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理大帝,这是一个中国人不太熟悉而在西方却如雷贯耳的人物。在扑克牌中,身为红桃K的查理大帝与黑桃K(大卫王)、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方块K(恺撒)齐名。
尚武的法兰克人
公元742年,查理大帝出生在法兰克王国权势煊赫的加洛林家族里。当时,沉迷酒色与狩猎的墨洛温王朝的“庸王”们除了空洞的国王名号已经一无所有,权柄尽归加洛林家族世袭的宫廷长官——“宫相”所有。查理大帝的祖父查理·马特率领法兰克军队在公元732年的普瓦提埃战役中击败咄咄逼人的阿拉伯骑兵,就此终结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阿拉伯人对西欧的扩张;他又实施了采邑分封制,确立了封君封臣关系。后一件事意义同样重要,它在欧洲中世纪初期确立了一种封建政治附庸关系,成为欧洲中世纪政治的突出特点。查理大帝的父亲“矮子”丕平则在公元751年废黜了无能的墨洛温王室,自己加冕为国王,创立了加洛林王朝。
作为加洛林王朝的继承人,查理从小继承了法兰克人尚武的传统。“法兰克”这一名字源于古代斯堪的纳维亚语言frekkr,意即“大胆”“无畏”。查理在年仅12岁时就随军出征,在人喊马嘶与血雨腥风的疆场上接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公元768年,随着丕平的去世,26岁的查理与兄弟卡洛曼一道君临法兰克王国,并在公元771年后者猝然去世后成为唯一的国王。时人记载,他的躯体高大而强壮,身材颀长,但是并不粗笨,他的身长是脚长的7倍,眼睛很大,目光敏锐。
查理即位后将法兰克人尚武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每年春天,只要兵员马匹和粮草准备充裕,查理都要召开民众大会,发布作战出征的命令。这一大会故又称之为“三月校场”(有时也在五月举行,称之为“五月校场”)。大会的议题不是应否开战,而是对谁开战。随后大军在他的指挥下出发,在征战中度过夏天,到秋天归来,冬天休养,以备来年再战。这一发动战争的模式几乎无变化地持续了40多年,这期间人们早已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和平时光了。在查理高大身影的笼罩下,欧洲的广袤土地长时间经历一场场惨烈悲壮的大搏杀,弥漫着令后人心悸胆寒的血雨腥风。
对萨克森的18次战争
在意大利,公元773年,查理的兵锋指向伦巴第王国首都帕维亚。“当你看见在田野里密布一片铁的庄稼,波河和提契诺河像海涛般冲击城墙,水面由于铁的闪光而泛出黑色,那就是查理已经近在咫尺了”。铁盔铁甲铁手套铁盾牌的查理及其军队如同一片乌云席卷而来,兵器在太阳底下发出闪闪寒光。强大的威势最后迫使帕维亚守军出降,伦巴第人在意大利北部所建立的200年的统治走到尽头。查理兼并了富庶的伦巴第,佩戴伦巴第人的铁制王冠,开始采用“法兰克人和伦巴第人的国王”的头衔。
在法兰克王国的东部边疆,从公元772年到公元804年,查理指挥军队跨过莱茵河,对同属日耳曼人渊源的萨克森人发动的战争长达32年、前后征战18次之多,这场战争贯穿了查理大帝的一生,从他而立之年打到白发苍苍。他的军队宛如一阵狂风掠过了莱茵河面,激起了巨大的波涛声。萨克森人在搏斗中一个个躺下了,鲜血浸润着莱茵河畔那块生养自己的土地。在侵略过程中,法兰克军队彻底摧垮萨克森人。财富滚滚流进法兰克国库,哭声留在河的对岸。可是,往往查理前脚班师回国,萨克森人后脚又发动起义,作为报复。公元784年的凡尔登大屠杀,一日之内就有4500名萨克森贵族惨死在法兰克人的刀下,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挖去眼睛,有的被剖腹……与此同时,被强行迁往法兰克的萨克森人大部分沦为农奴,一小部分被分派到各修道院,受完训练后再放回萨克森去活动,充作法兰克人的鹰犬。通过这些措施,曾经令伟大的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罗马军团沉沙折戟的萨克森人,最终向查理俯首称臣。查理大帝的军队并不庞大(其兵员人数尚不足万人),是一支装备着长矛、矛枪的骑兵所支持的步兵武装,但正是这支军队取得了西方自罗马帝国覆亡以来最辉煌的战果,这在一定意义上可能归功于查理大帝本人的军事才赋。法兰克王国终于成功地兼并了整个萨克森从莱茵河到易北河的广袤土地,把加洛林王朝的北部边境推进到波罗的海南岸。此后几十年里,基督教也渐渐渗透进萨克森社会。萨克森人的皈依,意味着古日耳曼人中的最后一个异教部落也皈依了基督教。如果查理不曾将萨克森合并到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内,德国不可能以一个政治实体的姿态出现。
在南方的西班牙,查理在战场上的失败甚至也成为传奇。公元778年,查理率大军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南征由阿拉伯人建立的安达卢斯(中国史籍称为“白衣大食”),因战况不利被迫撤军。大约在8月15日,查理率军通过地势险峻的郎塞瓦尔峡谷,后卫部队遭到土著巴斯克人袭击,其统帅——查理的外甥——罗兰伯爵与其2万伙伴全部阵亡。这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失败之一”,通过当时人们的记忆保留了下来,久而久之变成一个让人永远难以忘却的历史传说,在10世纪成为法兰西最早的民族史诗《罗兰之歌》。
查理成功加冕称帝
