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05041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是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的一门学科,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使地理课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一、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目标即为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主要有: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形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1.从国情教育人手,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地是建立在对家乡的热爱,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热爱基础上。对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了解的基础上,地理课让学生从了解家乡开始,通过地理图片、图像、视频、文字资料、数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如我国的疆域,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土地、水、森林、矿产等方面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与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现状,各地区的地理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使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在看待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上,既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悲观,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增强民族自豪和自尊的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心和责任感,转化为正确的行为。使学生能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国情教育实际上是国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价值,通过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解决国情问题的初步能力,把个人、民族和全球利益统一起来。对我国的国情,有优点,但也不能掩饰缺点,讲优点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又要防止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思想,过分夸大缺点,又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唤起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报国心。
  2.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旅游业”一节是教材新增加的专题教学内容。就是渗透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学探索。旅游业与交通、通讯、建筑、商业、保险业有紧密联系,同时又可以带动这些待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人与外汇收入,是”无烟工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空前繁荣,成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部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就使学生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和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树立“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永续发展观念,做自觉的环境卫士,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革命圣地、热爱历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情感。
  现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日益明显。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民是如何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经济,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地理课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培育学生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适当的时候将爱国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植到学生的意识中。联系生活,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始终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学校教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才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其他文献
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主线,贯穿于整個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的定义域是构成函数的两大要素之一,函数的定义域(或变量的允许值范围)似乎是非常简单的,然而在解决问题中不加以注意,常常会使人误入歧途。在解函数题中强调定义域对解题结论的作用与影响,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为英语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它通过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   传统教学方式侧重教师的教,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难,
前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已经习惯于把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直接的灌注给学生,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要,所以在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既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  所谓体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以特有的情感和特定的环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寓情于教,使学生们乐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教育的任务是:以育人为基本职能,承载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任务。“两步、六环”课堂模式正是为课改量身定做的。  【关键词】两步、六环课堂模式 学生主体 教师引导 多渠道多方法    在新形势下,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
【摘要】依据新课程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应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拟浅谈如何巧用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关键词】现象;激发;兴趣    物理现象是指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质(如高度、速度、温度、电磁性质)等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物理变化另一种说法。换句话说,物理现象是指直接感知的
题目: 计算   分析一:依法则从左往右相加。      分析二:異分母的分数相加,找最简公式分母来计算。     分析三: 因为 所以可求得结果。  解法三: 分析四: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64,各分数乘以一个 x64可求得结果 。  解法四: x64x x(32 16 8 4 2 1= x63=   分析五:设此式等于一个未知数y.两边同乘以64可求得结果。  解法五:设 两边同
机械能守恒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律,无论是用于理论分析还是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应用能量观点分析物体运动情况以及与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的考点。  应用机械能解题时要注意:  1 明确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系统;  2 弄清楚能量转化和损失的去向;  3 根据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能量的减少量等于所转化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来求解。    一、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常标有“无题”为题的诗篇。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一说起无题诗,很多人大概想到的就是那个李商隐和他的无题诗。不错,李生缠绵悱恻的无题诗写的很入人心,他自己当年就自选了一本以锦瑟无端五十弦打头的无题诗集,其实他清艳夺人的诗句后是有些故意为之的意味。
【摘要】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教师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如何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何提高幼儿尝试运用简单科学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活动;萌发;创造力    一、创设情境,巧妙诱导  幼儿学科学具有直观性和活动性的特点。所谓直观性是指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无数次的数学测试表明,学懂了数学的学生在测试时得高分容易,甚而至于再加努力,说不定考个100分,品偿一下满分的“滋味”也是未尝不可,然而考那么20分、10分乃至于几分的也不乏少见。由此可见,作为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积极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快乐中学习,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