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学生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心理上产生一定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其日常的生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并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相关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以期有效解决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关键字:中学生;学习心理;干预对策
中国分类号:G444
1 中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
现阶段,有些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比如考上理想的大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满足自身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等。但是仍然有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难以端正,注意力难以集中,出现学习焦虑等现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2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2.1外部原因分析
其一,社会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教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各大高校不断进行扩招,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能够实现读大学的梦想,但是目前我国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另外,社会上的不正当竞争和腐败现象以及各种诱惑越来越多,严重腐蚀了缺乏社会经验的中学生的心灵,其意志力受到一定的削弱。这是目前中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其二,学校原因。现阶段,各中学的管理模式没有跟得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在管理上依旧十分僵化和单一,难以适应我国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中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于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枯燥和乏味。在教学方法上显得相对单一,难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发现中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
其三,家庭原因。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使其受挫能力一直较差;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值往往高于孩子自身的能力,过分强调学习成绩,与孩子之间没有足够的有效沟通。同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难以感受家庭的温暖,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其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会比一般学生严重得多。
2.2 内部原因分析
外部原因会使得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但是内部原因才是造成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外部原因必须要在内部原因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作用。所以必须要对中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内部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过分强调学习的功利性。目前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具有多样性,但是各课程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差异化的影响。中学生一般过分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与功利性,其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某一门课程主要是由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与重要性决定的。很多中学生对于语数外的学习强度远远大于其他课程,一旦这些课程的成绩不理想就会使其产生厌学的心理,进而产生严重的学习心理问题。
其次,我国教育体制的诟病一直难以消除。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都是以淘汰成绩差的学生来选拔成绩好的学生,并将其视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挫伤了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断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心理问题由此产生。
再次,中学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在学习方法上一向都是死记硬背,致使其思想出现严重的僵化,创新意识逐渐削弱,这种学习方法极易产生学习疲劳,对其学习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最后,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中学生没有进入社会,长期以来都是娇生惯养般的成长,其心理和生理都在发展期,因此很不成熟。当学习成绩出现下降时,将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
3 中学生学习问题的干预对策
3.1 针对外因采取的干预对策
其一,国家要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强其就业的信心;另外也要对中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其增强对未来的信息和希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学校要进行教学管理模式上的创新。要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學习环境;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使其不断减少学习心理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和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其三,父母要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科学的引导,不能对其寄予过高的期望,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减轻孩子学习的思想压力;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尽到“第一位教师”的责任,要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使其在学习生活上坚定信心;要时刻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内心世界并及时发现其可能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父母在解决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予以重视。
3.2 针对内因采取的干预对策
首先,要完善学生的价值观,使其意识到每门课程都有学习的必要性,不能过分强调学习的功利性,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每门课程。
其次,要注意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明确的目标,不断端正学习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断提高自身主动学习的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自我调节学习压力。逐渐树立起坚定的学习信念以及明确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要学会调节心态。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均存在不理想之处,这会形成一定的恶性循环,由此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心理问题。所以,重要生一定要注意调节学习的心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总结
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其产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只有同时发挥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提高其学习效率,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戎颖红.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其辅导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白欢妮,许鹏奎.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调适策略[J].心理健康教育,2011(01).
关键字:中学生;学习心理;干预对策
中国分类号:G444
1 中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
现阶段,有些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比如考上理想的大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满足自身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等。但是仍然有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难以端正,注意力难以集中,出现学习焦虑等现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2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2.1外部原因分析
其一,社会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教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各大高校不断进行扩招,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能够实现读大学的梦想,但是目前我国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另外,社会上的不正当竞争和腐败现象以及各种诱惑越来越多,严重腐蚀了缺乏社会经验的中学生的心灵,其意志力受到一定的削弱。这是目前中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其二,学校原因。现阶段,各中学的管理模式没有跟得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在管理上依旧十分僵化和单一,难以适应我国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中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于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枯燥和乏味。在教学方法上显得相对单一,难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发现中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
其三,家庭原因。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使其受挫能力一直较差;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值往往高于孩子自身的能力,过分强调学习成绩,与孩子之间没有足够的有效沟通。同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难以感受家庭的温暖,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其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会比一般学生严重得多。
2.2 内部原因分析
外部原因会使得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剧,但是内部原因才是造成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外部原因必须要在内部原因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作用。所以必须要对中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内部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过分强调学习的功利性。目前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具有多样性,但是各课程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差异化的影响。中学生一般过分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与功利性,其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某一门课程主要是由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与重要性决定的。很多中学生对于语数外的学习强度远远大于其他课程,一旦这些课程的成绩不理想就会使其产生厌学的心理,进而产生严重的学习心理问题。
其次,我国教育体制的诟病一直难以消除。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都是以淘汰成绩差的学生来选拔成绩好的学生,并将其视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挫伤了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断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心理问题由此产生。
再次,中学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在学习方法上一向都是死记硬背,致使其思想出现严重的僵化,创新意识逐渐削弱,这种学习方法极易产生学习疲劳,对其学习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最后,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中学生没有进入社会,长期以来都是娇生惯养般的成长,其心理和生理都在发展期,因此很不成熟。当学习成绩出现下降时,将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
3 中学生学习问题的干预对策
3.1 针对外因采取的干预对策
其一,国家要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强其就业的信心;另外也要对中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其增强对未来的信息和希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学校要进行教学管理模式上的创新。要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學习环境;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使其不断减少学习心理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和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其三,父母要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科学的引导,不能对其寄予过高的期望,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减轻孩子学习的思想压力;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尽到“第一位教师”的责任,要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使其在学习生活上坚定信心;要时刻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内心世界并及时发现其可能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父母在解决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予以重视。
3.2 针对内因采取的干预对策
首先,要完善学生的价值观,使其意识到每门课程都有学习的必要性,不能过分强调学习的功利性,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每门课程。
其次,要注意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明确的目标,不断端正学习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断提高自身主动学习的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自我调节学习压力。逐渐树立起坚定的学习信念以及明确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要学会调节心态。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均存在不理想之处,这会形成一定的恶性循环,由此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心理问题。所以,重要生一定要注意调节学习的心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总结
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其产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只有同时发挥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发现并解决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提高其学习效率,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戎颖红.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其辅导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白欢妮,许鹏奎.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调适策略[J].心理健康教育,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