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是声音媒体、图像媒体、展示媒体等的总称。“无多媒体”课堂只是相对于用多媒体上课而言。现在大凡上公开课、比赛课一定会用到多媒体,借以达到调动学生兴趣、追求课堂形式完美的要求。但在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常态的课堂还是无多媒体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读写为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遗产。从教育家孔子开始收学生起,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不断地除旧纳新,到现存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是适合我们汉语言的学习、交流和传承的。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大师们,哪一个不是在这种“无多媒体”课堂中培养出来的?不脱离传统的常态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着不简单的功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专家解释说:“语文姓‘语’,文本的任何价值均应通过语言得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就应该落实在语言上,也是语文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的特征。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课堂教学,不论教的是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向我们讲述别处的生活,需要我们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读懂内容,理解主旨。
这就使我们语文课堂注定是平常的。每个学生要学到一点东西,必定要把自己放到白纸黑字中,它不可能像艺术课,时时刻刻和色彩、图片、音乐打交道。电视、电影等影像资料和由语言构成的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
听过很多课,年轻的教师们总是在形式上作着孜孜的探求,尤其是借助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特别讲究音响、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过分追求全面、多样,却忘了语文课最需要花力气的仍然是语言。以至于这一堂课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那就不在自己预设的范围内了。多媒体的运用未必能让学生懂得什么,反而影响了他们注意力的集中,让他们顾此失彼。
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语文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处理;还有,他们从没有体会过读懂语言后的成功和喜悦。
在常态的“无多媒体”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做什么,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在将来的生活中能自主学习。
张志公先生很早就提出“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主张。他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
在备课中,教师同文本的真正对话是从语言出发的。从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道德判断、审美情趣,对文本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又怎么能让学生脱离语言来进行架空理解呢?
“无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面对文本首要的事是精读精思。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借助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挑出文本中最能吸引学生的、最有文体特征的句子。反复诵读,反复咀嚼,读出语言的情感,读出语言的韵味,读出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不要把所有的教学时间都用来讲或看或练,尽管扩大知识面、做练习也很重要,但缺少了读,学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语感。课堂教学中的文本一定要仔细读。利用各种方式读,朗读、默读,集体读、个人读,读文本中重要的句子,包括主旨句、总起句、总结句、比喻句、过渡句、议论句、深化句、矛盾句、情感句、引用句及含意丰富的表现力强的句子等各种关键句。读出文本传递的信息、阐述的观点、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只有思考了,学生才会对所讲的知识体会细致透彻,在不知不觉中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比如,思考文本整体的结构思路和局部的语言表现力。以《拿来主义》为例。文本观点的表达需要方式,需要秩序。内容上,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再到提倡“拿来主义”;形式上,有关联词语“但、当然、所以”的应用,表明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至于局部细读中言语形式的品味更是本文的独特之处。作为论述文,用了比喻论证,把文化遗产比成一所“大宅子”,通过青年对大宅子如何占有、挑选的形象描述,把我们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什么态度阐述得轻松自然,通俗易懂。这是写得非常见功力的两段文字,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极具讽刺性的句子,文中比比皆是。“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特别是句中灵活的用词方式,如“进步、丰富、大度”褒词贬用,“吝啬”贬词褒用,更增添了嘲讽之意,更具幽默感。正如朱自清先生在《了解与欣赏》一文中所说:“某种特殊的句式,不仅是作者在技巧方面的表现,也是作者别有用心之处。”
比如,体会散文中诗化的语言。《听听那冷雨》中“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鸟声喊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写出了剪不断的无尽的点点乡愁,很有古典的韵味。
比如,感受人物形象。《金岳霖先生》中他和学生讨论“小说和哲学的关系”时,“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这是一句传神的描写。既照应开头“很有趣的教授”,勾联结尾“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又写了独特的个性——不故作高深,与人平等,与学生亲近的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次相见,就产生一种惊异奇妙的心灵感应,都有似曾相识之感。“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一“惊”一“笑”;一个“存于中”,一个“发乎外”;一个敏感自尊,小心谨慎,一个热情率性,毫不掩饰对这个妹妹的喜爱。
比如,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祝福》中有句“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用最简单的事实——鲁镇年终大典——写出最抽象的意识形态: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
其次,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文体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古汉语实词虚词句法知识等,都要积累,是硬功夫。如果教学内容是这些知识,相对课堂会沉闷一些。但这些知识的确非常重要,它是厚积薄发的前提条件。它们可不是多媒体就可以解决的。
再次,课堂中总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无多媒体”课堂教学可随教学环境和学生情绪的变化而调整教学计划,甚至更改既定的方案。讲授《老王》,根据惯例备好了课。到课堂,学生说初中已经学过了。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我临时改变了授课计划,重点是描写老王的语言,体会在不幸的生活中如何凸现善良纯朴的天性。又有一次,和学生一起学习文章《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幼儿园孩子接受的教育是……”没等我说完,一个顽皮的学生发出了一个异样的声音“吃喝玩乐”。按常理应该斥责他。但为了整个班级的气氛,我灵机一动,说“按字面意思,小孩子学的还真是这些。这些就是人文教育开始的内容”。教室中的紧张感由此消减。“无多媒体”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现的是教师临场发挥的能力。
最后,课堂教学的魅力不仅仅是新鲜的知识。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对一门功课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和授课教师有关。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能以其生动的口头语言和优美的形体语言,将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能让死的知识活起来。教师对于各种教学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观念和看法。这种观念和看法常常是不外露的,常常影响着课堂教学。因此,忽略教师的授课艺术,将冰冷的机器作为讲授知识的主体,没有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动活泼、形象传神的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没有人烟气的。
“无多媒体”课堂,看似不十分先进的做法,却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到了这些,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果能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让学生得到与别的课不同的收获,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使每堂课都有一些瑕疵,那也应该算是不简单的语文课堂教学。
陈蕾,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诸暨。本文编校:左晓光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读写为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遗产。从教育家孔子开始收学生起,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不断地除旧纳新,到现存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是适合我们汉语言的学习、交流和传承的。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大师们,哪一个不是在这种“无多媒体”课堂中培养出来的?不脱离传统的常态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着不简单的功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专家解释说:“语文姓‘语’,文本的任何价值均应通过语言得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就应该落实在语言上,也是语文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的特征。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课堂教学,不论教的是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向我们讲述别处的生活,需要我们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读懂内容,理解主旨。
这就使我们语文课堂注定是平常的。每个学生要学到一点东西,必定要把自己放到白纸黑字中,它不可能像艺术课,时时刻刻和色彩、图片、音乐打交道。电视、电影等影像资料和由语言构成的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
听过很多课,年轻的教师们总是在形式上作着孜孜的探求,尤其是借助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特别讲究音响、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过分追求全面、多样,却忘了语文课最需要花力气的仍然是语言。以至于这一堂课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那就不在自己预设的范围内了。多媒体的运用未必能让学生懂得什么,反而影响了他们注意力的集中,让他们顾此失彼。
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语文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处理;还有,他们从没有体会过读懂语言后的成功和喜悦。
在常态的“无多媒体”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做什么,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在将来的生活中能自主学习。
张志公先生很早就提出“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主张。他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
在备课中,教师同文本的真正对话是从语言出发的。从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道德判断、审美情趣,对文本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又怎么能让学生脱离语言来进行架空理解呢?
