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_an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史者率以宋祖“杯酒释兵权”为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之安a,此鄙见也。守信数人若果不可制b,岂数言委曲规讽所能罢其典兵者c?彼时宋主英勇固出数人之上,操纵由己,消患未然。守信诸人方承命不暇,又何敢有异议乎?史家无卓识,徒于杯酒诡辞处炫奇d,以为秘计神谋,而不于宋主英断勇为处着眼,而后世遂以为是妙策独出。吁!可笑矣!
  艺祖平时尝言“帝王自有天命”e,且笑周世宗杀方面大耳之非f,居然豁达大度者。乃芥蒂未忘,疑黄袍之复加,恐剧镇之难制,且不以正道消祸于未然,徒以杯酒诡辞释兵权,罢藩镇,岂笃于信天而明于为政者耶?(《评鉴阐要》卷七)
  注释:
  a 宋祖:即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
  b 守信:即北宋开国大将石守信。后周时官至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相亲厚。宋初参加平定潞州、扬州等战役。后由赵匡胤授意,与王审琦、高怀德等自请解除兵权。
  c 委曲规讽:以委婉的言词进行规劝。委曲,婉转、委婉。讽,以委婉的言词暗示、劝告。
  d 诡辞:怪诞不实之言。
  e 艺祖:宋朝人对宋太祖赵匡胤的称呼,后世从宋人之俗,亦称赵匡胤为艺祖。
  f 周世宗:即后周皇帝柴荣。在位期间,柴荣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奖励生产;又北攻契丹,收复莫、瀛、易三州,这些措施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大意:
  读史的人大多认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是不动声色而置天下于安定,这是鄙陋之见。石守信等人倘若果真不可节制,难道用几句委婉规劝的话就能够撤销他们的典领禁军之权吗?当时宋太祖英武神勇原本超出这几人之上,如何操纵此事完全决定于他自己,因此可以消除后患于未然。石守信等人只能承受命令无暇他顾,又怎么敢有异议呢!史家没有卓越的见识,只专注于杯酒之间的诡辩之辞来夸耀此事的奇特,还认为这是一种秘计神谋,却不从宋太祖英明决断、勇敢有为处着眼,而后世之人于是也认为这是宋太祖所想出的独特的妙策。唉!实在是可
  笑啊!
  宋太祖平时经常说“帝王自有天命”,并且嘲笑周世宗杀死长得方面大耳的人的错误,俨然是一位豁达大度之人。然而他念念不忘旧事,怀疑黄袍加身之事会重演,害怕强大方镇的主帅难以节制,而且不用正道来消除祸患于未然,只是用宴会饮酒、诡辩之辞来解除兵权、罢黜藩镇,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笃信天命而且明白为政之道的人呢?
  【解读】
  北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为后人所熟知,主旨是说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觥筹间就让石守信等握有重兵的将领主动交出了兵权,解除了自己的忧虑和后患。后世有不少谋略书籍,如明人樊玉冲的《智品》、孙能传的《益智编》等,都把这个故事列为智谋的典范,推崇有加。然而,对于这一事件,清代乾隆皇帝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顺利解除大将的兵权不在于酒杯间的“诡辞”,而在于赵匡胤的果敢、决断,以及随着自己实力的扩充而形成的众星拱月的形势,这也是他高于五代亡国之君的地方。此外,乾隆皇帝还一针见血地批评赵匡胤解除兵权的方法是不用正道,并非真正懂得为政之道。乾隆皇帝的观点对后人不无启发。身为领导者,应当具备英明决断、勇敢有为等基本素质,同时要加强自我修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恪守职业道德、公正公平地对待人和事,从而提高自己的威信和领导力。这才是率领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
  提及《评鉴阐要》,要先介绍《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一书。此书是在乾隆帝亲自参与和裁断下,由清朝官方纂修的一部大型纲目体编年通史。全书共120卷,记事上起伏羲氏,下迄明亡,为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始修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正式告成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正月。从体例上看,全书由正文和乾隆帝的批语(简称“御批”)两部分构成,其中“御批”共有1900余条,内容涵盖广泛,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无所不包,观点不无创见。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库全书》馆臣又奉乾隆帝敕谕,精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的778条“御批”而另成一书,定名为《评鉴阐要》,收入《四库全书》史评类。《评鉴阐要》共十二卷,其所收录的“御批”是《御批历代通鉴辑览》1900余条批语的精华
  所在。(高希)
其他文献
《史记》“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陈述历史、论说文化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观察社会现象后的若干判断,其爱憎好恶的情感倾向是鲜明的。司马迁在对他看到的世界进行评议的同时,还发表了许多高明的见解。例如对于“浮说”“浮辞”的批判,至今仍然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一、太史公笔下对“浮”的贬抑  《史记》中出现“浮”字,有些作为动词使用,如“浮江”“浮海”。但也将“浮”作为形容词使用,体现
期刊
