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技课堂的巧妙提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诗句。他还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这都告诉我们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课堂提问,早已成为一种最常规的教学手段出现在各个学科领域。作为落实德育和创新实践的主阵地之一的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更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提问。
  在小学劳动技术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现象已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的现象。大量的问题固然能使学生进行思考,可是数量一旦过多,学生就只能忙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深思,这样的提问能有多少收获呢?
  同时,很多教师的提问停留在记忆性和事实性知识的问题上,这样不但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无多大益处。
  那么,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认为教师必须使课堂提问巧妙而有效。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初浅的体会。
  一、课前巧提问,引发思考。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一堂劳动技术课在切入主题之前的导入部分,教师就要认真设计,巧妙提问。这时的提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劳动技术课是需要围绕动手做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所以,课前导入时的提问首先要激发的就是学生的动手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玩一玩”、“赛一赛”等活动创设新颖的情境,设计新奇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生动、形象、直观,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要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举《橡筋动力模型》这一课。教师先安排了两个学生玩弓箭射击和橡筋小飞机的游戏。当一个学生拉开弓箭上的橡筋,一箭射中黑板上画的大苹果时,同学们兴奋极了,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此刻不急于安抚他们的骚动,反而一手举起那个学生的手说:“太棒了”。紧接着,老师举起那个弓箭随即提出问题:“你们看,是什么东西产生了力量,使箭射向了大苹果呢?”大家非常自信地回答:“是橡筋!”随后玩的小飞机,学生同样看出了是橡筋产生动力使小飞机飞了起来。如果教师的提问,仅仅停留在此,学生的思维也只能停留在 “是橡筋产生了动力”这一个表面问题上,提问的收效甚微。于是,老师继续发问:“大家看,我们玩的时候,橡筋在玩具弓箭和玩具小飞机上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就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调动起来,忍不住纷纷议论开来,最后通过讨论,总结出:玩具弓箭上的橡筋是从拉长到返回原形,释放了张力;玩具飞机上的橡筋是从扭曲到返回原形,释放了扭曲力。有了这个结论,学生对之后的橡筋动力小车的制作兴趣更加浓厚。
  这里的提问之巧妙在于:教师通过让学生“玩一玩”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玩具弹弓和玩具小飞机上,此时此刻,教师提出的关于橡筋产生动力的问题立刻摆在学生面前,他们自然而然地对随后的橡筋动力模型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有的学生都兴致盎然地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富有情趣的课前提问疑而不难,引人入胜,使学生对课堂新知充满吸引力,为后续的学习引发无限思考。
  二、课中巧提问,引导思维。
  学生的思考状态一旦“引爆”,我们的劳动技术课堂就进入了一个知识、技能与思维不断碰撞的亢奋状态。这时,教师就要精心设计下一环节的提问,为学生的思维“导航”。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
  1、紧抓“提问点”,用提问“设疑启智”。
  劳技教师的“提问点”,可以是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疑难点、思维的发散点,它们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抓住兴趣点进行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例如教学《铁丝游戏环》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玩铁丝游戏环的时候,学生对铁丝游戏环的构造十分感兴趣,教师抓住这个兴趣点提问“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一定会积极思考,并通过观察马上找到答案。
  抓住知识的疑难点进行提问,特别是在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提出疑问,会使学生暴露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地给以分析引导,便能使他们恍然大悟,记忆犹深。例如制作橡筋動力小车时,学生容易错把螺旋桨装在离地面近的一头,那样就会使螺旋桨碰到地面而无法旋转,这时老师提问“应该把螺旋桨装在哪一头?”,学生一定能够正确作答,同时对这次错误的组装印象深刻,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不易出错了。
  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技术课非常重视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我们要善于挖掘劳动技术上学生思维的发散点。如教学《衣架模型》一课,“怎样的结构可以防止衣服被风吹落”这个问题一旦提出,学生总能设计出各种不同装置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制作出的“防风衣架”也是风采各异的。
  2、紧扣“经验点”,用提问“以旧促新”。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和思维水平都是他们的“经验点”。教师在课堂上紧扣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点”进行提问,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思维积极性。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旧促新。
  比如,我们教学《茶杯垫》时,在装有开水的茶杯烫裂玻璃台面的情境中设计提问:“怎样防治这样的情况发生?”学生往往能够联系已有的有关隔热知识,得出答案:可以制作一个杯垫来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3、紧跟“生成点”,用提问“因地制宜”。
