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相辅相成。本文探讨了评判性阅读的必要性,提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有效设计课堂提问、鼓励自主式与合作式学习、改进评测方式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评判性阅读
【作者简介】武芳芳(1978-),女,辽宁黑山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思辨能力是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于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已有共识,相关理论、实践研究颇丰。本文旨在探讨思辨能力与英语阅读能力之间关系,以及思辨能力培养该如何在具体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得以实现。
一、思辨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思辨能力,或称批判性思维能力,源自英文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国内外学者曾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其加以描述界定,如Delphi项目组(1990)的双维结构模型、Paul和Elder(2006)的三元结构模型、林崇德(2006)的三棱结构模型等。其中,文秋芳等(2009)提出的层级理论模型认为,思辨能力是人的认知技能(即分析、推理与评价技能)、认知标准(即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以及情感特质(即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的统一体;在此层级之上还有元思辨能力,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突出思辨者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作用。
阅读理解是读者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对书面文本进行识别、提取、概括、分析、批判与评价,围绕文本建构意义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目标确立、图式建立、阐释推理、意义发展及主动评判等多项认知能力。根据Bloom(1956)对学习者认知能力水平的分级,即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可以看出阅读理解的认知特征与思辨能力特征高度重合。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培养细致观察和欣赏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具体说来,阅读教学除包括对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的学习、对文本表层内容的识别和理解外,还包括评判性阅读教学,即结合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和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深度分析文本,考查作者观点论据的真实性、有效性,提出合理质疑假设,再对信息进行综合重构,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评判性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进而有效促进其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策略与实践
刘晓民(2013)提出了通过营造课堂气氛、依托课程内容、加强自主学习、改革评测方式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陈小勋(2017)和古明、朱杰(2017)针对大学英语阅读课型分别进行了教学创新。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依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操作。
1.有效设计、合理布局课堂提问。有效提问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师生相互作用和交流的一种教学行为和方式,目的是检查学习、启发思维、巩固知识及运用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杨莉芳(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对问题认识层级的属性和发展轨迹的考量,是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有力切入点”。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中,在对文章背景引入、大意厘清、细节理解、语言学习时,可借助低认知类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和知识型问题)如Retrieval questions, Yes/no questions, Display questions,学生只要通过简单地搜索,读出课文或用自己的话复述即可回答;而高认知类型问题(推理判断型问题、分析评价型问题、归纳概括型问题等)如Open-ended questions, Referential questions及Non-referential questions,需要学生动用已有知识,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符合邏辑的事实作为支撑,可用于对文章主题、论证思路、写作特点的提炼、评价和引申。且这些问题的设置若能呈现波形上升的发展轨迹,最为符合学习由易到难,认知能力由低到高的发展规律,也最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
以《新通用大学英语3(第二版)》第二单元课文“The Baby Makers”教学为例,教师先用一系列低认知类型wh-questions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篇章内容,中间穿插问题如What was the common attitude toward human gene editing? What were the claims of opponents? 启发学生在原有的基因编辑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延展思考该技术的科技优势及潜在危害,最后用高认知问题如Can you identify the author’s line of reasoning? What evidence is cited by the author in the text? Is the author’s reasoning sufficiently supported by his evidence?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title?等,引导学生厘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评价标题的准确性、分析写作特征、发现逻辑谬误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加强小组合作,鼓励个性化学习。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自主学习及合作式学习模式。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与其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是一种超越性与批判性的思考、决策和独立行动能力”(Littlewood 1991)。依托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搜集、整理、分析庞杂的信息和资料,从中进行探索式的学习;同时,学会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并汇报成果,有助于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促进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过程中也能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即使意见出现分歧,也能克服困难寻求应对之策;最后,学生要独立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自评、互评,总结经验、分析得失。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质疑、大胆发言、合作解疑,认知技能得以训练提升,独立、开放、自信、公正、坚毅等品质得以养成,从而有助于自身思辨能力的培养。
3.明晰标准,灵活多样考评思辨能力。评测方式是教与学无形的指挥棒。传统评测方式更偏重语法、词汇知识以及听、读、写等技能发面的考核,且学生被动受试却无法主动参与,思辨能力的考核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在测试中增加思辨性测试题型,或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的辨识能力、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测方式,除传统考试方法外,可加入个人或小组展示、辩论或讨论、撰写阅读反思日志或报告等内容。同时,制定明确标准,有意识地从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大胆一些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客观的自评和互评,将学生评价结果纳入最终考核之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仔细思考并判断自身及他人在任务过程中的角色、参与程度、总体贡献量、团队协作程度等,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师评的主观性、片面性,丰富了评测的角度和渠道。
总之,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评判性阅读教学,并通过有效设计课堂提问、鼓励自主式与合作式学习、改进评测方式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勋.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68-69.
[2]古明,朱杰.大学英语阅读课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模式探索[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06):118-122.
[3]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 (05):59-66.
[4]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01):37-43.
