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看”权力秩序下的生命个体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迅在《示众》里刻画了某一大街上的一群看客形象,他们性情呆滞冷漠,却以让人讶异的热衷和执着自觉地维护着“看”与“被看”构成的规训秩序,争抢着附着在“看”上的“权力”。鲁迅对示众场景的白描,揭示的是“看客们”在“看”的控制下,丧失正常表达交流的能力和诉求,丧失生命意识的悲剧。
  关键词:《示众》 “互看”的权力秩序 交流机制 生命意识
  在《示众》这篇小说中,鲁迅选取发生在庸常生活中的一条大街上的场景,以速写的方式勾勒了文本中“看客”的群象。鲁迅在此之前,就已在其小说语境中建立“看”与“被看”的模式,如《狂人日记》与《祥林嫂》中“狂人”和祥林嫂的“被看”。但在《示众》里,“看客”是作为一个群体,成为小说的主要书写对象。
  所谓“互看”模式,即“被示众者”与“看客”都同时是“看”这一动作的主体与客体。小说中,被示众的“白背心”被大家看,“白背心”也看大家;看客们相互看,而且“看”与“被看者”又都被叙述者看,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看与被看的命运。以往的研究已充分地解读了“互看”这一行为模式的丰富内蕴,而笔者将通过剖析看客们断裂的交流机制及其混沌封闭的生命状态,进一步探究此种现象的根由——看客们被“互看”的权力秩序规训、控制,对“权力”的欲望销蚀了他们的生命意识,他们不再是拥有丰盈灵魂的生命个体。
  一、话语“碎片化”——表达的丧失
  文本以大篇幅的文字刻画看客们的“看”及由“看”而引发的一系列动作和表情,而整个“示众”的场景中,看客们的表达即其所说的话却是寥寥无几。文中由人物直接说出的话共有十二句,而算上小学生在“刚刚低头要钻的时候,只听得一声‘什么’”①,这一处隐含的胖大汉的一句“什么”,全文一共出现十三句话。十三句中除了“工人似的粗人”询问“看”的缘由的话语外,其他的话语与事实和意义,或是不相符,或是无关。
  通过对文本中话语的具体分析,笔者发现“看客们”的语言是碎片化的。日常口语虽有零散的特点,但它是人正常表情達意、与他人交流的工具。文本中看客的语言显然不能完成这一任务,如“看客们”的两句集体话语:“吓,这孩子……”以及“好”,这两句话都是不完整的,它们只是群体在下意识中发出的机械的感叹词。就第一句话来看,语境透露出看客们在不满胖孩子的横冲直撞,但是他们话到嘴边又戛然而止,对事实、对自我的想法失去了表达。一个个失声的个体只能组成“哑然”的群体。
  “好!”这个单音节词也颇耐探究,它是由别处的看客集体发出的喝彩,预告了新的“看”的材料的出现。但其作用仅限于此,“好”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好”?听者都无从知晓。看客们的集体话语是碎片化的,无法传达交流需要的完整信息。文中最具典型的一处“碎片化”语言,是秃头读“白背心”身上的字,他研究后“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②一行行的字由他读来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破碎的音节。字作为符号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接收信息的主体,他已然丧失了辨识、理解符号的能力。
  还有老妈子对孩子的“教育”:“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③在这句话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占了一半字数,且“阿”和“看”各有一次重复。快速、频繁的停顿也使语言在视听上更具碎片化特点。由老妈子的语言也可以推断:她并不知道“看”的缘由,也不知道好看的原因,所以当需要解释自己的行为指令时,她只能失语。这些零散破碎的语言透露出看客们空洞、无智识的灵魂状态。正因为神志的空虚混沌,所以他们并没有交流的意向,也没有交流的需求。
  整个文本中最完整的一句话是“工人似的粗人”说的:“他,犯了什么事啦?……”④他是整个场景中唯一一个有交流意愿的出场人物,但是当他说完之后,“大家都愕然看他”。因为“这一‘语言表达’的行为不合乎‘看客’的成规,他立即成为‘被看’者”⑤,结果是“他仿佛犯了罪似的……溜出去了”⑥。他之所以被当作犯人一样看待,是因为他有所表达,打破了看客们并不需要交流的“潜规则”。他的行为对“互看”的权力秩序有所冲击,因而他成了需要被排除的“独异的个人”。在此,语言碎片化、丧失交流的群体以“看”作为惩罚手段将试图交流的个体排除出群体,交流机制正常运行的可能性丧失。
  在小说临近结尾处,坐客询问车夫“成么?”车夫点了点头。此处双向的交流看似得以实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交流机制的一方——车夫仍是没有语言的,而且坐客的话语简短至只有两字。文中所有人似乎都下意识地回避语言和交流。
  从社会学角度讲,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⑦。反之,当人与人之间不再需要配合的时候,表达自然就会丧失存在意义。而当生命个体不再相互需要,丧失表达,生命就会走向孤绝,随后而来的就是隔阂与冷漠。
  笔者注意到,在十三句话中有六句是重复的,胖小孩三次、四句的叫卖及胖大汉的两句“什么”。胖大汉的两次说话的因由都是有人(一次是小学生,一次是胖孩子)要在他腿旁钻出去。他的反应是一样的:一边说“什么”,一边把屁股一歪将空隙塞住。两次音节简短的“什么”,反映出胖大汉的不耐烦以及他对生命的漠视。“什么”一词所用于询问的对象并不是人,而是物。胖大汉唯一的语言透露出在他潜意识里并没有把他人当作“人”,他的动作也表明他并没有利人之心。而且胖大汉的语言动作片段的重复,可以说是其人生状态的一种隐喻:其生命囿于“看”与“被看”的循环,重复的、无意义的片段拼接成了他的人生。
