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涌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依赖于互联网的信息多元化和信息检索的高速化,高校课堂师生互动教育APP应运而生。本文通过logistic模型探究高校课堂师生互动教育APP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课下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推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教育类APP;信息化教学;logistic模型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手机、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络在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这些新技术、新手段也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内容的不断改革,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不仅可以在固定的教室或课堂上,如今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智能终端开展的随时化学习已经成為一种新常态式的学习方式[1]。教育类APP是移动互联网络与教育应用相融合,并随着需求不断改进更新,本文通过国内高校教育现状与对教育类APP的使用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能够丰富移动学习的相关理论,为教育类APP在高校的使用提供依据,也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二、高校教育现状及问题
众所周知,高校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丰富的知识体系,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其它各方面素质。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教学活动中还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缺少活力,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师生缺少交流沟通等,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少考虑和重视学生的反馈活动,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通常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利于人才的多元化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学生对高水平教学方法或策略,如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等的评价较低,反映出高校教学模式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需求[2]。
(二)教学活动实施效果欠佳
高校的教学活动实施以课堂授课为主,由于教学课时压缩,教师为赶进度较少提出供学生钻研思考的问题。此外,高校的教学内容专业化较强,内容分散深奥,往往不易管理课堂纪律。学生有时会摆弄手机或者思维走神,甚至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对专业课产生厌倦态度。总体来看,高校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内容滞后
高校往往不太重视教学的生动形象,教师也没有重视起来。教师上课时,许多内容是照本宣科,很少贴近前沿。
总的来看,随着教师和学生对应用新媒体技术学习方式的好奇心不断增强,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学习需要。当前,网络教学环境和教学硬件设备逐渐完善、教育“云”技术逐步发展和广泛应用、学者们不断提出各种创新科技教育理念,将科技与教育有效融合,让数字化教育体现到教学的各个阶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师生绩效,已成为高校教学中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
三、高校课堂师生互动教育APP的影响因素:
基于441份基础学生问卷数据,筛选出本文需要用到的346户数据,对10个指标进行赋值,利用stata软件通过logistics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果:
(一)家庭背景
家庭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较为重要及显著[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学生是否愿意使用教育类APP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学生使用教育类APP,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单位,就会有0.7279的概率更愿意接受教育类APP,父母的年龄成负向影响,但是并不显著。
(二)学生的个人情况
调查显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变化,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使用高校课堂师生互动教育APP,概率高达1.0865,这可能的原因是学生的目标逐渐建立,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尤其是大三和大四考取证书、临近考研的同学,大多会使用这种教育APP,方便快学生的年龄捷的获取知识和相关学习信息,而且APP功能涉及范围广,还能满足毕业论文、学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要求。在大学之前使用过教育类APP和学校类别更高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类APP。
(三)使用环境
首先学生在使用教育类APP进行学习时,会受到学校的影响,学校能否提供稳定的网络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APP进行学习;其次是老师的影响,老师是否支持、教育的观念和对APP的态度等都会影响学生是否会使用APP,如果老师能够接受新鲜的教学方式,认可并鼓励学生使用教育APP,学生就会受到积极影响[4]。所以老师认可这种教育类APP,并能将其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学生对教育类APP的使用;最后是周围同学的影响,比如周围同学互相分享使用教育类APP的课程资源、交流学习心得,向同学们宣传此类APP,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了解APP的功能和用途,也会扩大使用范围。
(四)APP情况
APP上的学习资源是否丰富充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使用教育类APP,教育类APP上的资源大多数是文字、电子书、图像和视频,学习资源内容是否广泛性、形式是否多样化以及是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都会影响学生是否会选择此类教育APP,学生认为学习资源丰富,师生互动方便,学生互相沟通,就会使用教育类APP[5]。
四、结语:
家庭背景、学生的年龄、学生的学校类别、使用环境、APP自身都会影响学生是否使用教育类APP,且根据调查显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能够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学生年龄的增大,学生学校类别的提高,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资源的丰富多样,均对增加App的使用倾向有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肖长永,蒋华,刘娅婷,龙娈珍,朱菁.基于手机APP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4):212-213.
[2]赵梅,杨文正,孙梦琴,马映梅.教育APP开发模式演进及发展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6):90-97.
[3]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雷朝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1):42-45
[4]刘丹;胡卫星;李玉斌;李畅;.移动教育APP的研发现状与应用问题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v.37;No.280(08):47-52.
[5]马玉慧;赵乐;李南南;王硕烁;.新型移动学习资源——教育APP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No.351(04):64-70.
