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省略之“虚”,打开多重视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u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的创作表达存有“虚”处,这正是阅读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契机。对文本之“虚”进行拓展、补充,就能实现认知视阈的多维呈现。教学中要拉近推远,切换认知维度,延伸作品“虚”处;把握生成,充分拓展联系,补充作品“虚”处;置换角色,利用不同维度,拓展作品“虚”处。
  [关键词补白;切换维度;把握生成;置换角色;多重视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70-01
  为了表达需要,作者在创作文本时常常会呈现出 “虚”处,当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文本之“虚”进行拓展、补充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必将更为宽广。笔者以《最佳路径》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悟与感知。
  一、拉近推远,切换认知维度,延伸作品“虚”处
  真正有眼光的人,可以将远处的事物拉近细察,也可以将近处的事物推远而望。以这样的方式观照文本,正是切入文本、整体把握作品的重要视点。
  如在教学《最佳路径》一文时,教师提问:“这种独特的设计需要灵感吗?这种灵感一般源于何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学生指出:“灵感需要在自己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才会迸发出来。”此言自然有其道理,但仅仅如此显然还不能达到本真之道。这就需要教师将文本不断拉近、推远,触摸文本语言和背后故事的内涵。
  对此,教师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联系前面一课《苹果里的五角星》,自由畅谈灵感和创造力的根源——“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2)出示《辞海》中对“灵感”一词的解释,体悟其意义中的核心要素;(3)回归文本:联系课文中描写格罗培斯度假前的状态,紧扣课文中的“总是”“最先”“修改50多次”来感受路径设计方案是以前期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为前提的。
  正是这三个步骤的教学,使学生从原本“灵感是从悠闲中产生的”这一逼仄、单一的认知渠道中抽离出来,逐步向“多行道”上聚拢。
  二、把握生成,充分拓展联系,补充作品“虚”处
  笔者曾经聆听一位教师执教《最佳路径》,一个学生的质疑引发了课堂的热议:“如果有人不够诚信,不投钱就直接拎走葡萄,那怎么办?或者在里面碰到酸的葡萄,就直接扔掉,这不是一种浪费吗?”教师一时语塞,表情窘迫,显然对学生的生成性质疑的准备不足,对当时法国乡村的人际交往以及商家诚信的良好风氣了解不够,甚至在后来的课堂研讨中,还出现了“安装监视器”这种既不尊重人格、又不契合时代特征的无厘头说法,使得课堂陷入了尴尬之中。
  试想,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法国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介绍,就不会引发学生如此巨大的波动了。老太太的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其实本身就蕴藏着对人信任和尊重之意。这是老太太对当时的为人准则和社会风气综合考量下,做出的自然之举。
  教师对学生当堂形成的问题解释得如此费劲,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教师牵引得太多、太浮,但却并没有真正触及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其实,只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老太太的行为就失去了比较、联系的价值。在这样的契机下,教师可以再次完成对文本“虚”处的补充:我们学习的校园、生活中的超市,如果能够建立在一个相互尊重、信任的渠道上,类似于课文中的愿景自然就能出现。
  三、置换角色,利用不同维度,拓展作品“虚”处
  不同的角色会形成不同的视角,对文本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解读成果。因此,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也应该成为补充文本“虚”处的重要路径。比如,站在游客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希望路径简单呢,还是复杂呢?假如自己来到迪斯尼,会喜欢有一条怎样的路径呢?
  为此,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引导:
  (1)如果你是评委,你会给他颁发“最佳 奖”,因为 。
  (2)这种“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的设计理念仅仅适合公园里的路径吗?你觉得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中,这种理念会带给你怎样的启发呢?
