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语文教学内容确定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没有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J老师《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进行质性研究,探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基本途径:组织精干力量编写好教学参考资料,为新手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提升提供支撑;改变语文教师培训方式,校本教研应更多地开展以“磨课”为主要形式的行动研究;重构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将新的文本阅读知识作为教师培训的核心内容;赋予教师新的角色责任,激发教师提升教学内容的确定能力的内驱力。
关键词:教学内容确定能力;阅读史;教学史;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A-0033-05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近年来,在王荣生教授等人的推动下,语文教学内容确定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问题。研究者依托《语文学习》和“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等平台,开展了持续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受制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成果推广效果似乎不明显,教学内容的确定依然是制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瓶颈,尤其是大量的课堂依然是“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1],因此,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应该成为“教学内容确定”研究的题中之义。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似乎没有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笔者以“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为关键词,在“百度”和“中国知网”中均未搜索到相关文献。
作为一名教研员,笔者经常与教研员同仁进行教学内容确定的交流,在交流中我们觉得,虽然基层教研员多产生于一线普通教师,但是他们都有比较强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群体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一次,在和一名教研员同仁(下称J老师)就苏教版八年级课文《窗》教学内容确定问题进行交流时,J老师和我分享了他的这篇课文的阅读史和教学史。在交谈中我忽然发现,可以用质的研究方法对J老师《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进行探讨,思考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路径和方法。
近年来,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质的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探究,提倡研究者对情境的参与,直面事实,与研究对象共情,对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性理解”,对事物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这要求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视域融合”[2]。J老师作为研究对象,不仅与我有共同的身份,而且和我一样,也关注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对《窗》的阅读与教学也曾长期关注。
我们的交流应该属于开放性的谈话,在他自述时,我不时就自己关心的话题进行插话和提问。在第一次交流后,我开始提出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提升的假设:J老师教学内容确定的能力,是在他做了教研员以后才有一个比较快的提升;他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增强和他文本解读素养的提升直接相关;他的广泛阅读和他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直接相关;大量的听课、评课、做课促进了他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在有了这些假设以后,我形成了一个深度访谈的提纲,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又和J老师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度交流,后来,我们共同将他《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整理成《J老师〈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以期通过这个材料真实地展现他关于《窗》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发展过程,从而寻找教学内容确定能力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方法。
J老师《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一篇小小说,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我二十多年前刚刚参加工作就开始阅读和教学。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学参考资料很少,和其他语文老师一样,我手上除了教材,就只有一本教学参考书,当年就是依靠它、信赖它完成了对课文的解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让学生理解本文通过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心灵的美丑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抑恶扬善的写作意图。教了几遍,没有一次有反思的,下一次基本上是对上一次的简单复制,教学的内容基本是“教参搬家”。
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开始从事语文教研工作。教研员听课后需要评课,面对基层教师我感到了本领恐慌,这就逼迫着我用脑子去听课,不仅思考他们是怎么教的,还要思考他们是如何解读文本的。开始大量阅读语文教学类的图书和报刊,渐渐地对语文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一次市级优课评比中,听了十多位教师执教的《窗》,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扣住“美丑对比”来教学的,甚至有几位老师在拓展延伸环节还引导学生把靠窗的病人和雷锋、孔繁森等相提并论。面对这十几堂课,当我开始离开教辅资料独立思考,重新反复阅读课文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他们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有问题的:一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在学生一望而知的美丑对比上滑行,几乎没有一位执教者能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但是学生这样的一望而知是有问题的;二是在反复的、独立的阅读中,我看到的不是两个病人心灵的美与丑的鲜明对比,让我震撼的是不靠窗病人嫉妒,深深地体会到“嫉妒是心灵的毒瘤”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教参对文本的解读是有问题的,表面看似乎两个人心灵有鲜明的对比,但细读课文可以发现文中没有一个词、一句话描写靠窗病人讲述想象中窗外景象的善良动机。当我读完《接受反应文论》和《接受美学导论》后,找到了对《窗》进行多元解读的理论依据,坚定了我对《窗》理解的自信心。2002年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执教教师选中了这篇课文作为公开教学的研究文本,根据我对《窗》不同于教参、不同于绝大多数教师的理解,我指导了这位教师将教学内容确定为:通过对不靠窗病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嫉妒的产生与危害”。这让所有的听课教师耳目一新。
在阅读《接受反应文论》和《接受美学导论》这两本书的过程中,有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文本的理解都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学文本的阅读、接受的历史,从来都是一种“误读”的历史。减少文本误读就要更多了解文本产生的文化背景。因此我在想,教学教材中《窗》一类的外国文学作品,不知道西方国家核心文化是很有可能产生误读的。同样,教学教材中我国古代的、甚至现当代经典课文,不理解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也是有可能产生误读的。从此以后,我根据一些专家的推荐开始艰难地啃读中外经典著作,读《论语》、《老子》等中国古代经典,读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等西方大家的经典著作,还阅读《圣经》、《金刚经》等宗教的经典著作,还读了大量现当代著名学者的哲学、文艺批评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似乎明白了东西方文化究竟有什么差别,以及究竟该如何理解、看待这种差别,这让我从更高的角度来理解文学、理解语言、理解语文教学、理解教育。
