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翻转课堂这样的新事物,人們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迷信,认为它是救世主;一种是抵制,认为它是洪水猛兽。其实,较为合理的态度,应当是在怀疑中尝试,在坚守中创新。从投影仪到多媒体,从大屏幕到电子白板,从PPT到微课程——无论是硬件设施的更新,还是呈现方式的优化,我们一直在怀疑中接纳,在摸索中前行。
既不漠视,也不迷信;既不排斥,也不依赖。这应当是一种合乎认识规律的辩证法。在此前提下,我们不妨“且翻且转且坚守”。
三个翻开
翻开个性差异。“人心不同,各有其面。”每一个人的个性都由独特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个性。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翻开学生的个性差异,才可能走进千差万别的心灵世界。
翻开学情基础。学情基础,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它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和背景知识。学习态度,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副产品常比正在教给这个人初步技能更有调节作用。”学生的起始能力,是不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它如同一级一级的台阶,明确学生当前所站的那级台阶,对于教学设计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者的已有知识,不管是正规途径习得的,还是非正规途径习得的,都会在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重构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中发生作用,因此,教学设计应当翻开学生的知识背景。
翻开学习过程。知识学习的完整过程,从广义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知识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性学习,一种是发现性学习。相比较而言,前者较为被动,后者较为主动。知识的保持,即所谓的理解和记忆,当以前识记的事物在其他刺激物的影响下,把它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便是再现。记忆得越深刻,理解得越透彻,再现的几率便越大。复述、板演、检测等方式,也包括学生的皱眉或舒眉、摇头或微笑等表情,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个转变
转变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样的教育观念,应当可以得到更多教师的认可。事实上,我们的教育观念也都在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朝着这个方向渐进。
转变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三大学习方式。我们提倡这三种学习方式,但不应完全排斥传统意义上的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较多的信息,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它对教育设施的要求低,成本低,经济易行。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应当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先教后学,以学定教”,这应当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转变评价方式。教学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但影响着师生的感情,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应符合“三性”:一是生态性,以生动的课堂学习现实为基础,追求一种生动自然的学习评价;二是发展性,遵循“以发展性为主、以诊断性为辅”的原则;三是主体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我们应当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
三个坚守
坚守教育常识。儿童有儿童的人格,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儿童有儿童的兴趣,教学应符合儿童的兴趣;儿童有儿童的头脑,儿童有儿童的聪明,教学内容并非越容易越好,教学流程也并非越顺利越好;教育的目的是生长,生长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改造生活经验,丰富生活意味,因而教育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等等。坚守教育常识,也便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
坚守自身优势。善讲的教师,不妨多讲一点,讲一些动听的故事,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善写的教师,不妨多写一点,写一些漂亮的书法,写几篇优美的文章;善读的教师,不妨多读一点,让学生在声情并茂中陶醉,在抑扬顿挫中思考;擅长做课件的教师,不妨多做几个课件,丰富的材料,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可爱的动画,精巧的布局,既能吸引学生,也能提高效率……自身的优势永远不要丢弃,个人的风格始终应当坚守。
坚守有效取向。课堂无论怎么翻转,它一定要环绕着“有效性”这个中心。在我看来,有效教学应坚持“四轮驱动”。一是情感交融,师生之间的相互吸引,生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二是课堂管理,课堂是生命互动的场所,教学是张弛有度的艺术,务实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三是文本学习,教材是学习的蓝本,文本是智慧的结晶,“会读书”才会有好智力。四是习惯催逼,讲得好不如学得好,智力好不如习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不是有了微课程,就叫做翻转课堂;也不是没有微课程,就不是翻转课堂;课堂翻转了,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效;课堂没翻转,也不一定就无效或低效。只要是我们认为有效的东西,尤其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东西,不妨坚守再坚守。
既不漠视,也不迷信;既不排斥,也不依赖。这应当是一种合乎认识规律的辩证法。在此前提下,我们不妨“且翻且转且坚守”。
三个翻开
翻开个性差异。“人心不同,各有其面。”每一个人的个性都由独特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个性。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翻开学生的个性差异,才可能走进千差万别的心灵世界。
翻开学情基础。学情基础,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它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和背景知识。学习态度,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副产品常比正在教给这个人初步技能更有调节作用。”学生的起始能力,是不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它如同一级一级的台阶,明确学生当前所站的那级台阶,对于教学设计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者的已有知识,不管是正规途径习得的,还是非正规途径习得的,都会在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重构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中发生作用,因此,教学设计应当翻开学生的知识背景。
翻开学习过程。知识学习的完整过程,从广义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知识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性学习,一种是发现性学习。相比较而言,前者较为被动,后者较为主动。知识的保持,即所谓的理解和记忆,当以前识记的事物在其他刺激物的影响下,把它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便是再现。记忆得越深刻,理解得越透彻,再现的几率便越大。复述、板演、检测等方式,也包括学生的皱眉或舒眉、摇头或微笑等表情,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个转变
转变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样的教育观念,应当可以得到更多教师的认可。事实上,我们的教育观念也都在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朝着这个方向渐进。
转变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三大学习方式。我们提倡这三种学习方式,但不应完全排斥传统意义上的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较多的信息,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同时,它对教育设施的要求低,成本低,经济易行。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应当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先教后学,以学定教”,这应当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转变评价方式。教学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但影响着师生的感情,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应符合“三性”:一是生态性,以生动的课堂学习现实为基础,追求一种生动自然的学习评价;二是发展性,遵循“以发展性为主、以诊断性为辅”的原则;三是主体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我们应当让学生参与评价自己,也评价别人。
三个坚守
坚守教育常识。儿童有儿童的人格,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儿童有儿童的兴趣,教学应符合儿童的兴趣;儿童有儿童的头脑,儿童有儿童的聪明,教学内容并非越容易越好,教学流程也并非越顺利越好;教育的目的是生长,生长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改造生活经验,丰富生活意味,因而教育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等等。坚守教育常识,也便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
坚守自身优势。善讲的教师,不妨多讲一点,讲一些动听的故事,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善写的教师,不妨多写一点,写一些漂亮的书法,写几篇优美的文章;善读的教师,不妨多读一点,让学生在声情并茂中陶醉,在抑扬顿挫中思考;擅长做课件的教师,不妨多做几个课件,丰富的材料,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可爱的动画,精巧的布局,既能吸引学生,也能提高效率……自身的优势永远不要丢弃,个人的风格始终应当坚守。
坚守有效取向。课堂无论怎么翻转,它一定要环绕着“有效性”这个中心。在我看来,有效教学应坚持“四轮驱动”。一是情感交融,师生之间的相互吸引,生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二是课堂管理,课堂是生命互动的场所,教学是张弛有度的艺术,务实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三是文本学习,教材是学习的蓝本,文本是智慧的结晶,“会读书”才会有好智力。四是习惯催逼,讲得好不如学得好,智力好不如习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不是有了微课程,就叫做翻转课堂;也不是没有微课程,就不是翻转课堂;课堂翻转了,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效;课堂没翻转,也不一定就无效或低效。只要是我们认为有效的东西,尤其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东西,不妨坚守再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