[5]杨莉芳.阅读课堂提问的认知特征与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5,12(02):68-79.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评判性阅读
【作者简介】武芳芳(1978-),女,辽宁黑山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思辨能力是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于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已有共识,相关理论、实践研究颇丰。本文旨在探讨思辨能力与英语阅读能力之间关系,以及思辨能力培养该如何在具体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得以实现。
一、思辨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思辨能力,或称批判性思维能力,源自英文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国内外学者曾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其加以描述界定,如Delphi项目组(1990)的双维结构模型、Paul和Elder(2006)的三元结构模型、林崇德(2006)的三棱结构模型等。其中,文秋芳等(2009)提出的层级理论模型认为,思辨能力是人的认知技能(即分析、推理与评价技能)、认知标准(即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以及情感特质(即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的统一体;在此层级之上还有元思辨能力,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突出思辨者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作用。
阅读理解是读者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对书面文本进行识别、提取、概括、分析、批判与评价,围绕文本建构意义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目标确立、图式建立、阐释推理、意义发展及主动评判等多项认知能力。根据Bloom(1956)对学习者认知能力水平的分级,即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可以看出阅读理解的认知特征与思辨能力特征高度重合。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培养细致观察和欣赏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具体说来,阅读教学除包括对语言知识和阅读策略的学习、对文本表层内容的识别和理解外,还包括评判性阅读教学,即结合学生自身知识体系和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深度分析文本,考查作者观点论据的真实性、有效性,提出合理质疑假设,再对信息进行综合重构,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评判性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进而有效促进其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策略与实践
刘晓民(2013)提出了通过营造课堂气氛、依托课程内容、加强自主学习、改革评测方式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陈小勋(2017)和古明、朱杰(2017)针对大学英语阅读课型分别进行了教学创新。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依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操作。
1.有效设计、合理布局课堂提问。有效提问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师生相互作用和交流的一种教学行为和方式,目的是检查学习、启发思维、巩固知识及运用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杨莉芳(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对问题认识层级的属性和发展轨迹的考量,是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有力切入点”。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中,在对文章背景引入、大意厘清、细节理解、语言学习时,可借助低认知类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和知识型问题)如Retrieval questions, Yes/no questions, Display questions,学生只要通过简单地搜索,读出课文或用自己的话复述即可回答;而高认知类型问题(推理判断型问题、分析评价型问题、归纳概括型问题等)如Open-ended questions, Referential questions及Non-referential questions,需要学生动用已有知识,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符合邏辑的事实作为支撑,可用于对文章主题、论证思路、写作特点的提炼、评价和引申。且这些问题的设置若能呈现波形上升的发展轨迹,最为符合学习由易到难,认知能力由低到高的发展规律,也最有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
以《新通用大学英语3(第二版)》第二单元课文“The Baby Makers”教学为例,教师先用一系列低认知类型wh-questions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篇章内容,中间穿插问题如What was the common attitude toward human gene editing? What were the claims of opponents? 启发学生在原有的基因编辑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延展思考该技术的科技优势及潜在危害,最后用高认知问题如Can you identify the author’s line of reasoning? What evidence is cited by the author in the text? Is the author’s reasoning sufficiently supported by his evidence?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title?等,引导学生厘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评价标题的准确性、分析写作特征、发现逻辑谬误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加强小组合作,鼓励个性化学习。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自主学习及合作式学习模式。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与其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是一种超越性与批判性的思考、决策和独立行动能力”(Littlewood 1991)。依托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搜集、整理、分析庞杂的信息和资料,从中进行探索式的学习;同时,学会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并汇报成果,有助于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促进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过程中也能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即使意见出现分歧,也能克服困难寻求应对之策;最后,学生要独立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自评、互评,总结经验、分析得失。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质疑、大胆发言、合作解疑,认知技能得以训练提升,独立、开放、自信、公正、坚毅等品质得以养成,从而有助于自身思辨能力的培养。
3.明晰标准,灵活多样考评思辨能力。评测方式是教与学无形的指挥棒。传统评测方式更偏重语法、词汇知识以及听、读、写等技能发面的考核,且学生被动受试却无法主动参与,思辨能力的考核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在测试中增加思辨性测试题型,或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的辨识能力、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测方式,除传统考试方法外,可加入个人或小组展示、辩论或讨论、撰写阅读反思日志或报告等内容。同时,制定明确标准,有意识地从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大胆一些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客观的自评和互评,将学生评价结果纳入最终考核之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仔细思考并判断自身及他人在任务过程中的角色、参与程度、总体贡献量、团队协作程度等,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师评的主观性、片面性,丰富了评测的角度和渠道。
总之,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评判性阅读教学,并通过有效设计课堂提问、鼓励自主式与合作式学习、改进评测方式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勋.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68-69.
[2]古明,朱杰.大学英语阅读课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模式探索[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06):118-122.
[3]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 (05):59-66.
[4]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01):37-43.
[5]杨莉芳.阅读课堂提问的认知特征与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5,12(02):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