经过连续多年的征战,查理将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大了一倍,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王国的人口达到1500万~1800万。在公元前4世纪末的亚历山大和2000多年后的拿破仑两位之间,再没有哪个人能像查理那样在西欧进行如此持续的军事扩张并且成功地扩大了疆土。自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西欧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庞大的国家!国王的称号已经不能满足查理的野心,公元800年的圣诞节,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里,查理身着古罗马的紫袍,虔诚地面对祭坛双膝下跪,罗马教皇利奥三世亲手为他戴上了一顶金制皇冠。查理就此成为“承蒙上帝恩典”的皇帝,也成为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的第一位皇帝“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也因此而变成帝国。
在中古西欧,查理大帝不仅是一位军功显赫的伟大君主,而且是一位极为注重文化发展的有识君王。在西罗马帝国瓦解后的数百年“黑暗状态”中,蛮族的刀剑与铁蹄四处蹂躏,西方古典文明的那一抹余晖完全消失,“就像一株被挖去了根的植物,罗马文化只能萎缩和枯死”。直到查理大帝当政后,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者才开始真正重视文化教育。查理大帝身体力行学习拉丁文,其侍臣艾因哈德曾说过,“(查理大帝的)拉丁语学到这样好,说起话来就像说本族话(法兰克语属于日耳曼语族)”。在皇帝本人的带动下,西欧文化出现了复苏,即“加洛林文化复兴”。当时的基督教修道院成为西欧的文化中心,基督教神学在纳入许多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元素后不断传播并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而承载基督教神学的拉丁语在经历了西罗马帝国解体的混乱后也获得了一种新的纯洁性,成为正统的书面语言与行政语言,以及象征欧洲统一的一个因素。
查理大帝是西欧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的第一个“皇帝”,死于公元814年1月28日。公元843年,他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条约》里瓜分了帝国,是为日后法、德、意三国的雏形。
在黑夜中入睡的是查理大帝的帝国,黎明时醒来的却是基督教与拉丁语一统天下的中世纪欧洲——这有赖于查理大帝的武力征服与“加洛林文化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查理大帝是当之无愧的“欧洲之父”。
尚武的法兰克人
公元742年,查理大帝出生在法兰克王国权势煊赫的加洛林家族里。当时,沉迷酒色与狩猎的墨洛温王朝的“庸王”们除了空洞的国王名号已经一无所有,权柄尽归加洛林家族世袭的宫廷长官——“宫相”所有。查理大帝的祖父查理·马特率领法兰克军队在公元732年的普瓦提埃战役中击败咄咄逼人的阿拉伯骑兵,就此终结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阿拉伯人对西欧的扩张;他又实施了采邑分封制,确立了封君封臣关系。后一件事意义同样重要,它在欧洲中世纪初期确立了一种封建政治附庸关系,成为欧洲中世纪政治的突出特点。查理大帝的父亲“矮子”丕平则在公元751年废黜了无能的墨洛温王室,自己加冕为国王,创立了加洛林王朝。
作为加洛林王朝的继承人,查理从小继承了法兰克人尚武的传统。“法兰克”这一名字源于古代斯堪的纳维亚语言frekkr,意即“大胆”“无畏”。查理在年仅12岁时就随军出征,在人喊马嘶与血雨腥风的疆场上接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公元768年,随着丕平的去世,26岁的查理与兄弟卡洛曼一道君临法兰克王国,并在公元771年后者猝然去世后成为唯一的国王。时人记载,他的躯体高大而强壮,身材颀长,但是并不粗笨,他的身长是脚长的7倍,眼睛很大,目光敏锐。
查理即位后将法兰克人尚武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每年春天,只要兵员马匹和粮草准备充裕,查理都要召开民众大会,发布作战出征的命令。这一大会故又称之为“三月校场”(有时也在五月举行,称之为“五月校场”)。大会的议题不是应否开战,而是对谁开战。随后大军在他的指挥下出发,在征战中度过夏天,到秋天归来,冬天休养,以备来年再战。这一发动战争的模式几乎无变化地持续了40多年,这期间人们早已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和平时光了。在查理高大身影的笼罩下,欧洲的广袤土地长时间经历一场场惨烈悲壮的大搏杀,弥漫着令后人心悸胆寒的血雨腥风。
对萨克森的18次战争
在意大利,公元773年,查理的兵锋指向伦巴第王国首都帕维亚。“当你看见在田野里密布一片铁的庄稼,波河和提契诺河像海涛般冲击城墙,水面由于铁的闪光而泛出黑色,那就是查理已经近在咫尺了”。铁盔铁甲铁手套铁盾牌的查理及其军队如同一片乌云席卷而来,兵器在太阳底下发出闪闪寒光。强大的威势最后迫使帕维亚守军出降,伦巴第人在意大利北部所建立的200年的统治走到尽头。查理兼并了富庶的伦巴第,佩戴伦巴第人的铁制王冠,开始采用“法兰克人和伦巴第人的国王”的头衔。
