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是教育的归宿,个性是一种生命的力量,个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凸现。中职学生是特殊的群体,只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阅读教学中也应围绕学生个性发展各方面需求进行,贴近学生心理,符合学生的追求,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化学习行为,提升自主化学习能力,为将来职业生涯打好人文基础。
【关键词】个性化;专业化;阅读
一、个性阅读的含义
阅读实际上是个体对信息储存、多向传递、运用创造的独特过程,也是对信息的发现、收集、归类和利用的一个过程。个性因个体而不相同,但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正是这些具有千差万别个性的人,在面对同样的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形成个性化感悟。个性阅读就是打上一个人独特思维的烙印,是想象的再现和合成,是多角度的审视,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二、个性阅读对中职学生的意义
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个性
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文以载道,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只有放飞学生的思想,注意多元的理解,才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刷屏在给现代人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人们在阅读纸质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尤其是当代中职生的思想自由下的阅读,更是个性的体验,多元的解读,以自己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吸纳和整合。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考虑文本价值的实现,文本的价值是旗帜,是航帆,是路灯。在此基础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见解和创新的思想,然后在多元的理解中,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通过研讨、反思、辩论,达成理性的认识。当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问题产生不同看法和观点的时候,语文老师再也不否定、反驳,而是更多的鼓励、认可和接受。这种开明和开放的课堂阅读方式,学生更将从阅读中找到自己的需求,找到让自己心灵震撼的力量。从榜样中吸取力量,从书本上找到个性发展空间。
⒉提升学生创造性学力,改变被动学习局面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知识信息将成为整个经济运行的引擎,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造未来的人,应该把对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动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及创新精神放在首位。个性是创新的前提,只有个性化才能让人更自由化创造。个性化阅读是对书本知识进行重新架构,是用今天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是旧东西重新开发,是秩序打乱后的重组,是一种开创性认识。试看近来从国外引进的游戏软件可看出他们都是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吸取养料,连美国大片也吸引许多中国的元素来吸引中国观众。
⒊助力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专业能力是中职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未来的发展之本。个性化阅读有助于学生在符合自己兴趣的前提下对自己的专业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需求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指导,或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兴趣会,给他们进行信息处理能力的指点,告知学生如何收集专业方面的信息,让他们地枯燥的专业教材和单调课堂学习下从另一方面来了解专业,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学习,让他们知道科学是美丽的,专业是美丽的,学生在大量的接触下,知识面必然广,对信息的敏感也强,对专业了解更全面。
⒋信息时代下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职教学的策略应该由知识为中心向能力为中心转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对网络技术熟练运用,学生其实懂得更多方法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依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从而让学生自己自动去寻找知识,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在自主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指导个性阅读的几个原则:
⒈坚持阅读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如果我们确实读过《哈姆雷特》的原文,能读出哈姆雷特的刚毅果断吗?答案是否定的,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个性是作品所固有的。又如《项链》、《守财奴》、《阿Q正传》,没有谁会说有四十个学生就有四十个路瓦栽、四十个葛朗台、四十个阿Q。原因很简单,所突出的这些人物的特点是一定的,是共性的东西,不能改变。事实上,阅读文本的感悟方法、渠道、时间的安排等很多都是共性的,但由于个体受注意力、兴趣、以往的经验和基础、课文的特点、教师的指导及拓展方法等影响,而产生的独特见解,即所谓“个性化的感悟”。学生在阅读中所产生的真正的个性化的东西,实际上来自于对共性问题的深入咀嚼与感悟,比如,讨论《项链》中批判“爱慕虚荣,贪图享受”这种人生观,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对这个共性问题的深入理解,学生才有了这样的体会:追求享受是人的正常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但在诚信社会,如果不择手段求一时之快,是不可取的。
因此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训练实际上是建立在“共性化阅读”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共性谈个性,将无从谈起,也就像缘木求鱼。
⒉引导学生个性化与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
职业是人生的第二生命,职业生涯能否给人带来成功,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社会化程度和适应社会能力,具体说来,学生必须在选择职业之前,他需要对自己的气质和性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中职生的目标就是就业,而学生在校短暂的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时间短,老师不可能什么都教,给他们一个怎样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教什么才是最实用的。那就是社会化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知道在张扬个性,更要理性看待社会化,社会是要把自己的个性、气质与职业个性要求高度融合。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其前提是符合社会和职业需要。特别是职场中的专业化要求学生理性对待,职场中比较理性的做法是让自己的个性和职业要求相一致,职业个性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只有阅读才能让学生自己变得更柔和也更坚定。
因此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顺应潮流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在发展自己的个性的基础上要适应社会,人是社会化的个体,在社会中保持个性,完善个性。因此,在结合学生专业知识上选择有关文本阅读时,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兴趣延续,有利于理想的职业变成职业理想,也符合专业的个性化。通过阅读,学生会反观自身,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个性与社会性协调,与职业个性一致。唯有此,才能让自己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冒尖。
