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oo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们面前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顾本世纪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着“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之后的课堂中,学生活动多了,几乎堂堂都是在探究问题中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点,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能亲身体验培植植物的全过程,同时,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他们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显著的是用实际行动来接受了情感教育,最基本的关爱生命的教育等。
  二、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先生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生物学科常见的植物器官结构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如果还把植物的器官结构拿出来学习的话,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解剖、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三、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我们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每每都是认真设计实验过程,分析、比较学生的实验步骤,在注重过程的实践探究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四、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名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且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类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
  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我们必须保证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案才行,这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
  五、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也是未来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六、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的步伐一致,齐头并进,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评价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赋予了新的含义。为此,我们应站在人文观和发展观的立场上,通过透视课堂案例,看待重视评价过程的积极意义,探寻为学生创设发展空间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评价;过程;综合性;发展      长期以来,对普通中小学生的美术课堂评价有这样的说法:“小学重视、初中轻
生物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就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主要理念之一。    一、 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教材七年级上、下册的所有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
一、案例背景  两年前,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班级中有个小姑娘,她那苍白的小脸,扁扁的小嘴还略微歪斜,瘦弱的身体……一见就让人感到可怜。记得刚入学,她妈妈就对我说:“这孩子一生下来就这样,舌尖下面一根筋连着,话说得不清楚,也不太爱说话,学习只要能跟上大家就行。”我暗暗地提醒自己,一定要給她更多的关怀,以抚平她那颗还未长大就已被刺伤的心灵。  新学期也渐渐地拉开了序幕。果然这孩子蔫蔫的,不太爱说话
〔摘要〕“两绘”心育课,即绘本心理活动课和绘画心理体验课,是一种在小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这种以班级为单位实施的心育模式,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以活动和体验为主要教学形式,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发展、预防和矫治相结合的教育目标。本文详细论述了“两绘”心育课程的架构和实施要点。  〔关键词〕绘本;绘画;班级心育课  〔
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植物的新用途,可以经过基因改造后用来反恐,发现那些隐蔽的炸弹。培育出反恐植物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女生物学家居恩·梅德福特等人,她利用植物的自卫反应机制找到了探测炸弹的新方法。虽然植物没有像动物一样的感觉器官,也不能像动物一样四处奔跑,但是它们也能感知环境,并能趋利避害,人们可以用植物的这种特性来监测环境。  梅德福特培育出一批能反恐的拟芥兰,可检测由黄色炸药制成的炸弹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人人都可能犯错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因势巧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那么错误就能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发现错误,高兴地面对  俗话说,“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作为数学教师,没有谁没尝过错误的滋味。例如,教学方法错误
幼儿期是儿童合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前期,儿童的合作已经出现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处于幼儿期的准备阶段是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合作学习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一、确立合作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目标与传统目标相区别的是,合作学习强调合作性目标。合作性目标是指幼儿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应该达到的社会性合作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国的经济发展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使我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势态,离不开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国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素质的、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职业要求的一线实用人才。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是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部分规划教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与纰漏实属在所难免。其中,语言表达方面的不严谨尤为教材编写者及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本着“建设性的目的”,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2版赵中利编著的《现代秘书心理学》中的瑕疵作以下
美国宇航局2010年12月3日表示,在地球上发现全新的微生物,它能利用砷进行新陈代谢,砷含有剧毒。该细菌能依靠砷维持生长。该发现推导出新的可能,即有机体可以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存在,甚至是在地球上利用生物化学能生长,这是过去未曾发现的。细菌从加利弗尼亚单色湖(Mono Lake)中提取,然后密封培养。  科学家说,结果如果被确认,那么“生命是什么、生命存在于何处”概念的范围将扩大。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