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高中阶段应该多发展理性思维,背书没有什么用。实际上提倡诵读经典与此并不矛盾。江泽民同志曾说:“不论学什么语言材料,都得背诵,背诵使人受益匪浅。”高中生正处在快速成长的黄金阶段,多背诵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这对于语文素养的形成意义重大,因为头脑里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语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
一、提高诵读效率的方法
我们提倡诵读,但并不提倡死读书。提高诵读效率要讲究方法。
(一)温故知新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温故的重要性,遗忘规律也告诉我们,学生经过背诵而暂时记忆下来的东西,假如不经过反复的刺激,是很容易忘记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有一次我一口气讲了10首的课外古诗,期间没有经过复习,结果非常糟糕,有一大部分同学已经把古诗抛在九霄云外去了,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乱说一通。后来我比较注重“温故”,一天只讲一首,但第二天会抽查前一天学习的内容。还是10首诗,还是那些学生,半个月后基本都能脱口成诵,效果非常好。
(二)定时检查
双周的星期三,我会安排一个课时组织班内的背诵活动或默写。这个背诵活动主要是汇报、总结。做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大显身手去背诵,既能展现背诵的成果,又能又能体现学生的能力,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能背二十首左右的古诗词及十篇左右的优秀文章。部分学生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认真地做好笔记,摘录到许多好词、好句,而且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作文当中。
(三)表扬激励
每个月我们班会举行一次诗词大赛,将经典诵读活动推向高潮。在大赛前,我会告诉学生大赛的方向,这样学生就可以去寻找资料,迎接比赛。因为我们举行比赛的目的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巧记巧背,实现更大的积累。我呢,自己也会创造丰富多彩的、别开生面的比赛游戏。比如“观画背诗”、“诗句接龙”、“观题诵诗”……在比赛过程中,一个个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四)环境建设
班刊是班级建设的重要阵地。每个学期我会指导学生做几次班刊,其中有两次会以专刊形式讲优秀诗词,比如友情诗、送别诗。这样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会进一步了解古诗。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利用家庭的有效时间来学习优秀诗词,是巩固的有效途径。在双休日我会尽量布置少些作业,以便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而且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一起监督并参与活动之中沉浸在优秀诗文的海洋里,到期末还会评出最优秀的家长以资鼓励。
二、加强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语文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而优秀诗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古代诗人学者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让人受到激励,或使人受到启发。而作为高中生不仅仅会背诵其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品味其中的美,受到激励或启发。要让人文之花悄然绽放,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善于创设情境
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意境中,迅速理解文意。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教《烛之武退秦师》的。
学生初步阅读原文后,教师出示课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在一个不带月色的黑夜,城门紧闭,黑暗中人影晃动。
师说:此刻,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烛之武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不在家躺着睡觉,跑到这城门来干什么?他就不怕死?他出去有用吗?城门外面黑黑的树丛中显出人影,他们都是什么人?
学生略作思索便举起了手……
师说:烛之武的说辞是怎么有一步一步推进的?
学生的手又刷刷举了起来……
这位老师巧妙的点拨,就创设了一个剑拔弩张的情境,让学生从旁观者转为当事人的角色。他们不由得思考事态的发展,人物的命运。而背诵就成了故事在头脑中的演出。那一篇课文,我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都在当天把课文背诵出来。
(二)教会学生体味人格美
“颂其诗贵知其人”,由于诗歌是诗人精神和思想的体现,因此,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体味诗人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如《离骚》,屈原一生心怀楚国大地,心系楚国人民,不畏艰难,不断求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屈原的生平,以及他相关的作品,然后在进一步体味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格美,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三)引导学生领悟理趣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但有时作者为了表达复杂情感和思想的需要,必然要将情感深化为理性。因此,许多古诗在形象中不但体现诗趣,而且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形成所谓的“理趣”,典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中前两句概括了庐山的特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方向、庐山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所以,诗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至此,诗人揭示了一条哲理:我们看问题时,不要为局部的现象所迷惑,只有全面分析它,才能认识其本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诗中庐山的形象,而且要通过组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联系身边生活事例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探求与思考,从而领悟诗中的理趣美。
综上所述,高中应重视优秀诗文的积累,走循序渐进这条必经之路,使开辟落实成为绿色通道,让人文之花结出丰盛之果。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丰富起来,优秀诗文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最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题,都大大强化了对作品的品评,不但古诗文如此,现代阅读文也如此。诵读是掌握文章内在情感的最好工具。学生们热爱诵读,积极诵读,语文素养的提高显然就是题中之义了。
