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理念,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切实做好“三育人”工作,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坚持发展型学生工作理念,强化管理育人功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关键词: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以人为本
在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在与会代表倡议下,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口号。从那时起,“三育人”工作结合各个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教育战线的任务,取得了很大成绩。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正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理念,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一、齐心协力,践行育人新理念
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滁州学院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扎实开展“三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教书育人,师德为先
1. 加强师德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教师工作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们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更在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以,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滁州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女儿的回信》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以及《李长春同志在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定报效祖国和人民信念,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的崇高风范、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怀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既是传授者,更是引路人。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遵循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组织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造。在课程设置方面,形成较为灵活的课程选修制度,在保证必修科目的基础上,增大选修课的比例,尽量拓宽学生课程选择范围;在教学内容上,增强教材的适应性,既注重所选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又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个性化教学的运用,以学生为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联系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禀性、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张扬;在考评办法上,建立综合的测评机制,改变传统的一张考卷定优劣的考试制度,代之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价学生。
(二)管理育人,发展为先
管理育人,管理为手段,育人为核心,管理育人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滁州学院实现从以问题为中心向以发展为中心转变,从问题性指导向发展性指导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围绕“目标、方法、动力、行动”,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学习能力建设、成功励志教育,付诸实际行动四个环节,指导帮助学生“确立奋斗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力、付诸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通过发展性学生工作,让学生明确,大学教育应该培养时代所需要的素质,特别是那些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基本素质。发展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等自主选择发展方向,适应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
激发学习动力。发展性着眼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现学生的水平和潜能,尝试学习成功的乐趣,树立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
健全规章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学校制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明确了学生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在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的权利,考虑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服务育人,质量为先
这里的质量,主要是指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服务工作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的成长成材创造条件,全方位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共性需要,也有个体差异。学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服务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个人意识过强。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一方面对他们进行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另一方面给予悉心的关怀和指导,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这部分学生在生活上尽快独立,在人际交往上尽快的融入到同学们当中,学会关心他人,增强集体责任感。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保证就业率的同时,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截止到目前,07届毕业生中1350多人已顺利就业,另有265名学生考取专升本,高质量就业率已超过60﹪。
认真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容易引发这些学生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学校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充分利用好各种助学政策,2006年度共完成了530名学生助学贷款的初贷工作、503名学生的续放工作。目前滁州学院成功申请贷款的学生共有1035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1%。另外还有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特困生补助等在内,这样就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生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二、开拓进取,再谱育人新篇章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滁州学院在“三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教书育人环境不够优化,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思想贯彻不到位;部分教师重教学、轻管理的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管理的人性化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需进一步强化。
要想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把“三育人”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仅停留在提倡层面远远不够的,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教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广大的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修养。教师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用它去认识世界,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好表率,用自己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端庄的仪表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引导学生。
2. 掌握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科学知识。“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当代学生知识面广,兴趣爱好广泛,个性差异大,教师如果没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要想做好教书育人是不可能的。
3. 具备过硬的教学业务能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是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作为高校教师,要在专业课程上下功夫,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促其形成一定的多元化的思维摸式;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要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课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从而提高其内在吸引力。
(二)坚持发展型学生工作理念,强化管理育人功能
要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探索发展型学生工作理念,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依法治校意识,改进管理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 强化依法治校意识,构建学生管理制度体系。以良好的法治观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中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一致和统一,使各项规章制度既包含法治精神,体现合法性、程序性,又密切结合自身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改进管理和服务质量。学校要定期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倾听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意见,能及时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需要一段时间的,指定相关部门拿出方案,限期解决,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受客观条件限制,较长时间不能根本解决的,向学生说明情况。
3. 提倡平等、关怀、和谐,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必须注重领导、教师、学生间的和谐发展,提倡关怀与宽容、平等与民主和谐氛围,形成共同的利益目标和价值追求,彰显个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平等、和谐,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同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一样,服务育人也是每位教职工的一种责任,它追求的不仅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育人的过程。因此,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在工作中不仅要考虑本职工作的质量,而且要考虑教育的效果。
1.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每位工作人员必须将育人工作贯穿于言传身教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熏陶。为此,每位教职员工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和育人意识,掌握和提高从事本职工作的技能,积极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大力增强服务意识。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每位员工都要爱岗敬业,树立服务意识,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对待学生一方面不能溺爱,不能迁就;另一方面又要细心耐心地为学生服务,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和体贴,视学生为亲人,以自己热情周到的服务来帮助、感动、影响和教育学生,把服务育人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3. 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而提高服务质量也同样是高校工作永恒的话题。提高服务质量,主要从规范服务和诚心服务两方面入手。规范服务就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合理的制度办事;诚心服务就是要有诚意、有善意。我们服务学生,要的就是诚意和善意,脑子要想着学生,胸中要装着学生。
总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互为联系、双边结合的活动过程,是辩证共存的统一体,而高校的育人工作更是一项教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三育人”工作真正做好,把学生都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还应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争取在“三育人”工作上有突破、有创新、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2419.htm.
