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我们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进行了的探索研究,大量尝试将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爱学、会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
关键词:科学活动 渗透 数学教育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依据这一理念,我们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研究。
一、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纲要》指出: “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把数学纳入到幼儿自然的整体学习之中,并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中学数学,是我们的生活化研究所倡导的。
案例:早上自主点心时,潘怡林专挑三角形的饼干往盘子里放,“你看,我的饼干好多啊?”旁边的陶可馨看了看说:“1,2,3……对,你有7块饼干,真的很多。”潘怡林马上反驳:“不对,我盘子里是6块”,陶可馨有些不相信,伸出手指一块一块数着验证。由于饼干放的杂乱,陶可馨数了一圈还是忘记开始数的第一块而多数了一遍,这下又数到了7块。潘怡林急了,干脆把饼干拿出来放在桌上呈一排,一块块数给陶可馨看“1、2、3.…我有6块。”着她又向陶可馨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两个两个数2,4,6。”我吃了一驚,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班中的孩子们大都是点数或默数,很少会两个两个数,为什么今天潘怡林会这样数而且完全正确呢?于是我想试探她,夹了几块饼干放在另一个盘子里。“潘怡林,你能帮我数数这个盘子有多少块饼干吗?”潘怡林欣然同意,把饼干放成一排马上数给我看: “2,4,6,还剩一块,加起来一共是7块饼干。”完全正确。
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构建数概念
《纲要》中指出: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
一次午餐后的散步,孩子们发现地上飘落着许多树叶,有的孩子忍不住捡起几片拿捏在手里。老师建议说: “我们玩个游戏吧,看谁能在10秒中之内捡到最多的树叶。”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起劲的像做游戏似的捡起来。“时间到!数数你一共捡到了多少片树叶,你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们数清楚的?”于是孩子中有的把树叶排成一直线边排边数;有的按照大小或颜色差异分开摆放,一小堆一小堆数;也有的将树叶排列成一个封闭式的物体,然后用手指按住开始的第一片接着往下数。孩子们在交流分享中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数数方法,不过最关键是数数时要仔细,记住第一个开始数的地方,不重复也不漏数。针对有共性问题的呈封闭状排列实物的数数方法,我们将其延伸扩大,结合目前的主题组织活动,进一步迁移到日常生活用品中,将个别化经验转化成集体经验。
在中班“学习顺数、倒数”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幼儿“搭建楼梯”的操作活动,让其感知楼梯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通过“小老鼠米里上楼梯”的情节,让幼儿在操作摆弄中动手动口,达到手口一致地顺数、倒数;通过生活中的“红绿灯”、“倒计时”联想,形象地感知并发现顺数、倒数时的数序规律。在春游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引导幼儿学看路线图,比较线段的长短、叠加结果的多少,找出最近又最合适的线路。
三、创设游戏化的数学教育环境
(1)区角活动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阶段教育目标创设的个别化教育环境
区角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个活动区,提供多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兴趣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在自主游戏环境中,我们也为幼儿创设了包含数学因素的材料和情节设计,让幼儿在游戏的情节中,无拘束地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如“娃娃水果店”游戏中,在每样水果的标价上,有的直接写上3元、4元不等的价钱,有的写上“3-2元”、“5-3元”等;游戏开展中,我请两名幼儿当收银员,其他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每名顾客有10元钱,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购买活动;购买时,规定幼儿手中的10元钱只能买2样或3样的水果。又如娃娃家中,引导幼儿将碗、勺——对应,餐后将碗、勺分类摆放,观察各种用具的外形、颜色……。总之,灵活机动地利用游戏中的随机教育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和谐、轻松、愉晚而又科学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
(2)户外活动蕴含蕴含了大量的数教育素材,它是孩子数实践的游乐园
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室内,将抽象的数学内容与直观的户外游戏进行优化组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案例:操场上孩子们套着呼啦圈当起了马路上的车,咦?“车”太多怎么进停车场呢?迟嘉旭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号,从1到30排队吧!”这下大家积极的响应,孩子们依据自己学号的数字大小开始排队。“15号呢?”“22号呢?”大家一边排一边寻找缺失的数字朋友,相邻数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化。接着孩子们又提出按照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服装颜色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经验进行分类和计数。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感受到数的涵义,加深了对数的理解,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获得了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奥秘的兴趣,真正体现了数教育的价值。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作为幼儿园教师只要真正领会了课改思想所引导的教育价值,认真解读孩子的生命,那么,还有什么工作,能比培养一个新的生命更有意义呢。
参考文献
[1]《学数学、长智慧》(科学出版社,1989)幼儿园数学教材.
[2]《中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历史、问题与构建》林泳海.
[3]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教学院,上海,200062.
