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做饭吃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部分,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吃”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因而,“吃”的相关行动同追求幸福也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对于目前的在校中学生来说,在课堂中开展“粤菜进课堂”,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项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生活自理能力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助于部分学校将学生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不再停留在书本上。本文在分析“粤菜进课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等,为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粤菜进课堂;积极作用;课程设计
一、“粤菜进课堂”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1.“粤菜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4 2 1”式的家庭逐渐增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父辈、祖辈的过度关注,普遍缺乏生活上的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如,出现“孩子去读大学,母亲在大学边租房照顾其生活”“大学新生打电话求助父母如何套被罩”等问题。“粤菜进课堂”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意识,使学生拥有更多亲自动手的機会,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粤菜进课堂”首先使学生了解一道菜如何做成,如何做好,如何做得精致,激发起学生对于做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其的浓厚兴趣,才有动力和意识去参与到做菜的过程,在一次一次的学习和练习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最终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多方面综合性人才。
2.“粤菜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生活所必须的。在做菜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遭遇不同程度的失败,如何面对失败、解决问题是关键。“粤菜进课堂”通过对做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在实践中辅以现实教育,使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面临困难时运用什么样的态度,从哪入手解决,采用什么方式解决,解决以后如何总结分析等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时,依然能够理性解决。
3.“粤菜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粤菜进课堂”有助于增进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做菜吃饭”是每个人每天必须经历的日常,“做菜吃饭”的过程其实也是与家人互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这种日常互动的好坏对家人之间的感情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与父母、祖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是一种尊敬长辈、孝顺长辈、家庭和睦的表现。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沟通都会增多,由“做菜吃饭”引出的其他各方面的沟通也相应增多。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做饭的过程,分工协作,互相帮助,使得家庭成员之间更加亲密更加团结。“粤菜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参与到日常生活的项目中,不再是“饭来张口”,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自己,逐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
二、“粤菜进课堂”课程设计
1.理论分析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通过自己动手做粤菜,来培养学生学做粤菜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信自立的良好生活态度,在做粤菜的过程中体会做饭包含的意义。
2.课堂内容和要求
男女生利用双休日,选出粤菜中的一道菜在家完成这道菜的制作,并将制作过程以视频方式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在家要自己独立完成这道粤菜的制作,并将自己在做菜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双休日回到学校后,将自己亲自做成的粤菜带至学校,在课堂中同其他同学制作的粤菜进行展示并拼比,并跟同学一起分享做粤菜过程中的收获。
3.课程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学会做粤菜,养成独立的生活态度,从而以自强自立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
第二,通过学会做粤菜,体会做饭的过程,让父母家人感受自己对家庭的关心,通过做饭来体会家庭的幸福。
第三,通过学生做粤菜,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做,面对困难时,要自立,要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4.活动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提前以书面通知让学生家长了解“粤菜进课堂”的课程情况及进行该课的意义,请求各位家长积极支持和配合工作,在学生进行粤菜的制作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菜品的制作。
第二,学生在制作粤菜时,必须选择家长在家的时候进行制作,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及预防各项危险事故的发生。
第三,对学生制作的粤菜进行展示评选,通过打分,选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同学制作的粤菜,在展示评选过程中增加学生分享在制作菜品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环节,在展示评选完后组织学生开展“幸福聚餐”活动。
5.课程效果
“粤菜进课堂”的课程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合理的课堂内容和要求,并明确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制作粤菜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
课堂中的展示评选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课上的展示评选,同学之间会相互交流各自菜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评选认识到自己在制作粤菜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今后制作粤菜时信心更足,掌握的做菜技能水平越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做粤菜的积极性,在做菜的过程中学生自觉提高了自身的制作能力和独立能力。学生在制作粤菜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忘记放盐、或者盐放多了或者少了,食用油该放多少,切菜不均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首先体会到制作粤菜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不是自己亲自体验,学生们不会认识到做菜的难易,不会意识到自己也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从而珍惜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心静气去面对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明白笑对挫折、不怕失败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克服与解决,从而取得成功。