在法兰克王国的东部边疆,从公元772年到公元804年,查理指挥军队跨过莱茵河,对同属日耳曼人渊源的萨克森人发动的战争长达32年、前后征战18次之多,这场战争贯穿了查理大帝的一生,从他而立之年打到白发苍苍。他的军队宛如一阵狂风掠过了莱茵河面,激起了巨大的波涛声。萨克森人在搏斗中一个个躺下了,鲜血浸润着莱茵河畔那块生养自己的土地。在侵略过程中,法兰克军队彻底摧垮萨克森人。财富滚滚流进法兰克国库,哭声留在河的对岸。可是,往往查理前脚班师回国,萨克森人后脚又发动起义,作为报复。公元784年的凡尔登大屠杀,一日之内就有4500名萨克森贵族惨死在法兰克人的刀下,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挖去眼睛,有的被剖腹……与此同时,被强行迁往法兰克的萨克森人大部分沦为农奴,一小部分被分派到各修道院,受完训练后再放回萨克森去活动,充作法兰克人的鹰犬。通过这些措施,曾经令伟大的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罗马军团沉沙折戟的萨克森人,最终向查理俯首称臣。查理大帝的军队并不庞大(其兵员人数尚不足万人),是一支装备着长矛、矛枪的骑兵所支持的步兵武装,但正是这支军队取得了西方自罗马帝国覆亡以来最辉煌的战果,这在一定意义上可能归功于查理大帝本人的军事才赋。法兰克王国终于成功地兼并了整个萨克森从莱茵河到易北河的广袤土地,把加洛林王朝的北部边境推进到波罗的海南岸。此后几十年里,基督教也渐渐渗透进萨克森社会。萨克森人的皈依,意味着古日耳曼人中的最后一个异教部落也皈依了基督教。如果查理不曾将萨克森合并到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内,德国不可能以一个政治实体的姿态出现。
在南方的西班牙,查理在战场上的失败甚至也成为传奇。公元778年,查理率大军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南征由阿拉伯人建立的安达卢斯(中国史籍称为“白衣大食”),因战况不利被迫撤军。大约在8月15日,查理率军通过地势险峻的郎塞瓦尔峡谷,后卫部队遭到土著巴斯克人袭击,其统帅——查理的外甥——罗兰伯爵与其2万伙伴全部阵亡。这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失败之一”,通过当时人们的记忆保留了下来,久而久之变成一个让人永远难以忘却的历史传说,在10世纪成为法兰西最早的民族史诗《罗兰之歌》。
查理成功加冕称帝
经过连续多年的征战,查理将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大了一倍,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王国的人口达到1500万~1800万。在公元前4世纪末的亚历山大和2000多年后的拿破仑两位之间,再没有哪个人能像查理那样在西欧进行如此持续的军事扩张并且成功地扩大了疆土。自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西欧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庞大的国家!国王的称号已经不能满足查理的野心,公元800年的圣诞节,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里,查理身着古罗马的紫袍,虔诚地面对祭坛双膝下跪,罗马教皇利奥三世亲手为他戴上了一顶金制皇冠。查理就此成为“承蒙上帝恩典”的皇帝,也成为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的第一位皇帝“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也因此而变成帝国。
在中古西欧,查理大帝不仅是一位军功显赫的伟大君主,而且是一位极为注重文化发展的有识君王。在西罗马帝国瓦解后的数百年“黑暗状态”中,蛮族的刀剑与铁蹄四处蹂躏,西方古典文明的那一抹余晖完全消失,“就像一株被挖去了根的植物,罗马文化只能萎缩和枯死”。直到查理大帝当政后,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者才开始真正重视文化教育。查理大帝身体力行学习拉丁文,其侍臣艾因哈德曾说过,“(查理大帝的)拉丁语学到这样好,说起话来就像说本族话(法兰克语属于日耳曼语族)”。在皇帝本人的带动下,西欧文化出现了复苏,即“加洛林文化复兴”。当时的基督教修道院成为西欧的文化中心,基督教神学在纳入许多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元素后不断传播并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而承载基督教神学的拉丁语在经历了西罗马帝国解体的混乱后也获得了一种新的纯洁性,成为正统的书面语言与行政语言,以及象征欧洲统一的一个因素。
查理大帝是西欧在西罗马帝国覆灭后的第一个“皇帝”,死于公元814年1月28日。公元843年,他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条约》里瓜分了帝国,是为日后法、德、意三国的雏形。
在黑夜中入睡的是查理大帝的帝国,黎明时醒来的却是基督教与拉丁语一统天下的中世纪欧洲——这有赖于查理大帝的武力征服与“加洛林文化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查理大帝是当之无愧的“欧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