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讨论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注意对讨论问题的筛选,没有注意对小组讨论过程的有效控制,没有注重对学生参与讨论的习惯的培养等.而有效的小组讨论,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精选问题、精心组织、精益求精”三个基本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小组讨论;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关系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组内、组间活动,开展学习的一种互助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如果实施得当,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互助协作意识的形成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教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学习方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精选问题,吸引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学习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建构成的学习形式.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数学课堂小组讨论是建立在数学问题之上的学习活动,因而,对讨论的问题的精选是提高小组讨论学习效果的关键之一.我们可以从质量和数量等角度来精选问题.
1提高问题的质量
不是所有数学问题都需要小组讨论学习,没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容易误导学生,引起学生小题大做.所以,从学生角度来看,首先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当问题在学生无法独立解决,或独立解决没有把握时,需要学生讨论;对于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二,是学生能够讨论的问题.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当;问题超过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讨论就没有结果.第三,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则讨论难以顺利进行.从问题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需要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知识.第二,能启迪学生思维或蕴含着某些典型的思维方式.第三,处于解决问题“突破口”的知识.
2控制问题的数量
小组讨论学习,并不是讨论问题越多越好,在课堂上如果问题堆积,讨论连连,即使很有趣的问题,学生也会感觉疲劳生厌,使课堂效率降低.因而,在提高问题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应控制让学生讨论问题的数量,在数学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让学生组织小组讨论一堂课中不能多于三次.出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此其一;出于教学方式多样性的考虑,此其二.
3增加问题的能量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小组讨论学习是一个集体再创造的过程,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前人已经创造的数学知识重新展示、创造的过程.因而,我们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便于学生进行再创造,是再创造的温床.
二、精心组织,促使学生参与小组讨论
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表达自己,学会沟通,学会质疑,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班级的组织纪律,教师不做精心的组织,不设定相关的程序,小组讨论很可能是流于形式,浪费时间,收效甚微.因而小组讨论的形式要相对稳定又要变化多样.
1灵活分组,组间竞争,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确当的分好学习小组,是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学习能力,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班分成多个小组,通常每组4~6人,组内选小组长,数学学习小组的建立,不能简单沿用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已经建立的学习小组.这样,尽量让各个小组整体水平相当,便于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组内组合,自愿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组分成后,要尽量让每个学习小组成为一个整体,组间可以做一些微调,但组内的分工组合应该由学生自愿组合分工,强调组内成员之间彼此合作互动,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人人参与,成员听取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
3组织形式稳定,讨论内容多变,保持学生的求知热情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小组讨论学习是一个集体再创造的过程,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前人已经创造过的数学知识重新创造的过程.因而,小组讨论学习再创造的过程要遵循创造的规律.首先要明确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其次要有经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在讨论中要及时总结讨论的成果,及时调整讨论的方向.
三、精益求精,学生产生小组讨论效果
较好地发挥小组讨论学习的效果,提高小组讨论学习的效率,其实是教师学生相互配合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
1培养小组成员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良好的组织纪律是小组讨论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小组讨论中的纪律要求,鼓励学生自觉遵守讨论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守纪习惯.
2引导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两个极端:只听别人讲不踊跃发言,或只说不倾听他人发言.这些都不是我们要提倡的习惯,较好的习惯是善言又善听.只要小组的每一个组员都能做到善言又善听,小组讨论的效率就提高了,效果就增强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习惯:在初用小组讨论学习方法时,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发言的顺序,运用熟练后可以让学生随机发言.
3鼓励学生赞扬别人激励自己
小组讨论是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自己,而促进小组合作的动力源泉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赏识,相互激励.仅有严格的纪律、清晰的程序,只能保证小组讨论的顺利进行,并不能保证合作的愉快!要让小组讨论愉快的进行,让学生享受小组讨论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讨论中增强自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赏识别人、学会赞扬别人.
4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解决问题是小组讨论的目的,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多少有失偏颇,因而在讨论中最常见的场面就是各执己见,针锋相对,缺少包容,难得全面看问题.这种表面轰轰烈烈,各执己见的讨论不是高效的小组讨论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反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自己.
