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新型课堂的创建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_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对传统的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对课堂进行全面的彻底的系统的革新,创建一种新型课堂。新型课堂以学生为主人,“教室”向 “学室”转变,“教师”向“先生”转变,“教案”向“学案”转变,“教学”向“学教”转变,“教本”向“文本”转变,“讲台”向“展台”转变,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享受课堂生活。
  关键词:创新;课堂;学生
  对于学校怎样来定性,钟启泉教授在《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一文中指出: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力发展的基础。随着产业主义价值观的崩溃“工场型学校”行将终结,而代之以“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其教育目标是为学生的全人格设计的,即为学生的教育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身体需求、道德需求而设定的。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中,真正做到了把人当作“人”来教育、教学,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反思我们以往的教育改革,提的最多的也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每次改革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是教师的一种设计,是为教师的教学策略而设置的,体现在教学的局部。这种设计成为教师体现其“先进”教育思想的一种“摆设”,学生则成了教师运筹帷幄的工具,成了展示其高超技艺的“道具”。简言之,学生在课堂上还未获得其应有的地位,还未成为课堂的主人。显然,这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相悖的。美国学者波依尔指出:“学校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交互主体的伙伴关系。我们传统的教师主宰型的师生关系离这种“交互主体”伙伴型的师生关系相差甚远。
  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对课堂进行全面的彻底的系统的革新,创建一种“新课堂”。“新课堂”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创建的基石,以学生好学为基本价值取向(而非教师好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生当作课堂最为重要的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堂”提倡以学习取向为教学的起点,而非知识的逻辑起点,顺应学生的内部自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种架构努力使课堂从教师表演的舞台变为师生互动的平台,从知识传授的场所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从训练的工厂变为个性发展的天地。
  基于這样的认识,对“新课堂”创建作如下断想。
  “教室”→ “学室”
  古人创立新名称往往从生活经验出发,因此非常明确地把学生学习的场所称为“学校”,突出一个“学”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集权统治思想影响到学校,于是“教”的观念不断被强化,世人便把学生学习的地方命名为“教室”。看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学习之所正名,改“教室”为“学室”。
  其二,“学室”这样的称谓还能超越“教”的思维局限,使之成为学生活动之所、生活之所、游戏之所,成为“自由生命体”成长之所,成为丰富学生个人世界之所。
  “教师”→“先生”
  在这一点上,我们又不得不佩服古人,他们把老师称之为“先生”,实乃高明。“先生”者,亦是学生,无非是先学一步的学生。
  然“教师”这样崇高的称谓,地位明显高于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了课堂的主人、权威、领导。而实际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伙伴,如一定要分个高低的话,我们亦可冠之“平等中的首席”。看来,“先生”这样的称谓倒也返朴归真,让我们可以时刻铭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教案”→“学案”
  “教案”是教师“教”的方案、蓝图、模本,是为教师服务的。它以内容为导向,以知识为起点,流程规范,操作慎密。我们在设计时,往往重视教学的“成就性目标”,忽视“体验性目标”。
  我们知道,课堂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先有学生的“学标”然后有教师的“教标”,先有学生学习的“学案”然后才有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案”。况且,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是随机生成的。因此有必要改“教案”为“学案”,以过程为导向,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假想出学生学习的模块,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建构,其间教师应做的主要是服务、引导和组织工作。
  “教学”→“学教”
  以往的“教学”所提倡的是“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因此课堂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手段。
  而这一切是与课程标准相悖的。因为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要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因此应改“教学”为“学教”,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教本”→“文本”
  传统的教学以“教本”为中心,提倡对“教本”的熟识、深挖、理解、掌握。这种视“教本”为神圣的做法导致课堂学习的简单化和师生视野的狭隘。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本”其实只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资源之一,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师生交流、教师和学生本人,也都是学习资源,而且是更为重要的资源。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师生的学习才能突破“教本”的限制,突破“课堂”的限制,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构建起开放的、综合的学习资源系统。
  “讲台”→“展台”
  教室中需要“讲台”吗?三尺讲台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地方,是代表教师权威的“圣地”,是教师表演的舞台。神圣的讲台竖起了教师的权威,却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
  我们知道,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创造条件。因此,教室里应撤掉“讲台”,设置学生自由表演的舞台、展示学习成果的“展台”,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享受课堂生活。如果真是这样,将是学生的幸事,教师的幸事。
  参考文献:
  [1]黄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143
  [2]王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1):11
  [3]潘家林.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0(11):15
  [4]吴慧.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J].新课程·小学.2010(7):7
其他文献
作为旅游景点的首张名片,旅游景点名称很大程度上能在第一感觉上抓住游客的心。要推动旅游业发展,首先必须做好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在动手翻译前,译者首先必须了解翻译对象
所谓的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个巧妙而又正确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联结知识,沟通师生情感的作用。但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起始,却是应当认真推敲的。绝不能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搬套用。现结合自己
清代满族作为少数民族虽然在政治上统治了全国,独揽大权,但是满族社会的经济文化意识仍然落后于汉族社会,中原地区的封建制度及文化生活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清朝统治者为维护
目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了颗粒物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10μm的颗粒物)可分为三类:粗颗粒物(PM2.5-10)、细颗粒物(PM2.5)、超细颗粒物(PM0.1)。其中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可吸附更多的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的物质,并可到达各级细支气管并沉积于肺泡,因而较粗颗粒物对人体具有更大的毒性[1-2]。下呼吸道感染(
第一部分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建模成功的鉴定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并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   方法:  
摘要: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
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建议可以从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如何才能使自身的教学活动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实现完美的融合?下面,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上述话题展开探讨  一、趣味引课题,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外部力量。  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导入”是关键,
引导舆论是党报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现在,各级党报都在这方面下功夫、费脑筋。为什么?因为遇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 Guiding publi
沐浴在新课标改革的春风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应当从培育和呵护生命出发,充分赋予学生自由,给予学生主动权,使教育和生命回归到同一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评改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