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学生问题 组织有效教学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8493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就是要教学生不会的内容。对此,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弥足珍贵。我们要逼学生“生疑”,诱学生“爱问”,筛选有效疑问,释疑并适时追问,最终让学生“会问”。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关键词:生疑;爱问;筛选;有效疑问;会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管理学生的提问呢?笔者以文言文《陈涉世家》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逼学生“生疑”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初级阶段,从“无”问题到“有”问题,用“逼”这个词,一点不为过。刚开始实行,除了几个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孩子,大多数学生要么没有问题,要么就是复制课后练习上的问题。
   对此,我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一方面不允许与课后练习重复;另一方面带着一点“威胁”:如果真的没有问题,那就要准备好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大家都在心里盘算:与其回答问题,不如提问别人。这样逼着他们硬着头皮,也得想一个问题。
   《陈涉世家》是一篇较长的文言文,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翻译课文,在疏通文意后,每个孩子需要提交一个问题。
   二、诱学生“爱问”
   对于任何学生的任何质疑都要予以肯定,即使是一些意义不大的,甚至稀奇古怪的问题,毕竟这是真实的阅读体验。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给予奖励,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质疑中。教学《陈涉世家》第二课时前,布置提问要求,把学生的问题整理如下:(1)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陈涉年轻时的事情,与起义有什么关系?(2)陈胜与吴广是怎么认识的?(3)陈胜被雇佣耕地,休息时,按理应该抱怨种田苦、种田累,怎么会说“苟富贵,无相忘”?(4)陈胜、吴广为什么会“为屯长”?(5)“陈胜王”的字条是怎么放到鱼肚子里的?(6)文章结尾,陈胜已经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到陈这个地方,他们已经有掌控权了,为什么要“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7)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我觉得这个时候,如果我是吴广,我可能就直接说“以为然”了,中间部分内容可以删去吗?(8)起义明明是陈胜和吴广两个人领导的,为什么题目叫“陈涉世家”,而不是“陈涉、吴广世家”?(9)可不可以诈自称其他人的队伍,为什么一定要诈称是“扶苏、项燕”的队伍?(10)“卜者”是怎么知道陈涉、吴广的意图的?
   以上是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这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学生的疑问自然给了自己思维生长的空间,课堂上也会迸发出不少灿烂的火花。
   三、筛选有效疑问,释疑并追问
   课堂的45分钟是有限的,解决所有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要对这些问题与文本的关系进行思考,没有价值的简单处理,有价值的合并同类项,再组织小组讨论、释疑。
   问题(2)(5)(10),其实是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没有什么联系的,不妨先解决,学生一定会有合适的答案去解答。比如陈胜、吴广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也有可能“屯大泽乡”时认识,都没有关系。类似这些问题的处理从简,符合常理的回答就可以。
   问题(1)和(3)都在第1自然段,都和陈胜有关。结合注释和内容,同学之间也可以解决。陈胜尽管被雇佣耕地,但是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农民,“苟富贵”看出他渴望改变目前的生活,内心有“鸿鹄之志”,正是因为年少有志,才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问题(4)(6)(8)都是关于陈胜和吴广这两个人的。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吴广甘愿当都尉?”比比陈胜和吴广谁的功劳大。学生细读课文,就可以有很多发现:“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的”是陈胜,“召令徒属”发表慷慨激昂演讲的也是陈胜,主“谋”是陈胜。在第二段对天下形势的精准分析,以及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原因,在认识陈胜这一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顺势解决问题(7)和(9),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显而易见。
   四、让学生“会问”
   “会问”其实是在无数次的提问、讨论、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学生慢慢体会到什么问题该问、什么问题不该问、什么问题有价值、什么问题无意义。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如何“问”、学会“问”的过程。让学生“会问”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促进,更是一种挑战。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的自主质疑,能使课堂成为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学堂,改变接受式阅读教学状态,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在互问、互帮、互助中得到提升,这样学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学习。
   作者简介:沈新娟(1983—),女,汉族,江苏镇江人,本科,就职于江蘇省镇江市宜城中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教学实践。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繁杂的工作,看起来简单,要真正做好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几年,我连续几年都接“二手”毕业班,每一年的学生最初都把我弄得焦头烂额,最后又很留恋我。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这几年比较有效的做法。   一、每个月只提一个养成目标   由于是新接的毕业班,还是一帮没有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学生,我并没有一下子提太多的要求,每个月我只提出一个养成教育目标,例如:九月份,我提的养成目标是上
摘 要: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性,这一特性容易让学生感到音乐是抽象、难懂的。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让抽象的音响富有情境感与画面感,让学生从不同的感官体验中去感受与理解音乐。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基于实践,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   生活是教学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将回归生活、服务
摘 要:到底什么样的历史公开课才算得上优质课,这似乎是近年来老师最为关心的教学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当前新课标的标准下,一堂优质的历史公开课,必然是教者讲得清楚,学者学得明白,观者听得轻松。一堂优质的历史公开课必须要做到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文化,融合核心素养,关注课堂人。   关键词:历史公开课;课堂文化;核心素养   到底什么样的历史公开课才算得上优质课,这似乎是近年来老师最为关心的教学问
摘 要: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特别依赖于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对管理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和提升作用。21世纪的高中德育工作者应具有宏大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整合,应进一步贯彻民主平等和科学严谨的精神。   关键词:视野;德育;教育   高中阶段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首先应该是思想、观念的熏陶和培育。在学生对社会、人生、家庭、学习及
摘 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而目前学生的书写状况不容乐观。激发学生书写行楷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行楷字;书写;兴趣;习惯   学生学习规范的行楷字,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促进学生全面
摘 要:新课标中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因为学生会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自主学习,进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收获较高的学习效率。语文科目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以及获得良好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落实。以八年级上册“黄河”为例,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反馈的有效性三方面阐述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练习反馈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依据课标、教学资源、学情制订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落实。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教学目标是
从广泛意义上讲,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特定知识的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养成、道德情感的感染。语文课程的道德教育力量不是道德知识的直接灌输,而是借助“语言”这一特殊的载体,将丰富美好的形象、情感通过熏陶、浸润植根于学生的心田,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发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一、课程性质,决定“立德树人”的必然使命   (一)由新课标看育人目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
摘 要: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感悟情感。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还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鉴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小学高年级为研究对象,探究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返璞归真,本色阅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我们正处于知识时代,知识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特征,阅读成为知识获取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生活的必备
摘 要:STE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和數学于一体的教育方式,强调在真实生活情境下,将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之间的连接点有机融合。基于学校实践教育场域,在STEM教育理念下探索田园课程的实施路径,旨在让儿童亲近自然,鼓励其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和创造力,在感悟、探索自然现象的同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STEM教育;融合;田园课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