  至于叫卖声,它本身就更具有零碎的特点。胖小孩的叫卖是以买家为隐含听者的,并不是单向的自言自语。在文本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来买包子,胖小孩的话语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此处的交流链条也是不完整的。值得一提的是,四句叫卖声中一直重复“热的”“刚出屉的”这两个形容词,但事实是“破旧桌子上,就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⑧。这种机械重复的谎言与同一个场域里的事实相映照,形成了一种“零度”、静观的反讽。   在文本中,“看”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它是传统文化中扼杀人的灵魂的社会秩序的代表,它也象征着一种无意义、无形却又被集体无意识认可的规训手段。可以对旁人施加“看”这一动作,意味着拥有着某种权力。正因如此,“看客们”才甘愿被“看”控制,沦陷于“看”的沼泽。他们沉溺于由“看”与“被看”构成的权力秩序,为了保全自己看的权力,既严格规训他人也规训自己。这种沉溺与生命个体灵魂的清明丰盈成反比,而《示众》里的看客们已然是麻木无识、精神封闭的行尸走肉。
  四、结语
  《示众》是一场“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看似“零度”的笔调里蕴含着他悲天悯人的沉痛。《示众》里看客们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退化,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流机制断裂。他们沦为“看”(权力)的“控制物”,被其所象征的秩序规训,又以其为工具规训他人。他们自我意识混沌,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彼此之间充满隔阂与冷漠。他们的生命只剩下对“看”的欲望,而拒斥其他正常的情感,他们活得空洞干瘪,虚无麻木,像“死鲈鱼”。可悲的是这种秩序本身是无意义的,更可悲之处在于,尽管无意义,“看”作为一种权力秩序、一种集体无意识,像迷雾一样渗入人的肌肤,让人不知如何才能将它驱散,唤醒被它控制的看客。
  王富仁曾说:“封建的禁欲主义和抑情主义造成的人的思想灵魂的畸形发展。”{16}或许只有看客们正常却被秩序压抑的情感得以恢复、张扬,其对生命的感知力才会复归。而当生命个体的生命意识和主体精神被唤醒,正常的交流机制(语言与意义、事实相符)、人与人之间冷漠的“看”与“被看”的权力关系才可得以消解,正常的社会伦理关系才能得以重建,生命才不会沦为“控制物”而成为真正的人。
  ①②③④⑥⑧⑩{11} 鲁迅:《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第78页,第83页,第79页,第79页,第76页,第78页,第78页。
  ⑤⑨ 曹清华:《词语、表达与鲁迅的“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第89页。
  ⑦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12} 张箭飞:《鲁迅诗化小说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13}{14} 古大勇:《“解构”语境下的传承与对话:鲁迅与1990年代后中国文学和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页,第185页。
  {15} 徐建:《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2页。
  {16}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1] 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 余放成,陈新瑶编.鲁迅小说导读[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 威廉·莱尔.故事的建筑师 语言的巧匠.乐黛云編.国外鲁迅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8]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满江红·和王昭仪韵》是宋人汪元量对王清惠《满江红》一词的酬和。虽是一首标致的步韵词,却不因拘于形式而削足适履,达到了“以韵补意”之效。全词以仄声作韵,错落有致;引据用典,寓情于物。字句间凸显与王昭仪的惺惺相惜之情,更抒其思乡之愁、亡国之戚。  关键词:汪元量 《满江红》  汪元量《满江红·和王昭仪韵》一词,是一首酬和词。原词为王清惠所作《满江红》。汪词云: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
摘 要:《哈姆雷特》作为文化转型时期的经典之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基督文化的时代印记。基督教文化对《哈姆雷特》的影响,可通过作品对《圣经》文学母题的援引或化用、基督教文化中超现实意象在作品中的呈现,以及基督教文化对剧中人物意识形态的潜在统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这三个层面使这部作品构成了多个向度的宗教语境,与浮于表面的人文主义的精神指归发生了明显的偏离,这是前人简单用人文主义精神阐释作品时的纰漏所在。 
