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2年走上讲台以来,转眼已是26年。26年来,我先后任教于四所学校,从一名普通农村中学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思品学科特级教师,并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市级名师工作室。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我不由得感叹: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一、课堂上的收录机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至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南京市江宁县龙都中学任教,当时,我只有一个朴素的念头:把课上好,不能误人子弟。于是,我开始了初为人师的学习之旅:先听组内其他教师的课,然后再上课。渐渐地,自己独立备课,先不参考任何资料,自己整理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重难点,然后再查看教学参考书,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与教参一致,如果不同,便反思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和解读是否有问题?在哪里出了问题?再不断进行改进。堅持下来后,自己的备课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升。
为了把课上好,我在教室里放了一台收录机,录下自己的课堂实况。因为学校距家较远,我当时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晚上,大家都回去了,我把白天的课堂录音播放给自己听。时隔多年,我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的录音听了几次才听完,因为暴露出的问题太多了,诸如语言重复、衔接生硬、节奏过快、学生课堂发言者寥寥等,弄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听下去。终于听完后,自己觉得很惭愧,但是也让我明确了此后努力的方向。
我用课堂上的收录机先后录了自己的近20节课,就是从一次次的录音、播放、静听到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修正中,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有时,听完课堂实录后,我还意犹未尽,找来一篇新闻或散文,对着麦克风朗读,把它录下来,听完后,再及时调整语音、语调,力求打动自己。
1992年11月,我执教了一节组内公开课,听完我的课后,教研组长程老师非常激动,拉着我的手连声说道:“后继有人了!政治组后继有人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还常常在教室里放上一台收录机,把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课录下来,回去后再听录音进行反思。
教室里的收录机,帮助我提高了课堂的调控能力,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使得自己能关注更多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发言质量,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此外,教室里的收录机也有效地帮助我锤炼了教学语言,使自己的课堂语言简练、干净,注重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没有口头禅。不知不觉中磨炼了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语言能力。
为了把课上好,我曾邀请组内外的学科教师来听我的课,并让他们提出建议。后来,听课的人越多,我上课越有激情和活力,被同仁们戏称“人来疯”,有公开课、展示课的任务,他们都推荐我去上,我也乐于去尝试、去锻炼。
1996年12月,工作的第四年,我终于有机会去参加好课评比。那时,这样的机会很少,江宁县每隔两三年才组织一次好课评比,并且要历经学校、教学片(周边几所学校组成教学片)的层层选拔,只有片内的第一名才能出线参加县级比赛。我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县级决赛。那堂课上,初出茅庐的我,第一次在县级大赛上亮相。赛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课上我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新颖的教学设计、活跃的课堂氛围,特别是我的语言基本功赢得了所有评委的高度评价,毫无争议地获得第一名,成为那次比赛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
后来,我又多次参加了各级说课比赛、优质课评选、基本功大赛,并多次荣获一等奖;还执教了多节全国及省、市级公开课、观摩课。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有了摄像机,我又让人全程摄录了几节自己的课堂实录,并刻成光盘加以保存和反思。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建起了录播教室。每年,我都争取录一节完整的课,把教学实录存入移动硬盘,观看自己的教学实录和单一地听自己的教学实录,效果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更有利于教学反思和专业成长。
在此后的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的评选中,我的课堂教学都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每次评选也都能顺利通过,我想这都应得益于“课堂上的收录机”,保存至今的一盘盘磁带及光盘,见证了我的成长过程,也搭建了我专业成长的第一个台阶。
二、课堂搬到了“读书台”
为了让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我总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觉这门课有意思。为此,我不断创新教学形式。
2003年9月,我在江宁区湖熟初中任教初三政治,教材在第一课《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后,安排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围绕“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的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有关资料。通常,这类活动课都是教师让学生课后自己完成,一般不会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当时的学校所在地——江宁区湖熟镇是南京市首批“千年古镇”,文物古迹非常丰富,我突然想到带学生去体验一下。那天下午,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首先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梁台古文化遗址(梁台是一个台型土墩,传说梁朝昭明太子曾在此建有“读书台”而得名,是“湖熟文化”的最早发现地),在梁台下面,还能见到贝壳、灰烬、陶片等先人生活的遗迹,学生自然会感慨家乡历史悠久。随后,我们来到梁台上,远眺赤山葱郁,白米圩内良田万顷,丰收在望;近看秦淮河水奔流不息,集镇楼房林立,不由让人感到家乡的可爱、生活的美好,学生们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志向油然而生。