一、提高诵读效率的方法
我们提倡诵读,但并不提倡死读书。提高诵读效率要讲究方法。
(一)温故知新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温故的重要性,遗忘规律也告诉我们,学生经过背诵而暂时记忆下来的东西,假如不经过反复的刺激,是很容易忘记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有一次我一口气讲了10首的课外古诗,期间没有经过复习,结果非常糟糕,有一大部分同学已经把古诗抛在九霄云外去了,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乱说一通。后来我比较注重“温故”,一天只讲一首,但第二天会抽查前一天学习的内容。还是10首诗,还是那些学生,半个月后基本都能脱口成诵,效果非常好。
(二)定时检查
双周的星期三,我会安排一个课时组织班内的背诵活动或默写。这个背诵活动主要是汇报、总结。做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大显身手去背诵,既能展现背诵的成果,又能又能体现学生的能力,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能背二十首左右的古诗词及十篇左右的优秀文章。部分学生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认真地做好笔记,摘录到许多好词、好句,而且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作文当中。
(三)表扬激励
每个月我们班会举行一次诗词大赛,将经典诵读活动推向高潮。在大赛前,我会告诉学生大赛的方向,这样学生就可以去寻找资料,迎接比赛。因为我们举行比赛的目的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巧记巧背,实现更大的积累。我呢,自己也会创造丰富多彩的、别开生面的比赛游戏。比如“观画背诗”、“诗句接龙”、“观题诵诗”……在比赛过程中,一个个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四)环境建设
班刊是班级建设的重要阵地。每个学期我会指导学生做几次班刊,其中有两次会以专刊形式讲优秀诗词,比如友情诗、送别诗。这样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会进一步了解古诗。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利用家庭的有效时间来学习优秀诗词,是巩固的有效途径。在双休日我会尽量布置少些作业,以便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而且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一起监督并参与活动之中沉浸在优秀诗文的海洋里,到期末还会评出最优秀的家长以资鼓励。
二、加强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语文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而优秀诗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古代诗人学者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让人受到激励,或使人受到启发。而作为高中生不仅仅会背诵其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品味其中的美,受到激励或启发。要让人文之花悄然绽放,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善于创设情境
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意境中,迅速理解文意。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教《烛之武退秦师》的。
学生初步阅读原文后,教师出示课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在一个不带月色的黑夜,城门紧闭,黑暗中人影晃动。
师说:此刻,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烛之武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不在家躺着睡觉,跑到这城门来干什么?他就不怕死?他出去有用吗?城门外面黑黑的树丛中显出人影,他们都是什么人?
学生略作思索便举起了手……
师说:烛之武的说辞是怎么有一步一步推进的?
学生的手又刷刷举了起来……
这位老师巧妙的点拨,就创设了一个剑拔弩张的情境,让学生从旁观者转为当事人的角色。他们不由得思考事态的发展,人物的命运。而背诵就成了故事在头脑中的演出。那一篇课文,我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都在当天把课文背诵出来。
(二)教会学生体味人格美
“颂其诗贵知其人”,由于诗歌是诗人精神和思想的体现,因此,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体味诗人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如《离骚》,屈原一生心怀楚国大地,心系楚国人民,不畏艰难,不断求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屈原的生平,以及他相关的作品,然后在进一步体味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格美,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三)引导学生领悟理趣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但有时作者为了表达复杂情感和思想的需要,必然要将情感深化为理性。因此,许多古诗在形象中不但体现诗趣,而且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形成所谓的“理趣”,典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中前两句概括了庐山的特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方向、庐山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所以,诗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至此,诗人揭示了一条哲理:我们看问题时,不要为局部的现象所迷惑,只有全面分析它,才能认识其本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诗中庐山的形象,而且要通过组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联系身边生活事例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探求与思考,从而领悟诗中的理趣美。
综上所述,高中应重视优秀诗文的积累,走循序渐进这条必经之路,使开辟落实成为绿色通道,让人文之花结出丰盛之果。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丰富起来,优秀诗文才能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最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题,都大大强化了对作品的品评,不但古诗文如此,现代阅读文也如此。诵读是掌握文章内在情感的最好工具。学生们热爱诵读,积极诵读,语文素养的提高显然就是题中之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