  在引导(1)中,教师将学生从感知文本的客体转化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推测、想象中,丰富了认知能力,拓展了认知视阈;在引导(2)中,教师由文本逐步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突围、聚拢,拓展了文本核心主旨的适用范畴。其实,这也正是作者将这个故事写成文章的核心用意,即以这样的故事来感知、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形成独特而多元的认知感受。
  总而言之,文本的创作表达存有“虚”处,这也正是阅读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契机。这需要我们教师引领学生在文本当中进行辨析揣摩、体验认知,从而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眼界,给予学生一条独特、鲜明、广阔的阅读之路。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一直很害怕教古诗,因为记忆中的古诗课堂教学都很死板,生搬硬套,缺乏灵动,缺失美感。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观上认为古诗大多深奥,晦涩难懂,要花大量时间讲解古诗的意思,枯燥无味;二是从教学目标来看,基本是感悟诗的意境,领悟诗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个目标在课堂上即使花了一定的时间,也不容易达成;三是从教学方式来看,受古诗与现代生活脱节,离现实生活较遥远的制约,教学往往只
[摘 要]自由练笔就是要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重视学生在习作中的个性表达,让学生说自己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从中建立习作的兴趣和信心。自由练笔的有效性建立在童心、真情、乐趣三个立足点上。让孩子带着童心融入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真情才能在文字中流淌,乐趣才能在练笔中萌生。  [关键词]童心;真情;乐趣;自由练笔;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反感,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一提起教作文,语文教师也很困惑,不知如何教和教什么,思来想去只好跟着感觉走。这学期开学初,学校引进随笔化写作教学课题。这犹如一股春风吹入校园,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写得愉快;老师也不再害怕上作文课,教得轻松,实现了生命写作与生存写作的双赢。  一、随笔化写作的内涵  什么是随笔化写作?随手下笔
[摘 要]文有文路,但文路并不等同于教路。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教者细读文本、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后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也是教者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的综合体现。教师通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三次不同的教学设计,从以文章原有的脉络为顺序推进教学,到以习得方法为主要目标设计教学步骤,直至紧扣学生的阅读体验展开课堂对话,真实地再现了教学设计从以“文”为本到以“生”为本的全过程。  [关键词]教学思路 写作思路 习
[摘 要]童话具有三大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心理价值。以《长袜子皮皮》的导读为例,童话导读时应尊重儿童的兴趣,进行快乐阅读;唤起儿童的体验,进行审美阅读;引领儿童掌握读书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关键词]童话导读;童话奇境;导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4-0058-02  儿童是童话的存在,童年需要童話。童话的本质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厘清阅读关联方:文本、生本、师本及作者。其中,生本是阅读主体,师本是阅读发动者、引导者、服务者,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庐山的云雾》具有多重美感体验,教学时从不同角度校准学生的思维坐标,对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贴近引导;思维坐标;校准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
[摘 要]阅读指向写作。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实现学生语言迁移,继而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是个关键。遗憾的是当前语用教学还立足于写一写、说一说,没有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去理解品析文字。因此,只有拓宽路径,才能丰富语用教学内涵,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拓宽路径;语用教学;直接语用;存储语用;素养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三年级上册的语文统编教材,第一次出现了以“观察”为主题的习作单元。教学《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时,要充分领悟教材各板块的编排意图,基于习作目标,把握学生学习起点;要用好“习作例文”,让学生习得表达方法;要观照单元整体,加强板块整合,凸显习作单元的教学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观察,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单元习作;整体把握;习作例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教学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可以从文章所采用的手法入手,如托物言志、首尾呼应等,将物的内质和人的品格联系起来。同时,也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形式,了解清楚文章写了几件事,通过哪些事情把物和人联系起来。  [关键词]梅花魂 爱国之情 首尾呼应 托物言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78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月
[摘 要] 对于寓言故事的教学,教师应准确地抓住文本的特点,充分开发文本资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探究、大胆想象、感悟发现。这样,语文课堂将充满智慧之美。  [关键词]寓言教学 课堂智慧 探究 想象 发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78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充满智慧的。教师对文本透彻独到的解读,对教学目标精准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