小组讨论学习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如果组织不好,往往会让讨论活动流于形式.当然,小组讨论学习的运用也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从低效到高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勤于思考,寻找适合自己,适合不同学生的小组讨论方法.
【关键词】中职数学;小组讨论;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关系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组内、组间活动,开展学习的一种互助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如果实施得当,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互助协作意识的形成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教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学习方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精选问题,吸引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学习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建构成的学习形式.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数学课堂小组讨论是建立在数学问题之上的学习活动,因而,对讨论的问题的精选是提高小组讨论学习效果的关键之一.我们可以从质量和数量等角度来精选问题.
1提高问题的质量
不是所有数学问题都需要小组讨论学习,没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容易误导学生,引起学生小题大做.所以,从学生角度来看,首先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当问题在学生无法独立解决,或独立解决没有把握时,需要学生讨论;对于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二,是学生能够讨论的问题.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当;问题超过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讨论就没有结果.第三,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则讨论难以顺利进行.从问题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需要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知识.第二,能启迪学生思维或蕴含着某些典型的思维方式.第三,处于解决问题“突破口”的知识.
2控制问题的数量
小组讨论学习,并不是讨论问题越多越好,在课堂上如果问题堆积,讨论连连,即使很有趣的问题,学生也会感觉疲劳生厌,使课堂效率降低.因而,在提高问题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应控制让学生讨论问题的数量,在数学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让学生组织小组讨论一堂课中不能多于三次.出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此其一;出于教学方式多样性的考虑,此其二.
3增加问题的能量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小组讨论学习是一个集体再创造的过程,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前人已经创造的数学知识重新展示、创造的过程.因而,我们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便于学生进行再创造,是再创造的温床.
二、精心组织,促使学生参与小组讨论
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表达自己,学会沟通,学会质疑,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班级的组织纪律,教师不做精心的组织,不设定相关的程序,小组讨论很可能是流于形式,浪费时间,收效甚微.因而小组讨论的形式要相对稳定又要变化多样.
1灵活分组,组间竞争,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确当的分好学习小组,是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学习能力,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班分成多个小组,通常每组4~6人,组内选小组长,数学学习小组的建立,不能简单沿用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已经建立的学习小组.这样,尽量让各个小组整体水平相当,便于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组内组合,自愿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组分成后,要尽量让每个学习小组成为一个整体,组间可以做一些微调,但组内的分工组合应该由学生自愿组合分工,强调组内成员之间彼此合作互动,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人人参与,成员听取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
3组织形式稳定,讨论内容多变,保持学生的求知热情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小组讨论学习是一个集体再创造的过程,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前人已经创造过的数学知识重新创造的过程.因而,小组讨论学习再创造的过程要遵循创造的规律.首先要明确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其次要有经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在讨论中要及时总结讨论的成果,及时调整讨论的方向.
三、精益求精,学生产生小组讨论效果
较好地发挥小组讨论学习的效果,提高小组讨论学习的效率,其实是教师学生相互配合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
1培养小组成员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良好的组织纪律是小组讨论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小组讨论中的纪律要求,鼓励学生自觉遵守讨论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守纪习惯.
2引导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两个极端:只听别人讲不踊跃发言,或只说不倾听他人发言.这些都不是我们要提倡的习惯,较好的习惯是善言又善听.只要小组的每一个组员都能做到善言又善听,小组讨论的效率就提高了,效果就增强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习惯:在初用小组讨论学习方法时,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发言的顺序,运用熟练后可以让学生随机发言.
3鼓励学生赞扬别人激励自己
小组讨论是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自己,而促进小组合作的动力源泉是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赏识,相互激励.仅有严格的纪律、清晰的程序,只能保证小组讨论的顺利进行,并不能保证合作的愉快!要让小组讨论愉快的进行,让学生享受小组讨论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讨论中增强自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赏识别人、学会赞扬别人.
4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解决问题是小组讨论的目的,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多少有失偏颇,因而在讨论中最常见的场面就是各执己见,针锋相对,缺少包容,难得全面看问题.这种表面轰轰烈烈,各执己见的讨论不是高效的小组讨论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反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自己.
小组讨论学习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如果组织不好,往往会让讨论活动流于形式.当然,小组讨论学习的运用也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从低效到高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勤于思考,寻找适合自己,适合不同学生的小组讨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