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后,同行们都在积极探讨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更富有诗意,更充满魅力,更深受学生欢迎。为此,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便成为同行们的热门话题。下面谈谈笔者对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源远流长
古今中外就不乏创设情境的鲜活例子。宋朝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流传甚广,它就是情境教学的精彩案例。洞房花烛夜,秦少游要入洞房,苏小妹出三道题目考他。其中一道是给“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出下联,新郎不愿草率应付,苦苦思索。苏轼窥见新郎背倚水缸,搔首苦思的窘态,于是灵机一动,拣起一块石子投向装满清水的大缸中。面对石子击起水花直冲水底的情境,新郎眼前一亮,对出了“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下联。这里苏东坡创设情境让秦少游考了个满分。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欣赏音乐会是以达官贵人为代表的上层社会才能享受到的高雅活动。为了提高音乐的魅力,演奏时是关灯的,人们静坐在黑暗中,闭上眼睛,和着音乐,以手轻扣节拍,不由自主地融入旋律中,真是陶醉至极。关灯闭目就创设了一个脱离现实、跨越时空走进音乐世界的情境。可以肯定地说,创设教学情境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
二、创设情境,在导入课文时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刚上课时,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莎士比亚说:“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设置情境时,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任务是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应像一位高明的说书演员,使学生迅速地进入预设的思想轨道中去。
导入课文时创设情境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可以用知识激趣法、音乐激趣法,还可以用实物激趣法。如教学《爱莲说》时,可以在讲台醒目的一角摆上一盆荷花,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清清的水,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花跃然于学生眼前。实践证明,导入课文创设情境得当,学生会被吸引;情境创设得美,学生会被折服;情境创设得妙,学生会为之倾倒,教师就会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地把学生领进神圣的知识殿堂。
三、创设情境,在重难点处
人们常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关”和“一夫”就好比语文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最佳的方式突破重点和难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内心强烈感情共鸣,会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如笔者在讲《乡愁》一课时,在听读之后提出两个问题: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在本诗中作者用什么表达出来?大千世界,万物繁多,为什么作者单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由于这两个问题基本贯穿了整篇的内容,而且设计得深,犹如向学生思维之湖投入一颗石子,激起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四、创设情境,须联系学生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上述的要求,最佳对策就是教师要熟悉学生,特别是要熟悉他们的知识、见识到什么程度,选择情境不仅考虑它与文本的关系,还要考虑到它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要恰到好处。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还说:“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生发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可见,任何有效的教育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如笔者在教学《诗经》解释“赋”的含义时,引用新疆民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梢的弯月亮……你的脸儿红又圆呀,好像那苹果到秋天……”从而指出这种从多方面进行叙述描写的方法,实际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样把情境创设在极富生活化和接近学生实际的情境之中。
五、创设情境,在知识拓展处
在知识拓展处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深处探索,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如笔者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知识拓展环节时,让学生进行“拳头能解决问题吗?”“当今社会的鲁提辖式人物要绳之以法吗?”的发言。通过引导,学生的奇思妙想油然而生,语文有限课堂得到了无限扩展。经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都深感成功的喜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是一方清澈如镜的水塘,不断创设教学情境是清澈的源头活水。运用得当,一定会使语文课堂呈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美妙境界。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创设情境,源远流长
古今中外就不乏创设情境的鲜活例子。宋朝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流传甚广,它就是情境教学的精彩案例。洞房花烛夜,秦少游要入洞房,苏小妹出三道题目考他。其中一道是给“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出下联,新郎不愿草率应付,苦苦思索。苏轼窥见新郎背倚水缸,搔首苦思的窘态,于是灵机一动,拣起一块石子投向装满清水的大缸中。面对石子击起水花直冲水底的情境,新郎眼前一亮,对出了“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下联。这里苏东坡创设情境让秦少游考了个满分。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欣赏音乐会是以达官贵人为代表的上层社会才能享受到的高雅活动。为了提高音乐的魅力,演奏时是关灯的,人们静坐在黑暗中,闭上眼睛,和着音乐,以手轻扣节拍,不由自主地融入旋律中,真是陶醉至极。关灯闭目就创设了一个脱离现实、跨越时空走进音乐世界的情境。可以肯定地说,创设教学情境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
二、创设情境,在导入课文时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刚上课时,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莎士比亚说:“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设置情境时,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任务是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应像一位高明的说书演员,使学生迅速地进入预设的思想轨道中去。
导入课文时创设情境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可以用知识激趣法、音乐激趣法,还可以用实物激趣法。如教学《爱莲说》时,可以在讲台醒目的一角摆上一盆荷花,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清清的水,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花跃然于学生眼前。实践证明,导入课文创设情境得当,学生会被吸引;情境创设得美,学生会被折服;情境创设得妙,学生会为之倾倒,教师就会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地把学生领进神圣的知识殿堂。
三、创设情境,在重难点处
人们常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关”和“一夫”就好比语文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最佳的方式突破重点和难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内心强烈感情共鸣,会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如笔者在讲《乡愁》一课时,在听读之后提出两个问题: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在本诗中作者用什么表达出来?大千世界,万物繁多,为什么作者单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由于这两个问题基本贯穿了整篇的内容,而且设计得深,犹如向学生思维之湖投入一颗石子,激起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四、创设情境,须联系学生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上述的要求,最佳对策就是教师要熟悉学生,特别是要熟悉他们的知识、见识到什么程度,选择情境不仅考虑它与文本的关系,还要考虑到它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要恰到好处。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还说:“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生发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可见,任何有效的教育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如笔者在教学《诗经》解释“赋”的含义时,引用新疆民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梢的弯月亮……你的脸儿红又圆呀,好像那苹果到秋天……”从而指出这种从多方面进行叙述描写的方法,实际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样把情境创设在极富生活化和接近学生实际的情境之中。
五、创设情境,在知识拓展处
在知识拓展处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深处探索,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如笔者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知识拓展环节时,让学生进行“拳头能解决问题吗?”“当今社会的鲁提辖式人物要绳之以法吗?”的发言。通过引导,学生的奇思妙想油然而生,语文有限课堂得到了无限扩展。经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都深感成功的喜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是一方清澈如镜的水塘,不断创设教学情境是清澈的源头活水。运用得当,一定会使语文课堂呈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美妙境界。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