6.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粤菜进课堂”课程,采取课上评选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制作粤菜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完成“粤菜进课堂”的教学任务。但是由于男生女生有性别的差异,在进行菜品的选择时,没有具体规定男生女生各选什么菜进行制作,所以会出现一定的菜品差异。但我相信学生通过制作粤菜,会逐步养成自己做饭做菜或者帮助家人一起做饭做菜的良好习惯,并学会与人一起分享。
[关键词]粤菜进课堂;积极作用;课程设计
一、“粤菜进课堂”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1.“粤菜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4 2 1”式的家庭逐渐增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父辈、祖辈的过度关注,普遍缺乏生活上的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如,出现“孩子去读大学,母亲在大学边租房照顾其生活”“大学新生打电话求助父母如何套被罩”等问题。“粤菜进课堂”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意识,使学生拥有更多亲自动手的機会,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粤菜进课堂”首先使学生了解一道菜如何做成,如何做好,如何做得精致,激发起学生对于做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其的浓厚兴趣,才有动力和意识去参与到做菜的过程,在一次一次的学习和练习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最终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多方面综合性人才。
2.“粤菜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生活所必须的。在做菜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遭遇不同程度的失败,如何面对失败、解决问题是关键。“粤菜进课堂”通过对做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在实践中辅以现实教育,使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面临困难时运用什么样的态度,从哪入手解决,采用什么方式解决,解决以后如何总结分析等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时,依然能够理性解决。
3.“粤菜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粤菜进课堂”有助于增进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做菜吃饭”是每个人每天必须经历的日常,“做菜吃饭”的过程其实也是与家人互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这种日常互动的好坏对家人之间的感情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与父母、祖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是一种尊敬长辈、孝顺长辈、家庭和睦的表现。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沟通都会增多,由“做菜吃饭”引出的其他各方面的沟通也相应增多。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做饭的过程,分工协作,互相帮助,使得家庭成员之间更加亲密更加团结。“粤菜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参与到日常生活的项目中,不再是“饭来张口”,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自己,逐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
二、“粤菜进课堂”课程设计
1.理论分析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通过自己动手做粤菜,来培养学生学做粤菜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信自立的良好生活态度,在做粤菜的过程中体会做饭包含的意义。
2.课堂内容和要求
男女生利用双休日,选出粤菜中的一道菜在家完成这道菜的制作,并将制作过程以视频方式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在家要自己独立完成这道粤菜的制作,并将自己在做菜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双休日回到学校后,将自己亲自做成的粤菜带至学校,在课堂中同其他同学制作的粤菜进行展示并拼比,并跟同学一起分享做粤菜过程中的收获。
3.课程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学会做粤菜,养成独立的生活态度,从而以自强自立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
第二,通过学会做粤菜,体会做饭的过程,让父母家人感受自己对家庭的关心,通过做饭来体会家庭的幸福。
第三,通过学生做粤菜,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做,面对困难时,要自立,要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4.活动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一,提前以书面通知让学生家长了解“粤菜进课堂”的课程情况及进行该课的意义,请求各位家长积极支持和配合工作,在学生进行粤菜的制作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菜品的制作。
第二,学生在制作粤菜时,必须选择家长在家的时候进行制作,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及预防各项危险事故的发生。
第三,对学生制作的粤菜进行展示评选,通过打分,选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同学制作的粤菜,在展示评选过程中增加学生分享在制作菜品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环节,在展示评选完后组织学生开展“幸福聚餐”活动。
5.课程效果
“粤菜进课堂”的课程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合理的课堂内容和要求,并明确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制作粤菜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
课堂中的展示评选过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课上的展示评选,同学之间会相互交流各自菜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评选认识到自己在制作粤菜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今后制作粤菜时信心更足,掌握的做菜技能水平越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做粤菜的积极性,在做菜的过程中学生自觉提高了自身的制作能力和独立能力。学生在制作粤菜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忘记放盐、或者盐放多了或者少了,食用油该放多少,切菜不均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首先体会到制作粤菜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不是自己亲自体验,学生们不会认识到做菜的难易,不会意识到自己也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从而珍惜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心静气去面对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明白笑对挫折、不怕失败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克服与解决,从而取得成功。
6.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粤菜进课堂”课程,采取课上评选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制作粤菜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完成“粤菜进课堂”的教学任务。但是由于男生女生有性别的差异,在进行菜品的选择时,没有具体规定男生女生各选什么菜进行制作,所以会出现一定的菜品差异。但我相信学生通过制作粤菜,会逐步养成自己做饭做菜或者帮助家人一起做饭做菜的良好习惯,并学会与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