  劳技课堂的教学活动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一堂课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实践探究状态。此时的课堂是学生自由自在发挥动手操作能力的天地。课堂上,学生往往一边做着主题作品,一边议论着各自的成功与失败。如果能把这些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放在全班同学面前一起分享,那样,一堂课的收获将是不可估量的。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自己敏锐地眼光去捕捉动态生成点,即课堂里随时随地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方法,进而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共同讨论和共同发现这些问题,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关注和分享个别同学找到的与众不同的操作技巧,以改进自己不足,取长补短,合作进步。例如教学《简易连杆玩具》这一课,我们让学生剪切一个小鸟图样,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个别学生正在把图样沿中心线对折后进行剪切,便立刻请这位学生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介绍给大家,原来他是利用了对称图形的原理,大家听后就觉得这种方法更方便,就一起尝试使用新方法进行剪切,提高了制作效率。
  总之,课中的巧妙提问,将引导学生思维的不断创新。
  三、课后巧提问,引领探索。
  这里的“课后”,是指一堂课接近尾声时的课堂小结部分。课堂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般用时不多,但作用不小。通过巧妙地设计提问来对一堂课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的知识架构进行梳理,让学生的思维延伸至课后,引领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再以《橡筋动力模型》一课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完成橡筋动力小车后,让学生归纳制作步骤:“你们的制作都完成的很好,那么谁能说说自己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学生A说:“我是先做支架,再做车身,最后组装的。”学生B回答:“我先做车身,再做支架,最后组装。”两人的分歧在于先做支架,还是先做车身。老师顺势问全班同学制作时采用的是哪个步骤,结果是两种步骤都大有人在。这时老师又问:“为什么使用两种不同的制作步骤都能完成作品呢?”同学们马上议论开来,并迅速得出结论:因为支架和车身是作品的两个部分,它们是分别制作的,所以无论先做哪一部分都可以最后组装成功。这样的结论由学生在课后得出,教师拍手叫好,学生也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骄傲。
  这次课后提问的巧妙在于:不但归纳了制作步骤,还为学生原来的思维定势装上一颗推进器,让他们知道制作的步骤有时并不是唯一的。这样的巧妙提问,使学生会明白:许多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将引领他们在未来的设计与制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与新思路。
  上述劳技课堂上的巧妙提问只是针对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环节来论述的,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总结,相信会有更多的方法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为此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秋平:《劳动技术教育学》
  [2]《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解读》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优化尤为重要,优化后的课堂结构,必须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关键词】优化 课堂能力听说读写  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阵地,也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课堂结构的优化,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生能力是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优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从传统的“教师主体”改变成了现在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学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正文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杂的计算及复杂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同
三年前,我们学校招收了第一批参加过数学奥林匹克训练的三十二个学生。这个特长班的学生个性鲜明:敢于挑战同伴,不轻易放弃竞争;好奇心强,喜欢追根问底;爱好广、知识面广、阅
预习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效的预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在助力数学课堂改革,推进改革进程方面确实助益不小。但是,从目前来看,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时依然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优化和改进:小组
语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和教学内容,在医学专科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知道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知
2013年11月,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提出了13条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标准。该标准旨在优化提升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提到工程
一、互评互改作文的课前准备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维、表现、评价的能力,重合作,学迁移。1.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心态。每接新班时,我首先从思想上教学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掘学生创造意识的某些因素和特点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和运用学法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