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冲开水底天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后,同行们都在积极探讨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更富有诗意,更充满魅力,更深受学生欢迎。为此,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便成为同行们的热门话题。下面谈谈笔者对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源远流长
  
  古今中外就不乏创设情境的鲜活例子。宋朝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流传甚广,它就是情境教学的精彩案例。洞房花烛夜,秦少游要入洞房,苏小妹出三道题目考他。其中一道是给“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出下联,新郎不愿草率应付,苦苦思索。苏轼窥见新郎背倚水缸,搔首苦思的窘态,于是灵机一动,拣起一块石子投向装满清水的大缸中。面对石子击起水花直冲水底的情境,新郎眼前一亮,对出了“投石冲开水底天”的下联。这里苏东坡创设情境让秦少游考了个满分。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欣赏音乐会是以达官贵人为代表的上层社会才能享受到的高雅活动。为了提高音乐的魅力,演奏时是关灯的,人们静坐在黑暗中,闭上眼睛,和着音乐,以手轻扣节拍,不由自主地融入旋律中,真是陶醉至极。关灯闭目就创设了一个脱离现实、跨越时空走进音乐世界的情境。可以肯定地说,创设教学情境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
  
  二、创设情境,在导入课文时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刚上课时,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莎士比亚说:“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设置情境时,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任务是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应像一位高明的说书演员,使学生迅速地进入预设的思想轨道中去。
  导入课文时创设情境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可以用知识激趣法、音乐激趣法,还可以用实物激趣法。如教学《爱莲说》时,可以在讲台醒目的一角摆上一盆荷花,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清清的水,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花跃然于学生眼前。实践证明,导入课文创设情境得当,学生会被吸引;情境创设得美,学生会被折服;情境创设得妙,学生会为之倾倒,教师就会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地把学生领进神圣的知识殿堂。
  
  三、创设情境,在重难点处
  
  人们常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关”和“一夫”就好比语文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最佳的方式突破重点和难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内心强烈感情共鸣,会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如笔者在讲《乡愁》一课时,在听读之后提出两个问题: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在本诗中作者用什么表达出来?大千世界,万物繁多,为什么作者单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由于这两个问题基本贯穿了整篇的内容,而且设计得深,犹如向学生思维之湖投入一颗石子,激起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四、创设情境,须联系学生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上述的要求,最佳对策就是教师要熟悉学生,特别是要熟悉他们的知识、见识到什么程度,选择情境不仅考虑它与文本的关系,还要考虑到它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要恰到好处。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还说:“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生发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可见,任何有效的教育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如笔者在教学《诗经》解释“赋”的含义时,引用新疆民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梢的弯月亮……你的脸儿红又圆呀,好像那苹果到秋天……”从而指出这种从多方面进行叙述描写的方法,实际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样把情境创设在极富生活化和接近学生实际的情境之中。
  
  五、创设情境,在知识拓展处
  
  在知识拓展处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深处探索,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如笔者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知识拓展环节时,让学生进行“拳头能解决问题吗?”“当今社会的鲁提辖式人物要绳之以法吗?”的发言。通过引导,学生的奇思妙想油然而生,语文有限课堂得到了无限扩展。经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都深感成功的喜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是一方清澈如镜的水塘,不断创设教学情境是清澈的源头活水。运用得当,一定会使语文课堂呈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美妙境界。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笔者在教学岳麓书社2008年第3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以下简称“第13课”)时,对几处内容有些困惑,现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第一处,第13课第59页:“到1911年,全国铁路虽然总长9292千米,但其中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5574千米。”而相对应的内容在岳麓书社必修Ⅱ2006年第2版第67页则表述为:“到1911年,虽然全国铁路总长约4800千米,但其中90%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不是单纯的说课,而
时下教育界最为火热的事情莫过于课改了,“理念”、“课标”成了人们谈论时挂在嘴边的高频词,可见课改工作已深得人心。然而,作为在中学工作的一线音乐教师,当我全身心投入到这场革新运动中去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的音乐课改似乎又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种种误区。    误区一:以审美为核心,忽视了“双基”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于是,不少人认为“以音乐审美为核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从身边的例子中学习到对我们有用的地理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合理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教学内容,用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体会地理学的价值。    一、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对人们的衣
低容量、低密度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率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率的困境,增大容量,提高密度应是可行的办法。愚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增大容量    课堂容量就是指一节课所安排的知识量与能力训练量。在安排本课内容时,在不违背教纲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一般来说,输出的信息量越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信息量越多,课堂效率就越高。增大课堂容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加速了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教学不仅仅是把别人的解释、观点和理论呈现给学生,而且应该充分使用新情境材料,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提高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建构主干知识    教师要把历史课上“活”,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创设。选好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从中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以我市第一次高中新课程“激活课堂”为
在我省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构建高效课堂则需要我们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创建良好教学氛围,构建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导入新课,创造教学契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时限短而任务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老师要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可是人们的认识却进入了一个误区:现代教育,老师不能惩罚学生。为此,教育工作者倍感老师难当。  确实,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长的“宝贝”,学生个性强,在教育中教师骂不得、碰不得,只要给学生一点“颜色”,当即会遭到诸如“体罚”、“变相体罚”等言论责难,弄得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显得畏畏缩缩,有时甚至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为此,笔者试述:现代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学都是重教法而不重学法,重视灌输而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传统教学已经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弊端,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历史教学中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总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情感的升华和智慧的启迪。历史教学也是一样,处处洋溢着美的历史课堂,不仅可以使历史教学摆脱当前不受学生欢迎的窘境,而且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学习的愉快感受,使他们产生一种联想和回味,引发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感受到历史课是一种蕴含哲理、充满智慧、丰富生动且具有审美情趣的享受,从而爱上历史课。那么,如何构建历史课之美呢?笔者拟从课题、结构、语言及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