作者简介:
康乐(1996.2-),女,山西省太原人,山西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
武玉莹(1998.4-),女,山东省东营人,山西农业大学国际与贸易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教育类APP;信息化教学;logistic模型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手机、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络在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这些新技术、新手段也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内容的不断改革,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不仅可以在固定的教室或课堂上,如今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智能终端开展的随时化学习已经成為一种新常态式的学习方式[1]。教育类APP是移动互联网络与教育应用相融合,并随着需求不断改进更新,本文通过国内高校教育现状与对教育类APP的使用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能够丰富移动学习的相关理论,为教育类APP在高校的使用提供依据,也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二、高校教育现状及问题
众所周知,高校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等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丰富的知识体系,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其它各方面素质。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教学活动中还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缺少活力,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师生缺少交流沟通等,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少考虑和重视学生的反馈活动,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通常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利于人才的多元化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学生对高水平教学方法或策略,如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等的评价较低,反映出高校教学模式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需求[2]。
(二)教学活动实施效果欠佳
高校的教学活动实施以课堂授课为主,由于教学课时压缩,教师为赶进度较少提出供学生钻研思考的问题。此外,高校的教学内容专业化较强,内容分散深奥,往往不易管理课堂纪律。学生有时会摆弄手机或者思维走神,甚至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对专业课产生厌倦态度。总体来看,高校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内容滞后
高校往往不太重视教学的生动形象,教师也没有重视起来。教师上课时,许多内容是照本宣科,很少贴近前沿。
总的来看,随着教师和学生对应用新媒体技术学习方式的好奇心不断增强,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学习需要。当前,网络教学环境和教学硬件设备逐渐完善、教育“云”技术逐步发展和广泛应用、学者们不断提出各种创新科技教育理念,将科技与教育有效融合,让数字化教育体现到教学的各个阶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师生绩效,已成为高校教学中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
三、高校课堂师生互动教育APP的影响因素:
基于441份基础学生问卷数据,筛选出本文需要用到的346户数据,对10个指标进行赋值,利用stata软件通过logistics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果:
(一)家庭背景
家庭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较为重要及显著[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学生是否愿意使用教育类APP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学生使用教育类APP,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单位,就会有0.7279的概率更愿意接受教育类APP,父母的年龄成负向影响,但是并不显著。
(二)学生的个人情况
调查显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变化,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使用高校课堂师生互动教育APP,概率高达1.0865,这可能的原因是学生的目标逐渐建立,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尤其是大三和大四考取证书、临近考研的同学,大多会使用这种教育APP,方便快学生的年龄捷的获取知识和相关学习信息,而且APP功能涉及范围广,还能满足毕业论文、学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要求。在大学之前使用过教育类APP和学校类别更高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类APP。
(三)使用环境
首先学生在使用教育类APP进行学习时,会受到学校的影响,学校能否提供稳定的网络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APP进行学习;其次是老师的影响,老师是否支持、教育的观念和对APP的态度等都会影响学生是否会使用APP,如果老师能够接受新鲜的教学方式,认可并鼓励学生使用教育APP,学生就会受到积极影响[4]。所以老师认可这种教育类APP,并能将其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学生对教育类APP的使用;最后是周围同学的影响,比如周围同学互相分享使用教育类APP的课程资源、交流学习心得,向同学们宣传此类APP,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了解APP的功能和用途,也会扩大使用范围。
(四)APP情况
APP上的学习资源是否丰富充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使用教育类APP,教育类APP上的资源大多数是文字、电子书、图像和视频,学习资源内容是否广泛性、形式是否多样化以及是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都会影响学生是否会选择此类教育APP,学生认为学习资源丰富,师生互动方便,学生互相沟通,就会使用教育类APP[5]。
四、结语:
家庭背景、学生的年龄、学生的学校类别、使用环境、APP自身都会影响学生是否使用教育类APP,且根据调查显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能够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学生年龄的增大,学生学校类别的提高,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学习资源的丰富多样,均对增加App的使用倾向有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肖长永,蒋华,刘娅婷,龙娈珍,朱菁.基于手机APP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4):212-213.
[2]赵梅,杨文正,孙梦琴,马映梅.教育APP开发模式演进及发展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6):90-97.
[3]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雷朝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1):42-45
[4]刘丹;胡卫星;李玉斌;李畅;.移动教育APP的研发现状与应用问题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v.37;No.280(08):47-52.
[5]马玉慧;赵乐;李南南;王硕烁;.新型移动学习资源——教育APP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No.351(04):64-70.
作者简介:
康乐(1996.2-),女,山西省太原人,山西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
武玉莹(1998.4-),女,山东省东营人,山西农业大学国际与贸易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