[2]张俊,张绍红.关于构建高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6.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10.15.
关键词: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以人为本
在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在与会代表倡议下,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口号。从那时起,“三育人”工作结合各个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教育战线的任务,取得了很大成绩。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正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理念,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一、齐心协力,践行育人新理念
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滁州学院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扎实开展“三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教书育人,师德为先
1. 加强师德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教师工作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们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更在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以,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滁州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给孟二冬同志女儿的回信》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以及《李长春同志在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定报效祖国和人民信念,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的崇高风范、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怀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既是传授者,更是引路人。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遵循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组织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造。在课程设置方面,形成较为灵活的课程选修制度,在保证必修科目的基础上,增大选修课的比例,尽量拓宽学生课程选择范围;在教学内容上,增强教材的适应性,既注重所选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又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个性化教学的运用,以学生为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联系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禀性、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张扬;在考评办法上,建立综合的测评机制,改变传统的一张考卷定优劣的考试制度,代之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价学生。
(二)管理育人,发展为先
管理育人,管理为手段,育人为核心,管理育人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滁州学院实现从以问题为中心向以发展为中心转变,从问题性指导向发展性指导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围绕“目标、方法、动力、行动”,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学习能力建设、成功励志教育,付诸实际行动四个环节,指导帮助学生“确立奋斗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力、付诸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通过发展性学生工作,让学生明确,大学教育应该培养时代所需要的素质,特别是那些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基本素质。发展性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等自主选择发展方向,适应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
激发学习动力。发展性着眼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现学生的水平和潜能,尝试学习成功的乐趣,树立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
健全规章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学校制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明确了学生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在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的权利,考虑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服务育人,质量为先
这里的质量,主要是指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服务工作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的成长成材创造条件,全方位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共性需要,也有个体差异。学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服务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个人意识过强。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一方面对他们进行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另一方面给予悉心的关怀和指导,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这部分学生在生活上尽快独立,在人际交往上尽快的融入到同学们当中,学会关心他人,增强集体责任感。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保证就业率的同时,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截止到目前,07届毕业生中1350多人已顺利就业,另有265名学生考取专升本,高质量就业率已超过60﹪。
认真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容易引发这些学生生活、学习、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学校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充分利用好各种助学政策,2006年度共完成了530名学生助学贷款的初贷工作、503名学生的续放工作。目前滁州学院成功申请贷款的学生共有1035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1%。另外还有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特困生补助等在内,这样就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生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二、开拓进取,再谱育人新篇章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滁州学院在“三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教书育人环境不够优化,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思想贯彻不到位;部分教师重教学、轻管理的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管理的人性化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需进一步强化。
要想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把“三育人”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仅停留在提倡层面远远不够的,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教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打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广大的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修养。教师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用它去认识世界,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好表率,用自己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端庄的仪表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引导学生。
2. 掌握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科学知识。“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当代学生知识面广,兴趣爱好广泛,个性差异大,教师如果没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要想做好教书育人是不可能的。
3. 具备过硬的教学业务能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是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作为高校教师,要在专业课程上下功夫,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促其形成一定的多元化的思维摸式;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要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课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从而提高其内在吸引力。
(二)坚持发展型学生工作理念,强化管理育人功能
要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探索发展型学生工作理念,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依法治校意识,改进管理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 强化依法治校意识,构建学生管理制度体系。以良好的法治观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中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一致和统一,使各项规章制度既包含法治精神,体现合法性、程序性,又密切结合自身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改进管理和服务质量。学校要定期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倾听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意见,能及时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需要一段时间的,指定相关部门拿出方案,限期解决,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受客观条件限制,较长时间不能根本解决的,向学生说明情况。
3. 提倡平等、关怀、和谐,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必须注重领导、教师、学生间的和谐发展,提倡关怀与宽容、平等与民主和谐氛围,形成共同的利益目标和价值追求,彰显个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平等、和谐,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同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一样,服务育人也是每位教职工的一种责任,它追求的不仅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育人的过程。因此,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在工作中不仅要考虑本职工作的质量,而且要考虑教育的效果。
1.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每位工作人员必须将育人工作贯穿于言传身教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熏陶。为此,每位教职员工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和育人意识,掌握和提高从事本职工作的技能,积极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大力增强服务意识。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每位员工都要爱岗敬业,树立服务意识,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对待学生一方面不能溺爱,不能迁就;另一方面又要细心耐心地为学生服务,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和体贴,视学生为亲人,以自己热情周到的服务来帮助、感动、影响和教育学生,把服务育人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3. 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而提高服务质量也同样是高校工作永恒的话题。提高服务质量,主要从规范服务和诚心服务两方面入手。规范服务就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合理的制度办事;诚心服务就是要有诚意、有善意。我们服务学生,要的就是诚意和善意,脑子要想着学生,胸中要装着学生。
总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互为联系、双边结合的活动过程,是辩证共存的统一体,而高校的育人工作更是一项教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三育人”工作真正做好,把学生都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还应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争取在“三育人”工作上有突破、有创新、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2419.htm.
[2]张俊,张绍红.关于构建高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6.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