摘 要:范成大在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绝句,记录了他在沦陷区的见闻感受,描写了沦陷区山河破碎的景象,书写了沦陷区百姓盼望收复失地的凄苦之情。他沿途拜谒忠良之墓,表达了他期盼恢复河山的豪情。他用诗歌表达心路历程,品读其诗歌,我们能感悟到他悲怆沉郁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范成大 使金纪行诗 心路历程 家国情怀  范成大(1126—1193)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宋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生
摘 要: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巴金的《家》分别创作于“五四”之前及之后,这两部作品中的“独异个人”首先是具有共同点的,即都带有悲剧元素;但鲁迅是借“独异”的“狂人”之口对国民性和封建文化进行既哀且怒的控诉,而巴金却旨在讲述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前途和命运。鲁迅对“庸众”的麻木内心是既痛又怒的,而巴金却是带着理解及同情诉说着他们的矛盾与无奈。这之中有两位作家创作的个体差别,更有时代的风
摘 要: 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 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置身于19世纪英国社会等级观念与世俗偏见之中,希斯克利夫在遭遇了一系列情感重创后,人物个性逐渐呈现出“迷失”的主要特征。在他复仇计划的实现过程中,人性的善却又伴随着周遭的改变而再次萌芽,并最终实现了“复归”,完成了精神上的解脱和生命的升华。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斯克里夫 人物形象 性格  一、《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人物整体性格概要  
摘 要:孤独作为自我意识的具体形态之一,也是曹文轩小说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曹文轩小说中,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些孤独少年的形象,并通过这些少年孤独时所选择的不同面对方式,表现孤独是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少年只有在孤独的历练中才能收获成长与蜕变。研究曹文轩小说的孤独意识,对理解曹文轩小说的教育意义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曹文轩 小说创作 孤独意识  曹文轩小说通过一些真实而哀伤瞬间的描写,表
摘 要: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19世纪英国文学中描写婚姻问题的典型。《傲慢与偏见》 中共有四组典型且具有区别的婚姻,它们代表着两种对立的婚姻模式,即单一追求型婚姻和复合追求型婚姻。简·奥斯丁通过这四组婚姻模式,表达出了她对于婚姻的态度和看法。她认为,男女青年在对待婚姻问题时一定要有审慎的态度;同时,物质和精神上的考虑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两点都具备,双方才能获得完满的婚
摘 要: 《太阳照在所有的事物上》是江西诗人殷红时隔二十年于诗坛复出后的一部力作。这部诗集以代表光亮和阴影的艺术象征分别构成了诗歌世界的经线和纬线,以诗人对生命困境的诠释和出路探索为梭,编织了一个以诗意栖居的方式实现光亮对阴影的超越,展开对光明不懈追求的诗歌世界。  关键词:殷红 《太阳照在所有的事物上》 生命困境  《太阳照在所有的事物上》是江西诗人殷红时隔二十年于诗坛复出后的一部力作。正如诗人
摘 要:《词曲概》是《艺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间词话》问世前最重要的词学批评著作。中国古代便有“词为小道”“胡夷里巷之曲”的说法。刘熙载在《词曲概》中是将其视为与诗、书、赋一样的正统文学范畴,词曲的正统文学特性在书中有鲜明的体现。  关键词:《词曲概》 正统文学 道德观念  刘熙载,字融斋,清末著名学者,一生以治经学为主,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著述丰富,《艺概》是其文艺批评的专著,其中
摘 要:曹文轩先生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儿童小说家,他所创造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尤其是由《草房子》《红瓦》和《根鸟》组成的长篇三部曲,在国内外收获了极高的赞誉。曹文轩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更关注儿童成长的精神内核,并且其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以及细腻的心理刻画,都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了极高的阅读享受,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曹文轩先生儿童文学的创作进行浅要的分析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