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w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当前的初中教学体系中,在语文教学方面通常只重视课内知识的讲解和学习,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即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上下大力度。这种教学方式和思想严重违背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目的,学生得到的只是抽象生硬的语文知识,但很少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要克服这些问题,改变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寻求改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了提高初中生语文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应用能力语文素养
  
  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十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严重忽视了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在这种僵化教条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也形成了一套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程式化、机械化的灌输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日益下降,甚至将其视为学习负担,而逃避厌恶。因此,初中语文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一、通过文章写作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教师要在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文章写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首先由学生自己阅读初中语文书中的文章内容,根据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基础,掌握理解文章写作的基本语言顺序、语言组织方式和文章结构格式等各项写作规范;然后,由简单到复杂地练习写一些应用文作为学生文章写作的基础性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知识的基本应用方式,将语文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写出更加贴近实际的文章。在学生具备了足够的语文知识基础和应用能力后,由学生独立进行完整的文章写作。同时,教师还要适当指导学生将文言文与生活化的白话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应用方式,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精华、准确性和精炼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提高整体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二、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初中语文的最基本目标是教授给学生最基本的语言文字,使其具备基本的读写听说能力,初中语文的所有教材也都是围绕这一基本目标来编写的。教材中所选用的不论是现代的白话文,还是古代的文言文,都是为了推广我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和运用。然而,毕竟在现代社会中,文言文在社会交际和交流中使用较少,所以,现代的白话文承担起了较多的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责任。与文言文相比,现代白话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较少会遇到学习和理解障碍,也更加易于接受,现当代文学作品较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教材中所选文章也都是语文知识运用方面的代表作。这些较为现代的课文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现代语言词汇,了解更多的现代汉语语法应用方式,而且文章的不同形式和体裁,也能够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养成文体意识。教师在讲解现代文的课文时,教学方法要与文言文有所区别,不能单单强调知识的教授,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进行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初中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例,该文章在描写父亲时用了一系列词语,因此,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利用替换和比较等方式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准性,并在完成文章的学习任务后,用词语描绘自己身边的一位同学,在这种较为灵活的学习和训练中掌握词汇的使用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
  三、利用口语交际对话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我国的初中语文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通常只注重对于书本内容的规范化分析和拔高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很多初中生在与人交流时都表现出了词语应用错误或词汇储备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设定为基本教学内容。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中,教师首先要打破学生的恐惧、羞怯心理,让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开口交流,有勇气和兴趣学习说话。其次,教師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调、语速和发音的准确程度,让学生达到用词文明、表意准确、条例分析、中心突出等基本要求,对于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的种种问题,教师要准确分析、及时纠正。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设定不同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在分析情景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最终做到准确表达自我,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以人为本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仍然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开阔学生思维。另一方面,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单一到复合、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分项集中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使其在初中阶段就具备基本的写作、口语及书写能力,让学生掌握系统的语文技能和知识,同时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要把学生的课文字词教学与写字训练相融合,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与互动。
  五、总结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训练和培养,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及运用语文知识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交流能力,从而真正将学生培养成语文素养较高的知识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吕晓莅.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探索[J].
  [2] 吴凤云.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J].
  [3] 谈青松.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J].
其他文献
【摘 要】优秀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覺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参与学习;还能如何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对学生今后人生的道路、心理素质、生活态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导入 兴趣 注意力 联接 沟通  导入,即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教师走进教室,站到讲台上,首先想的就是用什么样的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34-01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感知和评价等能力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目标,以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为手段。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习信心和效果;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热情地帮助学生;要努力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堂 高效课堂 能力培养  美
【摘要】本文依据江苏省2010年高考体育新方案,从组织训练、常见的问题两大方面,分模块进行训练实践探究。  【关键词】高考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实践    一、组织训练阶段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健美操的文字与录像资料,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表象,以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遵循一般的训练规律、训练原则下,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基本动作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美术课堂中存在的死板单调、毫无生机的低效益的教学效果,提出了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必要性,从而为了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提出了,要营造轻松快乐、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逐步培养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兴趣;用游戏激活调动美术课活力;使美术教学内容形式活泼多样;因材施教,激发热情,培养信心;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独立性、创造性思维等。这些都是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才能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的有效呢?师生关系合作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形式多样化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来实现教学目的;教学管理策略化是教师付出劳动和精力后能够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评价多元化能体现个性差异,以促使每个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教学 合作化 策略化
多少历史小说、戏剧、影视抢走了历史教育的风头,很令我们这些历史教育工作者汗颜!我们由此反省,是什么原因,使“正宗”的历史与青少年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公众隔离,竟人为地筑起了一堵不能沟通的围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所以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力求从现实入手,因为只有真实的才可信,只有可信的才能接受。  一、赋历史于时代感,为历史注入勃勃生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要通过创设宽松和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以求得教与学的和谐共振的最佳效益。  一、联系实际,唤起学习氛围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唤起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学“按数量词归类识字”,我先问学生:“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盛行使得语文教学只重功利,没有灵魂,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实行素质教育,改革语文教学,必须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研究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艺术的涵盖十分丰富,本文仅从挖掘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虽有对立的一面,但更有统一的一画,把“预设”和“生成”和谐地统为一体,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的境界。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针对性的处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  为了让学
随着课改的步伐,学校教育逐步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推进。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的培养,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看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美”。感受社会主义的欣欣向荣,感受祖国的美好;从小树立热爱家乡,关心别人的观念;塑造他们身心上的“美”。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呢?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美无处不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