归途中,我又带学生参观了梁台附近的另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湖熟清真寺,寺内的古建筑一下就让学生感到了历史的久远,特别是寺内3棵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高大银杏树,绿影婆娑,让人一下子就有了历史的沧桑感,学生很自然感受到了“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的论断。
毕业多年后,在一次参加学生聚会时,好几位学生都向我提起了这节政治课,看来“把课堂搬到‘读书台’”让他们印象尤为深刻。
此后,在我所任教的政治课上,3年中,我始终坚持拿出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曾带领学生寻访过南朝石刻、走访过章村社区、开展过辩论赛及模拟法庭等活动,我觉得这不仅是学生所学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与展开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想途径与具体运用,更是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过程。 2005年10月,我在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执教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课前,考虑到本节课是活动课,我从学生中挑选了两名主持人。我致了简单的开场白后,两位小主持人登台主持,一切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学生们纷纷展示了他们收集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变化的材料后,两位主持人灵机一动,就“改革开放以来你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一话题,现场采访了两位听课教师。其中一位老教师抚今追昔,触景生情,说着说着竟然泣不成声,场面非常感人,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而另一位南京市六合区的教师则向大家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六合发生的巨变及其家庭的变化,让大家充分领悟到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富民之路这一真理。
课后,学生对我说,两位听课教师的发言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听课教师则认为,这节课由学生主持并由学生主持人采访两位听课教师,无疑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而本节课上两位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不得不让我发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感叹!真的是要信任学生,才能激活课堂。我由此而撰寫的文章《课堂因学生主持而更精彩》也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
从把课堂搬到“读书台”,到课堂让学生主持,我在不断追求教学的创新和自我超越。
三、“不务正业”的新闻写作
大学时,我参加了“创作与发表”培训班,第一次撰写的新闻稿就在《扬子晚报》发表,这让我对新闻写作热情高涨。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对新闻写作仍情有独钟,并成为习惯。
我曾经购买了《漫谈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百例谈》《专业采访报道学》等新闻类书籍和教材,自费订阅了《新闻与写作》等新闻类杂志。工作之余,我坚持学习新闻写作的有关知识,提高写作水平。我总喜欢把校园新闻、社会新闻及时写下来,尤其是稿子完成后,总喜欢对标题进行反复推敲、锤炼,以期让编辑眼前一亮,工作后,我撰写的近百篇新闻稿件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其中有多篇在各级报社举办的“好新闻”竞赛、征文比赛中获奖。
对新闻写作乐此不疲的状况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我开始晋升一级职称的前一年,忽然发现自己还没有论文,于是我开始关注论文和教学案例的写作。
可能是新闻写作打下的基础,我的论文写作之路似乎顺畅许多。我把捕捉新闻灵感的方法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尽量做到选材新颖,同时每篇文章完成后,我都要对标题反复揣摩,以期画龙点睛。此后,便陆续有文章在论文评选中获奖。1999年,我在省级刊物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科技教育刍议》。此后,又有几篇文章陆续发表在省级刊物。
紧接着,我把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作为自己的目标。每晚的阅读、写作成为我的生活常态,我在不断积蓄力量。2002年,我第一次投稿给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没抱多大希望。这年的暑假,我拿到了杂志的第7-8期(合刊),随手一翻,居然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文章《目标看得见》居然发表了,当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在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终于实现了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目标,可谓“十年磨一剑”。
自2002年起,我每年都有文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发表,至今已累计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
在多篇文章发表后,我开始进行课题研究。除了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省级重点规划课题研究外,我自己申报的个人课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课堂讨论实效性的研究”,被评为市、区级优秀个人课题,研究文章也在省级刊物发表。后来,我又结合教学实践申报了其他课题进行研究,做到了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不务正业”的新闻写作,对我的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提升了我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动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四、每年确定成长目标
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我发现2000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从这一年起,我开始了通向骨干教师、名师的攀登之路。
