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汉语是中文专业传统课程,扩招背景下面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提出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扩招;现代汉语课;教改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适用面广、实用性强的工具性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毋庸赘言,现代汉语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
然而,目前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状况却令人很不满意。相对于中文专业的一个大头文学类课程来说,一个突出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且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不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学生反映这门课所讲的内容与中学甚至小学所学的内容重复,再学缺乏新鲜感。开门见山第一章语音,重点内容就是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当几十上百人跟着老师齐声念着“a、o、e”和“妈、麻、马、骂”时,学生的厌烦情绪油然而生。信息时代,网络和媒体十分发达,大部分学生的普通话已经说得相当流利。这种“似曾相识”及“幼稚”的感觉使学生很轻视这门课程。②与第一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汉语“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目标决定了这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必修课。诸多语音概念、语法框架等又会让学生如坠云里雾里,望而生畏。学生容易钻进个别的知识点而不知整体,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③“学了词汇语法就是为了改错。”使学生更加不知如何张口说话。学生的厌学情绪十分突出。
但是另一方面,事实却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运用能力很不过关。有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写一个几百字的东西也错字百出;有的办一件简单的事都不知如何开口,有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有的说出来又结结巴巴或让人听不明白究竟要说什么;或者是用词不准确,表达时语体、场合不正确;有的同学自认为表达清晰的却不知道什么是礼貌的什么是不礼貌的表达。这都是缺乏必要的口语训练的缘故;有的大学生连简短的通知、小小的启事也不会写,即使毕业以后仍是见笔生畏。这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明显缺乏运用汉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对这门课提不起兴趣。这无疑已成为现代汉语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汉语课担负着培养人的智力发展第一因子的语言能力的重任。高校扩招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重要举措。高校扩招以后,原来的大学精英教育变成了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人才教育。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那么扩招后的现代汉语需要什么样的与扩招相适应的改革呢?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的建设、课程的设置等方面。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实际出发,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我们根据现代汉语的学科特点,以大学生最薄弱的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培养大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能力,采取一切积极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目的。
一、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从学生知识衔接的实际出发来安排教学重点
就现代汉语知识体系来说,学生在经过了高中阶段学习之后,对现代汉语知识的掌握具有如下特点:①已熟练掌握方言口语;②说写能力比听读能力弱;③关于母语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有一定基础。
因而,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而不是在对系统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
(二)遵循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原则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注重知识的灌输,更注重人的能力的培养,并把它作为施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实现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三)更新小课堂观念的原则
除了现代汉语课内知识的讲授和练习以外,要在课外以多种方式加强语言实践训练。从语言实际情况出发,这更有赖于我们观念的更新。也就是树立时间上终身学习、空间上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大课堂理念。语言素质的提高不是通过一门课程一年的学习就能一蹴而就的,让学生树立语言学习和语言修养是终身追求的目标的观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和自觉地学习语言的习惯就尤其重要。
二、改革教学方法
“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讲课的方法与艺术。一部出色的教材,如果讲得不好,效果不会理想;比较一般的教材,如果教师对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补充,又讲得精彩,必会使学生受益良多。”[1]
(一)选择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本身是生动有趣的,以它为对象的语言学课程理应引人入胜,不该缺乏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活生生的语料的选择,增加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针对大部分学生都是四川人的情况,我们讲语言动态性特点时,引用大量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的材料,如四川学生熟悉的“下课”等。如介绍推广普通话和方言使用的关系时,引入李伯清“川普”的幽默语用效果。讲解《武林外传》语言运用专题分析其幽默手段。讲新词新语时,我们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词语,并介绍语言学界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也让教学耳目一新,收到新鲜活泼的效果。
(二)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语言交际中都包容着文化因素。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如,语言规范化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关系,法国、英国等国政府对规范化的高度重视,有的国家还因语言问题而爆发流血事件,希伯来语的复兴与神秘的犹太民族,普通话、方言的形成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方言与社会阶层,中国书面语的统一与科举考试,词汇中的宗教现象,外来词语与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等等。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引入语言的社会文化特征,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引入这些文化语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可以加强通识教育,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面广的通才型学生。
(三)注重形象化教学
现代汉语作为语言学科,老师自己的教学语言就应该成为典范,不但要使语言做到朴实、准确和鲜明,而且还要表现现代汉语本身的美,现代汉语老师要用形象的、新颖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心智。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改变传统的现代汉语老师咬文嚼字、墨守成规的学究气,从多方面调整自己。首先激发自己的情感,用一片激情去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力求做到语言幽默诙谐,要既艺术又通俗,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用例去讲解有关知识,使学生既能受教师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能体会到语言本身的魅力,也能促使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展系列实践教学设计,注重现代汉语的技能训练
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而要用语言进行交际,就必须运用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相关的文化知识,也必须运用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
不少大学生毕业以后说话还结结巴巴,就是从小缺乏口头训练的缘故。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补充语用内容外,还为学生提供一些交际语言处理个案,在练习中学会分析处理。同时多增加学生口头训练的机会,如口头作文是一种节省时间,能当场加强指导,对锻炼口语能力很有好处的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另如一分钟即兴演讲等练习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外进行演讲、朗诵、辩论等训练。
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如果不注意方法的多样性,不根据教学内容来灵活处理,总是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的话,那也等于没方法。
参考文献
[1] 邵敬敏.《现代汉语教学方法改革刍议》、《语文建设》1993年9期.