“西域”这个词儿的含义并不是固定的。约略言之,可以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西域包括古代中国以西的地域,没有什么一定的边际。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讲到了今天的新疆一带一直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甚至阿拉伯的一些地方。狭义的西域则多半指今天新疆一带。  西域地处欧亚大陆中间偏东的地带,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横贯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地方。人类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
期刊
賈谊(前200—前168)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和文学家,其生命虽然短暂,但一生勤于笔耕,留下了大量的文章。贾谊所写的文章就体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专题论文、辞赋、奏疏等,其中专题论文及奏疏被后人结集成书,就是《新书》。书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主张颇受后人重视,在今天不无借鉴意义。一、贾谊生平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绝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
期刊
生来死去的人何只恒河沙数?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何以同是人,有的能创造,有的不能创造呢?在一般人看,这全是由于天才的厚薄。他们以为艺术全是天才的表现,于是天才成为懒人的借口。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何事不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人说,我没有艺术的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益。于是艺术方面就无学问可谈了。  “天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有许多学者
期刊
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善于言说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从言说中总结经验的民族。从古至今,众多与言说相关的谚语流传:“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告诫人们听从忠言;“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提醒大家不要轻易议论他人;“众口铄金”“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祸从口出”,更是凸显了语言蕴藏的巨大威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甚至将言说和国家兴亡密切相连。每天,在我们耳畔环绕
期刊
晋朝之前,中国最著名的正牌神医非扁鹊(秦越人)、仓公(淳于意)、董奉、华佗、张仲景五位莫属。神医往往被获救的病人视为再生父母,实际上,他们与死神掰腕子,以乐观的态度去看,也只有不到三成的胜算。  神医屈指可数,扁鹊的表现尤其抢镜,他留下不少传奇  故事。  据先秦道书《鹖冠子》记载,有一次,魏文侯询问扁鹊:“寡人听说你家兄弟全都行医,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如实回答:“我家长兄的医术首屈一指,次兄的
期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几千年沿用下来的古语,为我们耳熟能详;“日新”思想即来源于此。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日新”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
期刊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四十一  子产(?—前522),名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其事迹主要记载于《左传》《史记》等典籍中。子产在郑国执政二十余年,使郑国从内乱不息、外患不止到社会安定、道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他还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才能与外交智慧,深受时人和后世的敬仰。清人王源评价子产为“春秋第一人”,而与子产同时代的孔子,则
期刊
《红楼梦》中,林黛玉一贯以富有诗意的悲情形象出现,几乎成了爱哭和多愁善感的代名词。然而,林黛玉其实颇有幽默细胞,言语间常有逗趣之句。纵观整部红楼,林黛玉会嘲讽,能辩驳,善挖苦,敢“自黑”,放在现代,绝对是一位出色的网络“段子手”。  作为一名有文化内涵的段子手,能言善辩的林黛玉当然要旁征博引,稍稍显露才学。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组成海棠诗社,众人忙着起别号。探春说她喜欢芭蕉,就自称“蕉下客
期刊
董卓进京,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陷于分裂的直接原因。宦官和外戚专权,其依凭都是皇权,可是,董卓作为西凉军阀,掌握了朝政,却会动摇皇权的根基。  董卓是怎么从西凉边军总管任上带兵入京的呢?这要从何进诛灭宦官的计划谈起。  一、灵帝的遗嘱  东汉末年,外戚主动剪灭宦官,主要有两次,何进之前的那一次,是在灵帝即位初年。前文已经提到,桓帝遗孀窦太后垂帘听政,父亲窦武为大将军,与太尉陈蕃共同执掌朝政,谋诛宦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