2000年,经过书面考试、说课、基本功竞赛及材料评审,我当选为县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同年,又申报了南京市第3届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经过考试、上课等一轮轮的淘汰选拔,我光荣当选,成为我当时所在学校历史上的第一个市优秀青年教师,也成为当时南京市初中政治学科最年轻的优秀青年教师。
从2000年起,为了无愧这些骨干教师的称号,每年底,我都会给自己确定新一年的奋斗目标:1.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2.每学期认真上好一节公开课或开设一次区级以上讲座;3.每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一篇文章;4.每学期命一份较高质量的试卷,打磨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5.每学期听课在30节以上;6.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市级教研活动、听一次市级教育教学专题讲座;7.为更高层次的骨干教师评选做准备。
每年9月份,我都会检查一下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如果还没有实现的,就逼着自己加紧努力去完成。曾经有一年,直到9月底,我还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我感觉到很大的压力,整个国庆节假期我都在家里打磨文章,完成后及时投稿,就在那一年,我有2篇文章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第12期,其中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直到这时,我才长舒一口气。
每年的12月份,我会梳理一下一年来专业成长所积累的材料,并确定下一年的目标。
接下来的几年间,我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2016年,市教育局挂牌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在自己的带动影响下,学校教研组内教师专业成长喜人,多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教研组两次获评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称号。
回顾自己获得的这些骨干教师称号,我发现自己特别幸运,每次都是第一次参评就能当选。我想这当中除了运气成分外,自己每年都确定成长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无疑“功不可没”,真的是“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有两次评选让我印象深刻并记忆犹新。一次是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的评选,首轮就是淘汰率近50%的大题量笔试,且还有部分高考题,这对长期任教初中的我来说是个巨大挑战,我一刻不停地埋头答题,踩着铃声交卷,凭借平时的积累,在这轮笔试中得以出线,并最终当选,现在想起那场笔试还有些惊心动魄的感觉。另一次是省特级教师的评选,最后一轮是课堂教学的考查,第一天傍晚接到电话,第二天上午来听课、测评。晚上开始备课、制作课件,不断地打磨。第二天,我执教的仅花了一个晚上时间准备的课,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功夫在平时啊!
这两次评选,让我十分感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源于平时不断地积累,厚积方能薄发。相比一些名师大家,我自觉专业成长起步较晚,无论是参加优质课评比还是论文发表的时间及层次,与同龄人相比都没有太大优势可言,况且,因为兼任学校行政职务,事务也相当繁杂。但是,我始终立足课堂、坚守课堂,同事们都说,生活中的我与课堂中的我判若两人。平时不苟言笑的我,一走进课堂就激情四射、表情生动、语言抑扬顿挫。此外,每年给自己确定的目标也让我不敢懈怠,在我看来,目标实现的过程其实就是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教师档案
周智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江苏省第13批特级教师、南京市第3届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6届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周智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市“名师公益大讲堂”授课专家。屡获各级好课评比、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开设省、市级公开课、讲座。撰写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参编各类教材、教参近10本。
教学主张:思品课要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立德树人。
一、课堂上的收录机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至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南京市江宁县龙都中学任教,当时,我只有一个朴素的念头:把课上好,不能误人子弟。于是,我开始了初为人师的学习之旅:先听组内其他教师的课,然后再上课。渐渐地,自己独立备课,先不参考任何资料,自己整理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重难点,然后再查看教学参考书,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与教参一致,如果不同,便反思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和解读是否有问题?在哪里出了问题?再不断进行改进。堅持下来后,自己的备课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升。
为了把课上好,我在教室里放了一台收录机,录下自己的课堂实况。因为学校距家较远,我当时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晚上,大家都回去了,我把白天的课堂录音播放给自己听。时隔多年,我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的录音听了几次才听完,因为暴露出的问题太多了,诸如语言重复、衔接生硬、节奏过快、学生课堂发言者寥寥等,弄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听下去。终于听完后,自己觉得很惭愧,但是也让我明确了此后努力的方向。
我用课堂上的收录机先后录了自己的近20节课,就是从一次次的录音、播放、静听到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修正中,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有时,听完课堂实录后,我还意犹未尽,找来一篇新闻或散文,对着麦克风朗读,把它录下来,听完后,再及时调整语音、语调,力求打动自己。
1992年11月,我执教了一节组内公开课,听完我的课后,教研组长程老师非常激动,拉着我的手连声说道:“后继有人了!政治组后继有人了!”