作者简介:
杨春燕女(1966-2),籍贯: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关键词高校扩招;现代汉语课;教改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适用面广、实用性强的工具性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毋庸赘言,现代汉语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
然而,目前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状况却令人很不满意。相对于中文专业的一个大头文学类课程来说,一个突出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且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不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学生反映这门课所讲的内容与中学甚至小学所学的内容重复,再学缺乏新鲜感。开门见山第一章语音,重点内容就是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当几十上百人跟着老师齐声念着“a、o、e”和“妈、麻、马、骂”时,学生的厌烦情绪油然而生。信息时代,网络和媒体十分发达,大部分学生的普通话已经说得相当流利。这种“似曾相识”及“幼稚”的感觉使学生很轻视这门课程。②与第一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汉语“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目标决定了这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必修课。诸多语音概念、语法框架等又会让学生如坠云里雾里,望而生畏。学生容易钻进个别的知识点而不知整体,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③“学了词汇语法就是为了改错。”使学生更加不知如何张口说话。学生的厌学情绪十分突出。
但是另一方面,事实却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运用能力很不过关。有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写一个几百字的东西也错字百出;有的办一件简单的事都不知如何开口,有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有的说出来又结结巴巴或让人听不明白究竟要说什么;或者是用词不准确,表达时语体、场合不正确;有的同学自认为表达清晰的却不知道什么是礼貌的什么是不礼貌的表达。这都是缺乏必要的口语训练的缘故;有的大学生连简短的通知、小小的启事也不会写,即使毕业以后仍是见笔生畏。这就出现了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明显缺乏运用汉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对这门课提不起兴趣。这无疑已成为现代汉语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汉语课担负着培养人的智力发展第一因子的语言能力的重任。高校扩招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重要举措。高校扩招以后,原来的大学精英教育变成了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人才教育。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那么扩招后的现代汉语需要什么样的与扩招相适应的改革呢?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的建设、课程的设置等方面。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实际出发,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我们根据现代汉语的学科特点,以大学生最薄弱的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培养大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能力,采取一切积极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目的。
一、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从学生知识衔接的实际出发来安排教学重点
就现代汉语知识体系来说,学生在经过了高中阶段学习之后,对现代汉语知识的掌握具有如下特点:①已熟练掌握方言口语;②说写能力比听读能力弱;③关于母语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有一定基础。
因而,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而不是在对系统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
(二)遵循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原则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注重知识的灌输,更注重人的能力的培养,并把它作为施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实现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三)更新小课堂观念的原则
除了现代汉语课内知识的讲授和练习以外,要在课外以多种方式加强语言实践训练。从语言实际情况出发,这更有赖于我们观念的更新。也就是树立时间上终身学习、空间上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大课堂理念。语言素质的提高不是通过一门课程一年的学习就能一蹴而就的,让学生树立语言学习和语言修养是终身追求的目标的观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和自觉地学习语言的习惯就尤其重要。
二、改革教学方法
“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讲课的方法与艺术。一部出色的教材,如果讲得不好,效果不会理想;比较一般的教材,如果教师对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补充,又讲得精彩,必会使学生受益良多。”[1]
(一)选择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本身是生动有趣的,以它为对象的语言学课程理应引人入胜,不该缺乏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活生生的语料的选择,增加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针对大部分学生都是四川人的情况,我们讲语言动态性特点时,引用大量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的材料,如四川学生熟悉的“下课”等。如介绍推广普通话和方言使用的关系时,引入李伯清“川普”的幽默语用效果。讲解《武林外传》语言运用专题分析其幽默手段。讲新词新语时,我们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词语,并介绍语言学界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也让教学耳目一新,收到新鲜活泼的效果。
(二)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语言交际中都包容着文化因素。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如,语言规范化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关系,法国、英国等国政府对规范化的高度重视,有的国家还因语言问题而爆发流血事件,希伯来语的复兴与神秘的犹太民族,普通话、方言的形成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方言与社会阶层,中国书面语的统一与科举考试,词汇中的宗教现象,外来词语与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等等。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引入语言的社会文化特征,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引入这些文化语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可以加强通识教育,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面广的通才型学生。
(三)注重形象化教学
现代汉语作为语言学科,老师自己的教学语言就应该成为典范,不但要使语言做到朴实、准确和鲜明,而且还要表现现代汉语本身的美,现代汉语老师要用形象的、新颖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心智。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改变传统的现代汉语老师咬文嚼字、墨守成规的学究气,从多方面调整自己。首先激发自己的情感,用一片激情去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力求做到语言幽默诙谐,要既艺术又通俗,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用例去讲解有关知识,使学生既能受教师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能体会到语言本身的魅力,也能促使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展系列实践教学设计,注重现代汉语的技能训练
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而要用语言进行交际,就必须运用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相关的文化知识,也必须运用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
不少大学生毕业以后说话还结结巴巴,就是从小缺乏口头训练的缘故。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补充语用内容外,还为学生提供一些交际语言处理个案,在练习中学会分析处理。同时多增加学生口头训练的机会,如口头作文是一种节省时间,能当场加强指导,对锻炼口语能力很有好处的一种可取的教学方法。另如一分钟即兴演讲等练习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外进行演讲、朗诵、辩论等训练。
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如果不注意方法的多样性,不根据教学内容来灵活处理,总是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的话,那也等于没方法。
参考文献
[1] 邵敬敏.《现代汉语教学方法改革刍议》、《语文建设》1993年9期.
作者简介:
杨春燕女(1966-2),籍贯: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