关键词:科学活动 渗透 数学教育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依据这一理念,我们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研究。
一、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纲要》指出: “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把数学纳入到幼儿自然的整体学习之中,并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中学数学,是我们的生活化研究所倡导的。
案例:早上自主点心时,潘怡林专挑三角形的饼干往盘子里放,“你看,我的饼干好多啊?”旁边的陶可馨看了看说:“1,2,3……对,你有7块饼干,真的很多。”潘怡林马上反驳:“不对,我盘子里是6块”,陶可馨有些不相信,伸出手指一块一块数着验证。由于饼干放的杂乱,陶可馨数了一圈还是忘记开始数的第一块而多数了一遍,这下又数到了7块。潘怡林急了,干脆把饼干拿出来放在桌上呈一排,一块块数给陶可馨看“1、2、3.…我有6块。”着她又向陶可馨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两个两个数2,4,6。”我吃了一驚,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班中的孩子们大都是点数或默数,很少会两个两个数,为什么今天潘怡林会这样数而且完全正确呢?于是我想试探她,夹了几块饼干放在另一个盘子里。“潘怡林,你能帮我数数这个盘子有多少块饼干吗?”潘怡林欣然同意,把饼干放成一排马上数给我看: “2,4,6,还剩一块,加起来一共是7块饼干。”完全正确。
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构建数概念
《纲要》中指出: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
一次午餐后的散步,孩子们发现地上飘落着许多树叶,有的孩子忍不住捡起几片拿捏在手里。老师建议说: “我们玩个游戏吧,看谁能在10秒中之内捡到最多的树叶。”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起劲的像做游戏似的捡起来。“时间到!数数你一共捡到了多少片树叶,你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们数清楚的?”于是孩子中有的把树叶排成一直线边排边数;有的按照大小或颜色差异分开摆放,一小堆一小堆数;也有的将树叶排列成一个封闭式的物体,然后用手指按住开始的第一片接着往下数。孩子们在交流分享中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数数方法,不过最关键是数数时要仔细,记住第一个开始数的地方,不重复也不漏数。针对有共性问题的呈封闭状排列实物的数数方法,我们将其延伸扩大,结合目前的主题组织活动,进一步迁移到日常生活用品中,将个别化经验转化成集体经验。
在中班“学习顺数、倒数”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幼儿“搭建楼梯”的操作活动,让其感知楼梯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通过“小老鼠米里上楼梯”的情节,让幼儿在操作摆弄中动手动口,达到手口一致地顺数、倒数;通过生活中的“红绿灯”、“倒计时”联想,形象地感知并发现顺数、倒数时的数序规律。在春游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引导幼儿学看路线图,比较线段的长短、叠加结果的多少,找出最近又最合适的线路。
三、创设游戏化的数学教育环境
(1)区角活动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阶段教育目标创设的个别化教育环境
区角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个活动区,提供多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兴趣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在自主游戏环境中,我们也为幼儿创设了包含数学因素的材料和情节设计,让幼儿在游戏的情节中,无拘束地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如“娃娃水果店”游戏中,在每样水果的标价上,有的直接写上3元、4元不等的价钱,有的写上“3-2元”、“5-3元”等;游戏开展中,我请两名幼儿当收银员,其他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每名顾客有10元钱,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购买活动;购买时,规定幼儿手中的10元钱只能买2样或3样的水果。又如娃娃家中,引导幼儿将碗、勺——对应,餐后将碗、勺分类摆放,观察各种用具的外形、颜色……。总之,灵活机动地利用游戏中的随机教育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和谐、轻松、愉晚而又科学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
(2)户外活动蕴含蕴含了大量的数教育素材,它是孩子数实践的游乐园
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远远超过室内,将抽象的数学内容与直观的户外游戏进行优化组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案例:操场上孩子们套着呼啦圈当起了马路上的车,咦?“车”太多怎么进停车场呢?迟嘉旭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号,从1到30排队吧!”这下大家积极的响应,孩子们依据自己学号的数字大小开始排队。“15号呢?”“22号呢?”大家一边排一边寻找缺失的数字朋友,相邻数的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化。接着孩子们又提出按照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服装颜色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经验进行分类和计数。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感受到数的涵义,加深了对数的理解,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获得了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奥秘的兴趣,真正体现了数教育的价值。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作为幼儿园教师只要真正领会了课改思想所引导的教育价值,认真解读孩子的生命,那么,还有什么工作,能比培养一个新的生命更有意义呢。
参考文献
[1]《学数学、长智慧》(科学出版社,1989)幼儿园数学教材.
[2]《中国幼儿数学教育课程:历史、问题与构建》林泳海.
[3]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教学院,上海,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