以后的日子里,我还常常在教室里放上一台收录机,把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课录下来,回去后再听录音进行反思。
教室里的收录机,帮助我提高了课堂的调控能力,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使得自己能关注更多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发言质量,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此外,教室里的收录机也有效地帮助我锤炼了教学语言,使自己的课堂语言简练、干净,注重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没有口头禅。不知不觉中磨炼了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语言能力。
为了把课上好,我曾邀请组内外的学科教师来听我的课,并让他们提出建议。后来,听课的人越多,我上课越有激情和活力,被同仁们戏称“人来疯”,有公开课、展示课的任务,他们都推荐我去上,我也乐于去尝试、去锻炼。
1996年12月,工作的第四年,我终于有机会去参加好课评比。那时,这样的机会很少,江宁县每隔两三年才组织一次好课评比,并且要历经学校、教学片(周边几所学校组成教学片)的层层选拔,只有片内的第一名才能出线参加县级比赛。我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县级决赛。那堂课上,初出茅庐的我,第一次在县级大赛上亮相。赛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课上我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新颖的教学设计、活跃的课堂氛围,特别是我的语言基本功赢得了所有评委的高度评价,毫无争议地获得第一名,成为那次比赛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
后来,我又多次参加了各级说课比赛、优质课评选、基本功大赛,并多次荣获一等奖;还执教了多节全国及省、市级公开课、观摩课。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有了摄像机,我又让人全程摄录了几节自己的课堂实录,并刻成光盘加以保存和反思。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建起了录播教室。每年,我都争取录一节完整的课,把教学实录存入移动硬盘,观看自己的教学实录和单一地听自己的教学实录,效果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更有利于教学反思和专业成长。
在此后的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的评选中,我的课堂教学都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每次评选也都能顺利通过,我想这都应得益于“课堂上的收录机”,保存至今的一盘盘磁带及光盘,见证了我的成长过程,也搭建了我专业成长的第一个台阶。
二、课堂搬到了“读书台”
为了让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我总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觉这门课有意思。为此,我不断创新教学形式。
2003年9月,我在江宁区湖熟初中任教初三政治,教材在第一课《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后,安排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围绕“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的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有关资料。通常,这类活动课都是教师让学生课后自己完成,一般不会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当时的学校所在地——江宁区湖熟镇是南京市首批“千年古镇”,文物古迹非常丰富,我突然想到带学生去体验一下。那天下午,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首先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梁台古文化遗址(梁台是一个台型土墩,传说梁朝昭明太子曾在此建有“读书台”而得名,是“湖熟文化”的最早发现地),在梁台下面,还能见到贝壳、灰烬、陶片等先人生活的遗迹,学生自然会感慨家乡历史悠久。随后,我们来到梁台上,远眺赤山葱郁,白米圩内良田万顷,丰收在望;近看秦淮河水奔流不息,集镇楼房林立,不由让人感到家乡的可爱、生活的美好,学生们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志向油然而生。
归途中,我又带学生参观了梁台附近的另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湖熟清真寺,寺内的古建筑一下就让学生感到了历史的久远,特别是寺内3棵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高大银杏树,绿影婆娑,让人一下子就有了历史的沧桑感,学生很自然感受到了“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的论断。
毕业多年后,在一次参加学生聚会时,好几位学生都向我提起了这节政治课,看来“把课堂搬到‘读书台’”让他们印象尤为深刻。
此后,在我所任教的政治课上,3年中,我始终坚持拿出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曾带领学生寻访过南朝石刻、走访过章村社区、开展过辩论赛及模拟法庭等活动,我觉得这不仅是学生所学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与展开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想途径与具体运用,更是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过程。 2005年10月,我在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执教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课前,考虑到本节课是活动课,我从学生中挑选了两名主持人。我致了简单的开场白后,两位小主持人登台主持,一切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学生们纷纷展示了他们收集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变化的材料后,两位主持人灵机一动,就“改革开放以来你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一话题,现场采访了两位听课教师。其中一位老教师抚今追昔,触景生情,说着说着竟然泣不成声,场面非常感人,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而另一位南京市六合区的教师则向大家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六合发生的巨变及其家庭的变化,让大家充分领悟到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富民之路这一真理。
课后,学生对我说,两位听课教师的发言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听课教师则认为,这节课由学生主持并由学生主持人采访两位听课教师,无疑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而本节课上两位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不得不让我发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感叹!真的是要信任学生,才能激活课堂。我由此而撰寫的文章《课堂因学生主持而更精彩》也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
从把课堂搬到“读书台”,到课堂让学生主持,我在不断追求教学的创新和自我超越。
三、“不务正业”的新闻写作
大学时,我参加了“创作与发表”培训班,第一次撰写的新闻稿就在《扬子晚报》发表,这让我对新闻写作热情高涨。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对新闻写作仍情有独钟,并成为习惯。