【关键词】个性化;专业化;阅读
一、个性阅读的含义
阅读实际上是个体对信息储存、多向传递、运用创造的独特过程,也是对信息的发现、收集、归类和利用的一个过程。个性因个体而不相同,但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正是这些具有千差万别个性的人,在面对同样的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处理方式,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形成个性化感悟。个性阅读就是打上一个人独特思维的烙印,是想象的再现和合成,是多角度的审视,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二、个性阅读对中职学生的意义
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个性
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文以载道,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只有放飞学生的思想,注意多元的理解,才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刷屏在给现代人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人们在阅读纸质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尤其是当代中职生的思想自由下的阅读,更是个性的体验,多元的解读,以自己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吸纳和整合。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考虑文本价值的实现,文本的价值是旗帜,是航帆,是路灯。在此基础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见解和创新的思想,然后在多元的理解中,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通过研讨、反思、辩论,达成理性的认识。当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问题产生不同看法和观点的时候,语文老师再也不否定、反驳,而是更多的鼓励、认可和接受。这种开明和开放的课堂阅读方式,学生更将从阅读中找到自己的需求,找到让自己心灵震撼的力量。从榜样中吸取力量,从书本上找到个性发展空间。
⒉提升学生创造性学力,改变被动学习局面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知识信息将成为整个经济运行的引擎,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造未来的人,应该把对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动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及创新精神放在首位。个性是创新的前提,只有个性化才能让人更自由化创造。个性化阅读是对书本知识进行重新架构,是用今天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是旧东西重新开发,是秩序打乱后的重组,是一种开创性认识。试看近来从国外引进的游戏软件可看出他们都是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吸取养料,连美国大片也吸引许多中国的元素来吸引中国观众。
⒊助力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专业能力是中职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未来的发展之本。个性化阅读有助于学生在符合自己兴趣的前提下对自己的专业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需求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指导,或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兴趣会,给他们进行信息处理能力的指点,告知学生如何收集专业方面的信息,让他们地枯燥的专业教材和单调课堂学习下从另一方面来了解专业,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学习,让他们知道科学是美丽的,专业是美丽的,学生在大量的接触下,知识面必然广,对信息的敏感也强,对专业了解更全面。
⒋信息时代下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职教学的策略应该由知识为中心向能力为中心转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对网络技术熟练运用,学生其实懂得更多方法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依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从而让学生自己自动去寻找知识,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在自主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指导个性阅读的几个原则:
⒈坚持阅读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如果我们确实读过《哈姆雷特》的原文,能读出哈姆雷特的刚毅果断吗?答案是否定的,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个性是作品所固有的。又如《项链》、《守财奴》、《阿Q正传》,没有谁会说有四十个学生就有四十个路瓦栽、四十个葛朗台、四十个阿Q。原因很简单,所突出的这些人物的特点是一定的,是共性的东西,不能改变。事实上,阅读文本的感悟方法、渠道、时间的安排等很多都是共性的,但由于个体受注意力、兴趣、以往的经验和基础、课文的特点、教师的指导及拓展方法等影响,而产生的独特见解,即所谓“个性化的感悟”。学生在阅读中所产生的真正的个性化的东西,实际上来自于对共性问题的深入咀嚼与感悟,比如,讨论《项链》中批判“爱慕虚荣,贪图享受”这种人生观,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对这个共性问题的深入理解,学生才有了这样的体会:追求享受是人的正常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但在诚信社会,如果不择手段求一时之快,是不可取的。
因此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训练实际上是建立在“共性化阅读”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共性谈个性,将无从谈起,也就像缘木求鱼。
⒉引导学生个性化与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
职业是人生的第二生命,职业生涯能否给人带来成功,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社会化程度和适应社会能力,具体说来,学生必须在选择职业之前,他需要对自己的气质和性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中职生的目标就是就业,而学生在校短暂的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时间短,老师不可能什么都教,给他们一个怎样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教什么才是最实用的。那就是社会化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知道在张扬个性,更要理性看待社会化,社会是要把自己的个性、气质与职业个性要求高度融合。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其前提是符合社会和职业需要。特别是职场中的专业化要求学生理性对待,职场中比较理性的做法是让自己的个性和职业要求相一致,职业个性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只有阅读才能让学生自己变得更柔和也更坚定。
因此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顺应潮流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在发展自己的个性的基础上要适应社会,人是社会化的个体,在社会中保持个性,完善个性。因此,在结合学生专业知识上选择有关文本阅读时,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兴趣延续,有利于理想的职业变成职业理想,也符合专业的个性化。通过阅读,学生会反观自身,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个性与社会性协调,与职业个性一致。唯有此,才能让自己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