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雕侠侣》中,一般人都会觉得赵志敬太坏,不仅打骂杨过,还不教他真功夫,“臭师父”实至名归。怪不得杨过会不认他这个师父,还口口声声要退出全真教。但仔细看原著,捋一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至少一开始责任不完全在赵志敬。关于此事,第一个捅娄子的就不是赵志敬,而是赵志敬的师伯丘处机。
杨过当初拜入全真教门下,首先没头没脑骂他一顿的就是丘处机。丘处机训斥杨过的初衷是想严格教学,打打杀威棒,免得杨过重蹈其父杨康的覆辙,于是把才第一天人学的杨过叫来,劈头盖脸大骂一顿。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作“严师出高弟,棒头出孝子”。杨过无端被骂,当然很郁闷,于是丘处机一走,他就“放声大哭”。这一哭就被师父赵志敬听见了。
赵志敬的第一句话是冷冷的:“祖师爷说错了你么?”平心而论,这话不温暖,但也没什么大错。武学门派里都是一味强调师道尊严的,师父骂你是活该,更何况是祖师爷骂。再者,重阳宫是清修的地方,杨过在此大哭确实不成体统。杨过反应也很快,垂手回答说:“没有。”赵志敬便又问了:“那你为甚么哭泣?”这话有什么大问题吗?也没有。可接下来楊过的回答就很有意思了。他说的是:“弟子想起郭伯伯,心中难过。”
于是,赵志敬“甚是不悦”,注意,他是从这里才开始“不悦”的。为什么不悦?赵志敬的心理活动有清楚交代:“明明听得是丘师伯厉声教训,他(杨过)却推说为了思念郭靖。”杨过明显是要滑头了,明明是负气而哭,却狡猾地推说是想念郭靖。小小年纪就在大人面前掉花枪,这是很多“聪明孩子”的习惯。殊不知,大人普遍的心态是喜欢孩子诚恳老实,不喜欢孩子太“油”,
这时,赵志敬心里这样想:“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已如此狡猾,若不重重责打,大了如何改?”他此时是存了很坏的心思吗?并不是。他所想的是杨过“大了如何改”,其目的是希望杨过“改”掉坏习惯,并不是存心虐待他。
到此,我们可以基本判断赵志敬这个师父的水平了:风格粗暴,思维方式刻板,不会因材施教,细心和耐心都严重不足。但他的教学方式,和其师伯丘处机并没有很大区别。书中也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赵志敬此前是存心要整杨过、迫害杨过。
可是杨过偏偏受不了这样的管教方式。他干脆转头不理赵志敬。这分明是不给师父面子,让师父下不来台。两人此刻才真的搓上了火。金庸下笔一直极有分寸。赵志敬骂杨过“小杂种”,但那是什么时候呢?是杨过先对赵志敬说“我不跟你学武功了”。
这话在今天听来不觉得有什么,但放在当时的大环境里,是很石破天惊的。而且杨过刚刚磕头拜师,马上就“不跟你学了”,这么快速地炒师父鱿鱼,赵志敬肯定气懵了。所以,杨过叛逃这事不能全怪赵志敬。
他和杨过撕破脸,归根结底是性格原因:一个狭隘粗暴、思想僵化陈腐,另一个却自由刚烈、无所顾忌。用杨过自己的话说,是“我又不会买什么驴鞭子、马鞭子,去巴结师父的亲人”。杨过是有情商的,但他更有臭脾气和犟骨头,所以注定在全真教里待不长。
编辑/羽川
杨过当初拜入全真教门下,首先没头没脑骂他一顿的就是丘处机。丘处机训斥杨过的初衷是想严格教学,打打杀威棒,免得杨过重蹈其父杨康的覆辙,于是把才第一天人学的杨过叫来,劈头盖脸大骂一顿。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作“严师出高弟,棒头出孝子”。杨过无端被骂,当然很郁闷,于是丘处机一走,他就“放声大哭”。这一哭就被师父赵志敬听见了。
赵志敬的第一句话是冷冷的:“祖师爷说错了你么?”平心而论,这话不温暖,但也没什么大错。武学门派里都是一味强调师道尊严的,师父骂你是活该,更何况是祖师爷骂。再者,重阳宫是清修的地方,杨过在此大哭确实不成体统。杨过反应也很快,垂手回答说:“没有。”赵志敬便又问了:“那你为甚么哭泣?”这话有什么大问题吗?也没有。可接下来楊过的回答就很有意思了。他说的是:“弟子想起郭伯伯,心中难过。”
于是,赵志敬“甚是不悦”,注意,他是从这里才开始“不悦”的。为什么不悦?赵志敬的心理活动有清楚交代:“明明听得是丘师伯厉声教训,他(杨过)却推说为了思念郭靖。”杨过明显是要滑头了,明明是负气而哭,却狡猾地推说是想念郭靖。小小年纪就在大人面前掉花枪,这是很多“聪明孩子”的习惯。殊不知,大人普遍的心态是喜欢孩子诚恳老实,不喜欢孩子太“油”,
这时,赵志敬心里这样想:“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已如此狡猾,若不重重责打,大了如何改?”他此时是存了很坏的心思吗?并不是。他所想的是杨过“大了如何改”,其目的是希望杨过“改”掉坏习惯,并不是存心虐待他。
到此,我们可以基本判断赵志敬这个师父的水平了:风格粗暴,思维方式刻板,不会因材施教,细心和耐心都严重不足。但他的教学方式,和其师伯丘处机并没有很大区别。书中也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赵志敬此前是存心要整杨过、迫害杨过。
可是杨过偏偏受不了这样的管教方式。他干脆转头不理赵志敬。这分明是不给师父面子,让师父下不来台。两人此刻才真的搓上了火。金庸下笔一直极有分寸。赵志敬骂杨过“小杂种”,但那是什么时候呢?是杨过先对赵志敬说“我不跟你学武功了”。
这话在今天听来不觉得有什么,但放在当时的大环境里,是很石破天惊的。而且杨过刚刚磕头拜师,马上就“不跟你学了”,这么快速地炒师父鱿鱼,赵志敬肯定气懵了。所以,杨过叛逃这事不能全怪赵志敬。
他和杨过撕破脸,归根结底是性格原因:一个狭隘粗暴、思想僵化陈腐,另一个却自由刚烈、无所顾忌。用杨过自己的话说,是“我又不会买什么驴鞭子、马鞭子,去巴结师父的亲人”。杨过是有情商的,但他更有臭脾气和犟骨头,所以注定在全真教里待不长。
编辑/羽川