关键词:教学内容确定能力;阅读史;教学史;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A-0033-05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近年来,在王荣生教授等人的推动下,语文教学内容确定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问题。研究者依托《语文学习》和“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等平台,开展了持续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受制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成果推广效果似乎不明显,教学内容的确定依然是制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瓶颈,尤其是大量的课堂依然是“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1],因此,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应该成为“教学内容确定”研究的题中之义。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似乎没有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笔者以“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为关键词,在“百度”和“中国知网”中均未搜索到相关文献。
作为一名教研员,笔者经常与教研员同仁进行教学内容确定的交流,在交流中我们觉得,虽然基层教研员多产生于一线普通教师,但是他们都有比较强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群体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一次,在和一名教研员同仁(下称J老师)就苏教版八年级课文《窗》教学内容确定问题进行交流时,J老师和我分享了他的这篇课文的阅读史和教学史。在交谈中我忽然发现,可以用质的研究方法对J老师《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进行探讨,思考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路径和方法。
近年来,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质的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在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探究,提倡研究者对情境的参与,直面事实,与研究对象共情,对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性理解”,对事物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这要求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视域融合”[2]。J老师作为研究对象,不仅与我有共同的身份,而且和我一样,也关注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对《窗》的阅读与教学也曾长期关注。
我们的交流应该属于开放性的谈话,在他自述时,我不时就自己关心的话题进行插话和提问。在第一次交流后,我开始提出教师教学内容确定能力提升的假设:J老师教学内容确定的能力,是在他做了教研员以后才有一个比较快的提升;他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增强和他文本解读素养的提升直接相关;他的广泛阅读和他的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直接相关;大量的听课、评课、做课促进了他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提升。在有了这些假设以后,我形成了一个深度访谈的提纲,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又和J老师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度交流,后来,我们共同将他《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整理成《J老师〈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以期通过这个材料真实地展现他关于《窗》教学内容确定能力的发展过程,从而寻找教学内容确定能力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方法。
J老师《窗》的阅读史和教学史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一篇小小说,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我二十多年前刚刚参加工作就开始阅读和教学。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学参考资料很少,和其他语文老师一样,我手上除了教材,就只有一本教学参考书,当年就是依靠它、信赖它完成了对课文的解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让学生理解本文通过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心灵的美丑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抑恶扬善的写作意图。教了几遍,没有一次有反思的,下一次基本上是对上一次的简单复制,教学的内容基本是“教参搬家”。
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开始从事语文教研工作。教研员听课后需要评课,面对基层教师我感到了本领恐慌,这就逼迫着我用脑子去听课,不仅思考他们是怎么教的,还要思考他们是如何解读文本的。开始大量阅读语文教学类的图书和报刊,渐渐地对语文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一次市级优课评比中,听了十多位教师执教的《窗》,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扣住“美丑对比”来教学的,甚至有几位老师在拓展延伸环节还引导学生把靠窗的病人和雷锋、孔繁森等相提并论。面对这十几堂课,当我开始离开教辅资料独立思考,重新反复阅读课文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他们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有问题的:一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在学生一望而知的美丑对比上滑行,几乎没有一位执教者能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但是学生这样的一望而知是有问题的;二是在反复的、独立的阅读中,我看到的不是两个病人心灵的美与丑的鲜明对比,让我震撼的是不靠窗病人嫉妒,深深地体会到“嫉妒是心灵的毒瘤”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教参对文本的解读是有问题的,表面看似乎两个人心灵有鲜明的对比,但细读课文可以发现文中没有一个词、一句话描写靠窗病人讲述想象中窗外景象的善良动机。当我读完《接受反应文论》和《接受美学导论》后,找到了对《窗》进行多元解读的理论依据,坚定了我对《窗》理解的自信心。2002年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执教教师选中了这篇课文作为公开教学的研究文本,根据我对《窗》不同于教参、不同于绝大多数教师的理解,我指导了这位教师将教学内容确定为:通过对不靠窗病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嫉妒的产生与危害”。这让所有的听课教师耳目一新。
在阅读《接受反应文论》和《接受美学导论》这两本书的过程中,有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文本的理解都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学文本的阅读、接受的历史,从来都是一种“误读”的历史。减少文本误读就要更多了解文本产生的文化背景。因此我在想,教学教材中《窗》一类的外国文学作品,不知道西方国家核心文化是很有可能产生误读的。同样,教学教材中我国古代的、甚至现当代经典课文,不理解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也是有可能产生误读的。从此以后,我根据一些专家的推荐开始艰难地啃读中外经典著作,读《论语》、《老子》等中国古代经典,读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等西方大家的经典著作,还阅读《圣经》、《金刚经》等宗教的经典著作,还读了大量现当代著名学者的哲学、文艺批评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似乎明白了东西方文化究竟有什么差别,以及究竟该如何理解、看待这种差别,这让我从更高的角度来理解文学、理解语言、理解语文教学、理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