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功能在于育人,育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人类文明的传递和创造需要教育,人的社会化需要教育。等等,当教育理想、教育实践、教育延展、教育意义的内在规定性和能动性完成时,我们可以说教育是充满幸福的事业。
关键词教育;幸福观
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劳动,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都是人类文明传承的纽带,教育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强烈需要,以及这种需要的极端不满足,教育就显得特别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因此,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创造幸福生活的事业,所以教育是充满幸福的事业。新世纪,新社会,拓展了教育发展的空间,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带来了教育前所未有发展的机遇。教育的每一次革新,每一次进步,每一次跨越给人们都是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幸福。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性的完成与生成的过程。教育成为贯穿了整个社会化过程的一条主线,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参与教育,接受教育,从事教育,也是一件快乐的,是幸福的事。教育幸福不仅是指人的根本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重要的是表现为整个教育理想、教育实践、教育延续与拓展、教育意义的内在规定性和能动性的完成状态。这种完成状态是非个体的而是群体的整体内心体验,即对人类共同理想或最高理想的完全实现状态的体验。这就是人类的真正幸福。所以我们讲教育的幸福,探索教育的幸福观,是因为教育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
一、教育的理想表现幸福
理想就是目标。教育理想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的理想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是由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个人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的发展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劳动力的全面发展,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与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与智力的完整结合;其次是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发展”有了新的诠释,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所谓“全面发展”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所谓“面向全体”指国家社会应当为所有发展的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为国民素质提供全面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促使人们对真、善、美的满足和追求。教育对真、善、美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人性在社会生活中对真、善、美的幸福追求。二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共同渗透于教育的理想之中。新课程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它既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同时也是社会对学生成长求真、求善、求美幸福生活的展望。正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教育理想的全部就是追求幸福。
二、教育的实践创造幸福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学校按照一定的方向,选取适当的课程,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实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根本转变。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准备的。” 教育的对人性的内化是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 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成为社会的人。教育创造了人性的最大幸福,
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在于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教师有计划系统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教的过程;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学生在知、情、意、行等品德方面也得到发展。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自我教育与专业发展和学生认知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对立统一。教育实践,一方面,教师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方式,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得到了自我完善的满足。从而感到一股强劲的充实和无限的幸福。另一方面,学生提高了认知水平,得到了成长,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创新,塑造了自己,获得了自由、幸福。整个过程是心灵的对话,智慧的承接,成长的记录,人性的发现过程。真善美在这里体现,诚信恭在这里生根,仁礼义在这里成长,民主、平等、自由的理念在这里形成。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带来了快乐,创造了幸福。卢梭认为:“从整个社会来说,全体人民的最大幸福就是平等和自由,平等是实现自由的条件,因此,最高的、最终的幸福就是自由。”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作为人都有着不同感情、兴趣、意志、理想,体现着无限丰富的个性;作为成长变化中的人,在他们身上蕴涵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作为有自己思想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和抉择的意识。教师的劳动对象所具有丰富性、发展性、可能性促使教师脱离了简单机械而单调重复的劳动。教学是一个生动而活泼、严肃而紧张的艺术活动,教育将成为一个充满灵性和张性、快乐和幸福的过程。马克思说:“那些为共同目标而劳动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长。
教育创造了教师自己的幸福,也创造了学生的幸福。在幸福的教师那里,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有意义的生活;不是一棵蜡炬,而是一缕光辉;不是说教,而是创造。
三、教育的延展充满幸福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播手段。教育成就人的未来。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贯穿人类社会的全过程,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传承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途径。在古代社会,年老一代为了维持或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并有效地参加生产劳动,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化知识传授给新生一代,这就产生了教育。如果没有教育,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让后一代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教育再生了人类文明,也延伸了人类的幸福。
教育再生产不仅传承了人类文明,而且高效地扩展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学习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广泛的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随着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人类实现了教育公平。人们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享受的幸福的可能就越大。
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需要“外化”才能体现,工作是主体外化的主要形式。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因为教育学生,教师收获了尊重,收获了情感,收获了“我很行,我活着有价值,有意义。”的感悟,体验学生给自己带来的一份幸福。同样,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悦纳、互相激励,教学相长,这样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工作,让我们享受工作的快乐,体验了教师的幸福。奥修在《生命的本意》中说:“世间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也使你快乐。”教师的幸福源于教师的奉献。
教师在追求主体性外化的同时也在追求主体性的“内化”,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工作的幸福不仅是因为付出,而且还在奉献中得到成长,获得提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前人的思想、知识、经验加以批判地整理、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教育情感和教育经验。“我越来越行,,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不断地发现生活的意义,我成长我快乐。”这是一种成长的快乐和幸福的体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15岁接受教育,30岁才学有所成,…… 70岁才从心所欲,不违背法度。孔子的成长过程,就是自我升华,自我完善的过程。阅历需要成长,成长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圣人是这样,常人也是如此。
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教育的延展使自己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让教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四、教育的质量成就幸福
教育的真义是使人幸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质和量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规模和状态的程度。教育质量是指教育工作造就培养人才的量度。它首先表现为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程度,即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由未成熟的个体走向比较成熟的社会成员发挥的作用。国家就是通过教育手段发展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实现学生自主、自觉的必然转变,并有计划、分阶段的向教育的既定目标发展,使所有学生能够适应当今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指的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人性的完成与生成的过程。
其次,教育质量又指一个国家、地区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是否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只有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受最大限度的教育,其聪明才智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学,学有所得;人尽其才,才有所用。
质与量的和谐统一,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最公平的教育,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造就大批技术专业人才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
正如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真正的教育是促使人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而教育质量是获得成就幸福的关键。
给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你是一位教师,才会在平凡而忙碌的工作中享受到不平凡的幸福;只有通过教育的人,才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乐莫大焉!”这就是教育的幸福。
