面而无法旋转,这时老师提问“应该把螺旋桨装在哪一头?”,学生一定能够正确作答,同时对这次错误的组装印象深刻,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不易出错了。
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技术课非常重视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我们要善于挖掘劳动技术上学生思维的发散点。如教学《衣架模型》一课,“怎样的结构可以防止衣服被风吹落”这个问题一旦提出,学生总能设计出各种不同装置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制作出的“防风衣架”也是风采各异的。
2、紧扣“经验点”,用提问“以旧促新”。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和思维水平都是他们的“经验点”。教师在课堂上紧扣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点”进行提问,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思维积极性。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旧促新。
比如,我们教学《茶杯垫》时,在装有开水的茶杯烫裂玻璃台面的情境中设计提问:“怎样防治这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往往能够联系已有的有关隔热知识,得出答案:可以制作一个杯垫来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3、紧跟“生成点”,用提问“因地制宜”。
劳技课堂的教学活动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一堂课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实践探究状态。此时的课堂是学生自由自在发挥动手操作能力的天地。课堂上,学生往往一边做着主题作品,一边议论着各自的成功与失败。如果能把这些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放在全班同学面前一起分享,那样,一堂课的收获将是不可估量的。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自己敏锐地眼光去捕捉动态生成点,即课堂里随时随地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方法,进而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共同讨论和共同发现这些问题,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关注和分享个别同学找到的与众不同的操作技巧,以改进自己不足,取长补短,合作进步。例如教学《简易连杆玩具》这一课,我们让学生剪切一个小鸟图样,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个别学生正在把图样沿中心线对折后进行剪切,便立刻请这位学生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介绍给大家,原来他是利用了对称图形的原理,大家听后就觉得这种方法更方便,就一起尝试使用新方法进行剪切,提高了制作效率。
总之,课中的巧妙提问,将引导学生思维的不断创新。
三、课后巧提问,引领探索。
这里的“课后”,是指一堂课接近尾声时的课堂小结部分。课堂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般用时不多,但作用不小。通过巧妙地设计提问来对一堂课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的知识架构进行梳理,让学生的思维延伸至课后,引领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再以《橡筋动力模型》一课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完成橡筋动力小车后,让学生归纳制作步骤:“你们的制作都完成的很好,那么谁能说说自己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学生A说:“我是先做支架,再做车身,最后组装的。”学生B回答:“我先做车身,再做支架,最后组装。”两人的分歧在于先做支架,还是先做车身。老师顺势问全班同学制作时采用的是哪个步骤,结果是两种步骤都大有人在。这时老师又问:“为什么使用两种不同的制作步骤都能完成作品呢?”同学们马上议论开来,并迅速得出结论:因为支架和车身是作品的两个部分,它们是分别制作的,所以无论先做哪一部分都可以最后组装成功。这样的结论由学生在课后得出,教师拍手叫好,学生也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骄傲。
这次课后提问的巧妙在于:不但归纳了制作步骤,还为学生原来的思维定势装上一颗推进器,让他们知道制作的步骤有时并不是唯一的。这样的巧妙提问,使学生会明白:许多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将引领他们在未来的设计与制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与新思路。
上述劳技课堂上的巧妙提问只是针对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环节来论述的,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总结,相信会有更多的方法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为此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秋平:《劳动技术教育学》
[2]《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