我曾经购买了《漫谈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百例谈》《专业采访报道学》等新闻类书籍和教材,自费订阅了《新闻与写作》等新闻类杂志。工作之余,我坚持学习新闻写作的有关知识,提高写作水平。我总喜欢把校园新闻、社会新闻及时写下来,尤其是稿子完成后,总喜欢对标题进行反复推敲、锤炼,以期让编辑眼前一亮,工作后,我撰写的近百篇新闻稿件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其中有多篇在各级报社举办的“好新闻”竞赛、征文比赛中获奖。
对新闻写作乐此不疲的状况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我开始晋升一级职称的前一年,忽然发现自己还没有论文,于是我开始关注论文和教学案例的写作。
可能是新闻写作打下的基础,我的论文写作之路似乎顺畅许多。我把捕捉新闻灵感的方法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尽量做到选材新颖,同时每篇文章完成后,我都要对标题反复揣摩,以期画龙点睛。此后,便陆续有文章在论文评选中获奖。1999年,我在省级刊物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科技教育刍议》。此后,又有几篇文章陆续发表在省级刊物。
紧接着,我把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作为自己的目标。每晚的阅读、写作成为我的生活常态,我在不断积蓄力量。2002年,我第一次投稿给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没抱多大希望。这年的暑假,我拿到了杂志的第7-8期(合刊),随手一翻,居然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文章《目标看得见》居然发表了,当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在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终于实现了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目标,可谓“十年磨一剑”。
自2002年起,我每年都有文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核心期刊发表,至今已累计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
在多篇文章发表后,我开始进行课题研究。除了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省级重点规划课题研究外,我自己申报的个人课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课堂讨论实效性的研究”,被评为市、区级优秀个人课题,研究文章也在省级刊物发表。后来,我又结合教学实践申报了其他课题进行研究,做到了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不务正业”的新闻写作,对我的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提升了我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动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四、每年确定成长目标
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我发现2000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从这一年起,我开始了通向骨干教师、名师的攀登之路。
2000年,经过书面考试、说课、基本功竞赛及材料评审,我当选为县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同年,又申报了南京市第3届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经过考试、上课等一轮轮的淘汰选拔,我光荣当选,成为我当时所在学校历史上的第一个市优秀青年教师,也成为当时南京市初中政治学科最年轻的优秀青年教师。
从2000年起,为了无愧这些骨干教师的称号,每年底,我都会给自己确定新一年的奋斗目标:1.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2.每学期认真上好一节公开课或开设一次区级以上讲座;3.每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一篇文章;4.每学期命一份较高质量的试卷,打磨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5.每学期听课在30节以上;6.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市级教研活动、听一次市级教育教学专题讲座;7.为更高层次的骨干教师评选做准备。
每年9月份,我都会检查一下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如果还没有实现的,就逼着自己加紧努力去完成。曾经有一年,直到9月底,我还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我感觉到很大的压力,整个国庆节假期我都在家里打磨文章,完成后及时投稿,就在那一年,我有2篇文章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第12期,其中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直到这时,我才长舒一口气。
每年的12月份,我会梳理一下一年来专业成长所积累的材料,并确定下一年的目标。
接下来的几年间,我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2016年,市教育局挂牌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在自己的带动影响下,学校教研组内教师专业成长喜人,多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教研组两次获评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称号。
回顾自己获得的这些骨干教师称号,我发现自己特别幸运,每次都是第一次参评就能当选。我想这当中除了运气成分外,自己每年都确定成长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无疑“功不可没”,真的是“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有两次评选让我印象深刻并记忆犹新。一次是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的评选,首轮就是淘汰率近50%的大题量笔试,且还有部分高考题,这对长期任教初中的我来说是个巨大挑战,我一刻不停地埋头答题,踩着铃声交卷,凭借平时的积累,在这轮笔试中得以出线,并最终当选,现在想起那场笔试还有些惊心动魄的感觉。另一次是省特级教师的评选,最后一轮是课堂教学的考查,第一天傍晚接到电话,第二天上午来听课、测评。晚上开始备课、制作课件,不断地打磨。第二天,我执教的仅花了一个晚上时间准备的课,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功夫在平时啊!
这两次评选,让我十分感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源于平时不断地积累,厚积方能薄发。相比一些名师大家,我自觉专业成长起步较晚,无论是参加优质课评比还是论文发表的时间及层次,与同龄人相比都没有太大优势可言,况且,因为兼任学校行政职务,事务也相当繁杂。但是,我始终立足课堂、坚守课堂,同事们都说,生活中的我与课堂中的我判若两人。平时不苟言笑的我,一走进课堂就激情四射、表情生动、语言抑扬顿挫。此外,每年给自己确定的目标也让我不敢懈怠,在我看来,目标实现的过程其实就是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教师档案
周智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江苏省第13批特级教师、南京市第3届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6届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周智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京市“名师公益大讲堂”授课专家。屡获各级好课评比、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开设省、市级公开课、讲座。撰写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参编各类教材、教参近10本。
教学主张:思品课要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