“无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面对文本首要的事是精读精思。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借助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挑出文本中最能吸引学生的、最有文体特征的句子。反复诵读,反复咀嚼,读出语言的情感,读出语言的韵味,读出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不要把所有的教学时间都用来讲或看或练,尽管扩大知识面、做练习也很重要,但缺少了读,学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语感。课堂教学中的文本一定要仔细读。利用各种方式读,朗读、默读,集体读、个人读,读文本中重要的句子,包括主旨句、总起句、总结句、比喻句、过渡句、议论句、深化句、矛盾句、情感句、引用句及含意丰富的表现力强的句子等各种关键句。读出文本传递的信息、阐述的观点、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只有思考了,学生才会对所讲的知识体会细致透彻,在不知不觉中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比如,思考文本整体的结构思路和局部的语言表现力。以《拿来主义》为例。文本观点的表达需要方式,需要秩序。内容上,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再到提倡“拿来主义”;形式上,有关联词语“但、当然、所以”的应用,表明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至于局部细读中言语形式的品味更是本文的独特之处。作为论述文,用了比喻论证,把文化遗产比成一所“大宅子”,通过青年对大宅子如何占有、挑选的形象描述,把我们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什么态度阐述得轻松自然,通俗易懂。这是写得非常见功力的两段文字,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极具讽刺性的句子,文中比比皆是。“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特别是句中灵活的用词方式,如“进步、丰富、大度”褒词贬用,“吝啬”贬词褒用,更增添了嘲讽之意,更具幽默感。正如朱自清先生在《了解与欣赏》一文中所说:“某种特殊的句式,不仅是作者在技巧方面的表现,也是作者别有用心之处。”
比如,体会散文中诗化的语言。《听听那冷雨》中“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鸟声喊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写出了剪不断的无尽的点点乡愁,很有古典的韵味。
比如,感受人物形象。《金岳霖先生》中他和学生讨论“小说和哲学的关系”时,“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这是一句传神的描写。既照应开头“很有趣的教授”,勾联结尾“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又写了独特的个性——不故作高深,与人平等,与学生亲近的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次相见,就产生一种惊异奇妙的心灵感应,都有似曾相识之感。“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一“惊”一“笑”;一个“存于中”,一个“发乎外”;一个敏感自尊,小心谨慎,一个热情率性,毫不掩饰对这个妹妹的喜爱。
比如,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祝福》中有句“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用最简单的事实——鲁镇年终大典——写出最抽象的意识形态: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
其次,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文体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古汉语实词虚词句法知识等,都要积累,是硬功夫。如果教学内容是这些知识,相对课堂会沉闷一些。但这些知识的确非常重要,它是厚积薄发的前提条件。它们可不是多媒体就可以解决的。
再次,课堂中总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无多媒体”课堂教学可随教学环境和学生情绪的变化而调整教学计划,甚至更改既定的方案。讲授《老王》,根据惯例备好了课。到课堂,学生说初中已经学过了。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我临时改变了授课计划,重点是描写老王的语言,体会在不幸的生活中如何凸现善良纯朴的天性。又有一次,和学生一起学习文章《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幼儿园孩子接受的教育是……”没等我说完,一个顽皮的学生发出了一个异样的声音“吃喝玩乐”。按常理应该斥责他。但为了整个班级的气氛,我灵机一动,说“按字面意思,小孩子学的还真是这些。这些就是人文教育开始的内容”。教室中的紧张感由此消减。“无多媒体”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现的是教师临场发挥的能力。
最后,课堂教学的魅力不仅仅是新鲜的知识。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对一门功课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和授课教师有关。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能以其生动的口头语言和优美的形体语言,将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能让死的知识活起来。教师对于各种教学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观念和看法。这种观念和看法常常是不外露的,常常影响着课堂教学。因此,忽略教师的授课艺术,将冰冷的机器作为讲授知识的主体,没有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动活泼、形象传神的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没有人烟气的。
“无多媒体”课堂,看似不十分先进的做法,却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到了这些,也就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果能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让学生得到与别的课不同的收获,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使每堂课都有一些瑕疵,那也应该算是不简单的语文课堂教学。
陈蕾,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诸暨。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