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学科是现在学生的弱点,要想提高素质,这一学科要狠抓。关于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稳扎稳打,逐步提高,最后达到点石成金、水到渠成的目的。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要教会学生学习,先得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关系到其学习方法的好差,而学习方法的好差则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强弱。许多学生之所以思维能力差、应试能力弱,就是因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均不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对历史学科学习有利,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要培养学生的常规学习习惯
一是预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所提预习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手不离笔,随读随记,一读二画三试,旁注、质疑、整理。如“读”,是通读课文,像语文那样归纳段落大意与中心思想,弄清课文内容。“画”即将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点画出记号,以便识记理解。同时要告诉学生“画”的历史知识的“五要素”是时、地、人、事、义。
二是听课。要求学生既要认真听,又要认真记。“听”要侧重于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记”要侧重于史论结合的分析,对教师提的问题积极思考,检查教师与自己的思路有何不同,找出分析的方法。
三是作业。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答题规范,版面规范。“书写规范”要求写字不潦草,字的行间距、字间距要拉开;“答题规范”要求做到“四化”,即要点化、序号化、条理化、段落化;“版面规范”即作业要整洁美观,作业本一页要一分为二,一边用于答题,一边用于纠错。
二、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历史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必然有某种联系。学生在平时学习时的独立思考就是指对历史知识的延伸联想,要求学生养成对历史知识纵横联系的习惯,在学会“是什么”的基础上弄清楚“为什么”与“还有什么”。
三、要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的习惯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只有不断总结。为此教师要要求学生一课一小结、一章一总结。经常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从琐碎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不满足于只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要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合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在教学中,应着重教会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一是常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明确老师上课的结构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小结—布置作业,而学生接受一节新课的过程应是自读预习—课堂理解—作业运用—复习归纳—自测考试。上课时再让学生明确课文的重难点,拟出提纲,再带着学生分析,久而久之,学生逐渐能独立对一篇课文进行分析,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然后介绍具体的学习方法,如记忆的谐音法、观察分析的“立体几何法”(看问题多方面多层次)、解题的“因式分解法”与“合成法”、比较分析的“交集法”(即用数学集合中的子集、交集、并集)等,经上课的多次示范,以及平时的严格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归纳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历史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如果只是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也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归纳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要求学生能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
新修订的考试说明把历史学科的能力归纳为九项四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类对社会历史进行理性的思考,即历史思维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所在。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备较好的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一是把握整体的思维,构筑历史知识框架,即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中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构筑知识框架。二是启发善于联想的思维,理清历史发展的纵横关系,与前文所述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一样,进行纵横联系。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内容应进一步联想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及对亚非拉的影响;学习三次科技革命同时联系对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
学历史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素质。
(责任编辑 庞丹丹)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要教会学生学习,先得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关系到其学习方法的好差,而学习方法的好差则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强弱。许多学生之所以思维能力差、应试能力弱,就是因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均不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对历史学科学习有利,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要培养学生的常规学习习惯
一是预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所提预习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手不离笔,随读随记,一读二画三试,旁注、质疑、整理。如“读”,是通读课文,像语文那样归纳段落大意与中心思想,弄清课文内容。“画”即将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点画出记号,以便识记理解。同时要告诉学生“画”的历史知识的“五要素”是时、地、人、事、义。
二是听课。要求学生既要认真听,又要认真记。“听”要侧重于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记”要侧重于史论结合的分析,对教师提的问题积极思考,检查教师与自己的思路有何不同,找出分析的方法。
三是作业。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答题规范,版面规范。“书写规范”要求写字不潦草,字的行间距、字间距要拉开;“答题规范”要求做到“四化”,即要点化、序号化、条理化、段落化;“版面规范”即作业要整洁美观,作业本一页要一分为二,一边用于答题,一边用于纠错。
二、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历史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必然有某种联系。学生在平时学习时的独立思考就是指对历史知识的延伸联想,要求学生养成对历史知识纵横联系的习惯,在学会“是什么”的基础上弄清楚“为什么”与“还有什么”。
三、要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的习惯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只有不断总结。为此教师要要求学生一课一小结、一章一总结。经常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从琐碎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不满足于只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要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合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在教学中,应着重教会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一是常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明确老师上课的结构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小结—布置作业,而学生接受一节新课的过程应是自读预习—课堂理解—作业运用—复习归纳—自测考试。上课时再让学生明确课文的重难点,拟出提纲,再带着学生分析,久而久之,学生逐渐能独立对一篇课文进行分析,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然后介绍具体的学习方法,如记忆的谐音法、观察分析的“立体几何法”(看问题多方面多层次)、解题的“因式分解法”与“合成法”、比较分析的“交集法”(即用数学集合中的子集、交集、并集)等,经上课的多次示范,以及平时的严格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归纳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历史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如果只是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也适应不了高考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归纳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要求学生能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
新修订的考试说明把历史学科的能力归纳为九项四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类对社会历史进行理性的思考,即历史思维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所在。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备较好的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一是把握整体的思维,构筑历史知识框架,即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中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构筑知识框架。二是启发善于联想的思维,理清历史发展的纵横关系,与前文所述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一样,进行纵横联系。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内容应进一步联想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及对亚非拉的影响;学习三次科技革命同时联系对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等。
学历史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素质。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