关键词教育;幸福观
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劳动,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都是人类文明传承的纽带,教育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正是有了这种强烈需要,以及这种需要的极端不满足,教育就显得特别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因此,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创造幸福生活的事业,所以教育是充满幸福的事业。新世纪,新社会,拓展了教育发展的空间,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带来了教育前所未有发展的机遇。教育的每一次革新,每一次进步,每一次跨越给人们都是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幸福。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性的完成与生成的过程。教育成为贯穿了整个社会化过程的一条主线,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参与教育,接受教育,从事教育,也是一件快乐的,是幸福的事。教育幸福不仅是指人的根本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重要的是表现为整个教育理想、教育实践、教育延续与拓展、教育意义的内在规定性和能动性的完成状态。这种完成状态是非个体的而是群体的整体内心体验,即对人类共同理想或最高理想的完全实现状态的体验。这就是人类的真正幸福。所以我们讲教育的幸福,探索教育的幸福观,是因为教育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
一、教育的理想表现幸福
理想就是目标。教育理想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的理想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是由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个人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的发展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劳动力的全面发展,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与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与智力的完整结合;其次是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发展”有了新的诠释,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所谓“全面发展”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所谓“面向全体”指国家社会应当为所有发展的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为国民素质提供全面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促使人们对真、善、美的满足和追求。教育对真、善、美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人性在社会生活中对真、善、美的幸福追求。二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共同渗透于教育的理想之中。新课程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它既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同时也是社会对学生成长求真、求善、求美幸福生活的展望。正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教育理想的全部就是追求幸福。
二、教育的实践创造幸福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学校按照一定的方向,选取适当的课程,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实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根本转变。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准备的。” 教育的对人性的内化是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 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成为社会的人。教育创造了人性的最大幸福,
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在于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教师有计划系统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教的过程;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学生在知、情、意、行等品德方面也得到发展。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自我教育与专业发展和学生认知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对立统一。教育实践,一方面,教师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方式,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得到了自我完善的满足。从而感到一股强劲的充实和无限的幸福。另一方面,学生提高了认知水平,得到了成长,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创新,塑造了自己,获得了自由、幸福。整个过程是心灵的对话,智慧的承接,成长的记录,人性的发现过程。真善美在这里体现,诚信恭在这里生根,仁礼义在这里成长,民主、平等、自由的理念在这里形成。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带来了快乐,创造了幸福。卢梭认为:“从整个社会来说,全体人民的最大幸福就是平等和自由,平等是实现自由的条件,因此,最高的、最终的幸福就是自由。”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作为人都有着不同感情、兴趣、意志、理想,体现着无限丰富的个性;作为成长变化中的人,在他们身上蕴涵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作为有自己思想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和抉择的意识。教师的劳动对象所具有丰富性、发展性、可能性促使教师脱离了简单机械而单调重复的劳动。教学是一个生动而活泼、严肃而紧张的艺术活动,教育将成为一个充满灵性和张性、快乐和幸福的过程。马克思说:“那些为共同目标而劳动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长。
教育创造了教师自己的幸福,也创造了学生的幸福。在幸福的教师那里,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有意义的生活;不是一棵蜡炬,而是一缕光辉;不是说教,而是创造。
三、教育的延展充满幸福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播手段。教育成就人的未来。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贯穿人类社会的全过程,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传承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途径。在古代社会,年老一代为了维持或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并有效地参加生产劳动,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化知识传授给新生一代,这就产生了教育。如果没有教育,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让后一代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教育再生了人类文明,也延伸了人类的幸福。
教育再生产不仅传承了人类文明,而且高效地扩展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学习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广泛的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随着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人类实现了教育公平。人们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享受的幸福的可能就越大。
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需要“外化”才能体现,工作是主体外化的主要形式。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因为教育学生,教师收获了尊重,收获了情感,收获了“我很行,我活着有价值,有意义。”的感悟,体验学生给自己带来的一份幸福。同样,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悦纳、互相激励,教学相长,这样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工作,让我们享受工作的快乐,体验了教师的幸福。奥修在《生命的本意》中说:“世间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也使你快乐。”教师的幸福源于教师的奉献。
教师在追求主体性外化的同时也在追求主体性的“内化”,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工作的幸福不仅是因为付出,而且还在奉献中得到成长,获得提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前人的思想、知识、经验加以批判地整理、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教育情感和教育经验。“我越来越行,,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不断地发现生活的意义,我成长我快乐。”这是一种成长的快乐和幸福的体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15岁接受教育,30岁才学有所成,…… 70岁才从心所欲,不违背法度。孔子的成长过程,就是自我升华,自我完善的过程。阅历需要成长,成长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圣人是这样,常人也是如此。
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教育的延展使自己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让教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四、教育的质量成就幸福
教育的真义是使人幸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质和量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规模和状态的程度。教育质量是指教育工作造就培养人才的量度。它首先表现为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程度,即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由未成熟的个体走向比较成熟的社会成员发挥的作用。国家就是通过教育手段发展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实现学生自主、自觉的必然转变,并有计划、分阶段的向教育的既定目标发展,使所有学生能够适应当今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指的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人性的完成与生成的过程。
其次,教育质量又指一个国家、地区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是否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只有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受最大限度的教育,其聪明才智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学,学有所得;人尽其才,才有所用。
质与量的和谐统一,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最公平的教育,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造就大批技术专业人才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
正如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真正的教育是促使人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而教育质量是获得成就幸福的关键。
给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你是一位教师,才会在平凡而忙碌的工作中享受到不平凡的幸福;只有通过教育的人,才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乐莫大焉!”这就是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