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1987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听语文老师说:“作文难,难作文”,但也有的老师同样也觉得“阅读难,难阅读”,教师教学阅读时也不知道该从何着手,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小的一篇阅读短文学生也怕,老师
  也怕,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看一看,想一想,写一点罢了。这种情况,显而易见地暴露了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究其原委,不是学生本身存在问题,而是我们平时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才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没有“读书破万卷”作为基础,又怎么能“下笔如有神”呢?过多地强调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难,而不去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怎样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喜爱阅读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当然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很多,如与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或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也可以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通过好奇心来主动地去阅读等等。
  二、注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阅读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和摘抄评价法等。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应用,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注意方式的选择。在阅读的形式上作为教师要加以选择,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我们可以采用课外分组阅读,收集储备佳作名篇,也可以通过小组推荐精品短文,利用课外时间有感情朗读,师生共同畅谈感受的方式。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阅读,学生既有了阅读的兴趣,也能对一些佳作名篇,名言锦句或是感受深刻的段子有了一定量的储备,以便给学生作文和阅读增添精彩!
  三、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五彩斑斓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鲜活的语文阅读教学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后,要找准切入点,顺势引入乡土教材的学习,这样既丰富了课堂资源,活跃了学生思维,又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弘扬了乡土文化。魏书生曾说:“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只在由四堵墙围成的物理空间中进行。优秀的语文老师,就在于他能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使学生能在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增知识、长才干。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
  1.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农村小学应建起图书室,班级可成立图书角。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3.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阶段,正是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用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寻求学科间的有机渗透。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加以正确的、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肯定会有一个新的突破。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不再是小概念上的语文教学,而是一种大概念上的能力培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将会影响其一生,尤其是小学阶段怎样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点。这个习惯的形成,不仅是说我们的学生能经常性的阅读,而且会善于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只要我们在平常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的说法也将会成为过去;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对“阅读难,难阅读”我们就可以挥手说再见了。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学以创新教学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语文创新教学首要的是实现阅读教学的创新,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成为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保证,成为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因此,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文本个性解读的强烈意识,并将其落实到课前阅读、备课过程及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阅读教学;文本个性解读;课前阅读;设计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仍然不适应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提高的需要,急需大规模的培训来提高。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把它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精心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大规模、高质量地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为义务
摘 要:为了使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大力推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年轻历史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顺应课程改革的理念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势在必行。  关键词:历史课程改革;教师成长;专业素养    一、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2001年各科的新课程标准相继颁布,新课标以《纲要》为依据,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教学大纲只重视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历史课程的
体育与健康课的生动活泼与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关系,体育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兴趣盎然,确保师生双方在和谐欢快的气氛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课堂气氛是沉闷、压抑,还是活泼、乐观,这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外国体育教学法专家竭力赞赏活泼乐观的体育课,他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的标准有两条:一条是“出汗”,一条是“笑”。后者就是指课堂欢声笑语,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把体育与健康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兴趣盎然,在学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最普遍、最根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关键.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和
插图是历史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课的课文都或多或少地配有一些人物、器皿、地形等插图。通过实践,我发现巧妙地利用这些插图,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初中历史教材中对插图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以图为路,转入正题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要针对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和途径,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已经成为各科教师十分感兴趣的话题。现结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点滴经验,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课有些内容理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的一大迫切的任务,与此同时,中小学生道德发展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通常表现为:(1)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他们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言谈举止流气、俗气、匪气。(2)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摆阔气,求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3)不爱护公物和破坏环境,打架斗殴;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
从事比较剧烈的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的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从安静状态尽快地进入运动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使机体代谢加速,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提高肌肉的弹性、伸展性、收缩力、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要经历从宏观现象到微观解释,从定性讨论到定量研究,从只关注物质变化到同时关注能量变化的转变过程,最终形成对物质变化的稳定的认识,即物质的变化观。这些转变过程复杂缓慢,需要借助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渗透,持续构建,才可能逐渐形成。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关注教学内容在学生观念建构中的功能与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理论体系。  化学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