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涵着无穷的古人思想和人文哲理。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始终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因此,传统文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被纳入幼儿教育中。环境是影响人学习的要素。而用互动主题墙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幼儿教育;互动主题墙;传统文化
学习环境是一种利用率较高的教育资源,需要通过创造与合理利用促进教育的转化。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具有教育意义和互动性的主题墙,通过多样化的图形、活泼色彩的搭配,结合主题,体现互动主题墙的教育意义。主题墙选用传统知识作为教育主题,通过对主题墙的设计,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对色彩的敏感度,促进幼儿对传统知识与文化的探索,达成环境与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达成身心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
一、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形成今天的文化形式,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而中国传统节日更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亲情的重要沟通桥梁,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存在感越来越弱,学生大都了解圣诞节有雪橇、麋鹿,还能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万圣节需要换装打扮,拿上南瓜灯和魔杖去讨糖,这样的活动在我国逐渐盛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边缘化,学生对与传统相关的知识和节日都少有了解。“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我们弘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步,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采用合理的教育手段,从幼儿时期引导他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利用互动主题墙,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性
幼儿园是幼儿融入集体的第一步。离开了家人的陪伴,迈向对外的社交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互动主题墙作为幼儿园学习氛围营造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整体风格和活动开展的呈现形式。而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大部分源自与外在世界的交互。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在家之外日常所在最久的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交互是幼儿探索新知识的关键。要在幼儿阶段使传统文化知识深达幼儿记忆之中,互动主题墙选用的主题就可以与教材中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相关联。例如,在幼儿园中班学习“中秋节”这一内容时,可以将这一知识融入互动主题墙,及时更换与中秋节相关的主题。主题墙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可以更多地了解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让幼儿可以沉浸在这一知识氛围中。在课堂上教授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后,教师在课后带领幼儿参观互动主题墙,更清晰地感受中秋节对应的自然节气状况、傳统文化,以及吃月饼、赏月等知识。
加强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有助于幼儿加速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的吸收。每一个主题墙的创作,不仅与教材内容相关,更多的是将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做一个阶段性呈现。学习环境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伴随着幼儿的知识进阶一同成长的,这就要求主题墙在互动性这一方面要有所加强。例如,小班幼儿在学习“十二生肖”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幼儿识别十二生肖的具体模样,带领幼儿学习吟唱十二生肖对应的歌谣。在着手主题墙更换的准备工作时,做一些配合学习内容的变动,与幼儿一起讨论主题墙应该是什么样的布局,然后划分幼儿各自负责的区域,给幼儿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利用课后时间准备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内容,用自己准备的生肖材料去装饰主题墙。这样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转化,提升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亲身参与环境塑造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促进幼儿观察所处环境和动手能力,这样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同时,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在引导幼儿参与到主题墙布置的过程中,适度地引导家长一同陪伴孩子参与到创作与学习中去,也是一种增强主题墙互动性的良好方式。例如,在大班幼儿学习“京剧”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这一内容后,在更改主题墙主题时,邀请幼儿的家长一同参与到以“脸谱”为主题的主题墙创作中去。共同创作可以加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能让家长意识到环境对幼儿意识形成与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提高对幼儿所处教育环境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三、结束语
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中,使幼儿从小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互动主题墙不仅是一种文化承载形式,还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其他环境中。通过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环境中去,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达成幼儿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目的。由此可见,合理地将环境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共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很好地传承。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家园共育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行动研究(GS[2017]GHB3059)。
参考文献:
[1]高歌今.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 天津教育,2016(2 / 3).
关键词:幼儿教育;互动主题墙;传统文化
学习环境是一种利用率较高的教育资源,需要通过创造与合理利用促进教育的转化。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具有教育意义和互动性的主题墙,通过多样化的图形、活泼色彩的搭配,结合主题,体现互动主题墙的教育意义。主题墙选用传统知识作为教育主题,通过对主题墙的设计,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对色彩的敏感度,促进幼儿对传统知识与文化的探索,达成环境与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达成身心共同进步的教育目的。
一、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形成今天的文化形式,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而中国传统节日更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亲情的重要沟通桥梁,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存在感越来越弱,学生大都了解圣诞节有雪橇、麋鹿,还能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万圣节需要换装打扮,拿上南瓜灯和魔杖去讨糖,这样的活动在我国逐渐盛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边缘化,学生对与传统相关的知识和节日都少有了解。“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我们弘扬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步,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采用合理的教育手段,从幼儿时期引导他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利用互动主题墙,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性
幼儿园是幼儿融入集体的第一步。离开了家人的陪伴,迈向对外的社交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互动主题墙作为幼儿园学习氛围营造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整体风格和活动开展的呈现形式。而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大部分源自与外在世界的交互。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在家之外日常所在最久的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交互是幼儿探索新知识的关键。要在幼儿阶段使传统文化知识深达幼儿记忆之中,互动主题墙选用的主题就可以与教材中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相关联。例如,在幼儿园中班学习“中秋节”这一内容时,可以将这一知识融入互动主题墙,及时更换与中秋节相关的主题。主题墙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可以更多地了解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让幼儿可以沉浸在这一知识氛围中。在课堂上教授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后,教师在课后带领幼儿参观互动主题墙,更清晰地感受中秋节对应的自然节气状况、傳统文化,以及吃月饼、赏月等知识。
加强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有助于幼儿加速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的吸收。每一个主题墙的创作,不仅与教材内容相关,更多的是将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做一个阶段性呈现。学习环境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伴随着幼儿的知识进阶一同成长的,这就要求主题墙在互动性这一方面要有所加强。例如,小班幼儿在学习“十二生肖”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幼儿识别十二生肖的具体模样,带领幼儿学习吟唱十二生肖对应的歌谣。在着手主题墙更换的准备工作时,做一些配合学习内容的变动,与幼儿一起讨论主题墙应该是什么样的布局,然后划分幼儿各自负责的区域,给幼儿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利用课后时间准备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内容,用自己准备的生肖材料去装饰主题墙。这样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转化,提升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亲身参与环境塑造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促进幼儿观察所处环境和动手能力,这样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同时,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在引导幼儿参与到主题墙布置的过程中,适度地引导家长一同陪伴孩子参与到创作与学习中去,也是一种增强主题墙互动性的良好方式。例如,在大班幼儿学习“京剧”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这一内容后,在更改主题墙主题时,邀请幼儿的家长一同参与到以“脸谱”为主题的主题墙创作中去。共同创作可以加强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能让家长意识到环境对幼儿意识形成与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提高对幼儿所处教育环境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三、结束语
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中,使幼儿从小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互动主题墙不仅是一种文化承载形式,还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其他环境中。通过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环境中去,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达成幼儿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目的。由此可见,合理地将环境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共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很好地传承。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家园共育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行动研究(GS[2017]GHB3059)。
参考文献:
[1]高歌今.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 天津教育,2016(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